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汪的“野蠻生長”復盤(1)

18 評論 11533 瀏覽 78 收藏 11 分鐘

本文主要對過去的一份產品工作進行整體復盤,記錄自身成長歷程。

困境

初入公司時,屢屢碰壁,一度陷入自我懷疑,因此嘗試對當前處境進行分析。

1. 使用“SWOT方法”進行自我分析

根據分析結果總結自身的主要需求:

  1. 參與并熟悉0-1的項目流程,能在每個環節起到對應的作用;
  2. 提高溝通能力,與同事交流并熟悉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
  3. 提高自身產品技能和思維,并了解行業形勢;
  4. 平衡“用戶需求”與“老板要求”;

2. 使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公司給自身提供的環境

根據分析結果總結公司的環境特點:

  1. 公司“天花板”低,呆的越久,越容易觸摸到上升瓶頸;
  2. 學習時間和資源多,可合理利用公司實際項目與學習資料,快速提高自己;
  3. 老板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人員的流動率,不利于項目的推進和管理;
  4. 同事們的目標一致,以提高自身為主;

3. 使用“PESTEL分析模型”簡要分析公司所在細分領域

公司當時主要在人工智能行業下的智能語音場景尋找各類解決方案。

根據分析結果總結當前細分行業的特點:

  1. 政策推動,但具有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中大型公司會更受支持;
  2. 致力于應用端解決方案的中小公司,由于部分技術開源和公開的服務接口,很難形成產品壁壘。除非能在細分領域深耕契合用戶需要的落地場景;
  3. 經濟持續下行,C端用戶很難激發消費意愿,大多數智能音響仍以購物贈禮的方式進入用戶生活場景;而B端用戶雖然尋求改變但仍以觀望為主;

二、解決

1. 基于分析結果,梳理突破點,并生成對應的方案

(1)參與0-1項目的全部流程,在不同階段里,熟悉產品職責,涉獵同事崗位的相關知識

  • 在產品的論壇網站上,閱讀不同流程涉及到的文章,結合項目實際安排輸出內容;
  • 每個流程與同事溝通工作細節,確保自己對同事的能力范圍有一定認知;
  • 對于其他崗位的知識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學習。

(2)(無用研情況)基于邏輯思考和用戶場景,對老板提出的需求進行分析后再確認

  • 拿到需求后,基于用戶使用場景能成功演繹后,向老板確認需求強弱;
  • 考察競品的實現情況,收集競品用戶的評論或者意見,判斷需求的必要性;
  • 根據產品的已有功能,對需求的實現方式進行整理,列出優劣點,與團隊成員預先溝通,根據反饋再次優化;
  • 評審通過后再進行之后的設計,最大限度降低老板拍腦袋帶來的錯誤決策。

(3)尋找多種途徑對當前行業進行深入的了解,重點熟悉B端產品的落地應用,發掘潛在的用戶場景

  • 參加當地的行業主題會議;
  • 參加相關展會;
  • 參加路演。

(4)在Confluence上建立較為完整的文檔庫

輸出公司尚沒有的各種文檔,包括但不限于:項目進度、市場調研、競品分析、需求池、BUG池、prd、原型設計、產品規范手冊、產品使用手冊和操作視頻等,并統一歸檔。

(注:由于沒有采購辦公軟件,基本以Office全家桶為主要的編輯管理軟件)

(5)以一年為限,讓自己在該公司的成長達到天花板——無可學的程度

基于上述的4個突破點,汲取公司能夠提供的所有資源,判斷自己到達天花板的依據就是:發現自己每天都在做重復的事情,不需要依靠新的網上資料即可完成各項任務。

2. 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學習總是離不開筆記,因此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庫并建立一個學習閉環有利于對知識的累積和使用。

制定的學習閉環為:

在OneNote上的最終表現結果為:

三、收獲與不足

一年的工作時間便達到當時的天花板,主要收獲如下:

1. 小團隊項目經驗

  • 參與2個完整的0-1項目,熟悉環節職責,制定階段目標;
  • 一定的項目管理經驗,負責項目推動、測試、驗收與上線。

不足之處:受限于團隊規模,項目經驗僅適用于幾個人的小團隊。

2. 初級產品能力

  • 同理心:例如:從用戶的角度思考產品的使用場景、功能的實用/易用性;從同事的角度思考功能的邏輯與難度;從公司的角度考慮產品的盈利方式和運營方式;
  • 邏輯思維:例如:思考產品使用場景的邏輯流程;思考功能邏輯與數據流向;
  • 溝通力:根據溝通對象,利用不同的方式(文字、演示、場景演繹、流程圖或者數據流等),力求能簡潔準確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 本質工作:市場調研、用戶分析、競品分析、原型設計、PRD、MRD、BRD和產品操作手冊等。

不足之處:多而不精,每種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打磨,通過閱讀和實際項目來深耕。

3. 了解開發技能

  • Html/CSS/JS:看懂部分簡單代碼,了解對頁面表現造成的影響;
  • Python:完成簡單的文檔處理,節約工作時間;
  • 數據庫:功能設計中弄懂數據來源與流向。

