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品經理,我有我自己的產品觀

12 評論 5029 瀏覽 24 收藏 9 分鐘

作為產品經理,就應當不斷思考,不斷總結,不斷創新,才能讓自己的產品能夠不斷適應新的用戶需求。關于產品,關于用戶需求,筆者有自己的一系列觀點。以下,就由筆者為大家講述ta的產品觀。

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一種解決方案

其實我們做生意的過程中,一直在向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滿足用戶的需求,只是當下在互聯網環境下,解決方案被我們稱作了產品。其實我們叫產品為解決方案,更有益于我們從宏觀層面判定我們當下的功能,服務是否正確。

在講產品時,我們總會談及用戶需求,但用戶需求到底是什么,需求怎么產生的,很少有人談及,除了我們知道的馬斯洛五層需求。

個人淺見,希望后續有人可以更觸達本質——需求,是在歷史的自然選擇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我們對外界的需要和反饋。在后面的章節中,我將詳細的講述:需求是怎么產生的?

需求,產生于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決定了:趨利避害是萬物本能,能夠適應當前環境且存活度高的生物才能夠存活并發展起來,而人類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獲取能量作為生物存活的根本,人也是具備的,只是人獲取能量的方式是通過食物、空氣、和水獲取能量。在人演變的過程中,獲取食物和水的不確定性,讓人產生了暴飲暴食的特性,以便存儲能量應變多變的未來。

除了獲取能量,人類還要想辦法避免有機體和生存物質受到傷害或損壞,否則機體受到傷害,將造成部分機能無法運作,從而死亡,繼而產生了我們人類對生命財產安全的需求。

在保證個體基本存活的情況下,生命體在自然選擇下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存活能力,進而演化出來通過連接獲取更強競爭力。

如是,我們演化出來了親情,保證我們個體在初生時能夠存活,通過友情向外拓展生存空間和保護個體。個體的連接進一步演變,逐步發展成為群里,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對抗外界,保護自身的能力。而在內部我們通過互惠互利而實現在群體中存活,對群體的歸屬感基因在群體中不斷泛濫。

為了進一步提升個體在群體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及群體環境下的個體開始嘗試獲取權利、地位,以便能夠支配更多的資源。

以上推演簡單粗糙恐怖,僅僅只是在描述,人的需求是在自然選擇下產生的,后續我們在推演用戶需求時,可以通過人類在狩獵時代和農耕時代尋求存活找到其支撐點,這些需求的分析,不再此處詳述。

自然選擇不僅僅形成了當下我們的眾多需求,還固化了我們基本生理機構,固化了我們的大腦,固化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并深深的刻畫到了我們的基因里。

自然選擇下固化的大腦

大腦結構的產生是一種高級進化,也是我們人類能夠區別于動物過多本能的重大影響因素。

這種結構能夠使我們能夠快速的獲取歷史先輩的經驗,站在歷史前人的肩膀上存活。這種相較于將認知刻錄到基因中,顯然更能適應環境,更能高效的利用資源。但這件事情過于消耗能量,于是我們產生了系統一和系統二,雙系統來解決人的日常生活。

  • 系統一:基于歷史經驗,歷史反饋,效率高,成本低;
  • 系統二:基于我們的邏輯、計算,效率低,成本高。

而我們大多數環境變化并不是很大,系統一處理占據主導,而觸發系統二思考是需要很高成本的,這就是為什么產品要十倍好,只有十倍好,系統二才會投入成本去思考。

固化的思維模式

這是刻錄到我們基因中的思維模式,也是在歷史的演化過程中形成的。

包括: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這是生物最根本的本能,是明顯的趨利避害,可以通過激勵和懲罰設計機制,激發人的無窮潛力;喜歡、熱愛傾向、討厭、憎恨傾向,會讓人愛我所愛,恨我所恨;避免懷疑,避免不一致,是在大環境未巨變是有效降低能量損耗的方式;初次之外還有好奇心、羨慕嫉妒激發用戶競爭、追求公平、回饋、簡單聯想、稟賦效應、追求社會認同、錯誤衡量易得性等等。

上面這些機制,可以查看窮查理寶典,只是窮查理寶典中僅介紹了這些機制的存在,未介紹這些機制是如何產生的,不方便記憶和使用,可以使用這種方式推演,記憶和使用。

了解需求是如何產生的,使我們能夠推演我們當下看不到的需求,以便能夠發現巨大市場;了解人類演進的方向,可以了解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前布局;了解我們大腦的結構和固化的思維方式,能夠讓我們知道人類是如何做出決策的,方便我們做差異化產品和推廣,也能夠識別出自身的重大弊端。

