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邏輯思維和金字塔原理,談談惰性思維對產品人的傷害
本文就結合邏輯思維和金字塔的思維方式并結合一定的產品方法論,進行文章撰寫,主要分為幾大部分:背景、論點、論證以及結論4大部分來展開敘述。
愿景:?作為轉行成為產品經理1年的產品人,在產品設計中,有一些自己的領悟,希望分享出來,給人以啟發。
目標人群:產品人
idea:產品設計中的一些思維方式的轉變
競爭對手:個人興趣、時間、惰性
寫在前面的話:
惰性既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一種行為,同時更是人的一種思維方式。人們在做每一件事情、思考每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想著以最小的代價、最小的精力、付出最少的腦力和行為就就能完美的完成一件事情或者任務,但往往南轅北轍。
人這一生總是活在與惰性對抗的競爭中,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平局,要么被打趴下,惰性永遠都在。但世間沒有任何東西都僅有一面,因此惰性思維會對產品人產生傷害。但換一個角度而言,也會對產品的設計大有裨益,但本次不作討論,后續在寫。
既然是寫思維的文章,本文就結合邏輯思維和金字塔的思維方式并結合一定的產品方法論,進行文章撰寫。主要分為幾大部分:背景、論點、論證以及結論4大部分來展開敘述。其中在論證的環節,筆者將結合在實際的產品工作中的一些例子,作為論證和論據的材料供讀者閱讀,同時也會給出一些正確的工作方法。
一、背景
筆者作為產品人,需要同時身兼產品經理、UX、售前、數據分析師、項目經理、測試等多個職位。由于前端時間學習金字塔的思維方式的時候,筆者感覺其實更多的是講如果突破思維的惰性和障礙。
突然想到最近從事售前的工作中,在進行售前支撐的時候,自己寫的售前材料,按照金字塔的思維內容進行分析的話,內容還不夠完善,若細細思考都是因為自己的思維惰性才導致的。
因此筆者帶著這樣的思考內容去分析這段時間做的產品,就發現,其實很多產品功能完全可以做的更好,做的更有特色,而這一切也都是因此思維惰性,只想著滿足客戶的需求,才導致的。
二、論點
基于思考感悟,筆者就悟道了一個道理:惰性思維會嚴重影響產品思考和產品設計,從長遠來看,會嚴重影響自己的產品能力變革和提升。
三、論證
其實,單論產品人的話,需要有一個意識,就是你所交涉的對象,都是你的客戶,你所交付到對方手里面的東西,都應該作為一件產品進行交付,而不應該是作為一件任務完成。
這存在著本質的差別,任務,只有任務完成與否。但若產品,需要考慮到受眾、場景、使用時間、痛點、目標等等。
在此,筆者將從如下3個方面論證惰性思維對產品人的傷害:
1. 會有一種產品工作無法掌控的感覺
(1)針對公司內部的項目組同事(一類客戶)
筆者的產品工作需要對領導、UI、開發、測試負責。針對領導,筆者沒有建立一個很好的需求管控手段,需求池的管理很懶散。在整個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只錄入過兩次需求池,整個需求的產品設計情況、開發情況、測試情況、上線情況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記錄和控制。
因此在每次向領導匯報的時候,只能全憑記憶向領導匯報近一周產品設計、開發、測試等情況,若是再追問整個系統的開發進度、測試情況,筆者就無法回答。而且,產品的工作進度肯定遠遠大于開發進度的。
因此,也存在時間長了,設計的產品越來越多,產品原型結構越來越復雜,之前設計的產品,就被遺忘在角落里面,無法進入開發需求池中,導致會有一種無法對自己設計的產品進行完全掌控的感覺。
針對UI,筆者設計的原型,是有點粗放,需要標注的沒有標注,需要做解釋的沒有解釋,大腦的惰性思維會告訴自己,UI肯定可以理解。但實際上,在進入開發設計階段,最關鍵的是時間久了,UI在設計的時候,問到筆者頁面情況,筆者需要回憶很久,但有時候,想出來的可能和當初理解的需求不一致。
針對開發,筆者很少輸出需求文檔、流程圖、用例圖等,基本上全靠原型和原型注釋進行開發,也是因為惰性思維讓自己覺得,這個需求這么簡單,看一下就能懂。
但在開發完成之后,筆者去驗收的時候,發現前端設計不對,開發的計算規則不對,甚至頁面的展示字段都不對,這就是因為惰性思維讓筆者少輸出了應該輸出的需求文檔,導致需求理解不一致。
這樣筆者在驗收的時候也會很冒火,讓開發去改的時候,開發也很冒火,對雙方都有傷害。
針對測試,筆者很少輸出usecase,這樣筆者就需要主導測試,這樣花費了筆者很長的測試時間,而產品其實是不需要主導測試的,只需要驗收測試結果即可,大量的測試時間,很耗費產品人的時間。
(2)針對公司的實際客戶(二類客戶)
筆者的產品工作是需要實際和客戶進行實時交流的,交流內容包括使用問題、需求等,但筆者也沒有針對客戶的使用問題和需求建立一種很好的正向反饋機制,往往客戶提的問題或者需求,提給了筆者,就沒有下文了,客戶也不知道怎么樣了。
比如客戶提給筆者的需求,就是記錄在筆記本上,因為惰性思維,讓筆者沒有及時納入到需求池進行管控,往往時間一長,工作一多,就忘記了。在客戶提起的時候,自己又一臉茫然,給客戶的印象極度不專業。同時自己也會自責,這點小事情都做不好,打擊自身的信心。
