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產品交付的那些是非,有坑慎入!

3 評論 9418 瀏覽 43 收藏 9 分鐘

To B產品交付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坑那么多,能夠很好的回避嗎?

在上一篇《第一次做的to B產品去部署,我竟然有點想哭》中,我回顧了自從進入這家公司開始,對所負責的這個產品從0到1再到交付的種種過往,本以為可作為我對此的一個交代,可天真如我才猛然發(fā)現,這不過是新一輪甩鍋的開始。

為了確保部署后的驗證完成,在技術人員出發(fā)后的第三天,我便帶領測試一同趕往客戶現場與他們匯合,希望可以做個完整的收尾。習慣了做C端的產品小伙伴,一定沒有感受過在客戶現場的待遇和境地,說實話我也是第二次,所以還差不多能接受。

結束當天我們完成了所有問題的測試修復以及驗證,在和項目經理溝通確認后,將之前準備好的交付文檔,以及本次驗證問題及修復結果匯總合并,發(fā)給了公司內部的上級領導層以及本地項目經理,并和他確認了第二天我們小組可以啟程回京。

看似一切順利的背后,其實暗藏各種隱患,這其中的是是非非,更與何人說。

信息不一致

正常來講,產品研發(fā)、項目經理、客戶方這三者間的信息應該是一致和對等的,客戶提出的需求,傳達給項目經理,由項目經理同步給產品研發(fā),如此一致的節(jié)奏和驗收會相對順暢一些。

可實際情況往往并非如此,有時候項目經理傳遞給產品研發(fā)的需求也許并沒有和客戶確認,而客戶自身的需求也沒有比較直接的傳遞。這就導致產品研發(fā)時而摸石頭過河,時而在項目經理安排下前進,而等客戶真正意義上去看的時候,會發(fā)現超出他們之前的設想或者是其他一些項目經理未同步的情況。

對于傳統(tǒng)行業(yè)的客戶而言,這其中還會有一些人事方面的紛爭,可能有的人深有體會,在這里就不多說了??傊畔⒉灰恢乱约靶畔⒉粚ΨQ,是誘發(fā)沖突的根源,也是隨時可作為甲方客戶爸爸找茬的一根導火索。

交付未明確

不管是內部研發(fā),還是外部交付,一個相對清晰明了的list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做項目管理的時候,習慣用project plan出所有的排期列表,哪怕中間有變動,有優(yōu)先級調整,整體情況也可以一目了然。

在本次交付中,作為產品研發(fā)的我們自始至終也未明確得到一個跟客戶確認一致的交付物list,這個list并不會因為產品新穎而受到影響,而應該是溝通在前。因為我們涵蓋的模塊也是從總干上拆出來一個分支,從而加上客戶自身需要的部分組成的交付物。

這個不明確和我上文所說的信息不一致有一定關系,由于項目經理在客戶現場,而我們小組的產品研發(fā)在公司,所以項目經理就是連接并傳遞我們和客戶之間信息的紐帶。

有時候項目經理傳達給我們的任務,并非是客戶知曉的,而客戶一心想要的,已經由于接了項目經理安排的新任務而被我們推后了優(yōu)先級。由此導致規(guī)定日期去部署的時候,我們所交付的沒有涵蓋所有客戶的需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的目的不是爭執(zhí)不下,而是該看清問題的本質。

客戶多責怪

客戶責怪這一點,我在上文中也點到過,也許這真的有些工作之外的隱晦關系,而非人為所能控制的,但減少此事件發(fā)生的概率不應該寄希望于遇到一個明理的甲方爸爸,而是盡自身努力做到最好,最好讓對方挑不出毛病。

如果把該做的都做到了,還會有不滿,那也只能接受,因為無法做到百分百讓所有人滿意,努力到無能為力,無愧于心,無愧于己。而如何做到極致,首先應該盡量把上述兩點做到規(guī)范,減少沖突發(fā)生的概率。

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發(fā)現,我們的項目經理在客戶現場,并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對接指令,有時候甲方大領導過來說要怎樣怎樣,而甲方下面的對接人在與項目經理溝通時又會想出另一種方式,項目經理以此方式傳達給我們,最后會讓甲方大領導看了依舊不滿意,這里面各方責任其實都有。

比如項目經理在執(zhí)行某一事件時,可以將現有方案以及為什么如此(和甲方下面對接的人溝通,對方表明這樣)通過郵件方式統(tǒng)一發(fā)出來,抄送給大領導,這樣讓大家有留存,不然到最后領導不滿意的時候,萬一甲方下面的人改口一變,那么鍋就全都甩到了我們這一邊。

其實通過這些事可以看到很多問題,也許有些問題并非我們一己之力可以解決,但至少應該積極探索并努力過,如此才算做到極致。

牽頭人缺失

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看此問題,其實管理層和牽頭人的缺失也是出現問題的一個原因。不論是我們產品研發(fā),還是身在客戶現場的項目經理,從高層來看還是偏執(zhí)行多一些。那么在我們之上的領導層是否應該出一個人來對接和協(xié)調此事,尤其是在客戶現場的項目經理自身還要參與到研發(fā)的具體事務中,那么管理這一層多少會有些無暇顧及。

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創(chuàng)始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他可能只會顧及到一兩個重點客戶和項目身上,這時候就需要建立起完備健全的管理體系,不然就會導致管理缺失,底下混亂。

結語

最近也看了一些B端方面的內容,做B端,標準化和定制化的抉擇是所有B端公司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作為針對頭部B端客戶的公司來說,定制化和項目化可能是當前維持生計的一個必然選擇,畢竟先活下去才最重要。那么如果想覆蓋頭部公司之外的中小客戶,標準化走量的這種必不可少。

關于B端公司選擇何種走向,這其實已經不是產品層面能解決的問題,事關公司決策和發(fā)展戰(zhàn)略,更多是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層的決策和方向。一個公司能夠生存的方式有很多種,衡量它的價值可能不能只看一時,而是看能走多久,走得如何。

就像前兩天看文章說騰訊當時出來的一個團隊創(chuàng)業(yè),錢花光之后靠做外包來維持,可后來通過與一個大V合作,目前已成為小有名氣的一家公司,客戶數量非常可觀,逐漸越來越好。

也許今天這個公司經歷的一些事,在今后的某個時刻來看,已經微乎其微,和每個客戶之間的那些紛擾,都可以當作前進路上的警示,指引著我們做得更好,走的更遠。不論怎樣,衷心祝福它的未來之路寬且長。

一起加油,共勉!

#專欄作家#

慕斯姑娘,微信號:musiguniang,公眾號:產品那些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領域,擅長產品規(guī)劃和落地。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B端產品,比較貼合20/80原理。能做到20%標準化,外加+80%的定制精耕細作,才是服務B端企業(yè)的正確之路。

    來自四川 回復
    1. ??

      回復
  2. 每日打卡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