然后,我們做產品經理,我們是個生意人,宏觀層面的認知能夠讓我們知道我們應該做什么,但到落地時,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應該怎么做。

生意人,看看消費者購買決策流程是怎么樣的。

我們在MBA智庫中,可以簡單了解到如下的流程:

但這其中過多的介紹了狹義的購買決策過程,整個流程未能詳述。再次,我簡單補充下消費者需求被激發和購買決策流程:

需求被激發:

狹義購買消費流程:

以上僅僅只描述了我們決策的流程,但就像我們知道的我們日常大多數決策均使用系統一,所以歷史經驗才是影響用戶的重大因素,而腦圖中是沒有體現的。

講了這么多,我們該如何構建互聯網產品,只有三點:

  1. 建立Aha moment機制
  2. 建立持續的服務機制
  3. 降本增效

關于為什么采用這樣的方式構建和如何構建,我將在后面的章節中介紹。

喜歡李善友說的:“我所說的都是錯的?!?/p>

一直在思考,一直在為了未來做準備,希望能夠遇到更多的朋友一起探討產品,一起進步。

 

本文由@Eva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是的,如其他網友說的,你的這篇文章看出你已經在思考需求下面的底層邏輯了,你提到了認知心理學中的系統一和系統二。關于需求的理解,我推薦你可以看看人類的崛起這部紀錄片,地址:https://open.163.com/movie/safe/2015/11/7/C/MB8OU6OL9_MB8QJNO7C.html;你會發現,我們人類一路走來,我們的需求沒有變過,就是生存。你文中談到了趨利避害,群體和社交等等,其實都是生存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為了解決生存的問題,我們需要食物,水等從外界獲取資源,也需要保證我們不要受到傷害等等。

    來自四川 回復
  2. 寫的不錯,已收藏

    回復
  3. 我倒覺得沒有文不達意呀,開始的幾段感覺筆者想問題想得蠻深刻的,看問題的角度很有趣。不過你是不是還沒有寫完,期待你的下一篇啊哈~

    回復
    1. 嗯嗯,確實沒寫完,不過文章確實寫的不太好,我自己讀起來都有些拗口??

      回復
  4. 雖然第一次寫文章,文不達意,但給這個評價還真的感覺好恥辱,唯有迭代了

    回復
  5. 我怎么感覺只有最后3點是扣題的內容,上邊講的是另外一碼事呢

    來自北京 回復
    1. 看來我確實不會寫文章

      產品觀,從自然選擇談起需求是如何產生的,產品是什么,大腦的結構,人類思維的弊端,最后引出來基于這些如何做產品

      來自北京 回復
    2. 不不不
      有可能是我沒有發現其中的聯系,從大腦的結構到人類思維的弊端我能理解需求是如何產生的,
      但是真的沒聯想到這和做產品有什么關系,所以我才最后像是單獨寫的一樣~

      來自北京 回復
    3. 其實我理解產品的設計就是基于大腦理解事物,思考事物的機制設計的,在給人挖坑,我簡單說兩句,估計你就能一下子理解了:

      1、大腦厭惡損失,所以一旦你花定金預定了某個商品,很少會毀約,我之前在的一家公司幾次大促都只采用這種方式促銷;
      2、大部分時間,系統一運行,完全無意識,那時候紅包剛出,用戶習慣性點擊領取紅包,我們頻道入口設計了紅包樣式,整站流量提升兩到3倍的情況下,我們頻道流量提升了6倍多

      來自北京 回復
    4. 第一點我理解的角度不同,不過結論是一樣的;定金是你不斷付出的沉默成本,引導用戶花費更多的沉默成本,無形中更舍不掉這部分;抱歉第二點我沒什么畫面感,不太明白你說的是什么,任何數據也都是有前提的;

      來自北京 回復
    5. 獎勵懲罰機制的利用更甚,我們設計產品流程時,必須先拋誘惑,這機會是鐵律,沒有誘惑,我們會想辦法創造誘惑引導用戶完成注冊或其他任務

      來自北京 回復
    6. 我在設計產品流程時,并不會先拋誘惑,有可能是我們的手法不一樣;
      我會先讓用戶有預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能得到什么,對他有什么價值;
      這時我拋出的誘惑是為了降低他的行動成本,盡可能的縮短用戶的使用流程來兩方達成目的;
      注冊只是很小的一塊,適用于任何涉及到轉化率的流程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