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創新的產品?

0 評論 6256 瀏覽 18 收藏 11 分鐘

創新是很多產品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個字,如果付出相同的投入,創新的產品意味著高附加值,同時創新的產品給人很高的成就感,但是也要避免盲目創新,把握好創新的尺度。

一、把握好創新的尺度

2018年5月,香港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聯想集團將被從“恒生指數50只成份股”中剔除,因利潤逐年下滑和股價萎靡不振,這已經是聯想集團第二次被剔除恒生指數了。

曾幾何時,聯想手機和電腦的全球銷量曾奪得世界第一,幾乎每秒售出五臺聯想產品?,F在在手機領域已經找不到聯想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華為小米等后起之秀?,F在聯想除了利潤的下滑,目前主打產品都是PC筆記本和電腦配件。但是看看華為、小米這些科技公司,雖都不是做電腦起家,但是在手機、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上都已經形成了聯動優勢。

依靠組裝電腦起家的聯想,在PC電腦時代是毫無疑問的霸主,但是缺乏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讓聯想慢慢走向了下坡路。

由于聯想電腦是整合供應鏈的組裝模式,并不需要太多的核心技術研發,只要把品牌打造起來,做好營銷和渠道就能賺錢,但是這種模式只能保障已有業務的良好發展,但是由于沒有建立核心技術壁壘,卻失去了未來。

同樣也是和硬件相關,2004年以游戲起家的盛大網絡在中國如日中天,因為代理了互聯網時代最著名的游戲《傳奇》而火爆大江南北,創始人陳天橋也因此被媒體詬病,毀了一代網癮少年,在這個背景下陳天橋提出內容整合+智能硬件的戰略,也就是小米的戰略。陳天橋自己也認為游戲不是“正道”,但娛樂是正道,于是提出盛大要變成集大型游戲、休閑游戲、電影、音樂以及其他互動內容的綜合供應商。

就是打造一款盛大盒子,整合各種網絡和廣電媒體資源,將客廳變成家庭娛樂中心。這次創新,對當時的互聯網從業者來講,簡直是異想天開。當時盛大只不過是一個軟件和游戲運營商而已,還缺少硬件和內容能力,于是陳天橋花了10億美去整合產業鏈資源,但是在一年之后由于政策的原因,在花費巨額投資之后,這個項目不得不終止。為了這次創新,陳天橋花費了10億美金,買了一次教訓。

以上兩個案例中為什么不創新也不行,創新也不行呢?產品思維的創新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創新是產品人安身立命的砝碼,因為失去創新,那么偶然的決策失誤,足以戳過重大的歷史機遇,導致自己的產品軌跡被改變,比如聯想錯過了智能生態轉型,只能留守電腦業務。

其次隨著社會趨勢的發展,商業市場和消費者習慣也在不斷的變化,如果不能通過創新產品,消費者很有可能拋棄我們的產品。

但是過分的創新也是一場冒險,因為過度的創新是消耗大量的內部資源,分散管理層的注意力,動搖公司的根基,比如上文講到的盛大的例子。那如何拿捏好創新和過度創新呢?

首先要看自己的產品在什么層級里進行競爭,比如同樣是互聯網,在美國和中國的發展速度會非常快,但是在歐洲發展就比較慢,如果不能在更大的趨勢,跟上創新能力,哪怕自己的行業做到了全國第一,也并不代表產品有多大的競爭力。

不同的行業,創新頻率是不一樣的,產品人要分析自己所在行業的創新頻率,比如在芯片領域,有個著名的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意味著從事芯片和通信技術的行業從業者,面臨巨大的創新壓力。

還有的行業創新頻率非常低,傳統的農業,養殖業,食品行業,涉及到吃的問題,除非人類的飲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否者很難有實質性的創新。

可能不是所有的產品人都能夠在創新速度很快的行業,分析自己行業的創新節奏之后,應該要保持一定的行業領先節奏,初入一個行業,不要想著做出一個重大的創新來,因為重大創新往往意味著失敗。

二、微創新

產品思維的而小兒快跑的微創新才能幫助我們走得長遠。

1.?在框架內創新

在框架內創新顧名思義就要對框架內的所有細節了如指掌,而這里的框架指的就算產品所在的行業、特性、資源、空間等相關因素。

在框架內思考的思維方式,對每個人都適用,關鍵是要善于觀察和總結,思考優化點。

有些人肯定會說了,我一直在做某個行業,僵化的做一些事情,想要做出一些改變總是有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早就想不做這個行業了,哪還能在框架內創新呢?

原來大家之所以認為在框架內創新很難是因為一個產品做久了就有了思維定勢,比如我們通常認為便利店就是買日用品的地方,那能不能取錢呢?一般人的肯定會脫口而出,取錢應該去銀行呀,但是在日本的7-11便利店,還真的有自動取款機可以取款,這就是思維定勢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如果要在框架內創新,那么就必須打破思維定勢。

2.?打破思維定勢

打破思維定勢的方法主要來自于對內部框架內所有核心要素進行拆解,然后找出拆解后的元素之間是否有改造空間。在《微創新》有介紹主要有5種方式進行創新。

(1)減法策略

減法策略指的是刪除一項產品的某個基本部件,而不找替代物,比如對傳統電視機的遙控按鈕做減法,就變成了簡潔的智能電視遙控器。比如對博客的字數做減法,變成只能輸入140個字,那么就變成了微博。

(2)除法策略

除法策略就是把一個產品分解成多個部分,然后將分解后的部分重組。比如原來過去我們認為充電寶一定是要配套有充電線才能充電,但是有一些廠家把充電寶和充電線進行拆解,然后將二者組合起來,縮短充電線,變成了自帶充電線的充電寶,這樣消費者就不用拖著很長的充電線到處跑了。

(3)乘法策略

乘法策略將產品的組成部分,選擇某個基本部分加以復制,而后將其改造成乍看上去毫無價值的東西。比如我們看到手機的雙卡雙待,就是通過乘法策略復制一個SIM產生的創新。

(4)系統任務統籌

給產品中的某個部分分配一個附加的任務或功能,讓它在發揮原本作用的前提下完成新的任務。比如我們看新聞在某城市高峰期間,一些乘客打不到車的情況下,就想到了通過APP叫同城物流車來選擇出行。

(5)屬性依存策略

屬性依存策略指的是拆解產品,找到兩個原本不相關的屬性,讓一個變量隨著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比如空氣凈化器一般看凈化效果是通過參數來觀察,但是有一款空氣凈化器是通過空氣質量的大燈來指示,大燈由紅色變成綠色代表空氣逐漸改善,給人很直觀的感受。

余額寶本質上來講是一種貨幣型基金,在余額寶誕生之前,過去貨幣基金的必須到銀行或者證券公司開戶,贖回還需要T+1的周期,對用戶來講很不方便,很多年來購買貨幣型基金只屬于有理財能力的消費者,群眾基數不高,但是余額寶橫空出世,推出一個月,就募資百億,成為中國最大的貨幣基金,這就是因為余額寶在貨幣基金的框架內做了微創新。

在購買門檻和贖回方式優化了用戶體驗,購買上只要開通支付寶的消費者即可購買,而且1元起購,大大降低了購買門檻,支持T+0贖回,一天的賬期由支付寶自己墊付,讓消費者能像流動資金一樣使用余額寶,可以說是余額寶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而如此影響如此重大的創新,就是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對貨幣基金的全流程進行拆解,最后找出改善點,并且成功的實現出來。

#專欄作家#

青蛙王子,微信公眾號:guatalk,qq:141819194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