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小白科普:你做產品的優勢是什么

5 評論 44518 瀏覽 134 收藏 12 分鐘

前段時間,在豆瓣的一個小組里看到一個有關于所處行業/崗位的的帖子,剛好就無聊跟帖了一下。沒想到陸陸續續的收到了一些詢問的回復和豆郵。

發現,很多人想做產品經理/助理:沒畢業的、剛畢業的、工作幾年的,但是很多人都對產品助理/經理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等等問題還不清楚。

也因為前段時間遇到的一個產品實習生,讓我想反思總結一下,so,決定寫個文章說一說到目前為止對產品這個崗位的一些認知,順便幫助比我更小白的新人們。

當然,我必須說,我是只小菜鳥,工作1年+,還在自我摸索前進,說的不一定對,也希望和大牛多請教請教…

最常見的也是最入門級的問題,你覺得你做產品的優勢是什么?

很多人會這樣說:“因為我覺得我思維比較活絡、善于和人溝通、經常有很多好的想法,我覺得這是優勢?!?/p>

在我沒實習前,我也這么想過,然而事實證明,并不是完全這樣。

首先,有關于思維活躍

做產品,我覺得更需要的是清晰的有層次有大局觀的邏輯思維,而不是跳躍的思維。思維跳躍對于創意來說可能是好事,但是對于復雜的功能底層邏輯來說,跳躍意味著想東西會散、沒有層次和不全。

打個比方:讓你利用原有管理后臺的發送新聞功能,把某條新聞發送到一個新的平臺B;

看似很簡單對不對,直接多一個發送渠道不就好了嘛~但是,有木有考慮兩個渠道的內容完全獨立性?原先的API接口是怎么樣的?會不會影響現有的移動端和網頁端?如果影響了,是后端改還是前臺改?如果必須前臺改,那是要上個新版本?上新版本的話,老版本會不會內容錯亂穿插?老API怎么辦?測試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老產品的測試等等這類基于現有情況的衍生考慮。

遇到這種類型的需求后,我開始自我反思,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沒有形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想解決問題的非良性的“迫切心態”。

在這一點,我很感謝我上家公司的師父longshanks童鞋以及直屬上司臨風童鞋。

師父一直教我用程序員般理性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把遇到的問題先了解清楚、再理順、再想解決方法。同時對遇到的問題,不要著急,因為著急也么有用;

臨風童鞋則讓我意識到思考問題要有層次感以及非常正面的讓我感受到思維跳躍的弊端也會體現到和別人描述問題的方式上面。(這點下文會闡述)

雖然到目前為止,這點我做的還是不好,但總算,意識到,并且在慢慢改變…

其次,有關于善于與人溝通

很多人把溝通多當作了善于溝通。我認為善于溝通的意思是性價比時間內進行有效的溝通:

  1. 交代清楚背景情況(一些沒有共識的行業名詞等等,尤其比較高門檻的行業,例如金融);
  2. 描述問題;
  3. 解決方法;
  4. 替補方案;

在實際工作中,最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結果:

  • 你說的,你自己沒懂;
  • 你說的,開發們沒聽懂,但是你以為開發們懂了;
  • 你說的,開發們以為自己聽懂了,你也以為他們懂了,但事實是你們想的不一樣;
  • 你說的,開發們真的聽懂了;

當然,如果你和開發們理解的是一致的,那么恭喜你,至少還算不錯。但是,其實蠻多情況是,上述結果,那么該怎么辦呢?

我認為作為產品,基本的需求背景、問題描述、解決方法描述還是要自己慢慢修煉出來的啊,不僅有利工作,還有利于自己其他方面的溝通哇。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個利器就是“反饋”,讓程序大大們描述一次他們理解的東西,看看是否有偏差。哈哈哈哈,如果有偏差,那么說明溝通不有效…小同志,還要再接再勵啊~總比最后做出來了,才發現“臥槽,這不是我要的”要好啊~到時候你賴誰?只能賴你自己,不對,應該這么說,“賴別人對你半毛錢進步都沒有,沒意義”…還是自我反省總結去吧~~

補充一下,上面講的只是和開發大人們的溝通。然而,產品崗還需要和運營、廣告、銷售等所有公司內部部門and可能的外部人員進行溝通。

這就更考驗你的溝通能力了。

再其次,有關于有很多想法

在沒有進入日?,嵥榈漠a品工作之前,我覺得自己有很多想法;并且覺得自己很不一樣,總認為自己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然后沉浸在自己給自己制造的快感中。

