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 |請不要把這么牛逼的職位干成了雜役
如果你不為自己的生活排號優先級,那么別人將會代勞。
這段時間經歷了太多始料未及的溝通。產品需求的挖掘,提出,評審,確認,再到功能設計,交互設計,推動開發,再到上線后的運維,主管所有的客戶服務。
結合今年的經歷,產品的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這五個層面的工作都已經做過一套完整的閉環。雖然期間輾轉了B2C,O2O,到現在的B2B,但折騰完這幾遭,總算是對產品經理這四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今天給自己一個小結,也是在職業規劃上找些資料給大家分享
不要把這么牛逼的職位干成了雜役
互聯網崛起,到產品經理爆火,多少有著產品夢想的人懷揣著從0到1到100做出一款產品的渴望,從各行各業投身到這一領域想一展抱負。
然而現實總是那么骨感。
由于各種公司在不同階段的分工都不同,不同產品線的戰略地位也不同,以及產品經理特殊的工作屬性,直接導致了80%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十分雜亂。
然而雜亂的是工作,能力卻是自己給的。
在給自己做職業規劃的時候,想起了Blues曾寫過的產品能力體系,轉來給大家做個參考,看看產品經理有哪些能力要求。
(上圖為騰訊產品經理職能體系,圖片來自公眾號:Blues)
實踐中的產品經理,很難全面發展,平均起來都差不多,所以一定要有自己專長的部分,在團隊中互相取長補短。
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想做產品經理崗位,先想想Bules建議我們問自己的問題:
- 有木有熟練的使用產品經理必備工具?
- 有木有具備需求分析的知識與方法?
- 有木有做過用戶研究,搞過產品可用性測試?
- 有木有自學過產品交互、視覺設計等專業知識?
- 有木有參加過產品需求評審會?
- 有木有在需求評審會做過需求講解?
- 有木有做過競品分析?
- 有木有從數據角度出發思考產品優化?
- 有木有輸出過產品數據分析報告?
- 有木有對產品提出過優化建議?有木有上線過產品需求?
- 有木有自己把產品的原型圖還原幾遍?優化幾稿?
- 有木有閱讀過100份產品文檔?
- 有木有和產品經理交流產品100小時?
- 有木有好設計、開發、測試、運維交流過100個小時?
- 有木有主動學習技術基礎,理解產品技術架構?
- 有木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開放的心態?
產品新人經過上面半年到1年的打磨,想達到下圖的2級普通等,也還要再努力半年到1年
(上圖為騰訊產品經理職能體系,圖片來自公眾號:Blues)
這個時候,對PM能力的要求,最高的是學習能力,到了4分的要求;次之,溝通能力、執行力、行業融入感、市場/用戶的調研與分析均為3分的要求
更高的P3等級,也就是高級產品經理,能力的積累則需要更多
(上圖為騰訊產品經理職能體系,圖片來自公眾號:Blues)
分值只是參考,具體的標準和要求,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
需要努力的方向就在上面,只要你想,便沒什么能阻擋你的成長。
如果想做好一個產品經理,那就踏踏實實的去學習,積累,不要被日常紛雜的工作擾亂心神,迷失方向。
如何學習和積累?
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從實踐中總結沉淀。
這也是為什么我放棄了大學的安逸生活,休學到北京創業的原因。
做產品,最難得的就是身邊的良師益友,遇到瓶頸時,往往過來人的一句話便會讓你茅塞頓開。
像Blues這樣的產品總監,想找到他們的聯系方式和產品分享太簡單了,各種產品經理社區,公眾號,線上線下活動,產品經理課程培訓,非常多。
又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信息獲取的成本太低,信息量太大,接受的東西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有針對性的去提升自己。
最基本的,還是從工具,產品思維,產品體驗和細節,自學和堅持這幾個方面來提升自己。
基礎工具的使用:
從手繪原型,到原型制作工具(Axure、Sketch);思維導圖(Xmaind、Mindmanager、Mindnode);流程圖(Visio);數據分析(Excel、Spss、GoogleAnalysis);主持會議和文檔撰寫(Word、PowerPoint,Keynote);項目管理Project等等。
網絡上有太多教程,熟悉基本的操作后,在實踐中從使用場景總結,踏踏實實的。
產品思維
都說產品思維最重要,而實際上大部分人有的只是產品感覺。
這個可以類比電影行業,我們每個觀眾都能對一部電影評頭論足,發表自己的觀點。但要是讓你作為導演,從無到有把一部好電影拍出來,需要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可不是簡單的評論評論就能出來的。
產品思維就是這樣,無非是把上面的電影換成App或網站,把導演換成產品經理。
針對自己想從事的產品,從多個角度分解它,找到產品的核心價值。
比如可以把自己化身為用戶,從用戶的角度思考,這個產品是否解決了既定的核心需求?
