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產品無需直擊痛點,能“止癢”就夠了
你是否注意到了近來有很多不曾想到的初創公司也拿到了融資?當你看到像 Buzzfeed 這樣充滿了動圖、短文和小測試的網站居然估值達到 8.5 億美元,并獲得 5000 萬美元的投資時,是不是會不解地搖頭?就連 Snapchat 這種幫助青少年聊騷的即時應用都有投資人為其估值百億美元,這個世界是瘋了嗎?
一些看上去不值得一提的應用與網站迅速興起,不少行業觀察家認為這種投資風潮預示了科技泡沫 2.0 的到來。然而,事情并非像看上去那樣簡單,這其中包藏著自己的運行法則。
人們在潛意識中會對這些創新應用區別對待,有一些是認真嚴肅解決問題的,還有一些是純屬搞笑的。這也是為什么當后者這一類型創業公司在融資輪中得到了天價估值時,會讓人大跌眼鏡。
維生素與止痛藥
大多數人,包括許多專業的投資者都傾向于將新出現的產品以其必要性分成兩類:維生素或止痛藥。
止痛藥類產品負責解決重要的問題,它們滿足了一些顯而易見的需求,讓用戶特定的痛點得以改善,并且針對一個可以量化分析的市場。不妨想一想泰諾(Tylenol),這是一種知名的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說人話就是感冒藥),使用該產品能夠明顯改善你因感冒而產生的種種不適。這類產品針對人們的切身需要提供了現成解決方案,而使用者也樂于為其付錢。
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創新者們,都孜孜不倦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創意是非常重要的,值得被投入時間與金錢。而這些創新者的部門領導與公司高管作為創意把關人,想要投資的是能夠解決真實問題或是滿足迫切需求的產品,換句話說,他們要的是止痛藥。
于此相反的是維生素類型的產品,它們并不能解決什么實際的痛點,相較于滿足用戶的功能性需求,它們更注重在情感上吸引用戶參與其中。當我們每天早上起來將一把復合維生素塞入口中時,其實并不確定這些藥片能給自身健康帶來哪些實際好處。我們吃維生素片并不在于追求某種生理上的療效,它更像是一種記在每日行程上的事項,能在心理層面上讓人感覺心安。吃下這把維生素片讓人感覺很滿意,因為這是一種對身體有益的行為,即使我們說不清這些小藥片到底如何能夠有益身心也完全無所謂。
維生素不像止痛藥,由于不承擔什么實際功能,即使在度假中有幾天忘了吃也不要緊。同樣,人們傾向于相信 Buzzfeed 這一類創新產品就是一種維生素,有了它當然更好,但并非缺一不可。在大多數情況下來看,人們這種認知是正確的。
然而,經常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隨著時間推移維生素也能成為止痛藥。就像 Buzzfeed 投資人 Chris Dixon 曾經寫道的那樣:「了不起的產品在面世之初都看上去像一個鬧著玩的東西?!?/p>
讓你的產品成為一種習慣
讓我們數一數當下最熱門的消費類科技產品吧,如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以及 Pinterest,它們向用戶兜售的是維生素還是止痛藥呢?
大多數人會猜測這一類社交應用就是維生素而已,用戶并沒有用它們做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不過是用其拓展社交圈子。在你對于這些世界上最為成功的科技公司做出維生素或者止痛藥的分類判斷之前,不妨從這個角度考慮一下:當一種行為成為了固定習慣,再想要不去做就會讓人感到些許痛苦。
想想你在還沒有用上這些社交服務之前過的是什么日子,你絕不可能會在半夜驚醒大叫:「我要找點事情去更新狀態!」就像大多數創新產品一樣,人們想不到自己會如此需要 Facebook,直到 Facebook 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
我覺得重新理解「痛點」這個詞是很有必要的,它經常出現在商學院與市場營銷的教科書中,有一些言過其實了。在真實的世界里,我們并不常常體驗到「痛」,類似于那種忍不住想要去用的感覺更像是「癢」,這種心癢癢的感覺如果無法滿足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人們使用這種易上癮的產品只是為了獲得一種解脫。使用一種技術或者產品去「止癢」,總比放任自流要更快獲得滿足感。一旦我們開始依賴某種工具,就很難擺脫它。
對于所有物種而言,追求快樂與避免痛苦都是非常關鍵的兩個激勵因素。當我們感覺不適,會很自然地尋求逃避這種不適感的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夠發現針對其痛點的解決方案。
容易成癮的科技產品在面世之初更像是一種不吃白不吃的維生素,然而當人們的使用習慣建立起來的時候,它們就會變成一種持續的疼痛治療。人們很容易就忽視了那些看上去像是鬧著玩的科技產品,覺得它們可有可無,這是因為我們不理解在這些產品一次又一次地將用戶拉回來背后的深層心理學機制。
本文來源:nirandfar
譯文創見首發 由 TECH2IPO / 創見 陳錚?編譯
版權聲明:若該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主編,QQ:4192976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