然而工作后,我發現,“想法”,并不如想象中辣么了不起。從結果論上說,沒有落地的想法是沒有意義的。你想了很久,規化了一個宏圖;然而,你沒有去做;或者,你做了,努力了,但沒有對應的資源,還是沒做成。這樣,一定不是winner。

當然,我并不是說想法就不重要了。從自身成長意義上來說,多想,肯定是有好處的;你可以在腦袋里yy要做什么、會遇到哪些問題、怎么解決等等一系列過程。多想,有時候也是一種修煉。

以前看過一部小說《機械風暴》,主角被“流星”砸中,然后在異時空(比現實時間慢非常非常多)中不斷修煉、修煉、修煉,最后出來的時候,技藝高強,后來也是不斷修煉,然后發生了各種走向人生巔峰、坐擁白富美們的故事…雖然故事是老套路,但是,你看:老套路都是主角勤奮、勤奮、勤奮好么~

說那么多,其實就是要正確的看待“想法”這件事。不高看、不輕視。

糾正了三個重要問題的看法后,下面說說怎么才能做產品經理?

無非就是:just do it!當然這個前提是,你確實已經想清楚了要做產品崗位了。

1、不要糾結什么助理、經理這種“沒有意義”的Title,新人們最重要的就是去做!從小需求開始做!去學習!去總結!再去做!

這樣循環多了,會慢慢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同時經驗、相關知識也上去了,那么自然就有能力去做更大的東西了。

等到了一個新的level之后,我想,那時候title才是有意義的吧。

2、不要糾結于需要什么背景才能做。就告訴你,門檻就是很低。這個崗位有各種專業畢業的,有從各種看似不相干崗位轉崗的。但是,你可以揚長避短啊,發揮自己強的地方,慢慢補齊自己短的地方。去做,去實踐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果有些人前提也沒想清楚,也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做產品崗位,這個怎么辦呢?

1、了解產品崗位的分類(真的是粗粗的分一分):

  • 產品設計:就是思考要做什么功能,這個功能怎么做;
  • 產品運營:就是思考怎么把產品推廣出去;

2、了解產品崗平時的工作:

  • 產品設計:可能涉及到競品分析、用戶調研、需求分析、交互設計、數據分析、基礎的技術理解、行業知識、一些產品方法論等;
  • 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內容運營、一些總體的方法論等等;(運營沒有實際工作過,不是特別了解)

3、結合城市、自身情況進行選擇,有關于這點,可以舉個例子:

我本科是軟件工程,但并不熱愛編程,反而對營銷、市場、溝通那塊比較感興趣;比較喜歡快節奏有激情一些、但同時又比較希望能夠通過鍛煉,讓自己的性格沉穩下來;本著“理性”的角度,選擇了互聯網and產品經理崗。

一般橫向發展或者縱向發展比較多,前者就是一直做產品崗,但是換行業;后者就是一直在一個行業,但是換崗位。我挺希望自己能又橫又縱的,所以我在二次選擇的時候,很care行業。

以上海為例,粗淺的覺得金融、廣告、營銷這幾個產業都不錯,然后結合自己財務自由不可能靠工資以及想培養自己對錢的概念的想法,選偏向金融的行業。

然后,蹭蹭蹭,就是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互聯網了唄。然而,金融互聯網給我的感覺是對行業知識的門檻比較高,so,互聯網金融。

吶吶吶,解決了到底要不要入行的問題之后,就又回到了文章開始說的那些東西了…

其實還有很多想說,比如權衡這個詞、行業這個詞…找個時間慢慢再寫吧~

 

本文由華爾街見聞產品經理 @梁露瑤(微信公眾號killifer)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下來,并沒有看到作為產品經理的優勢是什么,太發散了。

    來自上海 回復
    1. 確實,因為文章根本不是為了寫產品經理的優勢,而是為了寫:1、大家對產品經理的幾個明顯的認知誤區 2、對很多想要轉產品經理但是又糾結的人說點事兒。

      來自浙江 回復
    2. 科普?挺幽默的

      來自廣東 回復
  2. 雞湯文

    來自四川 回復
  3. 還不錯,讓我了解了一些產品經理的事

    來自遼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