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做產品教會我的思維方式
產品經理是一個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崗位,身處這個崗位,軟實力和硬實力都必不可缺。
工作和生活本質上是分不開的,我們在工作中用到的決策模型,很大程度上也會被我們潛意識地用到生活中。而且各行各業工作中很多優秀的做事方式或者思維方式都是相通的,很多優秀的思維方式會伴隨我們的一生,陪伴我們整個職業生涯。
而產品經理,作為一個綜合能力要求高,工作內容復雜多變的職業,必須有一些通用的優秀的做事方式和思維方式,才能Hold住,達到個人的長期發展目標。
目標導向
目標是我們做一件事情的燈塔。目標導向的核心就是要明確目標和堅定執行,首先利用SMART法則去制定目標,然后執行。
比如產品出需求要求首先明確需求目標是什么,設計出設計稿要知道設計目標是什么,交互重構交互的時候要明確交互目標是什么。沒有目標,做事情很容易沒有方向,結果也很容易不及預期。
目標導向也是團隊協作溝通的最佳方式。當整個團隊的目標一致時,一切以目標為導向,就能大家勁兒一處使,提高團隊戰斗力,提升協同效率。好的團隊管理和項目管理其實就是目標管理,公司管理體制中各種OKR或者KPI考核體制,以及公司的戰略規劃,其實做的就是明確目標,然后就是以目標導向去執行。
解構思維
其實工作和生活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復雜到有時候你會發現無力去改變一些東西。但是我們依舊有可能把一件事情解構得更加清晰一些。任何一個現象都可以從很多維度去觀察,也就意味著可以從很多維度去拆解。
產品需求目標的拆解,就是將主要目標分解成各個子目標,然后針對各個子目標去優化。例如目標是某個頁面的DAU頻次在5次,第一步可以拆解成發生用戶人均頻次10次*功能DAU覆蓋率50%,繼續可以拆解成頻次目標和覆蓋率目標,頻次目標可以拆解成【(A場景曝光a*A場景轉化)+(B場景曝光b*B場景轉化)】,覆蓋率目標可以拆解成【A場景轉化覆蓋率+B場景轉化覆蓋率-重合覆蓋率】。真是情況下可能更復雜。
比如交互場景的拆解,用戶觸達—觀察-選擇-填寫-提交-完成任務-獲得結果反饋-結束返回,然后分析在用戶交互的各個階段的需求是什么,我們要提供哪些輔助信息,我們要做那些引導,其實都是在解構之后去分析粒度更細的業務。
解構思維其實提倡的是一種把任何事情多維度拆解的方式,讓原本籠統、復雜、看不透的事情,脈絡清晰起來。然后變成一個一個小的可以解決的問題,在解決小問題后,就能積累勢能,達到大目標。
抓重點
抓重點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相對于領導力來說,當然產品經理在規劃需求的時候,也需要明白怎么樣去抓重點了。抓重點的核心在于優先級評定,在于對事物的宏觀把控,抓住核心要素來看待問題并做決策。
承接上文,當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后,又將目標和事情拆解到了很多粒度的時候,就需要抓重點了。那些子目標對大目標達成會產生較大影響,需求分析中哪些因素是核心影響因素,決定了我們做事情的優先級,甚至放棄優先級不高或者ROI低的事情。抓重點要求我們建立大局思維,積累豐富的經驗,多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去偽存真抓住核心要素解決問題。
在上文的例子中,交互場景的拆解:用戶觸達—觀察-選擇-填寫-提交-完成任務-獲得結果反饋-結束返回,因為我們的核心目標是提升成交率,這個交互路徑的重點在于【觀察-選擇-填寫-提交】環節,那設計的核心應關注這幾個環節,其他環節優先級反而沒那么高,這就是抓重點。
產品經理在做需求中,經常會遇到這些需求要不要做的問題,項目管理中也會是上線重要還是產品品質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候解決的核心就是我們要明白重點是什么,優先級最高的目標是什么。
因為事情本身會很復雜,必須要有刪繁就簡,抓重點的能力。
反思總結
反思總結最初來源于哲學科學,反思和否定是哲學進步的兩種底層思維方式。一個產品人的個人職業能力成長,我相信經常反思總結的人會進步得更快。天才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在不斷試錯中成長。面對錯誤和挫折,或者成功的過去,你放過了,你將丟失一大筆人生的財富。
創業公司有一種業務打法叫“快速試錯,總結方法論,規?;瘡椭啤?,比如當年的滴滴打車,OFO各大城市及海外的推廣,美團外賣的地推……他們運用的都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反思總結,在一個城市總結的方法論,然后快速運用到其他城市,占領先機。很多公司都有復盤要求,其實就是每次項目結束后的復盤總結。把一個項目拆解成多維度,抓住重點要素和關鍵節點去反思和總結,形成經驗和方法論,幫助個人,團隊,公司成長和發展。
