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準備到產出,新人如何進行有深度的產品分析

11 評論 36859 瀏覽 1655 收藏 38 分鐘

產品經理都應該有一個習慣,看到一個好的產品,總要想方設法去體驗一番。不論是視覺也好,交互也好,體驗也好,甚至是顛覆了一個模式也好,好奇和嘗試應該是流淌在產品血液里面的一種基因。正是因為看過太多美好的產品,見過不同的設計,在做產品的時候才能胸有成竹,才會在一個需求、一個痛點上想出不一樣的解決方案,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去分析。常常是體驗完一個產品之后,只是能給出一個模糊的評價:

  • “這個產品好用”
  • “這個產品將顛覆現有的模式”
  • “這個產品就是一坨狗屎”
  • “產品經理腦子進水了,設計出的什么玩意兒”

模糊的評價對于一個產品來說是不公正的,但是很多產品人并沒有意識到。也許是經驗不足,可能是方法不對,而背后的原因,僅僅是自己不夠“用心”。只是大部分的產品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只是用“經驗不足”、“方法”不對此類所謂的借口來為自己辯護。但是,想要成長,想有所收獲,是不能找借口的。

分析前的準備

不論是哪種分析,背后必然有一個目的存在;圍繞這個目的,我們的所需要收集的信息、所采用的方法、所分析的思路都會有所不同。

確定分析目標

人是不會做沒有目的的事。哪怕你無聊時玩游戲,也是為了打發時間。產品分析也是同理:或許是設計出色、交互亮眼、提高用戶體驗,這些都有可能是引誘我們去分析一個產品的動因。這種時候,我們是沖著設計、交互、體驗來的。那么設計、交互、體驗此類就是我們的目的。

一般來說,分析一款產品的目的差不多可以歸為:

  • 競品分析:尋找這塊產品對自己產品的優缺點、威脅和機會等。方便制定產品規劃、準備應對策略。
  • 學習:不論是交互、視覺、體驗、模式、解決方案,只要有某一點很突出,也可以為我所用。沒有行業、沒有平臺的限制。

總的來說,分析的目的歸為以上兩種。只是根據不同的需求,會有所細分。比如:

  • 分析這款產品的交互對用戶的影響
  • 分析這款產品登錄功能的設計對于用戶注冊量的提升
  • 分析這款產品的模式是不是被用戶認可
  • 分析這款產品的某個界面設計、交互方式是否能讓我們產品借鑒

分析的時間很寶貴,我們必須要帶著目的做事,要不然就是純粹的打發時間。而且對于產品和自己沒有任何意義。

公正客觀

這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個問題。產品分析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是需要保證在公正、獨立、客觀的第三方評價,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有參考意義和分析的價值。而很多時候我們是基于朋友的請求、老板的命令才去做一個產品分析,這種時候不可避免會摻雜一些個人色彩。特別是工作要求的這種,很容易被自己敷衍過去。但是實際上,不夠公正客觀的產品分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比如:產品優勢這種,有偷懶的直接去產品的介紹里面復制。這種是肯定不可以的。產品的介紹,肯定都會對產品進行夸獎和贊美,而且一些詞匯明顯就是引誘用戶的。這種情況,就相當于給別人做一次軟文,而自己還不知。

準備分析模版

有模版是好的,最起碼能給我們一個全面的參考。

當然,不可避免會有一些比較爛的模版存在,這就需要自己平時注意收集和準備一個符合自己習慣、全面的模版,而不是幾十個模版一起來。東西在于精不在于多。

模版存在的意義,就是給我們參考分析維度的。但是每個行業、不同平臺的產品分析的內容不盡相同,也不能完全依賴模版,需要根據不同產品、不同平臺、不同目的對模版的內容進行修改、調整。

產品體驗

完整的體驗一遍產品,按照自己的分析目的,對產品整個進行體驗。

體驗之前,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時:你需要在這個產品的使用場景下模擬產品目標用戶的行為,你需要把自己當成這個產品的用戶來進行體驗,而從一個目標用戶和一個產品的兩種角度去分析,否則,所有的結論都是片面的。