筆者反思專門針對客戶提出的問題和需求建立一套管理機制,在需要系統改善和新增功能的時候,納入到管控池中,按照需求的模式進行管控,并對這類管控池中的問題和需求盡快和開發以及項目經理定制一個清晰的時間節點和解決方案,盡快給予客戶一個反饋,給客戶營造一種專業和負責的態度,又有一種掌控的感覺。
另一個,在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完全清楚需求才不和客戶進行交流,在只要有一點點不確認的時候,就需要及時與客戶進行交流。
筆者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因為惰性思維,懶得又要打電話溝通客戶,約時間聊需求,就自己拿主意,結果設計出來的產品,讓客戶不滿意,又重新設計,既浪費了時間、精力和成本,也極度消磨產品人的積極性的。
2. 產品設計無法讓人眼前一亮
由于筆者的行業是政府,做的是數據分析展示,因此在對接需求的時候,筆者的方法是直接確認頁面的展示內容、字段以及交互邏輯,這樣是最簡單、懶惰的方法,做出來的東西肯定能用。
但是由于客戶并不是專業的產品人,他們所說的只能說是滿足自己這個部門的實際使用情況,往往不會考慮其他受眾,而且潛意識他們也會認為我們應該懂他們腦海里面的東西。而有一些潛在的東西,他們是下意識的忽略了,而不是不想講,因此做出來的東西也缺乏亮點。
比如筆者在和用戶溝通一個風險監督點A的時候,客戶表示,這個風險點A,你要根據他的類別進行展示,這樣方便有針對性的進行核查。
筆者初步分析這樣的需求,似乎沒什么問題。但是實際上開發作出來,不同類別的數據量也很大,導致人工核查成本非常高。在之后的溝通中,筆者針對這類風險再深入問一個why,那么客戶就會告訴筆者,因為某個類別B里面,往往會出現很多應辦但未辦的事務,按照法律條例應該處理但未處理的。
了解到這里,就明白了,根據客戶描述的,進行金字塔原理分析,應辦的事務特征是什么?按照法律條例處理的特征是什么?
這里隨著溝通的深入,筆者和客戶一起梳理了一些事務描述的關鍵字內容,筆者設計一套知識庫的方案,結合在展示上,采用自定義選擇、標簽以及關鍵字內容描述的方式,進行產品設計,開發出來的產品,極大提高了可用性,而且給客戶眼前一亮,同時該功能的后期成長性非常強。
3. 產品人的道路迷茫
如果沒有對自己的產品有完全的掌控,沒有在自己的產品設計中融入自己的風格,沒有在產品的規劃中融入自己的思考,我們產品人是很容易淪為產品工具,而不是一個產品人。
在剛開始的階段,筆者的工作內容就是耳聽需求,缺乏工作管理,和產品意識。一段時間之后,自己就會感覺茫然,產品工作真的如此乏味嘛?
實際上是不正確的產品工作方式,消磨了自己的產品心,也極大消耗了自己的創造力,讓自己在一段時間內只是按圖索驥,畫原型,做設計,做出來的產品完全缺乏靈魂和靈動,就是自己都不愿意去使用自己設計的產品。久而久之,筆者就對自己是否適合做產品產生了懷疑,更是對走產品這條路的初心有了許多動搖。
但還好,在后來的不斷調整中,筆者不斷根據當前的工作問題,針對性的從產品的角度進行解決,采用合適的產品方法,即使轉變產品思維,才慢慢的開始找回了之前轉型成為產品人的自信。
四、結論
惰性思維對產品人傷害很大,一件事情、兩件事情是無法感知到的。但就如讀書一樣,1天不讀、2天不讀無法感知,但1個月、2個月不讀書,就會感覺思維遲鈍。所以我們產品人一定要有一點自我懷疑的態度,實時審視自己,我是誰?我在做什么?我做的有意義嘛?意義是什么?等等。
產品路本身也是一條充滿荊棘和抗戰的路,我們需要和自己戰斗,也需要與同事、客戶、受眾、資源等等戰斗。也不要因為一件、兩件不如意的事情,就對產品這條路產生懷疑。但我們需要首先就要對抗好惰性思維,只有擺脫了惰性思維,我們的思維才會更加的活躍、靈動。
況且本身產品人就應該保持著一顆活躍無限、創意無限的心,產品既人,人既產品。愿我們砥礪前行,不畏風雨,保持自我,堅定產品心!
本文由 @蕭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惰性思維真的有些荼毒自己,每天下班想看書,想運動,想有意義的事情,惰性全部抹殺
金字塔原理是什么呢
可以看看一本書,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
日常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產品,現在大多數的工作都是當成任務來完成;只要能在規定的日期能上線就好。忙的的死去活來,爭分奪秒抓項目上線。常常反問自己三年后自己該干嘛。
是?。∶Φ乃廊セ顏淼臅r候,質和量無法兼容。蛋疼。只能過后復盤!
可以轉嗎
可以的,但還請保留來源和作者,謝謝。
不止是產品崗哦~任何崗位都要克服惰性,走出安全區,要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是產品人最基本的操守和責任。與君共勉
的確是,在這條路上,加油吧。
很同意“你所交涉的對象,都是你的客戶”的論點,之前做項目,和客戶溝通還是很順暢的,但是和內部開發人員溝通起來不是那么一致,自己反思了一下,要是把開發人員也當作客戶對待,滿足他們的需求,相信他們也同樣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是的,產品人及時轉變思維,很重要。
第一次聽惰性思維這個詞,在做產品的過程沒有人指點的話,容易陷入僵局。
其實指點只是帶你入門,陷入僵局往往是因為考慮的維度不夠多。若只是結合自己已經建立起來的思維模式去做產品,是很容易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