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手要低,解決用戶問題才是核心
講到產品思維,就離不開一個詞——用戶預期,找準用戶預期,產品的規劃與設計乃至上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講到“用戶預期”這個詞,以前都是產品經理提的比較多;當然,現在已經成了絕大部分崗位都在用的口頭禪了,那么請問什么是用戶預期呢?你是怎么定義的?
用戶預期 = 用戶無法準確說出或不想說出的任務被完成后的樣子
這是我看見對用戶預期里面定義的比較好的一個說法,是來自一本叫《產品經理涉的設計思維》的書里面的。這本書更多的是在講非it的產品,該如何是思考機會和市場,但對于用戶預期的定義我覺得是相對比較準確的一個了。
做出不恰當的產品決策會有多方面的原因,最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是老板、產品經理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去做了一個產品。
另一種是收集和傾聽了錯誤的用戶需求。
我們本節討論的產品思維講求的是客觀,不談理論,只談用戶問題的場景,我們通過3個例子來補充說明產品思維。
一、instagram
ins首頁/ins濾鏡頁/ins個人主頁
該產品從中國區下架后就很難接觸到了,2018年年中的有一個數據指出該應用的用戶月活數量已經到10億了。
介紹下,instagram是一個照片社交應用, 用戶可以任何時間和地點拍攝自己喜歡的照片,然后通過instagram的濾鏡美化圖片后,發布到包括instagram在內的其他社交應用。
用戶可以在該平臺上和別的用戶建立聯系、回復、分享、贊對方發布的照片,目前instagram上可以發布短視頻和做視頻直播了,大致介紹到這。
有趣的是,instagram的前身是一個功能非常復雜的應用,創始人下班后自學代碼,然后做了一個能簽到、玩游戲、發布類似朋友圈動態、分享照片并包含積分功能的應用,叫做Burbn。
但上線后并沒有受到用戶認可,并且他在試圖給別人解釋該應用時,是以對方一臉茫然收場。
創始人在和團隊分析數據的期間,他們發現用戶用的最多的是照片分享功能,他們當時分析了其他應用的照片分享功能后,發現包括社交之王facebook在內的應用都沒有一個好的照片分享功能,他們認為這個是一個機會。
所以后面的劇情我們都知道了吧,團隊只保留了Burbn里面的照片分享、評論、點贊功能,并且增加了濾鏡功能,并把名字改做了instagram,選了某個周一發布。幾小時,成為了圖片類應用榜單的第一名。
總結:
產品應該關注用戶沒被解決好的問題,已經被解決好的地方就沒必要去投入精力和資源了,理由有兩個:
第一會造成資源浪費,假入instagram繼續去做類似朋友圈的動態,這個問題已經被facebook解決好了,繼續投入資源是很難做出彩的。
第二是分散了注意力,不能把注意力聚焦到用戶還沒被解決好的問題上,比如帶優秀濾鏡的照片分享功能。
二、快手
快手APPv6.4.1.9151版本:發現/同城/個人中心截圖
喜歡講快手這個APP的原因是喜歡這家產品的克制。在討論功能之前,我們做個選擇問題:中國的本科生占總人口數的多少?
- A. 13%
- B. 29%
- C. 4%
- D. 37%
我在創業過程中面試過不少的人,尤其這兩年,當我跟對方探討拼多多業務可能哪些地方是優勢或劣勢的時候,我還沒講到產品解決方案,對方就跟我說不想談或者是直接說拼多多太low了,因為這是一個所謂的五環以外的用戶才會用的產品。
產品經理至少需要具備的同理心在這里就體現為0。
我可以告訴你,至少到2018年中旬為止,全中國的本科生占總人口數為4.43%,大部分的產品經理窮盡自己的所有點子和想法,都是想做一個多了不起的產品,那為什么看不到另外至少95%的用戶呢?