這里不同的是:目的不同,體驗的內容、分析的內容也不盡相同。體驗的同時,還需要做好記錄,不論是截圖也好,文字記錄、表格記錄也好,需要把整個體驗環節中的問題詳細記錄出來。不論是自己在體驗過程中的思考、心態變化、行為反饋都需要記錄。

比如:

你在進行某個操作的時候,一下子找不到某個按鈕;你需要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當時的心理怎么想的,進行了那種操作,如何解決的(或者沒解決)。

再比如:

你在進入某個頁面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很特別的交互,這個交互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你當時的反應是什么樣的。

產品體驗最好能完整跑完整個產品的流暢。至少需要體驗80%的功能、界面(二八原則)。對于與目標相關的功能、界面需要重點關注。

收集信息

信息收集是很費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基礎工作。信息不足、失真將會對后續的分析產生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整個分析的效果。

我們需要按照分析的維度,找尋對應的信息。不論是截圖、文字、語音、視頻、數據、鏈接,全部都要存檔備用。然后根據相關的內容,將不可用的信息剔除,保留可信、真實、有用的產品信息(所有的信息記得保留來源,以備索引)。

如何做分析

這是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考驗能力和技巧的一個環節。分析者需要在眾多的信息中篩選符合分析目的的信息,從而對分析的產品有一個明確的判斷。

因為分析目的的不同,各個分析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相對來說,如下幾個點是任何分析都需要涉及到的。

產品的市場分析

一般來說,市場分析的維度為:目標市場分析、所占市場分析。

目標市場分析,是指這個產品在市占率100%是所能占據的市場。包括市場用戶群體(這個產品會涉及到多少人),市場商業價值(這個市場大概能有多少利潤)。

所占市場分析,是指這個產品在當前市占率時占據的市場。包括市場用戶群體(這個產品覆蓋到多少人或者多少比例),市場商業價值(這個市場已經占有的利潤)。

市場分析一般是需要數據支撐,需要保證數據來源的可信度,分析方法科學有依據,并且剔除數據水分。在表現形式上,一般以柱狀圖、線狀圖、餅圖和雷達圖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分析者喜歡采用百度指數作為數據來源,但是并沒有剔除其中水分和添加其他來源補充。這種時候一般采取多個數據來源進行對比分析,否則分析會有誤。

市場分析信息來源

  • 百度指數、淘寶指數等各類開放平臺、數據平臺
  • 友盟統計等各大統計平臺
  • 艾瑞網等各類監測平臺
  • 同行業網站、官網及其他相關網站
  • 豌豆莢、應用寶等各大應用分發平臺
  • 官方人物微博、官方微博、貼吧、論壇
  • 各大社區、媒體

產品歷史

產品歷史是一個產品迭代的記錄,只有分析一個產品的從前,才能客觀對待這個產品現有的一些改進。而且一個產品迭代的歷史,能從中判斷這個產品的成長和發展軌跡,并且能從中預測一些相關信息。

產品歷史包括產品的功能迭代、更新說明、各個版本的反饋、用戶評價和市場反應。

產品歷史一般可以在這些地方查到:

更新說明

  • 網頁產品:網頁時光機(http://archive.org/web/web.php)
  • APP產品:APP Annie(http://www.appannie.com/cn/)
  • PC產品:沒有渠道,只能靠搜索引擎+官網+網頁時光機

版本反饋、用戶評價

  • 官方微博、官方人員微博、官方論壇
  • 百度貼吧、知乎、豆瓣等
  • 應用寶、豌豆莢等各大應用市場

市場反應

  • 各種科技媒體、創業媒體和產品媒體
  • 官方微博、貼吧等

建立用戶模型

最簡單的方法,是在產品內找一個用戶,然后跟蹤其所有的操作軌跡。有點類似產品設計時的用戶畫像,但是難度高很多。當然如果能力夠強或者收集的信息足夠,反推出一個產品的用戶畫像也不是不可能。

