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競品分析報告的思路應該是這樣的

25 評論 141953 瀏覽 2219 收藏 37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最好的產品體驗報告的思路應該是這樣的”,我們已經談到了如何去規劃產品體驗報告的思路框架,在報告的框架中,我們也涉及到了產品與產品之間的橫向比較的內容,即競品分析。但是畢竟產品體驗報告的主題是“體驗產品”,而非“分析競品”,故而競品分析只是其中一部分內容。那么這次,我們就來談談到底應該如何去做競品分析,競品分析報告的思路應該是怎樣的!

下面我們就直接進入主題,做競品分析的思路框架應該是這樣的:

(一)確定目的

對于大部分事情來說,目的決定一切。競品分析自然也不例外,一切不以“目的”為目的的競品分析都是耍流氓!我們在做競品分析之前必須先把自己的目的搞清楚,否則很容易盲目,并且把事情想得過于復雜,做分析的時候也就會變得很吃力。

那么,這個目的是什么呢?這個目的就是我們做競品分析希望得到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決定了我們做競品分析的思路是不一樣的。

從普遍性的角度來說,競品分析的目的就是用來指導我們的產品的研發改進的,我們需要通過競品分析,了解市場行情,競品的戰略以及功能等資料信息,或者了解我們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然后得出一些有用的分析結論和獲得一些新的產品切入點,從而借鑒于產品的研發和迭代,用來增強我們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占領市場的目的,有時候甚至可以為運營作參考。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當然,這個普遍性角度的說法還是有點空泛。

那么從特殊性的角度來說,那么就要根據每個人每個公司當下產品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這里我用舉例來闡述吧:

  1. 比如說,團隊對我們產品里面某個功能是否需要修改猶豫不決,因此希望借助競品分析來給這個功能是否修改提供一個依據,那么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只要找到有相關功能的競品,然后主要對這個功能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即可。
  2. 又比如說,在戰略層面上,團隊對產品的商業模式有一些疑問,因此想通過競品分析來拓展商業模式方面的一些思路,那么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就要從宏觀上找到相關的競品,看看它們的運作方式,了解它們的盈利點,再與它們進行對比分析。
  3. 再比如說,我們對自己產品的交互設計以及視覺UI設計不夠滿意,領導也希望能有個改進,變得更加易用并且美觀。那么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就要找到那些交互和視覺設計都做得不錯的競品進行比較分析,然后主要從交互和視覺角度去比較分析即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當然,例子是舉不完的,我在這里只是想表達一個意思,做競品分析也要有針對性,從目的出發,這樣才能提高競品分析的效率。在這里,你需要明確通過這個競品分析,你和你的團隊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是想驗證一個結論呢?還是想得到一致的共識?又或者是想作為啟發產品迭代的入手點?總之,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

不過,有時候我們還要考慮的是競品分析報告到底是給誰看的問題。

至于客服,運營等等部門,我覺得一般不會要求看競品分析報告;如果確實要看,那么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需要很復雜,主要把競品的一些比較新或者比較好功能做對比說清楚就行了。

但是,有些競品分析報告可能是給領導看的,這里就要注意老板比較關心什么的問題了。如果老板關心的比較細,那么我們還是要從產品團隊或者研發設計團隊的角度去作報告。不過一般來說,老板關心的層次會比較高,比如說競品與我們在業內的地位比較,行業的方向,產品的發展方向以及競爭力等等,那么我們的競品分析報告就要往這些方面側重。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做競品分析還是給自己的產品團隊或者研發設計團隊看的,我覺得這種報告也是最接地氣的報告,那么我們就按照我們的目的來分析就行,我們自己想得到什么東西,那么我們就去分析什么!