可能你跟我一樣,每次開會說到用戶畫像的時候,聽得最多的是“我們的用戶是都市白領,收入在xxx以上,他們的時間都很碎片,所以我們要干嘛干嘛”,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真正絕大多數用戶并不在我們的畫像里面。
快手APP在這幾年基本沒改版過,主界面我印象里幾年前就這樣了。
快手的創始人之一宿華講了一句話,我特別的感觸,他大概是這么講的:“快手要做的事情是讓用戶感受不到快手的存在,不要去打擾用戶,讓他們在這里形成互動,讓產品自然的生長”。
快手從開始的做gif生成工具到后面的短視頻,產品都不是在懟功能,快手APP進入后就只有頂部的三幀:
- “關注”是我自己關注的人的動態
- “發現”是系統推薦的內容
- 而“同城”的目的是為了讓那些沒有流量的人的作品,至少能在同城面前曝光一下。
快手不扶持明星、不扶持大V,它認為所有的用戶生活都值得被分享、值得被記錄。
到這里,相比那些靠積分、靠推薦等等手段做起來的產品,當這些功利性的激勵不存在的時候,用戶也就不愿意來繼續做分享了。
三、抖音
抖音APPv6.2.0版本搜索結果頁/播放頁/拍攝頁
抖音并不是第一個做短視頻的APP,我們探討抖音的兩個方面:
1. 拍攝功能
抖音的頁面功能里面,從你的角度來看,你覺得哪一個是最重要的?或者,你覺得哪一個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答案就是拍攝按鈕。
是否能便捷、無障礙的拍攝肯定是一個拍段視頻APP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抖音考慮到用戶拍視頻的時候,當用戶大幅度的做出肢體動作時,可手指會滑動而導致拍了一部分的視頻被中斷。
考慮到主要的場景里面,抖音對拍攝頁面做了兩個功能,分別是中斷拍攝再次拍時能接著上一段視頻拍、拍攝按鈕跟隨手指一動而移動。
1)接著上一段視頻拍
導致用戶中斷的場景比較多,用戶不小心移開了手指,用戶希望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捕捉另一個畫面加入而中斷,用戶需要把攝像頭翻轉去采集另一名的情景等等。
當然,在不少短視頻的APP上都有為用戶的這些場景考慮到了。
2)拍攝按鈕跟隨手指移動
抖音會有不少肢體語言豐富的視頻內容,用戶在拍攝過程中會因為動作幅度過大,導致手指移開,截圖第三張里面的紅圈圈大按鈕跟隨手指移動,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場景下的用戶問題。
有兩個交互要文字描述一下:
① 按下拍攝按鈕時,界面上的其他元素隱藏,就算拍攝按鈕在頁面上到處跑,也不會和其他按鈕重疊導致其他的操作。
② 從屏幕底部向上滑動拍攝按鈕時,可以拉近拉遠攝像頭焦距。
2. 運營功能
抖音里面最常見的是各種挑戰活動視頻啦,在冷啟動的時候,抖音用AR技術制作了一個特效功能,并發起了一個模仿挑戰,讓用戶模仿著動作去跳舞,并把自己的短視頻內容發出來。
對于短視頻這樣的內容來說,它的產出門檻是比較高的,用戶需要找方向、策劃內容、剪裁等事情要完成,這樣的門檻直接把大多數用戶擋在了門外,而模仿視頻就能參加挑戰這個功能,至少有兩個好處:
1)操作說明書
用戶直接按照步驟把內容產出就好了,對用戶來講,被模仿的短視頻簡直就是一本說明書,幫用戶把操作步驟都示范好了。
2)話題性
參加模仿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在熟人間傳開——我們會去討論誰模仿的好或不好,甚至在這里好壞都不是核心關注的要素,更多是想不想去挑戰一下我們的熟人,看誰模仿的更逗比,無形中內容還多了個使命,即話題性,這能為產品帶來更多的用戶。
優秀的例子還有很多,回到我們的主題,產品思維的最終落地點是解決問題,把用戶的核心問題解決好。
我聽過一個做了二十幾年教育培訓的人講了個很簡單的道理,他說教育培訓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考高分,那些去強調幫孩子提高智商邏輯或者社會競爭力的機構,都是忘記了“用戶預期”的人。
最后,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 洞察并解決用戶的核心問題
- 劃定產品范圍并知道成功后的樣子
- 始終確保你的用戶能參與到產品使用中來
#專欄作家#
芒果道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起點學院特聘導師。
本文獨家首發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本站許可,不得轉載,謝謝合作
題圖來自 Unspal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