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比產品經理更懂產品

1 評論 14035 瀏覽 274 收藏 10 分鐘

之前一直在探索一款阿里大數據產品的品牌設計及官網改版設計,反復試了很多次,效果都不理想。最近終于有了一些眉目,也算是對自己過去的努力有了部分交代。

對于一個從0到1、結構復雜、全新模式、沒有競品的產品來說,無論做什么都是一個探索和試錯的過程,但我想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的心得及總結,可以適用于其它各種產品,畢竟絕大多數的產品都沒有我們現在在做的這么復雜和具有突破性。

掌握主動——持續增強對產品的理解

之前試錯的過程中,總是在專業方法上較勁:效果不理想,就探索方法;方法改善后自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如果結果比之前的好,就證明新的方法更有效。但慢慢 的我發現,這種努力雖然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為效果好與不好只是自己在某一個時刻的觀念,這個觀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化。比如對一個設 計結果,我今天很滿意,也許過了幾個月覺得是垃圾。不是因為我善變,而是因為我對產品、對設計的理解不一樣了。如果設計師只專注專業的方法論建設,而忽視 對產品持續的、漸入式的學習和理解,他會發現自己的變化永遠趕不上老板的變化:之前老板不是認可這個方案了嗎,怎么今天又變了?他是不是神經病啊。

所以方法論只是起到一個基本的輔助作用,更多的要依靠自身悟性、對產品的理解等。就好像學習語言一開始是依靠單詞、語法和句式等,到后面就需要深入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等才可能逐漸融入。

最可怕的是:自認為的“理解”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理解,思維定勢及競品分析可能是你理解產品的大敵。

避免被動——警惕思維定勢及競品分析

一、從“整體”看產品——不要被產品邊界帶偏

我們都知道要從整體理解產品,但什么是真正的“整體”?我以前覺得不過度關注某個功能、界面,而是從產品角度看問題就可以,而“產品”這個邊界其實是模糊的。比如我們現在在做的產品 Y 有兩個關聯子產品 Z 和 M,這兩個產品差別很大,由不同的產品經理分 別負責。所有人都把 Z 和 M 看作兩件不同的事情區別對待,我也沒能避免,甚至在設計 Y 官網文案時讓不同的人分別負責 Z 和 M 的文案。而當我改變思路,從整體去描述 Y、Z、M關系的時候,我發現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所以在大家都遵循慣性思維的時候,你能不能不受影響,清醒的保持從整體看問題,這其實很難。

當然,如果再高一個層次,我還應該不僅從產品 Y 的角度看問題,還要從阿里系面向同類客戶的所有產品角度總體看問題:看 Y 在其中所處的位置;在集團相關戰略中的位置;如何和相關產品更好的合作,共同服務好客戶;如何為集團帶來更大的價值等等。如果再高一個層次呢?再再高一個 層次呢?那么無非就是從全國看到世界,從同行業看到相關行業,最后再到政治、經濟、哲學等等……總之視野的高度是沒有上限的。

二、“分析”而非跟隨——不要被行業產品帶偏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對行業產品不夠了解,對自身產品的理解也有限,不知道產品應該設計成什么樣子,所以就覺得要多看看同行業的產品是怎么做的。當時看了好 多相關的行業產品,它們確實有一定共性,但個性的部分卻是難以分析的。最后我們根據嚴密的分析結果,設計出了一個具有行業共性,但較平庸的保守設計。

我一直在反思為什么沒能達到理想效果,我懷疑是不是之前的方法用的不夠正確。而現在,當我對產品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時,我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再思考分析方法了,因為產品完全就在我的心中,我清醒的知道了設計方向,也不會再被行業產品牽著走。

當然我并不提倡完全不做任何分析,因為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只是不建議做過度的分析,只要點到為止即可,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產品,才能最終得出超出預期的設計。記得之前看過一本很好的書《交互設計沉思錄》,里面也提到不要太過依賴競品分析,這樣會影響自己對產品的判斷,從而失去創新機會。

如何快速加強對產品的理解

你一定會好奇,我是如何從對產品的普通理解上升到對產品更深層次的理解的。

一、多和項目成員溝通

我們的項目比較復雜,產品經理+運營有 十幾個人,而我又是一個比較內向、不喜歡打擾別人的人,所以我以前習慣于管大家要各種項目ppt或文檔資料,實在沒辦法了再去問,并且我總會這樣暗示自 己:這個問題估計他也不知道;問這個沒什么用吧……現在,我會消滅一切假設,不管結果怎么樣,先問了再說。我也發現,雖然大家都很忙,但其實大家都很喜歡 互相溝通,不存在打擾的問題。所以現在,我會盡量定期和所有項目相關人員同步進展,這對我全面理解產品有很大的幫助。

二、多和leader級別的人溝通

leader的優點就是他們對產品會有更高層面的理解,并且經常會給你很好的指引和靈感。不過找leader溝通要注意有備而來,比如展示你目前的進展、 存在的問題,希望得到什么建議之類的。但要注意,leader說的未必全對,而且他們一般會給出一個大方向而不是具體細節,更多的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 用。把leader的話當作參考、建議即可,千萬不要機械遵從,這樣就失去了溝通的意義。

三、結構化的輸出

以前在闡述產品時,覺得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產品的目標人群、產品是做什么的(有什么重要功能)、特色是什么,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在描述一個復雜的企業級產品 時,這個要求是遠遠不夠的。最好能用一幅圖,系統的說明產品的組織、運作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能幫客戶解決什么問題。比如我們是一個大數據產品,那就要從產 品整體角度解釋清楚源頭(數據源、數據融合方式)、運作(產品如何組織、分工,如何處理數據)、輸出(數據最后以什么形式輸出,到了哪里),不同類型的客 戶如何使用以及最后幫助客戶解決了什么場景下的什么業務問題。以前我畫過很多類似的圖,但是當時一是沒有從產品整體考慮(更多的是從子產品角度考慮);二 是沒有結構化的輸出(雖然也考慮了源頭、運作、輸出、客戶使用場景等,但基本都是分別描述),所以效果并不好。

最后,我想說的是:其實基本的道理永遠就這么多,比如關于要理解產品這件事,估計所有初學者都知道。而針對同一問題的廣度、深度、以及視野高度,是永遠的修行。

#專欄作家#

劉津,個人博客:blog.sina.com.cn/legen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作者,阿里巴巴交互設計專家。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字藝術系,先后就職于網易、阿里巴巴,積累了豐富的互聯網設計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希望能看到“三、結構化的輸出”更詳細的解讀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