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產品系列(1):定義篇
最近,工作內容在往策略方向轉型,市面上的崗位稱之為策略產品經理。這篇文章,會先將產品和運營的關系闡述清楚,在此基礎上去理解策略產品和功能產品的區別,最后看下市場對策略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要求。
一、產品VS運營
以前的理解:產品就是做功能的,運營就是推廣的。沒騙你,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15年初識互聯網開始,業內就有“產品生孩子,運營養孩子”的行話,基本把PM當成功能產品經理來看。以下,產品稱為PM,運營稱為PO,解決方案就是孩子。
PM通過用戶調研發現用戶需求,輸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更多的體現在功能上。PO可以采取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等手段去實現功能觸達到用戶。
這樣出現了一個問題:該出的功能都出了,不該出的功能也都出了,但是用戶就是不買賬。
為什么會這樣?根本在于思維方式的錯位。原先的理解,PM和PO更加關注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僅僅關注到過程,是浮于表面的手段,無法理解到用戶最根本的問題,也就容易導致用戶不買賬。
現在的理解:
(1)PM和PO都是為目標服務的,目標體現在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上。
PM服務長期目標,PO服務短期目標。無論是PM還是PO,應該從關注過程,轉向關注目標。每做一件事情,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這樣做能夠達到目標么?(不做和目標無關的事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尋找較優或者最優的解決方案)發揮的價值能夠持續多久?(治標還是治本的問題)
從用戶價值看,兩個重要的大指標是新增、留存。每做一件事情,如果不能回歸到新增和留存,我建議還是別做,去找能影響到新增或留存的事情做。
從商業價值看,兩個重要的大指標是成本、收入。每做一件事情,如果不能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收入,我建議也別做,去找能降本增效的事情做。做互聯網當成一門生意、項目來做,會更加現實。通過一定的成本,獲取到1個用戶,用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貢獻看不見的價值和看得見的收入,最終得到利潤率。
在我看來,用戶價值終究是要回歸到商業價值的,如果商業價值不高,根源在于用戶價值也不高,否則PM就是相當于做公益了。
用結果來衡量是否實現目標。既可以是定性的用戶反饋,也可以是定量的數據效果。用戶反饋僅僅是發聲用戶的體現,要十分警惕,畢竟逃不過“沉默的大多數”定律。作為PM和PO,應該逐步地加強用數據說話的能力。
(2)PM負責界定邊界,PO負責過程實現。
產品是需要界定邊界的,這個邊界的界定,主要發揮的角色是PM。PM就像諸葛孔明,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連自己的生死都能預知,靠的不是玄學,而是不斷的推理和演繹。
作為PM,是需要根據用戶需求、產品定位來劃定邊界,解決要不要做的問題(知道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解決優先級的問題(知道先做哪些,后做哪些)。最理想的狀態是,PM能夠預測到產品的生法,也能預測到產品的死法,在產品將死之前,發現延長或再生的節點。
混沌大學的李善友老師,把這個稱為“在第一曲線的增長瓶頸到達之前,找到第二曲線,從而實現非連續性跨越”。
PM確定了邊界,剩下發揮的角色主要是PO了。PO需要做的是,用最少的時間、人力、預算,去實現短期目標。在短期目標的實現過程,要時刻回歸到長期目標,保證不脫離。這里就需要PM去協助了。PM更多地要思考,如何通過產品化的手段來幫助PO提高效率,明確哪些能產品化,哪些不能產品化。
PM通過搭建骨架來建立邊界,PO通過填充血肉來實現過程。骨肉融合,產品才能是一個健康的孩子。
這段時間,我正逐步走向運營,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發現了更大的互聯網世界。
二、策略產品VS功能產品
