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做產品經理嗎?
為一個創業者來說,特別是主導創業項目的創始人,你首先必須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能夠始終牢牢掌控自己的創業產品的發展。我將通過一系列文章探討,如何做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阿里巴巴的產品經理蘇杰寫了一本非?;鸬臅?,叫做「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介紹產品經理的思維方法,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運用產品經理的思維解決問題。這本書對于提高人們普遍意義的思考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對于真正在互聯網行業從事專業的產品經理崗位的人來說是有害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專業的產品經理。
一個多月前在EGO的活動上,我和達達的CTO楊駿聊到產品經理的話題,楊駿回國之前在Facebook的Growth Hacking團隊工作多年,他介紹說:
在硅谷,產品經理意味著一個需要工作經驗來背書的崗位,通常是由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或者設計師來擔任「產品經理」崗位,或者已經有過幾年產品經理經驗的人擔任「產品經理」崗位。而不存在沒有工作經驗的人擔任產品經理的可能性。
所以「產品經理」本質上不是一個專業,而是一個崗位,一個需要工作經驗和門檻的崗位。
在國內的互聯網行業,特別讓我覺得不安的一個事實是:大量缺乏基本專業素養和工作經驗的人擔任了產品經理,造成的結果就是:產品做的一塌糊涂,連正常的使用流程都走不順利,研發被拖的疲于奔命。
我所見過的公司看過來,只要產品經理水平高的,公司產品研發運營流程沒有理不順的,而只要產品經理水平不夠的,公司研發也無一例外跟著出問題。
記得我在以前公司剛剛接手產品研發部門的時候,把一位產品經理叫過來,讓她重新設計網站注冊和登錄流程。幾天后她交貨了,我拿過來產品界面和交互原型,對著原型稿,把她從頭到尾罵了一遍,第二天她就遞交了辭職信。我很嚴肅的告訴她,你根本就不夠產品經理的資格,你只配給我做產品助理,從頭好好學習。一年之后,她終于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
今天這篇文章不展開談怎樣培養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只談一個話題: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具備些什么?
有些人可能說:產品經理需要好的情商,溝通表達能力強,會畫原型,懂交互,對常見的產品交互模式了如指掌,甚至要會哄著研發人員干活。
OK,這些都沒錯,但是這些能力并不是一個專業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都是可有可無的。喬布斯不能說是一個高情商的人,純銀作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并不擅長畫原型,一個真正優秀的產品經理也并不需要非哄著研發人員干活不可。不具備這些能力的人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那么一個合格產品經理的基本素質是什么,就三點:
- 抽象思維能力
- 邏輯推理能力
- 數據分析能力
抽象思維能力
很多大公司的產品經理常常會有這種抱怨:我們公司業務部門(或者運營部門)管理太混亂了,他們提的需求都自相矛盾,同事A一個說法,同事B一個說法,同事C又是一個想法,他們自己的意見都不統一,要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這個產品要么做不出來,要么做出來四不像。
是不是真業務和運營部門很垃圾呢?恐怕未必!說個寓言故事: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腦袋,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硬的大石頭」。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改銈儍粝拐f,大象只是根大柱子」,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
業務部門的領導A只關注的產品完整架構,描繪了大象的腦袋是什么樣子;經理B只關注支持他工作的部分功能,描繪了大象的腿是什么樣子;而一線員工C只能夠提出她日常操作的客服流程的需求,她描繪的是大象的尾巴。
一個沒有良好抽象思維能力的產品經理就像一個盲人,他聽到的業務部門需求是:A說大象是個大石頭,B說大象是個柱子,C說大象是根繩子,他們根本自相矛盾嘛,這產品沒法做嘛。
而具有抽象思維能力的產品經理能夠根據A、B和C的具體描述,把大象的樣子大概勾勒出來,再通過自己的調研和訪談把大象的完整形象描繪出來。這個完整的大象做出來以后,領導A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大象腦袋,經理B得到了他的大象腿,員工C得到了她客服流程的尾巴。
抽象思維能力對專業級的產品經理來說是第一重要的能力,無論是企業級產品客戶提出的各種具體需求,還是消費級產品用戶提出的各種反饋,都是特別具體的一個一個「點」,好的產品經理要能夠從這些具體的「點」的背后抽象產品的本質需求和內在邏輯,這是一個產品經理的基本功。
而特別可悲的是,大多數所謂的互聯網產品經理都是滿足于來一個需求點,處理一個需求點,覺得自己還挺勤奮,挺有成就感。對于這種產品經理,我只能說,趁早改行吧,別誤人誤己了。
邏輯思維能力
可能是因為中國傳統教育造成的,現在的中國人普遍邏輯思維能力極差,一個典型的現象就是羅振宇的「羅輯思維」,毫無邏輯性的脫口秀節目竟然這么受歡迎。而邏輯思維能力是專業級產品經理第二重要的能力,可見要尋找到一個邏輯思維能力好的產品經理,選才多么不容易!
