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成長?從同行的失敗中學習
在自制電腦俱樂部里,我們提到過一個人,叫亞當·奧斯伯恩。奧斯伯恩出生于泰國。1961年,22歲的亞當來到美國。1970年,31歲的亞當·奧斯伯恩開辦了自己的電腦咨詢公司。在賣掉自己公司之后,1981年初,亞當·奧斯伯恩宣布將制造銷售一種價格低于市場價格很多的個人電腦。
奧斯伯恩雇傭了李·費爾森施泰因,費爾森施泰因設計出了一種高級的便攜式電腦“奧斯伯恩”一號。奧斯伯恩將產品價格定為1795美元,比其它生產商推出的計算機低幾百美元。
怎么能夠做到價格低幾百美元呢?
為了削減軟件的成本,奧斯伯恩不同于其他生產商。他完全依賴于獨立的軟件公司,提供用流行語言編寫的程序。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奧斯伯恩還將一部分產權分給軟件供應商。這樣,奧斯伯恩將價值1500美元的軟件費用合到1795美元的整體價格中去了。
奧斯伯恩在展銷方面也顯示了自己的天才。他最初的成功得益于舊金山舉辦的“西海岸電腦展覽會”(記得這里嗎?),當其它生產商都在普通展臺上展出產品時,奧斯伯恩花了相當一筆錢建造了有機玻璃的展貨架,幾乎和天花板一般高,公司的標志“飛舞的O”幾乎控制了整個展覽會(和喬布斯很像有沒有)。
1981年底即公司開張后僅一年,銷售額超過了1000萬美元。到1982年底,銷售額便超過了1億美元。
1983年春,經理一號開始上市,同時計劃當年夏天推出經理二號,這兩種型號的屏幕和存貯量都比奧斯伯恩一號大。經理一號可作為終端與主系統聯系,從而增大了數據處理功能,使用者可進行更復雜的工作。經理一號總價值2495美元,其中軟件價格2000美元,包括文字編輯、數據程序。經理二號售價3195美元,奧斯伯恩公司稱這種計算機可同IBM公司銷售看好的IBM-PC機相匹敵。
1982年,奧斯伯恩公司共花費了350萬美元廣告費,其中用于雜志的廣告費用為150萬美元,電視廣告費用為50萬美元,商業出版物廣告費用為150萬美元。
但是,僅僅在幾個月后,不祥的預兆到來了。1983年4月26日,亞當·奧斯伯恩接到第一個警告。他在參加科羅拉多的一個討論會時接到一個電話,報告說:“在本周末我們出現了虧損?!边@一壞消息讓奧斯伯恩難以置信。
1983年9月16日,奧斯伯恩公司按破產法11章的規定進行登記,以免受債權人的起訴。
奧斯伯恩的失敗有很多理由,但其中一個很滑稽:
該公司在新產品上市之前半年,就發布了革命性的二代產品,并且宣傳它們比上一代產品要好的多得多。它們洋洋得意的推薦了新產品,消費者也相信了。
但悲劇的是,由于新產品發售還有好幾個月,而知情(熱情洋溢)的消費者就不再購買上一代產品,而是坐等新產品上市。
于是,這種洋洋自得的巨額廣告,換回來的當年2月的財務虧損,進而因為虧損而影響了融資,進而影響了上市,然后投資者開始逃離奧斯伯恩。一個公司就這樣垮掉了。
這就是奧斯伯恩效應:一個公司在正式發售前宣稱他們用了新技術而導致現有銷量大跌。
當然,蘋果也在當時犯了很多同樣嚴重的錯誤,但是因為Apple II的根基深厚,蘋果活了下來。
好了,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蘋果是怎么做的。作為奧斯伯恩的競爭對手,喬布斯顯然從中學到了良多:
- 在產品的第一代發布上,蘋果喜歡提前半年發布。革命性、而且能夠通過持續的預熱,讓用戶期待和熟悉新產品。
- 在后續產品更新上,蘋果的發布絕對不會讓消費者等待太久。這樣避免了大家等待購買的時間。
- 最重要的一點是,蘋果新產品發布時間是不確定的。如果發布時間不確定,那么消費者就不會有確定的心理預期等待,他們的購買行為就不會受到影響;如果我們發布新機后再對此前15天(或一個月)購買的手機進行補償(這只會發生在蘋果零售店),那么購買者就會更加有恃無恐。
本文作者@趙博思 由@指尖兒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