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提高產品靠譜程度的一個好習慣
我非常理解產品在接到需求后,馬上就打開畫板設計原型的心情,因為這樣有產物,仿佛可以更快的完成任務。
快速迭代和先出方案,遇到問題再修改不是同個東西,很多人把它們混淆了。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完全可以確保敏捷的同時,保證交付物不犯太多低級失誤。其實一個小的習慣就能迅速提高產品設計的靠譜程度:
先看10個競品
做競品分析是每個產品都知道的事,但很少有人形成一個工作流或者方法論,不論是設計多小的功能點,先看10個競品,而且是有意識有目的的快速分析往往能迅速整理你的思路。在我看來,先看10個競品再做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功能規劃或者思維導圖的好處至少有如下幾點:
1.總結主流設計方法,尋找適合自己的模式
首先在篩選競品的時候,要有意識的去選擇量級不同,業務不同的APP。10個競品里可能要有支付寶、微信這種億級別用戶量的APP,也要有用戶數較少的初創企業APP,產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設計方法一定是有所差別和取舍的。你可以選一些業務相似的競爭APP來參考,也可以選擇功能相通但業務不同的APP來參考。總之,在盡可能廣范圍的篩選出競品后,總結出的設計模式才會更有說服力。
然后,你可以用一個excel把你觀察出的東西記錄下來,針對你要設計的功能對10個競品進行詳細的使用和思考。我們要看針對此功能,所有競品究竟有哪些元素,為什么這個競品有這個元素而另一個沒有,為什么元素之間的空間關系是這樣的,它們之所以這樣產生關系是想突出什么,整個功能的核心流程是怎樣的,每個細節處的文案、交互、各種狀態是怎樣的,競品呈現的頁面使用起來體驗好嗎?
這樣整理下來,你最終會梳理出一個主流設計模式的excel,它告訴了你,哪些元素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哪些元素是錦上添花的,哪些元素其實是沒什么卵用的。然后,你大概會整理出幾種模式,這幾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但是卻和APP背后的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高度相關,結合你對自己產品的定位和策略思考,去尋找最適合你們的設計模式。
2.避免遺漏重要用例而犯下的低級錯誤,讓產品迅速達到平均和大眾水平
一個經過用戶考驗的產品其實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這些產品可能沒有什么特色,但在使用它們的過程中,你幾乎不會感到太大的不適,幾乎你所有可能出現的高頻操作或者銜接流程的操作,這些產品都能完成。
如果你沒有去研究這些產品,而是拍腦袋去構思功能和用例,我敢打包票,你一定會在上線后被罵,“怎么這么顯而易見的功能元素都漏了”,“這個狀態都沒有考慮到,產品經理你逗我嗎”。
我們都想做有亮點的讓人興奮的產品,可是如果這個產品連基本的流程都走不順,很明顯他就是一個不合格的產品。而且有意思的是,很多你覺得不重要的功能,卻發現7-8個競品在做的時候,除了它們互相抄襲,更有可能是這個功能有非常多你沒有考慮到的隱性好處,存在的東西一定有它的合理性。
3.競品就是你的高保真原型,還是你的需求靈感庫
測試產品概念是產品經理非常重要的職責之一,現在的主流方法是迅速產出高保真原型,盡可能讓一部分用戶(哪怕是自己人)先試用一下。但其實類似功能的線上產品就是你最好的高保真原型。
更有用的是,上線一段時間的產品已經是功能迭代比較完備的形態,在這之中,你可以迅速體驗出各個元素的重要級別。一來有利于你做功能規劃,二來你可以知道哪些功能是未來必須會有的,提前在設計和程序上做出拓展性的考量。套用一句經典的話來說,“此處功能必改,不要寫死”。
一些好的競品功能也一定是你的模仿對象,競品就是你最大的需求靈感來源。雖然已經很多人在抱怨,市面上所有產品幾乎都一個樣,信息架構、UI元素互相抄襲完全沒有新意,但誰又能否認“微創新”真的是一個企業最高效的進步方法呢。
寫在最后
當一個產品在回顧往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所傻過的逼,都可以歸結為沒有認認真真看競品。
看競品,聊用戶,沒事的時候你就干這個吧。
#專欄作家#
烏木,公眾號:wumuwizard,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簡書@烏木。喜歡搖滾和吉他,喜歡騎自行車,喜歡用Sketch,自學編程中,對交互比較敢興趣。希望做個全面又有夢想的產品人,夢想是做一款自己喜歡用戶也喜歡的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0競品?不是所有產品都有那么多競品的,我負責的產品市場也就那么一兩個,基本上沒有參考和借鑒的競品,這才是最苦惱的
可以看有共同點的市場產品,或者用戶群里類似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