不足之處:需要對Python和數據庫進一步學習,達到初步數據分析的程度。

4. 其他

一系列電視臺路演、參展數字世界博覽會和創業園區活動策劃等有趣的經歷。

四、焦慮

工作末期開始焦慮,感覺自己每天都是重復工作并且力不從心,簡要總結了所面對的阻力:

(1)公司約束

  • 由于公司規模限制(產品、前端、后端和UI各一人),項目開發中不少流程直接略過,例如導致部分環節幾乎沒有評審,依靠自己一人梳理出錯率較高,該情況與老板多次溝通無果;
  • 沒有專門測試人員,自己根據功能編寫測試用例然后手測(無自動化測試能力),由于智能硬件的測試涉及軟件與硬件(自產自銷)。因此耗時長且容易造成返工;
  • 產品進入到商業化的階段時,較為艱難,無論是參展還是路演,雖然拿獎但曲高和寡,老板“自嗨”的決策開始逐漸增多;
  • 老板對員工的管理出現較大失誤,導致絕大部分員工心生怨念,效率低下。

(2)自我提升

每天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在老板的諸多決策中,自我充電的時間嚴重擠壓。但又無法在重復工作中獲得進步,因此自身停滯不前。

五、離開

基于對焦慮的分析,預估繼續呆在公司會出現以下4種情況:

  1. 繼續重復工作,無法提升自己;
  2. 公司的發展無法滿足自己的成長需要;
  3. 沒有數據進行分析驗證從而迭代,繼續由老板“拍腦袋”。

因此把最后一份迭代文檔交付后離開。

過了半年之久回頭來看,低薪996的一年里,除了上面的收獲還參與制作ppt動畫、制作操作視頻并配音、制作產品操作手冊、參加路演和準備展會活動等事情,把自己打磨成勉強能用的樣子。

實際上有一個工作目標一直沒有達到——思考崗位的動力、行業的方向和自己的獨有優勢等問題。依舊感覺無從下手,只有寄希望于在下一份工作里能找到這個答案。

 

本文由 @jojo_saw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了

    回復
  2. 這復盤很棒,我也滿一年了。線下運營轉的產品,很幸運的是,內部轉崗,跟著一個從1到2和一個從0到1的項目。但是開發團隊和其它產品共用,所以經常出現搶資源的情況。最大的感觸是,產品真的沒有想象中好做,好產品更難。所以加油!??!早日碰到天花板~

    來自廣東 回復
  3. 何其相似,也是一個只有3人的團隊,技術轉產品經理,偶爾技術的東西都需要做。產品經理這條路還有格局這個層面上面還有很多路需要走,共勉~

    來自廣東 回復
    1. 一起加油!

      來自四川 回復
  4. 同感,只是目前我遠沒有達到你的高度,還是要學習

    回復
    1. 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來自四川 回復
  5. 我和你很像,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名非常優秀的產品經理,加油 ??

    來自安徽 回復
    1. 謝謝!(??????)??

      來自四川 回復
  6. 復盤寫的很好,不過對測試這一塊的描述,“沒有專門測試人員,自己根據功能編寫測試用例然后手測(無自動化測試能力)”這里是不太認同的,我是測試經理轉的產品經理,自動化測試的投入高,對UI和回歸測試幫助較大,對業務測試幫助不大;所以“無自動化測試能力”在這里的原因主要不是因為這個,我理解是前半句就對了,沒人,產品自己設計自己測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主要意思還是自己設計自己測的局限性。我對測試的理解也不是很足夠。當時由于測試的是智能語音硬件,所以測試目的是保證硬件的運行無錯,和它交流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受環境、方言和普通話標準程度等因素影響居多,我自己測是用的類似控制變量法的方式,測起來挺累的 ?

      來自四川 回復
    2. ?? 加油,產品就是向著全能方面發展,有技術和工具的支撐確實會少走很多彎路,減少很多工作量,且學習且成長。我是做了6年測試轉的產品,其實從測試角度去轉產品,也蠻有意思的,而且以前是做大集群項目的,思考的高度廣度都足夠。

      來自廣東 回復
  7. 一年多了,主導了很多個項目了,但是公司沒有實力去運營一個新的產品,感覺自己不斷地重復做產品,無法看到產品成長成熟,對于我自己而言,也達到了瓶頸期,但是行業比較特殊,感覺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來自浙江 回復
    1. 當時感覺特別無力,有心推但是是老板在前面擋著?,F在回憶,也有可能老板的出發點一開始就和我們員工不同導致的。我的話,在對自己的規劃里,行業深耕是在第三份工作(從事產品工作2年后)開始,所以第二份我是徹底換了一個行業,接觸了更多的新事物,目前為止,感覺收獲是大于損失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來自四川 回復
  8. 同感

    來自浙江 回復
  9. 這是在說我嗎

    來自浙江 回復
    1. o(*≧▽≦)ツ┏━┓ 是的!

      來自四川 回復
  10. 何其相似 ??

    來自北京 回復
    1. ╰(*°▽°*)╯肯定有不少人碰到過類似的處境,所以記錄下來,不僅為了總結自己,也是為了讓大家參考一二,少走彎路。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