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自創的一套萬能產品組織架構圖

1 評論 68841 瀏覽 157 收藏 7 分鐘

伴隨著融入全球經濟的腳步,中國軟件產業將步入一個嶄新階段。日益龐大的軟件開發規模和為數眾多的軟件項目數量,對原有的項目管理模式和理念提出了挑戰。單打獨斗的作坊式開發、口傳心授的管理方式,造成了目前軟件項目開發的高失敗率。

根據對項目失敗原因分析的調查發現,項目很少由于技術和硬方法方面的原因而失敗,卻常常因為組織、人、管理等軟能力方面的原因而失敗。現有軟件企業大多缺乏有效的整合人力資源的機制,而將責任放在擁有綜合技能的人員身上,其結果是造成了人員的可替代性弱、工作效率低,高效完成項目需要能夠按照不同的角色分工有效地整合各種專業人才。但是作為中小企業,搭建團隊,其實都是一人勝任n項工作,這是現實,一個開發人員可能既要要前端設計又要后端開發;測試不但要寫需求還要各種測試,還要部署發布;產品經理還要做項目經理工作。高帽雖然帶著,但如果工作幾年后你自己恐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職位了吧。綜合各種情況,我們開始創造我們的產品組織架構了。

目標

搭建一支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品團隊,要求公司產品快速在全球推出,保證網站7*24運行,保證用戶能夠迅速獲取想要的資訊以及免費試用的賬號。

前提條件

項目雛形(商業目的、策劃流程、營銷流程)已成,團隊創建已被審核通過(要求用最少的成本來完成最多的事)。

團隊規??紤]

有了建立團隊的前提后條件后,我們現在要考慮規模,以及必不可少以及可取代性的的職位。雖說人多力量大,但是瘋狂招人的后果肯定是想方設法的裁員。而對于一個成立初期的項目而言,這意味著失敗。網上說,初始的開發團隊的規模是在6人-10人之間。6人是各個職位填充式的建立,而10人則是增加了人員風險的處理及工作效率的保障。

6人職位是:項目經理、項目助理(兼任數據庫工程師)、架構師(軟硬件架構)、UI設計師、測試工程師、部署工程師,以上職位必須全部具有編碼能力,并能快速的編碼。

10人職位是:項目經理、項目助理、架構師、數據庫工程師、UI設計師2名、軟件工程師2名、測試工程師、部署工程師。

那到底我們改如何選擇職位呢?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的任務,自然而然塑造了相關的角色。有一個dear或者模糊概念(Boss,用戶,市場),頭腦風暴列舉矩陣方案,篩選可行性方案制定需求(產品經理),開發(開發團隊),測試(測試團隊),發布(運維人員),運營(營銷團隊)。我們討論下來,最終選擇了產品經理1人-前端設計師1人-PHP開發工程師1人-測試1人-技術支持團隊1人-亞洲新媒體營銷人員1人。大概6人的穩定團隊(國外短期參與人員忽略)。

團隊組建

職位明確后,就是招人準備開工了。由于廣州公司沒有PHP開發工程師和營銷人員,其實都是有,只需要申請資源而已。內部資源協調好,新同事也到崗了。馬上組織會議,準備開工。

團隊試運行

試運行3個月后,boss他們一直反饋說我們的響應太慢。后來我們發現,是因為產品經理是測試轉的,項目管理經驗不足,有需求時不懂的如何把控項目進度,拖延了交付。后來討論后就加上了項目經理的職位,結果立馬不一樣了,進度有把握了。迭代管理需求也能滿足營銷的需求。在一次添加大功能的需求時,要求是產品經理整理需求,只列舉了市場需求,沒有詳細需求,就開始開發。等開發完了,才發現構架跟我們之前的架構不匹配,不能很好的融合,后期很難維護,被boss直接pass掉。這之后又加上了,需求分析的職位,專門負責詳細需求。有幾個產品的landing page推廣最新產品,直接發到市場,結果遇到特殊報價時,交易無法記錄的情況。技術支持反饋回來時,boss很惱火,要求灰度發布,讓跟我們合作的伙伴先試用一段時間,無問題后再正式發布。

因為所有和產品有關的事都是產品經理的事。前期的調研,后期的運營手法、線下宣傳等等工作,其實商業、產品、技術都很重要。根據實際經驗,我們制定了我們自己的團隊組織架構,具體如下圖:

SUR$@Q8WS]@)VLDO1}NAVKL

 

作者:Lisa,某外匯外企公司產品經理。3年測試經驗,2年產品管理經驗。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477511650_0_1.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架構是為解決問題而存在的。不可能有一種方法解決所有的問題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