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經(jīng)理:點亮“系統(tǒng)思維”技能(1)
懂得很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有些東西并不只是懂得就可以靈活運用,系統(tǒng)思維便是如此。那么,該如何進行加強系統(tǒng)思維的思考能力?從而應對發(fā)展中的各種難題。
通過一些在線課程和文章書籍,我們總能了解到一些發(fā)人深省的案例,也能學到不少干貨,我們會把干貨拍照、截圖或者保存到手機相冊里。但是后來呢?
等到實際用起來,自己卻總是碰壁,遇到各種新問題。好像學的東西都無法解決我面臨的問題,就如同“懂得很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
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系統(tǒng)思維是產(chǎn)品工作中的重要能力。從了解用戶需求,到撰寫各種文檔和PPT,再到分析和總結自己的工作時,都需要運用系統(tǒng)思維的方法。
不過呢,系統(tǒng)思維確實也不太容易培養(yǎng)和練習。主要有三方面的問題:
- 思考的過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時間緊迫、預算有限、歷史遺留問題、團隊合作氛圍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思考的過程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容易讓當事人“鉆牛角尖”,而忽略了系統(tǒng)地思考解決方案。
- 雖然已經(jīng)有很多現(xiàn)成的模型和方法了,但這些模型和方法都是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能解決的問題是有限的。如果未來情況變了,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就不能用了。
- 系統(tǒng)思維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找一兩個案例只能幫助大家對系統(tǒng)思維有一個感性的理解,并不能算真的學會了。這就導致當自己遇到了需要思考的問題時,往往不能通過簡單的套模型來解決。
因此,這一篇的重點,不僅僅是介紹系統(tǒng)思維的方法,也要提供下平時我是如何“觸發(fā)”自己的系統(tǒng)思維的。
至于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我們單獨拿出兩篇的內(nèi)容,討論如何總結出屬于自己的的獨特模型,并討論下認知以及認知的方法。
一、有哪些比較系統(tǒng)的思維模型呢?
其實說到模型,現(xiàn)成的模型還真是不少。
以下這些大家肯定不會陌生:5W1H、SWOT、KANO、RFM、需求層次理論、AARRR/漏斗、留存表、4P/4S等等。這些模型通常都會出現(xiàn)在“系統(tǒng)思維”、“常用模型”之類的文章當中。
除了上面這些“直接給出結論”的模型,還有一些方法是專門針對思考和決策過程的。比如:頭腦風暴、魚骨圖、金字塔模型、AHP/FAHP等等。
關于這些模型和方法,單獨一篇文章肯定講不過來,而且相關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太多了。我們只是列在這里,如果大家確實用到了,直接搜索相關的文章或者書籍就好。
二、如何“觸發(fā)”系統(tǒng)思維?
相比是否能多背下來一個模型,這個問題是更重要的。有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根本不會想到要用一個有框架、成體系的思維方式來解決,而是直接鉆了牛角尖。
比如,我就是想要賺很多的錢。那么怎么辦呢?做些什么能夠“直接”實現(xiàn)賺很多錢的目的呢?于是很可能就會開始關注一些“日賺1萬”、“有個手機就能干”之類的事情。這樣的話,當然就不會想到要動用系統(tǒng)思維了。
其實,在上面這種做法的背后,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思維方式,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因果關系的思維方式。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總是想尋找原因。認為只要知道了原因,就能扭轉(zhuǎn)這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當然,問題不在于因果關系的思維本身,而是需要我們問一下自己:
- 我面臨的問題,是一個原因?qū)е碌?,還是多個原因?qū)е碌模?/li>
- 如果是由多個原因?qū)е碌?,哪些是直接原因,哪些是間接原因呢?
有些課程的案例“害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們往往只是給某個問題找了“唯一的、直接的”原因,而去掉了前前后后那些次要的、間接的原因。
比如這種案例:“找到了一個獨特的細分角度,將用戶明顯地分為兩部分,然后針對不夠活躍的那部分用戶進行優(yōu)化,最終達到了很好的效果?!?/p>
對于案例本身而言,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這些次要的、間接的原因確實可以忽略;但對于問題本身,不定哪天這些次要的、間接的原因就變成了主要的、直接的原因。當我們心中積累了太多的“唯一的、直接的”原因之后,自然就“停止思考”了。即使面對新問題,也只會機械地按照這些“唯一的、直接的”原因?qū)ふ医鉀Q辦法。
三、常見方法和模型有什么規(guī)律嗎?
有了“觸發(fā)”系統(tǒng)思維的方法之后,我們就要從這些現(xiàn)有的方法和模型中學一些規(guī)律了。
我們從日常工作中的場景說起。比如,我們遇到了最常見的留存率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铝肆舸媛实慕档湍兀?/p>
為了解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最容易想到的、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首先找到最容易流失的那部分用戶,然后再找到用戶在流失之前的行為,也就是分析究竟是什么行為導致了用戶的流失。最后,只要讓特定的用戶不去做這些行為,自然也就能夠減少流失的情況,從而提高留存率了。
針對這個常見的方法,我們從三個方面分析。
第一,是前面提到的“觸發(fā)系統(tǒng)思維”的問題。其實上面的思考中有許多“疑點”:
- 為什么一定是用戶的因素導致了留存率的下降呢?有沒有可能是最近的產(chǎn)品迭代、社會熱點事件導致的,或者就是產(chǎn)品正常的周期性導致的呢?
- 為什么一定是部分用戶的留存率下降呢?如果全體用戶的留存率都下降了怎么辦?
- 為什么一定能給流失行為找到一個前置行為呢?如果前置行為多種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又該怎么辦呢?