再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到這類用戶,觀察他們的行為,也可以去訪談,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考察分析,用上面的工具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思考:如果是我做這款產品,我會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
把自己的決策記錄下來,一個月,三個月,半年這樣去跟這個產品,驗證是否符合自己的決策,為什么是?為什么不是?
積累一年,對培養基礎的產品思維很有幫助。
產品體驗和細節
已經有太多的書籍教我們這些基本的知識?!队脩趔w驗的要素》、《簡約至上》、《設計心理學》、《用戶體驗的度量》。
重要的不是簡單地使用,而是真正的去思考和解構。
比如繪制出產品的邏輯思維導圖,分解出各個頁面和按鈕的層級關系,對產品各個模塊的功能,交互,體驗進行分析。
這些交互涵蓋哪些基本的設計原理?是否可以繼續優化?畫出自己想出的交互圖,并和產品的新版本進行比較,看看是否一致?孰優孰劣?
在一次又一次的產品體驗與解構重構的過程中總結提升。
自學和堅持
原諒我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到了最后說,不符合重要的事情最先說的邏輯。
然而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為沒有這5個字,上面寫的所有東西都是0
這個時代,自學已經是在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或許正因為獲取太過簡單,正因為所謂的干貨過于豐富,很數人已經不知道該看些什么,學些什么。
就像你看到我的這篇文章,前半部分開個頭,轉了Blues曾經總結的東西;后半部分加上自己的一些總結,更何況產品這東西凡是有點閱讀積累會忽悠會寫字的人都能扯上幾千字,沒什么難的。堅持做就好了。
我們總是想找到一個答案,什么是產品經理?什么是產品運營?什么是商業模式?也和很多人聊過,但永遠都不會斷言某個定義。
不過是個概念而已,與其像在學校一樣研究追問,不如實實在在做點事情從實踐中總結。
概念這東西坑了太多人,比如去年的“互聯網思維”,今年的“互聯網+”。
寫在最后,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復制,但努力和用心,只要你想,只要你做,便沒什么能阻擋你。
當你選擇了一些東西的時候,就必定要舍棄其它的東西。
就像選擇了創業,就要放棄正常人的生活;
選擇了休學,就要放棄學生時代所有的幻想。
我們都放棄了很多,但卻學會了執著。共勉。
#專欄作家#
楊柳,微信公眾號:楊柳(PMYANGLIU),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toB產品經理。主攻SaaS領域的UI/UE,用戶研究及數據分析。90后創客,坐標帝都,歡迎線下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一篇跪舔bl的文章 沒有自己的經驗和經歷 一直拿來主義 跪舔別人 毫無意義~
??
太水了,列了一堆沒用的,大部分都是從別人那摘來的,發這種文章,簡直就是浪費大家時間。。。。如果全站都是這種水貨。。。。
有反復看之前書寫的需求及原型,有更好的方法去改進,但是面對自己的團隊卻不愿意承認之前的方案的不足,自己遲遲不愿意排期優化掉 ,怎么破?怎么跟自己的團隊解釋?只是不想破壞自己的權威形象:?: ?
下個版本,你就算你現在改了,你下次看還是會有更好的想法,所以要縮短周期,高速迭代
與其他崗位相比,產品經理所涉及到的工作內容更廣更雜。如果不進行有意識的自我反思和提升,很容易陷入機械性的勞動,且勞而無獲。這大概就是作者所說的“雜役”吧
樓主說只要你想,只要你做,沒什么可以阻擋你。這不扯蛋嗎,難道你想成為皇帝,然后去做,就可以登上皇帝了。這主觀色彩也太濃重了,任何事都是根據實際條件才能決定結果,不要把自己一竿子打死!
不知看100篇產品文檔的意義何在?是為了完全了解產品的功能設計么?可是有產品文檔的東西一般都不是互聯網創業相關的東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