有人可能問,為什么產品經理要求邏輯思維能力呢?我講個故事:
一款移動產品,產品經理為了提高App的日活,給App的登錄用戶推送消息。為了不騷擾用戶,設定推送規則是:活躍的用戶不推送,只推送不活躍用戶,且根據用戶在App里面發生的行為進行個性化精準內容推送。
咋一看,這個產品經理還挺聰明的嘛,還知道不能野蠻的群推騷擾用戶,還知道根據用戶行為精準推送嘛。我現在來問你,這個產品經理合格不合格?如果你認為這個產品經理是合格的,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不用做產品經理了,趕緊改行吧。為什么這個產品經理不合格?就是因為他沒有邏輯思維能力。其實這中間的邏輯非常清楚:
一個用戶越活躍,他在App里面產生的行為才越多,根據用戶行為來判斷用戶偏好才能越準確,精準內容推送才可能越靠譜;一個用戶越不活躍,他在App里面產生的行為越少,越無法準確判斷其偏好,所謂精準內容推送越離譜。
這個邏輯夠簡單的吧,但是我無情的告訴你,大多數電商網站的產品經理就是連這么簡單的邏輯判斷能力都沒有,于是我們看到了無數的杯具:
因為被某個性感美女banner圖片所誘惑,點擊進入某個電商網站,于是從此以后只要我打開該電商網站,永遠給我推薦情趣用品;
因為某銀行推送信用卡積分換購,點擊進入某個電商網站換購U盤頁面,于是從此以后只要我打開該電商網站,永遠給我推薦各式U盤;
一個不活躍的用戶,偶爾發生兩三次行為,就據此進行所謂的相關性推薦,是極其不靠譜的:一方面在沒有大數據樣本前提下,相關性判斷極其失真;另一方面我這偶然的行為很可能是被廣告引誘的,并不代表我真實的興趣。
一個不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的產品經理對研發人員來說是像哥斯拉一樣恐怖的怪獸。因為研發人員最終要用代碼去實現這個產品,一旦產品無法在邏輯上自洽,產品在開發階段就根本走不下去了,其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研發人員背黑鍋。關于這個話題我們后面會單獨撰文詳談。
數據分析能力
現在很多產品經理都知道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了,但是你真的會「分析數據」嗎?對數據的分析和解讀需要長期的對數據跟蹤和深入的思索,如果對數據的分析能力不足,非常容易犯兩個錯誤:
虛榮指標
用根本不能反映產品真實增長能力的數據來監測,每天看著數據增長,自我很陶醉,但是無視產品真實的狀況。比方說用App裝機量而不是App日活,用PV,UV而不是真實轉化率等等。
數據的誤讀
數據雖然是客觀的,但是對數據怎樣解讀,卻非常考驗產品經理的能力。前段時間百度李彥宏就鬧了一個大笑話:
他在百安保險公司成立儀式上聲稱:「百度大數據部跑出來的數據表明,喜歡去低端足療店的人是最健康的,大數據得出的結論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做足療是否真的對健康有幫助,這個問題可以用大數據來解決,百度每天有110億次的定位請求,可以算出那些經常去足療店的人是不是更少去醫院?!?/p>
這個數據的誤讀特別典型,從數據上經常去低端足療店的更少去醫院,數據是客觀的,但是這個數據你怎么解讀呢? 是不是意味著這個群體用戶更少生病呢?
其實只要你有點生活常識就知道李彥宏的結論根本就是扯淡嘛,只能說李彥宏作為一個百億富豪太不了解底層人民的生活了,那些去低端足療店的打工者哪里是因為少生病呀,根本就是為了省錢,不是大病寧愿忍著不去醫院呀。
然而和李彥宏犯同樣錯誤的產品經理現在實在是太多了,不忍目睹。
最后我想說的是:所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真的是扯淡,產品經理不是一個專業,而是一個積累足夠工作經驗和能力之后承擔的崗位,這個崗位有起碼的專業性要求,即我上面說的三條: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數據分析能力。
互聯網整個行業從業的產品經理里面,具備這三條起碼能力的產品經理不到10%,這不是一個什么高標準的要求,而是一個合格標準的要求。
作者:robbin,JavaEye創辦者,丁香園技術VP。公號:技術創業空間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雷鋒網
原文地址: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601/JpNbfR9rvgUBMrfv.html
1.對于這種語氣偏激的文章不太會引起讀者(用戶)的共鳴,尤其是以一個技術人的角度來評判產品經理。
2.這三種能力確實是產品經理必備的,但做產品光有這三種能力恐怕不行
??