總之,前面這個思考過程只能算是一個應用最廣、“曾經(jīng)”效果最好的一種。但是這次是不是還奏效呢?這需要數(shù)據(jù)的驗證。
第二,過了前一步,我們已經(jīng)算是“觸發(fā)”系統(tǒng)思維了。雖然這個具體的方法不是百試百靈的,但我們可以學習一下解決問題的思維。
上面的整個分析的過程,概括成一個詞就是“細分”。當然,也可以說成是“拆分”、“細化”等等。如果大家聽過一些在線課程,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大多是采取這樣的辦法。當我們不能完整地解決一個問題時,可以先將問題拆解。在文章最開始提到的SWOT、KANO、RFM、需求層次理論、AARRR/漏斗、留存表、4P/4S這些模型,其實都是把一個問題細分成幾個部分逐一分析。
第三,那么究竟按照什么角度進行細分呢?有那么多的角度可以選,又怎么選得過來呢?
其實細分也是有“大方向”的,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向:廣度和深度。按照廣度細分,分出來的部分通常是并列的關系;按照深度細分,分出來的部分通常是遞進的關系。
我們舉兩個例子。對于SWOT、KANO、4P/4S這些模型,引導的是廣度的細分思考,其中的因素基本是并列的。SWOT中的優(yōu)勢、劣勢、機會、威脅四種因素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只有人們對它們的好惡而已;KANO中的幾種需求類型和4P/4S中的幾種營銷策略方向也是同樣。
而另外一些模型,比如需求層次理論、AARRR模型,它們引導的就是深度的細分思考。它們拆分出的部分就是層層遞進的,因此是不能更換順序的。類似的還有“5個為什么”之類的思考方法。
那么,是不是任意選擇一些角度,都可以用來做細分呢?
理論上“是的”——任何角度都可以用來做細分。即使是“瀏覽頁面的時候是長發(fā)還是短發(fā)”、“下訂單的時候有沒有穿拖鞋”都可以作為細分的角度。但是,顯然這些不是能最終解決問題的角度。也就是說,細分的角度是有“優(yōu)劣”之分的。
前面提到的這些模型中包含的細分角度,至少在它們自己的問題域中,都是一些“最好”的角度。但如果離開了問題域,就未必還是最好的角度了。
就比如RFM,關注的是顧客的交易行為。如果再確切一些,這個模型的三方面因素最開始只是用來細分顧客的消費行為的。對于投資理財之類的交易行為,或者對于卡號、設備號這些不是與真實用戶一一對應的體系,是否同樣奏效,還有待驗證。
總結一下:
- 前面提到的用來分析問題的模型,主要思維方式是細分;
- 細分可以分為廣度和深度兩種;
- 細分思維的典型例子:前面提到的那些分析問題的模型。
四、另一種方法
是不是一種“細分”的方法就把系統(tǒng)思維說完了呢?當然不是。
一味地細分下去,就會四分五裂, 也就無法形成整體、形成合力了。
而且除了這種“解決問題”的場景,工作中還有一種場景是需要“整體設計”,也就是要考慮好各種因素,最后提出一個各方面都“恰當”的綜合方案來。那么一定有另一種方法是跟“細分”相反的。
如果你負責過偏向后臺、偏向技術系統(tǒng)的產(chǎn)品,那么“整合”這個詞你一定不會陌生。對??!另一種方法,就是這個“整合”的方法。
整合并不是把任意兩種東西放在一起,然后看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這只是一種思維練習,放到實戰(zhàn)中未必奏效。與細分需要的“微觀視角”不同,整合方法需要的是一種更宏觀的視角。整合的方法并不會特別關注每個細節(jié),而是關注“整體上”是什么樣子的。
前面說過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思維都屬于細分思維,那么與整合思維相關的方法不知道大家想到?jīng)]有。其實平時我們在用的方法就有——比如黑箱測試。
黑箱測試是在做什么呢?我們只是關注輸入和輸出是什么,比如輸入了錯誤的用戶名或密碼,那么頁面上就應當提示用戶名或密碼輸入錯誤。至于這種錯誤的判斷是怎么產(chǎn)生的,并不是黑箱測試關注的內(nèi)容。
可見,黑箱測試是將一個功能中的各種細節(jié)合并成一個整體,只是關注整體上應當做出怎樣的反應而已。而當遇到問題時,就需要再次動用“細分”的方法來排解問題了,從這里也可以看到細分與整合之間的配合。
舉個例子:例如我們現(xiàn)在要迎著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將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產(chǎn)品,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提供給用戶。
如果從細分的思維入手,我們就要先詳細列舉各種影響因素,分析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提出多種可能的設計方案,再結合影響因素逐個分析。這樣折騰個把月,有沒有方案不說,都不一定真能把這些因素理清楚。
而從整合的思維入手的話,我們只需要關注:整合之后的完整解決方案,在用戶發(fā)出要求的時候,應當做出怎樣的回應。
比如當用戶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時候,應該給予引導;當用戶輸入了錯誤的信息時,應該給予提示;當用戶的操作越權時,應當制止并提供解決問題的恰當辦法。
當然,這些設計現(xiàn)在是不能實現(xiàn)的。這就形成了“問題”,而且是很具體的問題。解決具體的“問題”,就是細分思維的用武之地了。
再總結一下:
- 整合思維與細分思維對應。整合思維關注整體功能,細分思維則關注細節(jié)因素。
- 整合用在解決整體的、相對籠統(tǒng)的問題上;細分思維用在解決微觀的、相對具體的問題上。
- 整合思維的典型例子:黑箱測試。
作者:李陽,微信公眾號:數(shù)據(jù)有毒(shujuyoudu)
本文由 @李陽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產(chǎn)品新人來說,就是多看、多練、多想,李老師的這篇文章既提供了模型的學習,也提供了使用策略,感謝李老師
為學習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