一般來說,目標用戶至少需要建立3個用戶模型;如果該產品的用戶群過大,甚至需要更多目標用戶才能建立模型(如果你恰好是該產品的目標用戶,則可以模擬一個自己的用戶畫像)。

需要注意的是,目標用戶需要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間最好只有少量的重疊,否則判斷會有誤。

舉個例子:

社交類的用戶,則直接找這個用戶溝通(類似產品的用戶調研);這是信息來源之一,從與他的交流中能獲得很多信息(但是前提是做好偽裝)。

然后需要跟蹤這個用戶的所有軌跡:進行了那些操作,什么時候的操作,什么時候發生何種狀態變化,將這些原始數據全部收集。這是信息來源之二。

最后,跟蹤這個用戶的所有社交資料,獲取用戶的準確信息以構建精確的用戶畫像(注意:部分內容會涉及隱私,注意尺度?。。?。

當目標用戶模型建立之后,基本上一個產品的使用群體就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其他類型的產品,也根據不同的方式調整。實在是沒有方法時,就需要產品自己模擬一個用戶(有此類需求的用戶,偽裝成長尾用戶,進而獲取相關信息)。

注意:用戶模型是一個準確、完整的描述,而不是籠統的使用學生、白領此類的話語;如果可以,盡可能用用戶畫像來描述(用戶畫像這東西改天有時間再扯)。無法建立的時候,也請盡可能使用精確的描述。

比如:“該產品的用戶群體為18-25歲的大學在校學生群體”此類的描述,比單純的”學生“精確很多。

同時,需要參考產品的用戶反饋等相關信息修正用戶模型。

使用場景模擬

除了建立用戶模型,還需要模擬用戶的使用場景;場景不對,部分針對特意場景的設置則無法理解。

場景是在建立用戶模型之后,針對該產品,模擬用戶可能使用的場景(解決此類用戶需求的場景)。同時該場景需要多重模擬,從不同角度不同情況進行模擬。

比如:APP類產品,使用的場景有床上、等車時這兩種場景;在模擬的時候,不光是需要多次進行,還需要限制一定的條件。

以床上這種情景為例:

  • WiFi情況和3G、4G情況需要多次模擬
  • 不同機型(只要支持的)、不同尺寸的屏幕進行模擬
  • 系統單進程、系統多個進程進行模擬
  • 執行任務期間異常中斷、正常中斷情況模擬

……

場景模擬需要將自己代入目標用戶解決需求的使用場景。通俗點說就是“演戲”,而這個場景的模擬程度將會影響到分析的判斷。

模塊分析

模擬時需要對產品進行顆?;姆治?。將一個產品拆分成不同的模塊,從操作流、頁面設計,細分到設計元素(一個列表、一個按鈕、一個像素)的級別。同時針對不同的模塊,不同的元素進行分析。

功能設計分析

主要考慮此功能的設計在用戶使用場景下的合理性和設計是否能滿足用戶需求。如果功能設計不合理,視覺和交互分析就沒有必要分析(方向都錯了分析也沒有任何意義)?;蛘邿o法滿足用戶需求,就需要慎重判斷:是視覺、交互無法滿足用戶需求,還是功能設計不合理(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功能的需求是偽需求)。

視覺模塊分析

視覺上,主要是拆分成不同的界面。從大的整個頁面(全部),到細節的按鈕設計、像素點注意分析。

視覺分析的順序,是從頁面布局到頁面元素。

優先考察頁面的布局,將所有元素模塊化單獨列出,同時考慮到極限情況(最大或最小狀態、最長和最短的布局),每個狀態下給用戶造成的視覺效果。

然后考察頁面的元素,按鈕、輸入框、文本、圖片、多媒體的設計。這個時候就需要有“精確到像素”的觀察能力,建議多注意元素之間的對齊、排列、重疊等現象,文字內容還可以考察字體的選擇、行距、間距的設計,同時還需要考慮視覺的精細度。很多產品粗看效果還行,但是精確到像素的時候就會發現各種不對齊,各種顏色重疊造成的失真,影響產品的視覺觀感。

比如:分析一個按鈕

  • 這個按鈕在那些界面存在?出現頻率是怎樣的?
  • 這個按鈕的位置是什么樣的?
  • 按鈕的顏色、大小,視覺沖擊力如何?給用戶(自己)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和認知?
  • 按鈕的形狀時怎樣的?為何不設計成其他形狀?
  • 采用了什么樣的交互?給用戶(自己)帶來什么樣的認知?

