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用云筆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6 評論 5473 瀏覽 71 收藏 14 分鐘

云數據的時代,信息的收集更加方便快捷,你不需要在帶著厚厚的筆記本,而只需要一鍵貼在你的云筆記里就行。

知名廣告人李欣頻曾提到自己收集寫作素材的方式:準備幾個大盒子,平時隨身帶著記事本,無論是看電影還是欣賞藝術表演,只要腦子里有相應的想法,就會隨時記錄下來,放進對應的盒子里。看雜志和書籍的時候看到相關的內容,也會直接撕下來一并收集。等到盒子滿了,就把里面的條子取出來整理,添加上自己的想法,分好章節,寫成一本書。

將她的收集過程整理成下圖,可以形成一個非常清晰可實操的方法:

而在云數據的時代,信息的收集變得容易許多,我們不再需要買盒子、撕紙條,無論是自己的想法還是網絡上看到的資源,我們都可以隨手貼在云筆記里。但也因為信息收集的便利,隨之而來的收納和整理的工作反而變得復雜起來。

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

我將網絡時代的知識體系的構建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確定收集方向、收集內容、梳理內容、運用與輸出。它的核心方法,與紙筆時代有許多共通之處。


1. 確定收集方向:需要我們帶著目的收集,很多時候,信息收集的低效,是因為我們僅僅停留在第一步:收集傳播的內容,而沒有進一步思考,我們打算用這些收集的信息做什么,是用來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用來促進自己的下一步行動?還是為了調研從而得出某個問題的結論?目的清晰了,收集的方向也就確定了。

2. 收集內容:從盡可能多而廣的渠道匯總信息。

3. 梳理內容:對收集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剔除掉無用的部分。

4. 運用與輸出:輸入的目的是為了輸出和運用,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將收集的信息內化成個人財富的過程。

一、確定收集方向:我們需要幾個盒子

《時間管理》一書中曾經舉了一個例子,作者讓女兒列下自己每周想做的事情和需要花費的時間,結果發現這比每周的總時間還要更多,也就是說如果不有所側重,有所放棄,那么她有可能一件事也做不成。

確定收集方向也是這么一個過程,我們需要先明確自己所處的階段、需要重點學習的方向和它的脈絡,然后往里面填充內容。

1. 對于0-3歲的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雖然入門門檻不算高,但沒有直接對口的專業,且對復合型能力有所要求。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收集一些產品經理的能力圖譜,把必須的技能補全。

下圖是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張產品經理技能圖譜,很多類似的文章里,也大概是這些內容。

我們可以以此作為模板,設置【必備能力】、【管理能力】、【加分能力】和【復合能力】四個文件夾,并按自己的習慣在文件夾中新建對應的文檔:

此外,我們需要根據自己本身的優劣和實際工作中需要程度的高低來對內容做調整。

如一名市場營銷專業出身的PM,用戶調研、用戶體驗及交互設計都屬強項,但對項目管理、技術能力和財務等可能了解較淺。

而對于計算機等技術相關專業出身的PM,可能更擅長信息架構、項目管理和數據分析,而需補充行業分析、用戶調研等知識。

2. 對于3歲以上的產品經理

對于有一定經驗的PM來說,基本技能都已具備,更需要學習的是戰略側和行業側的知識,或是需要滿足所在行業和公司的對于PM的一些個性化需求,如TO B的平臺類產品、游戲行業、醫療健康行業的的PM所需要的技能都有較大不同,大廠和創業型公司也會有所區分。

如果對這些不清楚的話,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各個相關企業的招聘需求,有意識的在日常工作中對自己的技能進行查缺補漏。

3-5年TO B型支付行業的PM為例,我們在某知名大廠的招聘網站上看到需求如下:

1. 三年以上互聯網產品工作經驗,有面向C端的用戶增長產品經驗,熟悉平臺、商戶和伙伴的合作模式;

2. 有一定的0到1營銷產品背景,從事過互聯網廣告、營銷(卡券、紅包、滿減、活動)等產品經驗,并在1個以上項目承擔主力。

3. 具備邏輯思維和數據分析,并轉化成為產品的能力;

4. 強有力的項目管理、產品把控、溝通技巧和執行能力;

5. 計算機或電子信息相關專業,有支付、金融銀行相關經驗加分;

6. 我們強調:創新、皮實、自驅力

從中可以很容易的提煉出關鍵詞:

  • 用戶增長;
  • 合作模式(平臺、商戶和伙伴);
  • 營銷產品;
  • 邏輯思維、數據分析;
  • 項目管理、產品把控、溝通技巧、執行;
  • 創新、皮實、自驅力。

多看幾個招聘需求,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總結出這個行業的產品經理除了溝通、需求把控、市場等產品基礎的技能之外,其他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無論處于哪個階段,對應什么需求,明確了自己的收集關鍵詞,也就是盒子的title之后,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目前所處的階段,有所側重的收集資料了。

