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方向的AI產品經理,如何突破職業發展瓶頸?
B方向的AI產品工作,往往項目周期冗長,溝通事物繁多,這導致2B方向的AI產品經理的成長周期被拉長,更容易遇到職業上升瓶頸且難以突破。那么,在當前行業環境下,2B方向的AI產品經理如何能快速成長?
2C方向的AI產品工作,具有相對清晰的產品定位和工作方法引導,因此2C方向的AI產品經理總能保持一定的成長曲線。反觀2B方向的AI產品工作,往往項目周期冗長,溝通事物繁多,同時缺乏公司老板在產品層面的指導。這導致2B方向的AI產品經理的成長周期被拉長,更容易遇到職業上升瓶頸且難以突破。
所以,問題來了——在當前行業環境下,2B方向的AI產品經理如何能快速成長?
筆者目前在一家專注于NLP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初創公司做產品經理,在職近三年。在這三年的時間里,公司的產品和業務形態完成了從2C到2B的轉型。期間,筆者所負責的產品,從面向大眾消費者的兒童陪伴機器人,變成了面向企業客戶的智能助手平臺。在和公司一起發展的過程中,筆者學到了很多,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和瓶頸。
困難和瓶頸
困難一:找不到方法
大多數情況下,需求不來自數據分析和用戶調研,而是直接由甲方提出。甲方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并不需要產品經理再做行業深入調研,他們已經是行業專家,他們只是希望你可以針對他們已有的明確需求,給出他們想要的明確的解決方案。
需求是明確的,用戶是明確的,甚至交互設計都需要按照甲方的意愿來實現。他們不關系你是否能提出更新穎的產品想法,也不在意你的設計方案是不是更加簡潔友好,他們只關心你是否按照他們的意愿將產品完成。
對于甲方來說,他們會有一套自己的產品標準和使用習慣,他們需要定制化服務。2C的那一套產品研發方法論在這時完全無效,技術負責人會直接和甲方溝通,而產品經理有時則形同虛設,處境尷尬。
困難二:缺乏話語權
目前,AI初創公司多是技術驅動的企業,公司的創始人往往具有雄厚的技術背景。這也奠定了AI初創公司相對重視技術,而輕視產品的基因。
在這種情況下,驅使產品研發和設計的主要有兩種動力,分別是與競爭者的對抗,和跟進新技術發展。
一方面,企業會高度關注同類競爭企業的產品,其他公司有的功能,我們也要有,其他公司實現的能力,我們也得實現。另一方面,企業會投入大多數資源到研發部門,以技術能力為出發點,設計產品的功能。
這導致在AI初創公司里,負責研發的人員相較于產品經理對產品有更多的話語權。研發組會圍繞新技術開展不同的POC項目,經過驗證后就直接轉化為產品或功能發布。因此,產品經理完全失去對產品設計的主導權,只能配合研發組對POC項目進行測試。
困難三:抓不住重點
在創業公司中,CEO和創始人往往會直接參與和客戶的交流。特別是2B類業務,企業CEO多半會親自負責與合作伙伴對接,了解業務模式和產品需求。當產品完成開發以后,也是由CEO親自與合作公司項目負責人交付產品,并收集反饋。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的CEO經常會扮演產品經理的角色,但同時又比產品經理更了解業務,更有話語權。然而,公司的CEO業務非常繁忙,并不會花時間與產品經理進行深入溝通,更多的是把想法和要求直接傳達給項目經理和開發人員。于是,產品經理的工作經常難以展開,只能等第一輪開發任務結束后,再跟進項目,負責一些體驗的改進工作,工作模式本末倒置。
長期以往,產品經理在公司的價值和重要性很難得到認可,在個人發展上也會出現瓶頸。
如何解決?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筆者從工作經驗中總結出一些克服困難和突破瓶頸的關鍵能力,在這里分享給大家。不過,其中具體的方法和途徑因人而異。
(1)增強自我定位的能力
AI 產品經理一定要有很強的自我驅動力,找準自己的定位,然后主動的去學習和實踐。雖說產品經理應該對產品生命線上的所有環節都有深入的了解,但是依然需要找到自己最能體現價值的環節,不應該妄想自己可以無所不能。應該放低姿態,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和優勢,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揚長”,而非”避短“上。
2B產品經理可能沒法像2C產品經理那樣可以“獨攬”產品大權。沒有明確的KPI,沒有明確的增長指標,因此,這時就更需要產品經理自發式的完成工作,找到自己能力晉升的閉環。