交互模塊分析

視覺考察之后,就是交互效果的分析。重點考察按鈕、輸入框、刷新加載等狀態的交互,以及列表極限情況的交互(列表為空、列表數據溢出)、網絡異常(虛假網絡、沒有鏈接、網絡異常中斷)、異常交互(無結果的空白顯示中的用戶引導)等情況;同時,仔細觀察聲音、視覺、元素、形狀等的動態變化(比如:點擊一個按鈕后按鈕變形為另一個按鈕),以及時間上對用戶造成的感知。

還需要注意的兩個交互,是彈窗(彈出提示框)和蒙層(某一特定區域變灰或變模糊等),也是交互的一種。

交互的分析,主要考察交互設計的合理性,和對用戶體驗的影響。有時候,需要講交互和視覺合并分析,方能得出理性的結果。

主要流程分析

流程分析與功能分析不同。流程是由多個功能組成的一個功能流,而功能則是屬于流程中的一個子環節。

例如:登錄這個流程,可以分解為:

輸入用戶名-輸入密碼-輸入驗證碼-點擊[登錄]按鈕

主要流程,是指一個產品滿足用戶某種需求所必需的幾個核心流程,這個流程是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兩個流程的結合體。

舉個例子:

用戶需要買東西,他可能的主要流程是這樣的:

選東西-付錢-走人

而產品基于商業最大化的考慮,需要有更全面的流程和符合公司的商業利益,那么可能的主要流程是這樣的:

用戶選東西(涉及到賬號體系下的注冊用戶與游客用戶)-選好下單(訂單系統)-登陸(賬號體系)-支付(支付體系)-完成

這個時候,賬號體系、訂單體系等就是一個個單列的主要流程。

流程分析,是分析這個產品流程設計的合理性、流暢性和用戶體驗友好度的考量。因為流程分析是基于視覺、交互、功能分析之上的,需要對涉及到該流程的功能、視覺、交互都有完整的分析之后,才能從整體上去評判流程設計的合理性與優劣性。

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功能、交互、視覺都沒有問題,但是流程一直不夠流暢,或者流程有中斷情況,此類一般多是該產品在需求挖掘和需求分析環節出的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功能、視覺和交互都有很大的問題(比如設計極爛、交互極為繁瑣),但是主流程很順暢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是該產品團隊管理把控不力(設計不認真干活,交互敷衍了事,程序開小差),或者是其他情況(目前暫未遇見,但是不代表沒有這種可能性存在)。

運營策略分析

這個分析需要看整個產品的運營活動,并借助相關信息輔助分析。比如相關的統計數據、新聞報道、運營手段來分析。同時,這個策略也是需要長期觀察(并不是一天就能全部看完的),需要多觀察一段時間。一般來說,以一個月為宜。

開始做產品的時候我們老大曾經要求每個產品都玩至少一款主流的手機游戲,理由有幾個:

游戲是運營類產品,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相關的運營思路、運營手段。甚至拉新、促活。

游戲的需求比其他產品的需求更為強烈,同時用戶群體比較廣,容易形成生態。當一個產品以用戶的角度去看一個游戲同時以產品的思路來進行分析,對于打造自己產品的生態、氛圍和設計有很大幫助。

游戲類型、設計風格的不同,能給產品帶來不一樣的視角和可以借鑒的設計理念。

游戲里面的斯金納箱,以及對于人性的挖掘,至少是走在很多產品的前面。色情、游戲、科幻這幾個領域的價值,連我們這些所謂產品、極客都自愧不如。

一般來說,游戲類產品同時會有兩三個活動在同時運營,以七天為一個周期進行更換;電商的時間稍長,基本上在七天以上,一般以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為準;社交類、社群類的產品,活動基本上都是單獨的(甚至沒有活動),同時活動周期比較長(半個月一次或者幾個月一次不等)。

