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沒完沒了的需求排個序
身為產品經理,經常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需求,并且這樣的需求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面對這種困境,需要給需求做好排序,按照優先級去實現。
開發產品的時候,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沒完沒了的需求,有的來自外部用戶的反饋,有的來自內部團隊的 idea,有的是產品的 BUG,有的是新的功能……
看起來只要實現所有需求,產品就可以變得更好,然后吸引更多的用戶,接著賺更多的錢,之后招更多的人,再完成更多的需求……
問題是,需求會源源不斷地進來,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清空所有需求,996 也做不完,這輩子都不可能。
我們能做的,是不斷將需求排序,實現優先級最高的需求。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應該如何給需求排序?
以用戶為核心確定優先級
喬布斯曾經說過: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用戶真的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嗎?很多時候并非如此。
我負責產品,每天都會和用戶交流,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功能,有時會做好簡單的交互設計、幫忙想想算法、甚至給我開源代碼。
問題在于,用戶只是產品的使用者,他們對于產品的理解沒有我們那么深刻,所以他們提出的需求有時會偏離問題的本質,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與挖掘。
我們不是喬布斯,沒有能力創造需求;我們也不是張小龍,沒有 1 億人教我們做產品。因此,我們應該多與用戶交流,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確定優先級:
- 用戶反饋或者吐槽的時候,耐心一些,聊得更深入一些,同時做好記錄
- 修復 BUG,優化功能或者新增功能時,與感興趣的用戶主動聯系,他們會給你更多的反饋
- 定期做用戶調研,聽聽沉默的大多數是怎么說的
- 對于用戶所提的需求,根據反饋用戶多少、影響范圍、難易程度進行排序
當我們做產品的時候,創造的欲望是非常驚人的,總會有一些新的 idea 讓我們激動不已,恨不得明天就能上線。但是,我們應該克制自己的創造欲,尊重用戶的意見。我們的產品是給客戶用的,不是給自己玩的。
流量紅利已經枯竭的時代,獲取一個新用戶比留住一個老用戶難太多了,因此提高留存率顯得非常重要。重視每一個用戶反饋,及時修復他們發現的 BUG,優先實現他們想要的功能,是提高留存率最有效的方式,沒有之一。
BUG 的優先級高于新功能
墨菲定律是這樣的: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程序員應該都知道,代碼怎么可能沒有 BUG 呢?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是知道了卻沒有及時修復。
然而,對于當前產品的 BUG,我們往往容易忽視??赡苁?BUG 隱藏的太深,我們和用戶都沒有發現;可能是用戶發現 BUG,但是沒有反饋;也可能是我們選擇性失明,覺得問題不大。
事實上,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再小的問題他們也會發現,也會吐槽。用戶反饋的話我們還能知道,否則我們可能很晚才發現 BUG,如果沒有監控的話。
還有一種微妙的情況,當用戶反饋貌似不可能出現的 BUG 時,我們會本能的覺得產品應該沒有問題,問題應該出在用戶那里,大概是他的瀏覽器或者網絡,或者某種無法解釋的原因導致的。其實,這只是我們在逃避問題,代碼的運行方式是確定的,沒有什么不能解釋的地方,如果什么地方不太對勁了,那基本上是 BUG。這里分享一個我們的經歷:
- 某個用戶反饋,他在邀請成員加入團隊的時候發現,偶爾會有那么一次邀請失敗。
- 我們檢查了一下監控數據,發現確實有失敗過,影響的用戶不止一個,但是很少。
- 然后,我們檢查了一下前后端代碼,發現沒有問題。
- 既然業務代碼沒有問題,那應該沒有BUG,這事大概是什么奇怪的原因導致的,我們什么也不用做吧…
- 后來,又有幾個用戶反饋同一個問題,報錯也越來來越多,我們不可能再騙自己了!
- 再次檢查,業務代碼確實沒有問題,但是報錯的代碼位置的行號和列號都偏移了,這么詭異?
- 不難猜測,生產環境運行的是舊代碼!檢查一下果然是這樣。
- 接著,不難發現部署的Docker配置文件有問題,導致某個節點部署的后端代碼是舊的…
我們總是這樣,不停地向前走,不斷地追求新的成就,逃避當下的問題。聽著是不是很像我們的生活?
對于產品 BUG,我們應該第一時間修復,或者設置一個 Deadline,新的功能可以稍微延后。
如果我們不停地開發新功能,那當初開發這個有 BUG 的舊功能究竟是為了什么?如果我們忽略當前用戶反饋的問題,那我們費這么大勁拉新是為了什么?
結論
需求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考慮和權衡的東西很多,暫時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優先級排序,僅供參考:
- 用戶反饋的 BUG;
- 自己發現的 BUG;
- 用戶反饋的需求;
- 自己想出的需求。
嚴格按照這個順序操作是不可能的,這是給大家提供 2 個思考維度。實際工作中,每個需求的影響范圍、緊急程度、難易程度也需要考慮。
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產品需求優先級的藝術 – Kano 模型
如何成為優秀的技術主管?你要做到這三點
為什么美國程序員工作比中國程序員工作輕松、加班少?
作者:Fundebug的技術總監,歡迎添加微信交流:KiwenLau
原文地址:https://blog.fundebug.com/2019/03/05/how-to-sort-requirements/
本文由 @Fundebu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不太同意這樣的排序,比如自己發現的bug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或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樣顯然是最優先要改的。而且我贊同喬布斯說的,用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用戶大多數時候都是基于自己的認知和所處的環境,給出他認為正確的解決方案,一個用戶要很理性的告訴你他的需求都是很少的。一般來都會經過他自己的預處理,再傳達給你。洞察不了需求背后的本質的產品,就是一個傳話筒。
基于用戶反饋再去思考,文中也寫了:問題在于,用戶只是產品的使用者,他們對于產品的理解沒有我們那么深刻,所以他們提出的需求有時會偏離問題的本質,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與挖掘。
身為一個乙方小產品,通常都是甲方爸爸說先做啥就做啥,絲毫沒有自主性
哈哈哈哈哈哈 我也是
等同
確實需求源源不斷,Bug層出不窮,有時候覺得產品真的是超人,需要處理的事情多且復雜,邏輯思維差的做不了這行??!
首先思考優先級,然后思考怎么做……
話說這個語言是api還是真人啊, 可以啊講的
凱文, 我來給你點贊啦 ~
一贊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