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教你做產品(二)

8 評論 9493 瀏覽 10 收藏 13 分鐘

【導讀】本系列開篇老子教你做產品(一)發布后,反響強烈(反感的聲響很強烈)。按目前的數據來看,表示很好看的有29位,表示不好看的有47位,差了有0.5倍??赡芫陀腥艘f了“既然大家覺得不好看你就不要寫了”,不僅大家會這樣想,我剛開始也會這樣想,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槍……額,直到我看到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讓天下人都知道被一部分人認為的某種美是美的,這種確立美的標準的做法本身就是丑行;讓天下人都知道被一部分人認為的好是好的,這種做法本身就不好了。

:中國清朝時期的蓄辮。在這里要特別注意兩個地方,“讓”和“一部分人認為的”。加了這兩個詞組來理解上面這兩句原文的內在含義就是:一部分人強迫全部人都認同他的觀點或行為,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可取的。就像在清朝的時候,滿族的統治者認為蓄辮是美的,就強迫全天下的人都要蓄辮,這種做法的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另外還要明確的一點:類似設計的“黃金法則”與產品“邏輯嚴密”這樣的共識不在此列,因為這個不是被要求的,而是屬于自然客觀存在的。

1:開放。開放的意義是不謀求絕對的一致。就像從設計上來說,雖然ios和Android都會給出官方的設計規范,但是這種要求并不是強制的。你可以遵循規范指導的設計,也可以嘗試去打破它創造自己的規范。這種開放的意義帶來的是創新,這種創新使ios從“擬物”進化到了“扁平”,使android從亂七八糟進化到了“Material Design”?;蛟S有人說蘋果也算開放?回頭看看nokia吧……甚至國家都已經說了幾十年“改革開放”了。所以在產品設計中要注意產品的開放性,就像設計需要留白一樣留一點空。做產品經理,或許也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2:專注。專注的意義是取舍。理解了老子的這兩句話就能感受到我們想讓所有用戶贊同我們的觀點或產品是不可行的。當放棄了產品的普適性,就會在專業上更精一步,適當的縮減一下自己的目標群體,就可以把產品做得更垂直。尤其在于當下的互聯網環境,開始就要口口聲聲說要做平臺的,多半是造勢忽悠投資的?;仡^看看滴滴與快的的發展吧~如果開始就要做一個大而全的出行,它們還能活到現在嗎?看看自然吧:那些先長葉子不長根的,隨便刮個小風細雨就倒了,先把根埋深了再去長葉子,才能保持基業長青。(想想超級平臺BAT,他們的根基是什么?)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有和無相互產生,難和易相互形成,長短相互顯形,高與下相互補充,音聲相互應和形成和聲,前后相互跟隨相伴。

:計算機中的0與1。計算機中的0和1分別代表了無和有這兩種狀態,我們“升維”一下看看整個IT互聯網技術,都是構建在0和1這個基礎之上,我們現在互聯網所能達成的成就,都只是有這0和1組成。你所能看到的這篇文章的文字以及頁面所有的圖片、也都是以0和1所構成。(互聯網的產品經理應該對計算機基礎都有了解,就不多講了)老子的這段話我認為是道德經中精髓了,它講的主旨其實是“對比”,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音和聲、前和后等等的對比構建了我們所理解的宇宙。

1、對比。對比是一個很寬泛的范圍。它包含了功能“取舍”的對比、功能“難易”的對比、元素設計“大小”的對比、界面的“明暗”對比等等,幾乎在產品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對比,而且我們要善于利用和把握對比:用戶的功能使用越容易,我們在產品設計中所遇到的問題就越難。比如說Amazon以及網易云等的個性匹配推薦技術,當用戶越準、越準的能夠得到他所需要的,產品在后臺做的工作就越多越難。反推回去:你的產品設計的時候考慮的越全面、產品開發的越困難;用戶使用的時候就會越容易、越簡單。

 

對比在設計中的表現——負空間

對比是一門學問,我記得在葉茂中《營銷的16個關鍵詞》中有一個詞叫“沖突”,這個沖突也是對比的一種,想一想百度的競價體系,就是以沖突、對比為基礎來設計的。七宗罪中有一宗罪是“嫉妒”,嫉妒就是來源于攀比、對比。

對比幾乎貫穿了《道德經》的全文:“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虛而不屈,動而欲出”(第五章);“輕諾必寡信,多易比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第六十三章)。以后再遇到我們再具體分析。