運營策略,一般分析活動頻率、周期、活動方式、用戶參與度、用戶反饋、活動效果等幾個方面。簡單點說,就相當于你給這個產品做一次運營總結。嗯,就是這樣的一種思路。

商業模式分析

這個一般不建議新手分析,同時很多人分析的時候也會遺漏這一個部分。

商業模式分析是分析產品的盈利模式。不論是免費產品也好,收費也罷(這種最簡單),需要對商業模式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免費產品的商業模式

免費的產品,一般盈利模式來自增值服務。比如QQ本身免費,但是QQ會員、各種鉆、Q幣等增值服務。還有一種就是本身就沒有增值服務的,就是該產品目前還處于跑馬圈地的市場培育階段,資金主要來源于公司自身輸血或者投資。

打個比方:分析一款產品,免費,沒有增值服務(也就意味著全部是燒投資人的錢)。分析該產品之前的融資情況和金額(當然信息都是去重的),根據這些信息判斷這個產品的現金儲備及可能的商業模式和手段(比如資金緊張需要著急推出商業版本,或者資金斷裂某些功能、產品需要砍掉),預期其商業化動作和市場情況。

免費產品的商業模式,有幾種盈利模式:增值服務,周邊(比如動漫的周邊),價格歧視(區分免費和專業版,用20%人的付費,來服務剩下80%的用戶)。

這里可能有問題,沒有嚴謹的考察和深入了解過,有了解的希望能交流一下。

收費產品的商業模式

收費產品的商業模式就比較明顯,一般是訂閱(點卡或時間收費也可以算是一種)、付費使用(比如Adobe家的軟件)這兩種。

分析后的總結和整理

之前我們分析了產品的設計、交互、運營和商業模式,基本上對分析的產品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但是這些還只是停留在“信息”這一個層面,還沒有按照我們分析的目標對產品進行歸納總結,也就無法對一個產品進行合理的評判。接下來,我們來對分析的內容進行提煉,讓收集的信息、分析的內容能更簡單更直接“為我所用”。

分析方法論

分析的時候需要按照不同的分析邏輯對產品進行分析,對于一個產品才能有完整而合理的認知。

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

boshidunjuzheng

波士頓矩陣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波士頓咨詢公司創始人布魯斯·亨德森于1970年創立,是一種從戰略、公司的角度分析產品的一種方法。百度百科解釋如下:

波士頓矩陣認為一般決定產品結構的基本因素有兩個:即市場引力與企業實力。市場引力包括企業銷售量(額)增長率、目標市場容量、競爭對手強弱及利潤高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映市場引力的綜合指標——銷售增長率,這是決定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的外在因素。

具體可分為:

  • 明星類產品:銷售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雙高”的產品群;
  • 瘦狗類產品:銷售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雙低”的產品群;
  • 問題類產品:銷售增長率高、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群;
  • 現金牛類產品:銷售增長率低、市場占有率高的產品群。

其分析方法、執行對策和相關法則請參閱百度百科,不再贅述。

精益畫布

jinyihuabu

精益畫布是筆者根據亞歷山大·奧斯特瓦德的“商業模式畫布”方法改良而來的。他的這種方法在《商業模式新生代》 中有所介紹。是分析一款產品商業模式、未來發展的一種方法。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問題:最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 解決方案:產品最重要的三個功能
  • 關鍵指標:應該考核哪些東西?
  • 獨特賣點:用一句簡明扼要但引人注目的話闡述為什么你的產品與眾不同,值得購買。
  • 門檻優勢:無法被對手輕易復制或者買去的競爭優勢。
  • 渠道:如何找到客戶?
  • 客戶群體分類:目標客戶
  • 成本分析:爭取客戶所需花費、銷售產品所需花費、網站架設費用、人力資源費用等。
  • 收入分析:盈利模式、客戶終生價值、收入、毛利等。

