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產品經理這些年,所遇到過的問題

8 評論 12997 瀏覽 399 收藏 10 分鐘

做產品的這幾年來大大小小遇到的問題不計其數,大到整個產品的方向,小到一個圖標的像素與顏色值,今天我就來說說我這幾年來所中過的槍,所踩過的翔。下面所說的問題如果你也中過,踩過那就與君共勉,沒中沒踩者請做好防彈準備。

一、無從下手問題

我接下來該怎么做,這是我在產品群里面聽到的與我剛開始做產品時遇到的一個問題,而遇到這個問題的產品汪們一般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入行不久的野蠻生長型產品汪。野蠻生長型產品汪是之前一個同行定義的,我覺得野蠻生長這幾個字形容的很貼切,野蠻生長型產品汪有這些特點,沒有經驗、沒人指導產品工作、大多數奮斗在創業公司,而且還是挑大梁的,對產品知識的強烈渴望。在這個APP泛濫的年代,這類產品人員會越來越多。

對于一個沒任何經驗,也沒人指導,還要去做決策與把控一個產品的人來說,有一種凌亂和無力感。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因為所做的決策沒有足夠經驗或者足夠產品知識去支撐。也就是說沒底氣。而現在書上說的東西看了會覺得很虛,不實用。前段時間我的一個朋友剛入行做產品沒多久,公司交給了他一個項目,他要我推薦一些書給他看,我就把我剛入行所看的書推薦給他,他說這些用戶研究,用戶體驗,信息架構什么的講的太虛了,不實際??戳诉€是不知道怎么做,問我有沒有像工具書那樣,教你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的書,現在是有很多這種方法論方面的書籍,但這些書對于沒有任何項目經驗的人來說看了,只知其表,不明其理啊,會造成天天用戶體驗什么的這些專業名詞掛在嘴邊。

第一個問題,感覺產品知識很虛,虛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沒有經歷一個從0到1的完整的產品流程,只有經歷了,書上所講的知識才會引起你的內心共鳴,沒有經歷過的腦袋當中很難有這些概念或者說這些概念不強。

第二個問題,很迫切的想要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產品知識比較廣而雜,遇到問題后很難從雜亂的知識儲備當中擬定有底氣的解決方案,光憑自己看書或在網上看文章博客獲取知識很難吧這些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一個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所以前期要做的是把所獲取到的知識歸納整理,形成自己的產品知識鏈條,再次獲取到新的知識的時候。把這部分的知識對號入座的歸納到你的知識鏈條下并加以分析與理解,當你的產品知識達到一定的儲備量的時候,你再遇到問題的時候你的思路就比較清晰了、不會像之前那樣漫無目的毫無頭緒的瞎抓 。這里推薦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去整理知識,好處誰用誰知道。

二、團隊配合問題

當時在小公司小團隊時這個問題不顯著或者說不嚴重,后來到大團隊時我發現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主要的就是,各自做各自的,不相配合,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產品團隊內部工作流程混亂,不管是小型項目也好,大型項目也罷,多多少少會出現以下的一些情況,沒有產品規劃,團隊成員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這個產品,也不知道下一階段要實現那些功能,產品的目標用戶群是誰也不知道,或者對目標用戶群比較模糊,需求評估,優先級定義,等這些需求分析必須要做的工作沒有按照需求分析的流程走,當然,苦逼的產品經理有時候會身不由己,大家都懂得。產品成員各自有分工,各自會負責一些功能模塊或者獨立的產品,沒有考慮到功能模塊之間的耦合度和關聯關系,都只負責自己的事,沒有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關聯的模塊事先也沒溝通好,導致的后果就是改需求,嚴重的會導致產品出問題。在寫產品文檔的時候,一些很重要的功能沒有與開發商量,自己理所當然的就往下寫了,結果在開發過程中需求頻頻出現問題。