從產品和運營的理解中,我們可以看出,產品和運營骨肉不可分離。純粹去區分產品和運營是沒有意義的,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分工不分職,兩者的邊界日漸模糊,進而衍生出對應的職位。
再者,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耗盡,以前粗放式的運作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企業為了降本增效,互聯網進入精細化運營的時代。
策略產品就是這樣誕生的。
下面通過對比功能產品,我們來看看策略產品究竟是什么。
百度百科中,對策略的簡單理解為:
- 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
- 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斗爭方法;
- 有斗爭藝術,能注意方式方法。
對應的,互聯網中的策略產品可以理解為:
- 可以實現產品目標的方案集合。體現在:策略是多種方案,而功能是一種方案。
- 根據用戶特點和產品現狀的匹配方案。體現在:策略是針對多群人的匹配方案,如推薦策略千人千面;而功能是針對一群人的整體方案,不加區分,千人一面。
- 注重方法方式,提高效率。體現在:策略會通過判斷、規則、算法來實現,而非人肉人工。
通過對比功能和策略,我們明確了策略產品經理的定義。但別忘記了一件事情:無論策略還是功能,都只是實現產品目標的手段。只有圍繞目標,去解決問題,才是正經事。
在做功能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們就會遇到很多不能用單一方案解決的問題,比如需要做某個判斷,才能采用對應的方案,這種情況下,就是策略發揮的價值了。當然,并不是說策略思維是策略產品經理才需要掌握的思維。一個功能產品經理,如果不去深究策略,那么他只能是個畫圖的。
根據我的發現,從身邊的朋友和互聯網上的產品經理,他們經過功能產品經理的訓練后,遇到瓶頸,通過轉型成策略產品經理或者數據產品經理等,遇到了第二個產品賽道。
可以說,功能產品經理是第一曲線,策略產品經理是第二曲線。
三、市面上的策略產品經理能力模型要求
通過拉鉤網和boss直聘,可以得到一個策略產品經理的畫像:
公司:用戶量級大(基本環境,小量級的產品根本談不上策略)
方向:搜索、推薦、廣告(目標是提升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
要求和職責:
- 深入理解業務,刻畫用戶模型和item模型并匹配(協作對象:業務)
- 邏輯思維強,多角度發現用戶需求(協作對象:運營)
- 對數據敏感,通過數據發現問題(協作對象:數據分析師)
- 產品設計思維(協作對象:功能產品經理)
- 算法技術思維(協作對象:算法工程師)
- 自我驅動,耐心負責(除了對算法模型,對自己也需要持續迭代)
可以看出,策略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比功能產品經理高了很多,集中在業務整體理解深度、定量模型、數據敏銳度、自我迭代。
一個好的策略產品經理,和功能產品經理相比更懂數據,和數據分析師相比更懂業務。
目前的招聘門檻,主要是3-5年經驗,本科,數學統計類、計算機類專業。待遇也是相當優厚,普遍在15-30k,第2范圍在20-40k。
以下是三個典型的崗位描述,可以簡要參考:
(1)摩拜-策略產品經理
(2)美團-策略產品經理(搜索/推薦)
(3)字節跳動-搜索廣告流量策略負責人
今天,我們明確了策略產品經理的定義,也通過市面上的招聘需求了解了策略產品的能力模型要求。
下一篇文章,我會根據近期的工作,總結一下策略產品經理的學習,姑且把主題定為–“策略產品經理——成長篇”吧。
本文由 @林輝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什么時候出系列的2?
催更呀!
?? 感謝關注,想看什么內容呢?
很期待接下來的成長篇,其他產出也很期待! ??
搬好小板凳,坐等成長篇! ??
?? 不搞策略了,正在轉b端,有興趣關注gongzhonghao“產品幕后”
我也在做B端,那么結合策略,B端產品的推廣的方法可以介紹一下思路嗎
想轉策略產品
作者大大快更呀!
感謝支持,等忙完這一陣子,我再梳理一下
講的不錯
得到你的肯定,我很高興。如果有更多的想法交流,相信會讓我的思考更加深入。謝謝
期待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有更多想了解的內容,歡迎提出。我將更加完善自己的輸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