好了,在這一步,你把你的目的確定了,那也就等于你確定了以下三點:

  1. 你的競品報告是為了誰(產品團隊、研發設計還是運營、老板)而做
  2. 你要著重分析哪些內容
  3. 這個報告需要為誰(產品團隊、研發設計還是運營、老板)帶來什么有價值的結論和建議。

那么下一步我們就要選擇競品了。

(二)選擇競品

在選擇競品數量方面,我建議不宜太多,如果是做全方面的競品分析,那么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我覺得這樣的競品分析一次選擇1到2個優質競品即可;如果根據目的只是做某一個方面的功能或者設計的比較分析,那么可以同時多挑選幾個一起進行比較分析。大家一般都說可以根據80/20原則,密切關注20%比較突出的競品即可。

在如何選擇競品對象方面,一般選擇當前市場的直接競爭對手或者將來的潛在競爭對手的產品來進行分析,同時,這里一定要結合之前的目的來選擇。一般來說,在篩選出優質的競爭對手產品之后,我會這么考慮我的競品選擇:

(1)核心目標用戶都是同一群體(但是滿足的需求不同)的產品:

對于這一點,也許大部分人都沒有考慮,但是往往大部分人都沒有考慮的點,而你考慮了也許就能發現更多新鮮有用的東西。核心的目標用戶相同但是解決的需求不同的產品,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是競品,甚至一般來說可以是合作伙伴,但是不管是什么,它們對我們自己的產品也是有很多借鑒價值的。

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比如說:

一個做程序員招聘的垂直網站的目標用戶是程序員,然后一個做程序員社區或者博客的網站的目標用戶也是程序員。這兩者之間并不存在競爭關系,也不會是競品。但是兩個產品的目標用戶都是同一群體,那么假如做程序員社區的網站的程序員用戶數量和活躍度都很高,那么做程序員招聘的網站就可以分析這個社區網站的產品的吸引點在哪,運營的吸引點在哪,然后獲得一些參考的思路。當然,這兩個網站畢竟核心功能都完全不一樣,所以在借鑒對方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到底對方的哪些優點是值得我們借鑒,是符合我們產品的實際的,而不應該不考慮實際,直接就套用過來,那肯定不對,畢竟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產品。

這個例子可能也許不太恰當,但是在這里我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就算不是競爭對手,但是對方的目標用戶跟我們的目標用戶基本一致,那么我們就可以去分析對方,看看對方在“產品”和“運營”角度是如何吸引目標用戶的,而我們又可以從中學習到關于“產品”或者“運營”方面哪些好的經驗并應用到我們的產品和運營當中去,當然,這個好的經驗一定是要符合我們自己的產品的實際的。

不過一般來說,分析這類產品獲得的借鑒經驗往往在運營方面的多,而產品方面的相對來說會少一點,畢竟還是那句話,兩個產品核心功能完全不一樣。

(2)滿足的都是同樣的需求的產品(當下直接的競爭對手):

對于這一點,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競品分析直接選擇的競品對象了,也就是直接競品,直接競品很容易理解。比如說,我們的產品是音樂類app,那么qq音樂,酷我音樂等等就是我們的直接競品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核心功能都是提供聽歌服務。直接競品屬于我們最容易想到的競品,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選擇比較優質的那幾個進行對比分析。

(3)其他的產品(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

當然,還有其他可以考慮的點,比如說能夠取到替代需求的一些產品,不過這些都屬于替代競品或者說潛在競爭對手,往往不如直接競品明顯,如果通過前面兩點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競品,那么就可以從潛在對手里面去挑選,也就是間接的一些競品了,這里也就不過多展開討論。

基本上從第1點和第2點你就可以找到比較多的競爭對手,然后從中挑選優質的拿來進行比較分析即可。

這里說的可能只是通用的方法,并不適合所有產品。關鍵在于,對于我們來說,根據自己產品的實際情況和競品分析的目的來決定選擇哪些競品,這才是最有效的選擇競品的方法。

這一步,我們選擇好了要分析的競品,那么下一步我們就要開始搜集資料和數據了。

(三)資料搜集

在進行資料搜集的時候,一般我會搜集這兩方面的資料信息:

(1)搜集并分析用戶的意見:

在這里,我們主要要做的就是了解我們產品和競品的核心用戶對于產品的看法和意見。比如說:

  • 他們是如何看待我們和競品都有的功能,他們是如何比較這個功能的;
  • 我們沒有的功能但是競品卻有的功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用戶會不會因為這個功能而選擇用競品而不是我們;
  • 我們有的功能但是競品沒有的功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這個功能能不能幫助我們從競品那里搶奪用戶。

主要從這三個角度來分析用戶的意見,分析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說:

A app store、app annie、知乎、應用軟件社區、產品行業網站、咨詢公司的一些相關報告,行業內的一些紅人或者牛人的博客以及自媒體,還可以是競品的官方微信、微博的評論等等;

