產品經理,你能少上點知乎嗎?

17 評論 13443 瀏覽 95 收藏 9 分鐘

寫這篇文章沒有黑知乎的意思,更多的是針對某些產品經理的行為而說一下自己的看法,給一些自己的建議。知乎作為一個問答平臺,主要是控制好用戶的回答內容不偏移主題。至于回答的是好是壞其實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昨天跟一做設計的朋友聊天,問他最近在忙什么,他說現在他們整個項目組都很閑,他們的產品經理又在刷知乎。有可能是他們產品經理偶爾上知乎被他看到了,有可能是那個產品經理確實經常上知乎,不過從他說話的語氣中我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我知道行業內很多產品經理都特別喜歡上知乎,也看過我的同事閑著沒事就掛著知乎。

我最開始熟悉知乎是看到同行業的一些大佬在知乎上寫一些干貨,例如李開復(當然有幫知乎宣傳之嫌)。當時知乎還沒開放注冊,有個邀請碼還挺困難的,我問某位IT主編要了一個邀請碼,當時還有些激動,特意把知乎的密碼設置的復雜一點,生怕被盜。到現在上知乎這么長時間也在上面答過和提問過一些問題,不過我這人屬于慢熱型的,一個問題總是要等到一陣思考后才能寫出答案,中途往往還有可能放棄。當然也是自己的知識儲量和文筆不行。

產品經理經常上知乎會產生的問題。

就像某些知乎用戶所說的知乎現在有個現狀,總是容易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舉兩個例子,一個問題是問唯品會為什么把商品在購物車的停留時間設置為20分鐘?當時看到下面的知友長篇大論一通分析,把心理學等知識都用上了,結果一位做電商的產品經理回答說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庫存的問題,唯品會的模式跟京東、一號店不同,它是搞特賣的,商品的庫存有限,一件商品加入到購物車即鎖定了庫存,可如果最后用戶沒下單就會造成想買的人沒買到而這件商品最后還沒賣出去。

還有一個問題是問陌陌的賬戶中為什么只能保存8張圖片,而不是9張或者10張?也有人在下面從用戶的需求、照片本身的特性等因素進行了分析,但是陌陌的CEO給出正解,這個數字只是他們隨機的決定,并沒有什么高深的依據。

按理說上知乎也沒什么不好,知乎上確實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可是對于某些產品經理特別是剛入行的產品經理,經常泡知乎會形成一個現象就是理論高度很高,談論起某個互聯網事件說得頭頭是道,可是真正做起事來原型都畫不好。你會發現閑暇時間人們談論互聯網,通常來講談的都是模式、發展方向這些問題,談論了半天可能自己都已經心潮澎湃,但回頭還是該干嘛干嘛。討論戰略方面的問題層次固然很高,但產品經理所做的更多的是實際操作層面的東西。時間長了會造成一個人的心態非常浮躁,不務實,要知道相比較口頭上的談天說地工作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還是很枯燥的。

上知乎會引起思考很多問題,可是有些問題是要到工作中找到答案的,而且我認為思考什么問題跟產品經理所處的階段是有關,例如當你的產品在策劃階段,就整天思考數據分析的問題,著實有點著急了,而且也完全沒有必要。

從別人的分享中我們會有一些收獲,但是做產品的很多道理不具有普適性。即便是兩個類型一樣的產品但實際做的過程中還有可能因為產品所處的社會大背景、公司給予的資源支持而不同,達到同樣一個目的過程是不一樣的。我一直認為產品能力的提升最關鍵的還是得靠實踐,而且分析一個產品問題最有資格的回答者就是做這個產品的人,所以我現在也越來越喜歡產品經理寫自己產品的故事。

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跟產品經理的工作性質有關。

我曾經在設計一個頁面的時候非??鄲?,參考了很多其他產品,也試想了很多交互方式,但是最終都不滿意。最后把自己的腦子拋空,以產品經理的角度思考想傳達的是什么,以用戶的角度去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明白,轉變了思維之后才找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個過程也讓我有一個感想,做某些產品其實挺簡單的,只要換位從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即可,有些事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復雜,考慮的太復雜了反而會把自己陷進一個怪圈,讓自己更困惑。

