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忽視的能力也是最應重視的能力:市場及產品認知
市場及產品認知,是建立在你對行業深度了解之后,做出的一種認知依據的理論!
一天,一同行問我:“你覺得作為個產品的決策者或者leader,最應該把握或者重視的是什么?”
我反問道:“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本質是什么?”
“讓正確的事相繼發生?”他回答道
“那前提是?”我笑道
“分析用戶從而對市場及產品的節奏把握?”
“這是小前提!大前提是你建立在正確的市場及產品認知上,但是往往預測會出現錯誤,或者說數據會欺騙分析者,產品走向節奏能建立一個正確的市場及產品認知上很難。”我嘆息的說道。
數據再多也未必有用,要是你的行動建筑在一個錯誤的假設上,那就更是如此。做決策的時候,有些因素是必需考慮進去的,而我們這個理性的、擅長分析的大腦根本看不見它們。
——《Start with why》
“那你給我普及下如何獲取正確的市場及產品認知?”他興奮的說道
我苦笑道:“市場及產品認知,是建立在你對行業深度了解之后,做出的一種認知依據的理論!然而理論是指離事實還有些距離!一切的分析都帶有主觀性質很難保證客觀。這樣我給您舉個例:價值觀會影響到對現實的事物判斷,比如和尚從不嘗試性行為,我們是貼上性變態,還是信仰主義,還是高人!取決我們對他們行為的解讀。曾經有人告訴我和尚就是一群違背生物規則的變態,然而我卻覺得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的人都是高人!”
“噢!你的意思是分析者思考緯度或者角度的不同,造成結論或理解不同?” 他疑惑道
“緯度?哈哈,你一說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個笑話:跳舞的人在聽不到音樂的人眼中全是瘋子。”我神經質的笑道
他沒有笑,看來我這個笑話確實不好笑!
“除了緯度和角度的不同,還有就是“知覺定勢”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你現在和我聊天你一直盯著看桌子上的咖啡,其實你也在看鼻子,只是大腦沒有預先設定所以將鼻子這個物體排除在外了,這就是知覺定勢?!?/p>
“那你繞了這么大個彎子,就是想告訴我分析和認知沒有什么用?”他馬上正視我說道。
“不是沒用,是非常有用,只是態度一定要嚴謹,剛才我就說過認知一定要建立在正確的基礎上,錯誤的基礎只會越錯越多。避免這種主觀性情況的方法就是,需要持多個不同偏見的人說出不同意見,相互印證,可以多與業內人士交流?!?/p>
那你覺得什么才是形成好的認知依據理論?
“其實社會心理學中早就就有對這個有定義:1.多個(分析者,被分析者)樣本;2.能不斷修正迭代的理論;3.同時能發現新探索; 4.實用;我說的能理解吧?”
“明白,和產品一個樣嘛,那怎么做市場調研呢?”
我回答道:“嗯,市場調研分四種手法去調研: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觀察分析、相關研究,根據需求不同使用不同的手法。”
定性研究:研究是指通過發掘問題、理解事件現象、分析人類的行為與觀點以及回答提問來獲取敏銳的洞察力。如:深度訪談、焦點訪談、專案進行等。
定量研究:指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就是將問題與現象用數量來表示,進而去分析、考驗、解釋,從而獲得意義的研究方法和過程。常見的例子有:外呼調研、掃街問卷,資金平衡表、損益表、收益表。
觀察分析:就是有一定經驗的人通過對特定事件直接地觀察,對其進行進行詳盡的闡述記錄,并在此基礎上對此事件的關鍵因素進行同比環比分析的方法。常見的例子有:用戶使用路徑分析、cookie分析、頁面停留時常分析、轉化率分析、原型測試。
相關研究:一般在實驗室進行,也可以在現場進行(日常生活中)稱為現場研究,研究員通過操控一些因素來考察它們對其他因素的自然關系,比如:著名的可樂盲測,剔除品牌因素從而對口味進行客觀認知。
——百度百科,社會心理學
那這些手法中有什么坑,需要避免的?
“嗯!這個問題提的好,先說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對樣本是有要求,樣本是必須具有代表性,一般獲取代表性會隨機抽查,每個人抽到的概率相同,具有一定的公平性。隨機取樣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定為 1200個體,科學表明有95%的把握誤差不超過3%(只做參考)。
再說定量研究,要求是的樣本數據量大,樣本覆蓋人群需涉及到相關用戶,具體數據量根據公司專業人士要求去選擇。
以上2個值得一提的坑是,對問題順序,答案選項,問題描述有一定要求,否則會誤導被分析者。
舉例,問題順序:
- 問題一:你被欺騙過嗎?
- 問題二:你覺得說謊有必要嗎?(被分析者在回憶被欺騙的情況下,產生厭惡情緒,會影響問題二的客觀性)
答案選項:當普拉特及其同事詢問一些英國人,他們希望英國能源中多大比例來自核能,這些人答案的平均值是41%。當普拉特等人詢問另一些英國人希望多大比例的能源來自:核能;煤;其他能源時,他們對核能的偏好程度是21%。
一些初級的問卷,會提些模糊不清,可臆想的描述時,導致被分析者誤解,從而偏離問題本真意圖,應簡單易懂,避免書面化太重。
再來說觀察研究,觀察研究一定要做到不干預用戶自我行為,同時嚴守觀察記錄者角度。
相關研究一定得考慮2個事物之間關聯是否存在第3個變量或多個變量,同時要考2個事物間是互相作用關系還是因果關系?!蔽掖藥卓跉庹f道。
嗯!基本了解了。
哪個,你能再請我喝杯咖啡嗎?見底了!?。?/p>
作者:敗家,公眾號:慘品狗
本文由 @敗家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維度 維度 不是緯度吧
整的跟小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