B 從公司同事了解一些關于我們產品和競品的評論信息,與我們產品的客戶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對我們以及競品的評價,與朋友家人也可以進行相關討論;

C 做用戶訪談,與用戶聊天,或者做用戶測試,讓用戶同時使用我們的產品和競品,觀察用戶的行為,問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了解用戶的想法,從而獲得用戶的意見;

D 還有一點,別忘了自己要使用并熟悉競品,還可以咨詢對方的客服和技術支持,把自己的感想和評論也要記錄下來。同時,潛入敵營,通過微博等等方式勾搭上競品的員工,了解他們的想法。有些競品可能還會有一些社區或者論壇甚至是微信群或者QQ群,在社區論壇微群里面你也可以收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在獲得用戶的意見之后,我們要把這些意見記錄下來,等到我們在做競品的功能分析的時候就可以作為評判我們產品與競品的功能、設計等方面差異的參考依據,從而為我們得出一些有益的產品改進建議提供幫助。

(2)搜集并分析競品的數據:

在這里,我們主要做的就是了解我們和競品的市場或者產品等方面的數據對比。比如說:

  • 我們與競品的市場份額占有比例,下載量對比;
  • 我們與競品的用戶數量對比,用戶增長率,增長趨勢,活躍度對比;
  • 其他數據

主要就是獲得這些數據,至于獲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

  • 百度指數,淘寶指數;友盟指數;
  • 艾瑞咨詢,易觀智庫,CNNIC,比達咨詢,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Alexa;
  • App store,app annie;
  • 其他等等

與獲得用戶的意見之后的做法同理,我們要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等到我們在做競品的功能分析的時候就可以作為評判我們產品與競品的功能、設計等方面差異的參考依據了,同樣也可以為我們得出一些有益的產品改進建議提供幫助。并且,通過了解競品的市場份額,我們在做競品比較分析心里也就會有一桿秤,比如競品A的市場份額為30%,競品B的市場份額為5%,那么我們在對這兩個競品分析比較同一個功能的情況下,我們要側重分析的肯定是A,而不是B。

但是,不管是用戶評論還是數據,對于產品和競品來說,依然有很多主觀上的不確定性以及特殊性,也就是說,我們在下一步進行競品比較分析的時候,不僅要結合用戶的評論和產品的數據,還要考慮競品的特殊性和實際情況,這樣就不會完全落入用戶或者數據的“圈套”。要相信用戶和數據,但是不要迷信用戶和數據。

并且,搜集資料和數據并不是目的,搜集資料和數據是為了在做競品比較分析的時候有一定的參考和依據,能夠給你一些思路和指導,從而幫助你更好的專注于競品的比較分析。

那么在這一步,搜集完資料和數據之后,就要正式進入競品分析了。

(四)競品分析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競品分析的主要關注點一般還是在產品功能設計(包括功能、界面、交互以及視覺設計等)以及產品的戰略等方面。

在進行競品分析之前,這里還是要強調一點,如果把競品之間所有的功能和頁面都拿來比較分析,是很難做到深入細致的,大而全則容易膚淺。所以說我們還是要從自己的目的(我們是想優化某個功能的用戶使用流程呢?還是想把界面設計的更美觀?或者是想設計一個更漂亮的引導或者啟動頁面?或者我們想改善交互設計等等?)出發來得出我們到底要著重展開哪方面的競品分析,找到我們需要分析的功能或者頁面去進行比較,才能更有效更深入,才不至于泛泛而談。

在做產品體驗報告思路分析的時候,我是從用戶使用的流程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的,那么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我還是會從用戶使用的流程的角度來進行競品分析(如果從用戶體驗五要素的角度來分析,還是會陷入大而空的境地,也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邏輯流程),不過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結合用戶體驗五要素進行分析。進入具體的競品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步驟:

(1)畫出競品的結構圖:

首先把競品的結構圖畫出來,這樣就可以從整體上對競品進行一個認識和把握,通過對比了解競品之間的差異,主要是了解功能方面的差異,從而為后面的功能分析做鋪墊。

(2)畫出競品的用戶使用流程圖:

把競品的用戶使用流程圖畫出來,如果流程圖里面的用戶任務路線比較多,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我們的目的選擇其中需要分析的流程路線進行對比分析,把競品的這個路線流程所涉及的頁面和功能進行對比分析,這也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3)以用戶使用流程圖為線索進行競品分析:

在依據用戶使用流程圖進行競品分析時,通常情況下可以從以下五個角度進行分析(下面要提到的五個分析點,并不是每一份競品分析報告都要涉及,我們還是要從目的出發來選擇我們要具體從哪個角度進行分析,這五個分析角度只是我的個人思路,可以作為參考。):

A 核心功能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比較分析:

找到我們與競品最核心的一個或者多個(具體數量根據產品來定)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進行對比。在這個使用路線流程中,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視覺表現)等方面都進行比較分析,然后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比如說,我的產品是一個聽歌的app,那么對于用戶來說,核心使用路線就是找到歌曲(隨機找或者有目的搜索)并且聽到它。那么我們就要把這個過程拉出來對競品進行分析,競品在這個使用路線流程中是如何設計的,這個設計包括競品的功能設計,界面設計,視覺設計,以及使用路線路徑的長短等等方面。

目的:通過對比競品的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進我們產品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等方面。達到人有我優的境界!

B 非核心功能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比較分析:

這個就是找到我們與競品的幾個非核心功能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進行對比。然后,同樣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視覺表現)等方面都進行比較分析,然后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比如說,還是以聽歌的app為例,聽歌是這個app的核心功能,那么可能“歌曲分享”或者“歌曲評論”等等就可以作為非核心功能設計,如果有用戶希望分享歌曲,那么我們就要分析用戶在找到歌曲并分享出去的過程中會經歷哪些頁面;如果有用戶想評論歌曲或者查看其它用戶的評論,我們就要分析用戶在找到歌曲評論頁面并且查看評論或者發送評論的過程中經歷的事情。

目的:通過對比競品的非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進我們產品非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等方面。同樣達到人有我優的境界!

C 對方沒有但是我們有的用戶使用流程或者功能點分析:

由于對方沒有這個用戶使用流程或者功能點,那么這里最主要的分析點可以是:

  1. 對方為什么不做這個功能,他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他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是什么關系?
  2. 我為什么做這個功能,我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我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是什么關系?
  3. 目標用戶以及競爭對手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這個功能能不能幫我們從競品那里搶奪用戶?又或者我們會不會因為這個功能而失去用戶?

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D 我們沒有但是對方有的用戶使用流程或者功能點分析:

對于這個方面,我們要考慮的就是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加上這個功能,同樣可以這么考慮:

  1. 對方為什么做這個功能,他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他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有什么關系?目標用戶對這個功能是如何看待的?他們會不會這個功能選擇競品而離開我們?
  2. 我們現在為什么沒有做這個功能,我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我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是什么關系?
  3. 假如我們要做這個功能,會對我們的產品產生什么影響,是否契合我們整體的產品風格,產品目標等等?

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E 一些其他方面的分析:

上面提到的4個角度基本上已經把競品分析重要的部分都涵蓋了,那么剩下的可能還需要做一些其他細節方面的分析,比如說:

  • 關于app設置功能的比較分析;
  • 關于app啟動頁面或者引導頁面的設計;
  • 關于app全局交互方面的一些設計(比如說網絡問題,機型適配問題,特殊情況交互說明,全局手勢,退出機制,顯示機制,排序機制,刷新機制,緩存機制,控件交互等等頁面條件方面的設計),這里的一些比較分析可能會跟前面的核心或者非核心功能的比較分析有雷同的地方;
  • 關于開發了哪些平臺的問題,iOS,Android等等。;
  • 其他方面

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以上這5個角度就是我做競品分析時的一個思路,僅此作為參考。

此外,為了在分析時能夠做得更好,我們在分析過程中還需要確立一些評判準則,這個評判準則是你在進行功能比較分析時要設立的一些標準,比如說可用性準則,交互準則,視覺標準等等,在分析的時候你還需要依托這些準則,然后再結合你之前所搜集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來對你的競品進行分析。關于這些評判準則這里不作過多具體的闡釋,只以可用性準則為例,而且產品不同,可以參考的準則標準也是有所區別的。

10項比較常用的可用性準則為:

  1. 一致性和標準性;
  2. 通過有效的反饋信息提供顯著的系統狀態;
  3. 方便快捷的使用;
  4. 預防出錯;
  5. 協助用戶認識,分析和改正錯誤;
  6. 識別而不是回憶;
  7. 符合用戶的真實世界;
  8. 用戶自由控制權;
  9. 美觀,精簡的設計;
  10. 幫助和說明。

同時,在對競品進行功能比較分析之外,我們還要把握的一點就是:了解競品的發展歷程,通過了解競品的迭代以及改進信息,把握競品的發展脈絡,并以此作為借鑒,看看我們的產品在現階段有什么問題,了解差距在哪里,并積極尋求方法彌補這些差距,同時還要思考行業和我們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想辦法尋找更加優秀的切入點,為用戶提供更加獨特并且優質的功能,持續地為用戶創造價值,從而占據更大的市場,實現產品的目標。

做好這些事情之后,整個競品分析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在這里你已經通過分析得出了很多關于產品改進的建議和想法,并且把這些建議和想法都記錄下來,而且給出了你的理由。那么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將競品分析報告用來指導我們的產品改進。

(五)利用競品分析報告指導產品的改進

根據我們最開始確定的做競品分析的目的,那么我們做好了競品分析之后,我們又要怎樣利用競品報告的分析結果來實現我們的目的呢?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它來指導我們產品的設計和改進,要如何具體應用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的產品目前處在什么階段,因為不同的階段對于競品分析報告可以有不同的應用方式,比如說:

(1)在研究用戶和功能需求的階段:

那么可以將競品分析作為我們即將形成的用戶需求文檔(如人物角色)以及產品需求文檔的參考。

(2)在確定產品邏輯結構框架或者信息結構的階段:

那么可以根據競品分析得出的一些關于功能分析,信息架構,邏輯結構和框架等方面的結論來指導我們這個階段的產品的邏輯結構規劃。

(3)在設計產品的高保真原型圖、設計效果圖的階段:

那么可以根據競品分析得出的一些具體的設計思路和方案,為我們的產品提供思路和靈感。

(4)在產品的可用性測試階段:

那么可以針對某一具體功能、問題做深入的對比,以此作為可用性測試結果的佐證。

(5)在產品的迭代改進階段:

那么可以根據競品分析得出的一些功能或者界面方面的改進思路,用來指導我們產品的改進,以此作為產品迭代的相關依據。

根據我們產品所處的階段確定了我們如何應用競品分析報告之后,我們就要根據我們的目的,把從競品分析報告中得出來的建議進行分析,這里最好是讓整個產品以及設計研發團隊參與進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市場運營以及客服,銷售團隊也派人參與,讓他們也提供一些意見,這里負責把關的必然還是產品經理。

通過進行類似的競品分析功能評審會議,敲定我們最后需要改進的功能方案或者界面方案,然后應用到我們的產品改進當中。當然,如果領導對于方案還有他的想法,那么還需要跟領導進行討論,原則上就是從對產品有利的角度出發。

至于具體的如何將競品分析報告的具體建議用于指導產品設計,在這里就不詳細展開了,還是那句話,根據你自己所得出的報告和產品的實際來進行操作,這里沒有方法論,只有實踐。

將競品報告中經過大家討論并篩選出來的有利于產品的建議進行實踐,并在后續的過程中做好數據的跟蹤和反饋,進一步論證這個改進的地方是否對我們的產品有好處,有好處則留下,不利則去掉,然后繼續進行分析,循環往復,不斷指導產品的升級和迭代,幫助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這才是做競品分析報告最終的目的!

(當然,至于運營及推廣策略方面的競品分析,我們這里暫時就不過多涉及了,因為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簡單說一下,在運營方面與競品的比較分析我們主要還是要依靠運營團隊來進行,運營團隊可以定期跟蹤競爭對手的市場活動以及運營行為,了解競品的動向,從而為我們產品的運營提供借鑒作用。此外,搜集競爭對手市場活動以及運營行為的方法很多,比如說關注競爭對手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促銷活動,社區,微信群,QQ群等等基本上就能掌握對手的市場動向了,還可以通過瀏覽一些行業網站,互聯網媒體網站等等了解對方的一些媒體方面的投放情況,從而為我們產品的市場運營和推廣提供思路和借鑒。那么在這里就不展開了,因為這畢竟主要還是運營團隊的任務,就不過多牽扯到產品團隊方面的競品分析里面去了。)