于個人來講,生活中任何對你有觸動的點,都值得反思總結,哪怕和一個人溝通的時候說了幾句話發現沒有達到目標,就可以想想怎么樣說更好或者反應了溝通對象什么樣的性格或者思維方式,下次能更高效的和別人溝通。
反思總結能讓人站在過去自己的肩膀上成長。
構建思維
構建思維是本篇最后一個重點。我們做的事情背后都是我們的決策模型來決定怎么樣做,其實本質上就是我們的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之于個人就像公司文化之于公司一樣,騰訊的用戶體驗至上,百度的科技改變生活,阿里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其實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決策模型里的一部分。一個人和優秀的人接觸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優秀在于優秀的思維方式。遇到一個問題,哪怕棘手,哪怕全新的問題,人家都會用自己的一套思維體系去思考事情。
假設以上我講的是優秀的思維方式,假設一個優秀的人也剛好這樣去思考問題,那其實他的思考方式就是先明確問題和目標,然后不斷拆解目標和解構問題,然后抓住解決問題的重要因素,執行之后快速的反思總結,然后在這件事情中,可以附用的經驗和方法論,構建自己思考問題的核心思維邏輯,就能在以后以”不變應萬變“,你看這就是很明確的做事思考方式。
構建思維就是在你做完一切之后,回過頭來宏觀看待全局之后,去總結下有沒有核心的思維方式能夠”一勞永逸“去使用。發現事物的宏觀思維層面的規律,抽象起來,訓練自己的思維模型。這樣就能快速成長,快速應對問題 。
舉一個例子,一家公司的工作流程公司文化其實就是幫助你形成適合這家公司的思維模型,要想在這家公司發展好,你就得和別人思維方式一樣,被他同化。公司用項目實踐和團隊影響來幫助你構建思維模型,然后獲得你的貢獻價值。這就是為什么不同公司產品會在一些思維模型上有差異的原因。對于產品經理個人來講,也一樣要花心思去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產品經理的工作能力分為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我把適用于特定場景的能力叫專業能力 ,比如寫文檔排版,數據分析;我把通用能力定義為思維能力。就是遇到任何一個問題你是怎么樣看問題,定義問題,分析問題,然后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
你看頂級的企業家,管理者他們被人傳頌的個人管理思想,人生哲學其實就是他們的思維能力。再具體到一個產品經理的思維模型里,需求分析,市場分析思維,用戶體驗,商業價值思維等等,都是一種做事的方式,一種思維能力。思維方式決定能力上限,專業能力也僅僅是思維方式的一種體現。
以上所有的做事方式,包括目標導向,解構思維,抓重點,反思總結,最后的落腳點就是構建思維的人生思維方式。當我們看一件事情不再局限于事情表面現象,而是去分析應該怎樣去構建思維模型的時候;當我們學習一個優秀的人,不再簡單的只看到別人做事的方式而是反推別人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你就是在開始構建自己的思維方式,你的發展就走在一個逐漸正確的循環軌道上。
#專欄作家#
獨步天涯客,微信公眾號:Fightersky,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青年創業者,懂產品,會運營,愛設計的斜杠青年。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受教了,點贊
文章有兩句話很觸動我:
1.天才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在不斷試錯中成長。我就有一些恐懼犯錯的感覺,這句話突然點醒了我
2.越是領導層,越看重思維方式(大概這個意思)。我在實習中發現,確實如此,大佬看問題角度,分析問題的方法,比我要強得多。
對于第一個問題,不要怕,要敢于嘗試,及時總結。第二個問題你多總結,多積累經驗幾年后你也會如他們一樣
當我們學習一個優秀的人,不再簡單的只看到別人做事的方式而是反推別人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你就是在開始構建自己的思維方式。
說的簡直太好??
過獎
??
??
概括的挺好
改變自己的思維還很難
受教,如果能再細致就更好了。確實優秀的人有很多優秀的思維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
?
?
找目標、拆解問題、抓重點、構建思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