問題是有些人不愿意承認這一點,自認為產品這工作挺復雜的,所需要知識量高,貌似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水平,給予一種工作的自豪感。我將產品經理這工作分為三段,前段是對需求的發現和挖掘,中段是對需求的分析和調研,后段是找到需求的實現方式,并推動產品上線。在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時間練就的是中段和后段的功夫,對于需求的發現真的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感知,產品經理的優勢在于懂得如何去滿足需求。

產品經理有些行為的改變是順其自然的。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發現我們部門老大并不怎么經常看一些科技新聞,對于最新的創業項目也不了解,很多科技資訊還都是我分享給他的,當時我還猜測他是不是做工作時間太久,已經沒有了對互聯網的熱情。沒想到工作幾年后,我跟他也一樣,雖然偶爾還是會看一些科技新聞,但是頻率和瀏覽科技網站的數量都要少很多,對于新的創業公司關注度也少了。那種場景仿佛再次出現,很多科技新聞也是公司的產品助理分享給我,當他問我知不知道某個產品的時候,我也會搖搖頭說沒聽過。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當你在行業內呆時間久了,看過的產品多了之后,你對產品的新鮮感就會降低,而且有些產品也都是換湯不換藥。當你所處的位置是要全權負責公司的產品工作、把握產品方向,當你對你的產品非常熱愛時,你會更加專注的思考跟自己產品有關的東西,關注的面會更窄一些,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處于這種狀態后也就沒時間也沒興趣去關注其他事情了。

作者:馬虎眼

(微信公眾號:mahuyan)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愛上不上,哪都一樣。

    來自廣東 回復
  2. 知乎讓我想起天涯

    來自廣東 回復
  3. 一句話就說完了的故事,你讓我這個逼怎么裝得下去?

    來自臺灣 回復
    1. 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來自北京 回復
  4. 當我看到如此多的解釋過度的時候我更多的是試著去了解答題者的思維模式,而不是做事模式,試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有時候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說當站在工作崗位看樓主文章時,跟樓主想法完全一樣,站在樓主思維去看問題的時候,就有一種樓主童年是否被心理虐待過的感覺?想滿足自己的認同感?救世主思維?當然這只是YY,如果站在我本身角度去看樓主答案,那就是,支持樓主,加油!

    來自河南 回復
  5. 不一定是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哦…沒準人家ceo本來就是那么想的,被揭露了還不愿意承認。

    來自上海 回復
  6. 知乎里面的很多答案都是百度百科,或者理想化的答案(不接地氣),我覺得偶爾看看是必須的,但是千萬不要沉迷。更不要把里面的人當作所謂的大神。很多所謂的大神,現實中其實他都做不好這個事情。

    來自廣東 回復
  7. 所謂過度解讀,過度思考

    來自福建 回復
  8. 想起了,試卷里面的魯迅先生 哈哈~

    來自北京 回復
  9. 簡單問題復雜化是人的問題,并非知乎的問題。。。
    知乎將他們的思路展現出來。
    另外,作者也談到知乎往往都有給出合理答案。

    來自湖北 回復
  10. 過分解讀會讓創作者很難看

    來自山東 回復
  11. 感覺就像語文中問筆者的房間窗簾為什么是藍色的,因為藍色表達了筆者的憂郁,傷心吧啦吧啦……其實人家窗簾就只是藍色而已╰( ̄▽ ̄)╭

    來自江蘇 回復
  12. 前面知乎和工作性質不做評論。

    最后一段關于信息獲取的,必須多嘴一句。在互聯網不管是產品、還是技術,對于圈子的信息敏感度一定要保持,每天抽一定時間迅速瀏覽下業界相關情報非常有必要。信息關注面需要和工作層級匹配,越到高層越需要對業界的最新動態保持長時間的跟蹤,不管你是獨自獲取信息還是通過助理、秘書篩選有價值情報。

    來自浙江 回復
  13. ?? 那么上:woshiPM.com其實也沒有本質的區別~~~

    來自北京 回復
  14. 絕對不上知乎。一個裝逼又無用的網站。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