明確的定位可以幫助產品經理更好的找到工作的方法,在工作內容沒有即使反饋的時候,依然可以有效的訓練自己,將自己的優勢最大化。這樣,即便是在項目周期漫長的2B項目中,產品經理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培養主動提問的能力
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在AI初創型公司。產品經理需要主動向研發負責人,工程師去請教關于產品的問題。很多時候,當產品經理還在思考公司應該做什么產品,推出什么功能,目標用戶是誰等問題的時候,研發負責人就已經先行一步了。
這并不是公司有意要把產品經理架空,而是在技術驅動的AI企業中,研發人員必需要為其科研成果尋找落地場景。只是,研發組往往不會主動的找產品經理去探討場景和產業,更多的是自發的對技術場景進行探索。
這時就需要產品經理主動打入研發團隊的工作當中,積極的提供幫助。AI產品經理其實不需要完全追求對產品設計的話語權,及時的參與到科研項目的研發中,從自己的專業角度給出建議,幫助研發組將技術落地,最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管是2B還是2C,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其實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實現用戶的需求,還是提升產品的體驗,其本質都是解決問題。鍛煉自己的結構化思維,將一個復雜的問題拆解成多個小的可執行的任務,這需要產品經理進行大量的學習和閱讀。
當AI產品經理在2B的業務中找不到工作重點時,試著換一個角度,不需要一上來就執著于接手最核心的問題,把目光聚焦在每一個自己正在面臨的問題上,深入思考,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這個能力成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自己。
2B的AI產品經理需要能夠更好的理解場景和行業,應該往前看一步,不僅要服務好自己公司的客戶,也要能讓自己的產品服務好客戶的用戶。短時間內可能很難有成效,但是長期的堅持一定會有質變的收獲。
總結
事實上,AI產品經理是一個頗具挑戰的職位,這是智能時代演化出來的一個全新的職位,多數相關領域的技術和需求都還缺乏市場的驗證。2C類的產品業務尚能快速通過市場的反饋獲得行動指導,而2B類的產品業務則在短期內無章可循。
當前,AI產業還處在野蠻生長的階段,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基因和不同的業務重點,其產品形態和運營模式也不盡相同,而初創公司更是瞬息萬變。
因此,每一個AI產品人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和學習。不管是做2B的業務還是做2C的業務,都需要產品經理找準自己的定位,主動設計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增長飛輪,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突破工作的瓶頸。
本文由 @單贏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補充一下,所以C端pm可以不懂技術,但B端pm一定需要懂。如果是AI就需要懂模型訓練、交付方式等;如果是SaaS等,那也需要懂數據庫、接口調用等知識。
關于你提的三點問題,個人有些想法:
1、甲方、售前等不懂AI技術,無法有效拆解客戶需求到小的可執行的ai任務,進而匹配技術,對技術可行性也無認知。
2、研發懂技術,但不懂市場、客戶、場景。拿個錘子你也知道拿個釘子容易砸、砸了有價值。
3、技術leader、CEO時間精力有限,需要pm扮演他了解業務的角色。
綜合來說,pm比客戶和銷售懂技術,比研發懂需求,比老板有時間。你要說哪項最頂尖,肯定沒有,但其實C端PM也是一樣的,絕對優勢也是不如行業調研員、開發、運營等角色,但是能看到整張拼圖的人才能把各個拼圖塊拼好
你說的很對,無論是toB還是toC,協作溝通都是PM的核心能力。 其實,有不少研發對產品和市場非常感興趣,會有很多自己對見解。而AI領域的銷售也有不少是技術背景出身的。但是術業有專攻,PM有著絕對不可替代的價值。PM的腦中要有一個全局的picture,同時還要get in hand到最最細節的地方。
不錯,確實是不少B端產品的槽點
摸爬滾打中成長 ?
如果AI核心項目周邊有配套的產品開發,可以從比如后端、數據標注、產品操控端切入、輸出自己的價值、逐步進入核心產品
是的,其實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關鍵是找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