精益畫布一般是在創業公司做產品時首先需要確定的一個分析方法和思路,但是也可以用于逆推產品的相關信息。具體請參考《商業模式新生代》一書。

SWOT分析模型

swotmoxing

這個應該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模型。所謂SWOT分析,即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

具體分析內容:

  • S(strengths)優勢: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有利的競爭態勢;充足的財政來源;良好的企業形象;技術力量;規模經濟;產品質量;市場份額;成本優勢;廣告攻勢等。
  • W(weaknesses)劣勢:也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設備老化;管理混亂;缺少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落后;資金短缺;經營不善;產品積壓;競爭力差等。
  • O(opportunities)機會: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產品;新市場;新需求;外國市場壁壘解除;競爭對手失誤等。
  • T(threats)威脅:也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的競爭對手;替代產品增多;市場緊縮;行業政策變化;經濟衰退;客戶偏好改變;突發事件等。

其分析方法、模型和相關法則請參閱百度百科,不再贅述。

至于用戶體驗的五要素分析。用的太多太爛了,不想解釋。

未來展望

根據以上分析,得出以分析目的為目的的狀態結論。從而對現有產品、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和更正。

報告細節和最后的整理

這一個部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也是最容易看出一個產品經理專業度的部分。整個分析報告,細節反而是最重要的部分。從這里,能看出一個產品經理的素養、能力、態度和專業度。

細節包含分析報告的格式、圖片和標點規范,就想一個產品總要有設計原則和相關規范限定一樣,“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格式

合理的分段、正確使用各種大綱級別,合理使用隔頁、各種符號輔助,這才是一個專業的產品分析報告。

見過很多人的分析報告,格式是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各種隨心所欲的分段、各種奇怪的標題級別(標題1、標題2不會設置的無語),沒有隔頁;這些也是為什么在一開始就要求有一個順手的模版的原因。

一個精美、順手的模版,必然是有完善的大綱層級、合理的規范限定。很多新人只是限于“完成產品分析”,而不是“用心完成產品分析”,為了任務而做和用心做有很大的區別。為了完成任務,哪怕前面的東西做得再好,對于看報告的人,對于以后自己的幫助,無疑是一種時間、精力的浪費。

正確使用索引、各種超鏈接、錨文本、目錄、合理的大綱層級,無疑對于分析者是一個大大的加分項,也是產品專業能力的體現。

圖片格式

這一塊本來不想講,但是奈何見過的分析報告太過奇葩,還是扯一扯吧。

常見的幾個問題:

水?。?/p>

請不要在圖片上保留各種水??!除去那些無法去除的以外(或者時間太緊來不及處理),請不要在圖片上保留諸如微信公眾號、各種二維碼(為分析保留除外)、各種網站的奇怪水印。但是一些必要的水印需要保留:有版權申明的、數據來源機構的原始水?。ú皇呛竺嫣砑拥?,是本來就有的)。

圖片太大:

見過一些圖片連一頁紙都放不下的,只能放局部。你就不能縮小一下下嗎??而且圖片太大占據了太多的視覺空間,讀者心理上壓力很重,就不能考慮一下下嗎?

圖片太?。?/p>

有的時候找不到更清晰的來源,索性放一個暴小的圖片,11像素的截圖你見過嗎?各種需要拿放大鏡都看不清楚的圖片,你放上來是在逗我嗎?

圖片模糊:

有的照片因為是拍照手抖的緣故、或者其他問題造成模糊,但是圖片模糊真的不好判斷的好嘛?都看不清楚圖片上有些什么內容,讀者怎么明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蟲。。。

圖片的排列:

圖片和文字的排列有很多種模式,居中、居左、居右、浮于上方、沉于下方等等,但是好多人懶的去弄。這也是圖片格式的重災區,99%的圖片排列方式都是犯的這個問題。

那么,什么樣的格式才是圖片的正確排列格式?