①感覺以一個技術總監的思維去評論說產品應該怎么做,本來就不對。
②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試問做互聯網的哪個職位不需要這三個能力?
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句話確實造就了是個人都往產品這個行業鉆,認為錢多活好干,造成現在市場上產品能力偏低;但是從技術角度思考產品的思考方式也是錯誤的,做個幾年開發就可以轉行做一個牛逼的產品了?做幾年交互設計就可以轉行做一個牛逼的產品了?也不怕扯得蛋疼!
個人認為,一個做產品的首先要學會溝通要學會為人處世,產品經理每天是在和人打交道,而技術每天是在和代碼打交道。站在技術總監的角度上去評判產品經理,有些偏頗。
這篇文章,應該是一個資深的技術總監扯出來的。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認定一個做產品的應該如何更好的和技術接洽。
文章寫的挺有魄力。希望就文中提到的案例跟大家學習一下。文中提到“一款移動產品,產品經理為了提高App的日活,給App的登錄用戶推送消息”的案例。案例中,目標是提升app的日活,方法是推送消息,在不考慮其他手段的情況下怎么做才更加合理呢?“不活躍用戶”不等于不是用戶,用戶可能因為自身的習慣或者時間在使用頻率上不及“活躍用戶”。首先假設這是一款有明確方向和特定人群的app,如果分析“活躍用戶”的興趣點、內容偏好,找出大部分“活躍用戶”的共同區域,再配合用戶畫像,對“不活躍用戶”進行內容推送,這樣 是否合理,可以達到 提升日活的目標。
專業!!棒
一個用戶越活躍,他在App里面產生的行為才越多,根據用戶行為來判斷用戶偏好才能越準確,精準內容推送才可能越靠譜;一個用戶越不活躍,他在App里面產生的行為越少,越無法準確判斷其偏好,所謂精準內容推送越離譜。
實在不敢茍同,其實我覺得題主不太適合做產品經理,不知道題主是否為產品經理,如果都按照你這種思路來的話,運營都不用干活了,題主構思的是烏托邦式的幻想美好社會,簡稱:“太平天國”。
以下為我讀后的一些論點:
1、凡事太絕對,極端化
2、話鋒較為偏激,產品經理大忌,這篇文章的論據給人的感覺是:我覺得
3、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溝通,題主也論述了,但是整篇文章的題風缺乏溝通,我是一個用戶我看了后我是想噴你的
連robin都被你噴的狗血淋頭,這樣的產品經理不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
最后總結:題主在用一種直接了斷的解決判定方法來論述這個話題,幻想著一次性就能解決,這應該是技術的思路,所以,綜上所述,題主應該不是PM
該文章出自范凱,JavaEye技術網站創始人,軟件工程師。我只想說:給新人一些寬容吧,只要新人不是責任感缺失、人特別笨、特不勤奮、不正直,都有發展的空間,畢互聯網是相對新興的產物,這不能寄望于學校。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混日子的產品,找各種借口逃避成長,但每天做的事情只能呵呵,在這個不安定的時代里,終生學習是肯定的,產品經理更要有危機感,在現實中鍛煉強大的思考力,日復一日,才能立于不敗。
說得好!!只要用心肯努力,給點時間!向你學習
喜歡看這樣的干貨 ??
實在是不敢茍同,流程什么的都搞不通,工作職責都分不清,同事ABCD什么的都可以交付研發需求嗎?只有產品經理或者項目經理才能交付研發需求吧,工作都分不清的人,不僅是不配做產品經理,做什么都會耽誤事的。
差評,說話欠妥。。。
是哈。不過文章是樓主妹子轉的。
支持
小白一個,竟然感覺其實也有道理
??
先點個贊。 ??
很多人只是瞟了一眼蘇杰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書名,就頓時恍然大“悟”,其實產品經理沒什么了不起嘛,我也知道用戶體驗,也知道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啊,我自己就是典型的用戶嘛……這樣的人真不在少數,尤其讓人頭疼的是某些公司的老板如是地教育產品經理
一句話:老板的話只能當用戶反饋,反饋不一定能變為用戶需求,用戶需求更不一定能變為產品需求,產品需求最終不一定能夠落地,落地了不一定有市場 ??
哈哈哈,邏輯思維很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