(六)總結

競品分析,并不是為了輸出一份競品之間的功能對比清單的報告,這樣的報告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更需要的是分析這個功能對比清單,并且得出我們的看法和建議。

競品分析的落腳點在于形成自身區別于競品的核心競爭力,即我們要如何通過競品分析來提高我們產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這個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與競品的差異性方面,這個差異無論是功能需求,還是交互或者視覺方面的,都會成為我們甩掉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就像在做競品對比功能分析的時候所描述的一樣,我們有的功能競品為什么不做,競品有的功能,我們為什么沒有,一定要加上嗎?競品的交互設計為什么是那樣的,我們為什么又這樣做?這些都是差異性,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不僅僅是從競品角度,更需要從我們自身的產品本質,我們的市場,我們的目標用戶,我們的行業角度來考慮。分析競品并不是為了求同,更不是為了模仿,而是為了突出我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使我們與競品之間差異的地方更加符合目標用戶的體驗和需求,讓用戶知道我們的產品更好,讓用戶明白他們應該用我們的產品。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競品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抄襲,而是為了超越競品。

做好競品分析只是做好產品的其中一個環節,這可以讓你的產品能夠揚長避短。同時,對于我們產品自身來說,我們還要重視研究我們的行業和市場,分析和預測行業的發展走向,同時研究我們的目標用戶,去了解他們在思考什么,他們真正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只有把這些做法都結合起來使用,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我們產品的全面發展!

不過,競品分析還是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說我們做競品分析的時候往往容易將產品和企業文化等等剝離開來,但是對于很多產品來說,產品文化卻是很重要的東西。另外,競品分析往往把產品的功能元素都進行了分離,也就很容易忽視這其中的相關性,分析的時候就有可能導致片面或者出現誤差。這些東西只有通過我們不斷地進行實踐,不斷地去熟悉行業,熟悉競品,了解它們的文化,不斷地改進我們的競品分析報告,學會從整體上去把握產品的脈絡,才能更好地擺脫競品分析的局限性。

總之,做競品分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做好了競品分析,不管是對產品經理個人的成長還是對產品的設計改進來說,都是很有益的。

任何事情都是很難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技巧和方法,更需要堅持。不斷去實踐,總結,積累;再實踐,再總結,再積累;循環往復,你就能做好!

 

本文由 @休言萬事轉頭空?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要是能有具體的競品分析報告實例就更好了,感覺對于做B端的產品經理,里面有些步驟難以落實實施,要是有實例可以參考就完美了

    來自湖南 回復
  2. 比較難落地

    來自中國 回復
  3. 歡迎語

    回復
  4. 受教了!感謝!

    來自浙江 回復
  5. ??闯P?/p>

    來自四川 回復
  6. 16年的文章依舊很經典,寫的太棒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 確實經典,受益匪淺!

      來自上海 回復
  7. 受益匪淺

    來自廣東 回復
  8. 跟我的思維模式很像 贊一個

    來自江蘇 回復
  9. 寫的太棒了 學生黨受益了

    來自江蘇 回復
  10. 厲害啊大佬

    來自日本 回復
  11. 有些文章讀了,有種滿滿的復制黏貼的感覺;有些文章讀了,感覺是實戰出真知,真正經驗化的方法論;本文屬于后者,望再接再厲。

    來自北京 回復
    1. 同學是怎么判斷出來的呢

      來自福建 回復
  12. 干貨滿滿,了解了很多,謝謝分享! ??

    來自北京 回復
  13. 有案例分享就更好啦??

    回復
  14. 受益匪淺

    來自北京 回復
  15. 干貨滿滿,如果有一個分析模板就好了

    來自河南 回復
  16. 慢慢的干貨,認真看完競品分析,收貨滿滿的。 ??

    來自重慶 回復
  17. 非常棒,很實用,受教了。

    來自北京 回復
  18. 總結寫的不錯,我贊同這種觀點

    來自廣東 回復
  19. 有條有理,清晰可借鑒。

    來自上海 回復
  20. 很實戰的一篇競品分析文章,感謝大牛。 ??

    來自廣東 回復
  21. 我喜歡用數據說話。

    來自廣東 回復
    1. 數據必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光看數據,需要結合產品,功能等等綜合起來比較吧。

      來自上海 回復
    2. 懂業務才能做好數據分析吧。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