2、預見。“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妒ソ洝贰?。讓我們“升維”一下做個有趣的假設:假如把人類當做“蜉蝣”來看這個世界,“蜉蝣”據說是“朝生暮死”,當一個人的壽命(80歲)壓縮為1天的時候,他從晚上8點出生,然后在早上5點時候,已經度過了30年的黑暗時光。然后一個人對他說“要有光”,于是“天亮了(大帝語錄)”。這個人被稱作神也就自然而然了?!渡褚粯拥漠a品經理》雖然我沒看過,但是我贊同這個標題,產品經理應該具備神的能力之一“預見”。因為有了預見,所以才能設計出合適的對比,比如當你預見到用戶在這里會點擊某個按鈕,你就會想到把這個按鈕大小、顏色和其他的做出對比從而顯眼、突出,要能預見到產品使用場景中將會發生的情況。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這兩句話要結合前后文來翻譯:“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多言數窮”(第五章)“不言而善信”(第七十三章)。根據前后文所說的來看就是:“處無為之事”可以理解為做不違背趨勢、自然的事,不要妄為?!靶胁谎灾獭笨梢岳斫鉃椴恍枰v就可以讓別人明白理解。

c8ea15ce36d3d53990bc0e7e3a87e950342ab08d

 

你都設計好了邏輯流程步驟,為什么用戶不會用呢?

踩出來的路。德國有位風景園林設計師,在漢堡的中心街區設計了一個十分精美的綠籬,還別具匠心地設計了幾個供人通行的小徑作為過街通道。然而,綠籬建成不久,就被過往行人踐踏得一塌糊涂,這讓設計師百思不得其解,人們為什么放著好好的鵝卵石小徑不走,卻舍近求遠去踩踏綠化?后來在一位著名園藝大師的指點下,將綠籬統統拆除,留出光溜溜的一片土壤,任人踩踏行走,時間一長,空寂的土壤上留下了被過街行人踩出的一條條深淺不一的小徑。根據這位園藝大師的建議,再在這些小徑上鋪了鵝卵石,兩側栽滿了花卉,此后,再也沒有人從綠地上踐踏了。后來才知道,原來是這種設計正好與人們的行為心理相吻合。

自然。事情的發展都是客觀因素聚合而成,不能去改變這些趨勢,想改變也改變不了的,只有順應事情的趨勢。無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亂橫加干預。在產品中也是要遵循自然的理念。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關于反人類的產品設計,里面印象深刻的有個例子說因為門設計的是向內拉的,在火災時人都涌向出口導致門無法打開,最終使多人遇難。無為不是說不做這個門了,是在做之前觀察人是怎樣使用這個門的,不能按照自己想當然耳做一個出來。在產品設計中,自然也同樣存在,比較有名的關于觸摸屏手指“滑動”功能、微信“搖一搖”的功能、這些都利用了人類自然存在的操作技能。

“行不言之教”就更像是在產品使用引導中的自然,著名的關于蘋果手機正面的“一個按鈕”,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祥。不用說用戶就知道該做什么,讓用戶能夠盡量少的學習成本和學習負擔的使用和上手也是產品設計中該重點考量的,如果你接觸過一些命令行的操作,或許就更能理解可視化圖形界面操作系統在“自然”方面的表現。

綜述:“開放、專注、對比、預見、自然”,這一章節說的內容雖然看起來七零八散,但是組合起來的時候就會隱約覺得里面是有連貫的,連貫的主線或許就是道德經所闡述的“道”,道據稱是“宇宙萬物運轉的的規律”,轉眼看看你周圍的一切,本章的五個詞在哪些地方有體現呢?

本文中關于道德經原文及譯文主要參考鄢圣華所著《老子旨歸》。本小白才疏學淺,難免有紕漏誤讀及淺顯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幫我成長。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或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發布關于“老子、道德經、道教”以及產品經理工作的解讀。另外我看書比較跳躍,又比較懶,所以此連載更新時間不定、內容也將無太大關聯,或許在連載結束后會整理出邏輯緊密思路清晰的文章、不要期待。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團隊成員@和戰永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保留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能給老子滾回去嗎?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也覺得翻譯錯了,這句話有四五種解釋,但是就木有文章說到的這種

    來自廣東 回復
  3. ?? 我能說完全沒看懂嗎

    來自上海 回復
  4. 感覺有些牽強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句話的翻譯怎么那么怪,確定是這樣翻譯的嗎
    老子旨歸對于這書,簡單明白的道理一定要東拉西扯嗎
    總結就是,標題太大,你駕馭不了,目前只是自我知識的堆砌,還沒成形

    來自湖南 回復
    1. 不是翻譯的怪,是這句話的根本含義就翻譯錯了

      來自江西 回復
    2. 翻譯錯了,你還繼續把他引申出來,。。?

      來自湖南 回復
    3. 哈哈,我不是作者,我也是進來看看的

      來自江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