二、收集內容

盒子設置好了,信息從哪里來呢?方法有很多:

1. 書本

雖然網絡上有許多簡潔且高質量的內容,但對于更系統的學習某一類目的知識,書還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渠道。對于一個未接觸的領域,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找到一本標桿性的書作為你的信息樹的枝干,(它們往往內容豐富且層級清晰),然后把其他渠道收集的信息作為葉子和果實,用以豐富信息樹的內容。

如果你不確定一本書是否值得你投資時間,豆瓣是最好的渠道,不但可以根據評分來篩選書目,還能看到大家的書摘,對于知識型的書目,在看書前新了解書的架構,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書的內容。

一個Tips:書本的資料要怎么轉化為云筆記呢?我一般有兩種方式:

① 在kindle上標注后導出粘貼,或是找TXT格式的電子書和在線的版本。

② 對于沒有電子資源的書目,可以拍照下來,用云筆記的文本識別OCR功能轉換為文字。

2. 資訊類網站

行業網站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派、虎嗅網、愛范兒以及各大門戶網站的科技頻道。

以用戶增長為例,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輸入這4個字,能搜到1000多篇文章,當然不可能都看完,我們可以花上一些時間,看看標題和內容,復制一些精華的文章至云筆記,具備一定數量了之后,匯總共通之處,并試著運用到工作中,總結出自己的經驗。

3. 公眾號

許多公號有不錯的內容產出,互聯網類的有:幕后產品(網易云音樂王詩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caoz的夢囈(cnzz CTO曹政)、BLUES(迅雷產品總監)、APPSO、星河系研究院等,讀書成長類的有warfalcon、二爺鑒書,我自己也有一個公眾號叫西柚讀書。

看到質量比較高的相關內容時,就復制到自己的云筆記,比如BLUES在前幾天世界讀書日發了一篇書目推薦的文章,其中按思維能力、經營管理、自我驅動等14個模塊推薦了100本書。我們的必修課里有自驅力這一條,那么就可以復制書目到云筆記擇時閱讀了。

4. 從業人員交流

這是一個重要但常備忽略的知識收集方式,這里指的不僅僅是去參加行業會議(當然,行業會議是了解業界動態和業界交友的一個好途徑),也包括了日常的同事間的交流。

一個提議是,維護一份自己的FAQ文檔,多進行帶著問題的高效交流。硅谷高管Sheryl?Sandberg在她的書《Lean in》中提到,要求一位陌生人做自己的導師,成功的概率并不大。但經過深思熟慮,明確直接地提出問題,這種交流方式是有幫助的。

三、梳理內容

用以上的幾個方式進行一段時間的收集后,我們的小盒子已經有了一些“積蓄”了,當你在某一類目下收集了足夠多的信息,你能很明顯的發現出它們的“套路”。

還是以用戶增長為例,我們可以將范冰于2015年出版的《增長黑客》一書作為旗桿,書里對于用戶增長的定義、職責和特質、常用工具、增長模型都有所定義,并詳解了AARRR模型的每個步驟(獲客、促活、提升留存、獲取收入、自傳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梳理出知識框架。

但作為2015年的書,它的許多案例都有些老舊了,而我們在網站上能夠看到許多運用了增長思維模式的新案例分享,如運用到招聘的、面向初創團隊的、針對用戶留存的等等。除了案例,還能看到一些新的趨勢觀察。

剔除掉與日常工作關聯不大或者是不夠國外的資料中本土化的部分,多回顧與總結看到的精華案例,可以找到它們的共性。

四、運用與輸出

輸出信息有很多種方式,當你找到某一理論的共性后,可以嘗試以寫作的方式對它進行系統化的梳理,這是一種很好的輸出方式,你可以在寫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了解得不夠深的地方。更進一步,你可以嘗試撰寫專業書籍,通過輸出來倒逼輸入,總結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獲取足夠多的信息并融會貫通。

除了寫作外,運用也是輸出的一種,當你能夠借鑒這些案例,將它運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并及時復盤和總結,成為新的案例時,你就可以說這部分的知識是帶有你自己的思考、真正屬于你自己的。

以上,就是我如何有目的的收集信息,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式方法,也歡迎留言和我交流哦~

 

本文由@Cu已掉線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用的是哪種筆記軟件?

    來自安徽 回復
    1. 用的是有道云筆記,對比了OneNote和印象筆記之后,覺得無論UI還是操作,還是網易系的東西比較適合我,不過跨平臺的同步有時候還是用得不太爽。

      來自廣東 回復
  2. 很喜歡作者文章的風格,不僅講解方法、步驟,還有實際參考運用的內容,真心不錯。

    來自安徽 回復
    1. 感謝贊賞與鼓勵~ ??

      來自廣東 回復
  3. 看了看自己亂的不行的筆記,學習了 ??

    來自四川 回復
    1.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有了很多新的思路 ?? 一起學習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