第二個,產品團隊與其他團隊配合的工作流程混亂,產品團隊與,開發團隊,運營團隊之間配合出現問題,主要的點有這些,1,開發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開發,產品也沒有及時去評審開發結果,直到上線時才發現開發出來的東西與自己想要的差得太遠 。2.因為產品團隊事先沒提運營方面的需求或者雙方溝通的不夠,上線后,運營團隊準備不足,導致發布后效果不佳等問題??偨Y發現,很大一部分問題是因為團隊之間溝通不夠與協作不暢導致的。目前國內外有一些不錯的團隊協作工具,如trello、effevo等,可以利用這些工具把各個團隊鏈接起來,其中effevo中很贊的是缺陷管理功能很靈活,字段與流程都可以自定義,適用性很強。這樣測試、產品、開發等團隊把任務、計劃等都記錄在這個上面可以很好的提高效率,輔助溝通,幫助記錄,從而避免因溝通與協作不夠而出現的問題,例如:開發把任務寫在上面,這時就很清楚的知道每個需求完成的時間點,從而對每個需求進行跟蹤檢查,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證產品質量。

三、溝通問題

主要遇到的溝通問題是,信息不同步,信息傳達不準確,偏重口頭溝通。

信息不同步

主要是有的成員知道,有的成員不知道,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不知道的成員做的一些工作有可能白費了。最近就遇一個比較典型的問題,在開發過程中,因為時間原因開發計劃有小變動,而這個變動沒通知到測試(自以為測試知道了),慶幸的是沒造成工作白費。

信息傳達不準確

主要是對信息理解的偏差,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執行,也沒有與信息發布者進行反復確認,從而導致工作返工,造成資源浪費。

偏重口頭溝通

經常遇到的就是有些需求沒寫到需求文檔中去,或者是漏掉的,在開發過程中就口頭與開發講解,有些邏輯復雜的需求,在口頭講解的現場是無法想得很全面的,也沒有及時更新到需求文檔上面去,會造成需求實現有偏差或者隔了幾天都忘了這事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永遠不要“我以為”加溝通、溝通、溝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四、需求變更頻繁問題

需求變更頻繁問題在團隊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了,貌似到了變更是正常的,不變更就不正常了的一種境界了。變更可以原諒,但不要頻繁。

變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外部或者內部的原因。外部原因是指公司環境,市場環境,老板的決定等原因,這些原因可能是無法抗拒的,但內部原因是可以避免,如:盡量避免自己的邏輯不清晰,加強對文檔質量的把控,不清晰或者不確定的地方多與團隊成員溝通,不要抱有到時候再說的想法等。

以上是對自己剛入行所遇到一些問題的歸納與反思,希望對你們都有幫助。

 

本文系作者@杰森森 投稿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求lz推薦幾本書來看看?,F在還是知識系統還是沒有建立起來

    回復
  2. 最大的困難:在需求、設計等關鍵節點的評審上,特別耗時間,如果遇上評審人員不齊,問題在下一個階段才提出來會打亂整體的節奏。
    解決方法是:需要成立產品評審團,評審團由各部門骨干參與,負責對產品決策進行把關和優化提議。并且明確每一個階段評審目標,在會前將評審內容郵件通知給各位評審團成員。對于沒有參加會議的人員發送會議紀要通知,如果在截止時間點沒有反饋,默認為沒有意見。

    作者:鄭智清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75932/answer/1012783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自福建 回復
  3. ??

    來自廣東 回復
  4. 的確是這的

    來自江蘇 回復
  5. 其實很不容易,產品經理最后回歸到產品管理,如何管理哪些職能上本來不歸自己管理的團隊,才是最棘手的事情。

    來自湖北 回復
  6. 我不得不承認第一個問題 確實困擾了我很久,但是經理一段時間的工作有所改善,自己也在慢慢提升

    來自安徽 回復
  7. 先確定需求管理、產品開發制度、流程,最好有軟件系統管理,再明確組織、人員工作職責。(但往往現實太骨感,來幾個拍腦袋的大領導,懂還好一點,不懂就什么都亂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啊,怎么去處理與平衡這種亂,很體現產品管理方面的功力。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