  • 圖片格式:居中或者左對齊,居于文字上方,和文字內容單獨區分。
  • 圖片大?。?/strong>最小不要低于300像素(長或寬),特殊圖片可以更小。最大不能超過頁面的1/4,截圖的話最好縮放到原圖的1/3大小,保證最好的視覺效果。
  • 圖片清晰度:最低要求要能辨認大部分內容且不能有無法識別的元素存在(特殊處理的圖片除外),不要有水?。▍⒁娗拔模?。

標點符號:

嗯,只是細節中的細節,不得不提的原因是:一個逗號寫到底的產品太多了?。?!

  • 逗號、句號、頓號、引號、冒號是什么場景下使用的知道嗎?
  • 感嘆號、書名號、分號正確的使用姿勢是怎樣的?

辛酸淚太多,偷懶的人太多一個逗號打到底,“竟無語凝噎“。你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這塊不表,請自行參閱度娘。

最后最后的總結

產品分析,其實就是分析者與產品的設計者對話的一個過程和手段而已。有點解謎游戲的含義,分析者要從產品所展現的信息、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對一個產品進行完整的分析,進而推斷整個產品、公司的所有信息。這種分析是要在客觀、獨立、公正的第三方對產品進行評判的過程。僅僅是只言片語,就對一個公司一個產品下結論是不公平的,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敷衍。只說明了兩個問題:

  • 你自己壓根不懂產品設計。
  • 你壓根不是產品的用戶。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揮舞著用戶體驗的棒子抹殺產品設計說明你自己還是站在小白用戶的角度(連目標用戶都算不上)而不是產品的角度(沒有形成專業的產品思維和思路)。

而且。所有的結論、依據都要有據可查、有可信來源;觀點需要有足夠說服力的依據來支撐,總結需要有客觀的基礎,論據需要有可信的來源參考。否則,頂多算是一份“用力的分析報告”,而不是“用心的分析報告”;無法成為一份優秀的產品分析報告。

最后,給分析者的建議(也寫給自己):

多看書,多思考。問題不能停留在事情表面,這樣一輩子都無法很快成長。

(書籍的話,建議先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金字塔原理》、《學會提問》這三本讀完,基本上你能力會比很多新人高一大截,甚至超出一些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產品)

莫急,莫慌。用心才是做好一切的根本。

如何做產品分析系列至此結束。有時間看看寫一下如何做競品分析。畢竟競品分析和產品分析不同,但是競品分析是基于產品分析之上的。

推薦閱讀:

競品分析報告,正確的思路是這樣的

移動在線旅游-內容&社區類應用分析報告(上篇):行業,企業,商業模式

移動電臺應用分析報告(上篇):行業,企業,商業模式

圖片社交正當時:in & nice 史上最詳細產品分析報告(上)

 

本文由 @司馬盆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多謝分享,收藏了好久今天終于把這篇文章啃透了。最想詳細了解的部分是市場分析那段,現在市面的數據有很多,去重多方位的考量只是第一步,但是報告中的具體哪些數據可以用呢?

    來自北京 回復
  2. 分析得很全面啊,可否授權在我們的公眾號發布? ??

    來自本機地址 回復
  3. 邏輯思路十分清晰

    來自廣東 回復
  4. 整篇文章每個字都是干貨,收藏了

    來自浙江 回復
  5. 感謝分享,干貨!

    來自廣東 回復
    1. 分析得很全面,可否授權在我們的公眾號發布?

      來自本機地址 回復
    2. 一不小心回復錯了。。。

      來自本機地址 回復
  6. 「社交類的用戶,則直接找這個用戶溝通(類似產品的用戶調研);這是信息來源之一,從與他的交流中能獲得很多信息(但是前提是做好偽裝)」
    這里跟用戶溝通,可以展開說說么?

    來自上海 回復
    1. 說說我的理解,跟用戶溝通,首先要做好偽裝,目的是讓用戶說出最真實的想法(因為有些人在做調查的時候,不經意會去迎合題目或者掩飾自己)。其次,想要通過用戶溝通來建立用戶模型,就要有目的性地去跟用戶溝通,清楚自己想要在該用戶身上得到什么信息,例如他是在什么時間段使用、在什么場合使用,使用的時候有什么個人習慣,界面操作的時候有什么不流暢的體驗,對該產品有什么意見或建議等等。這些都是以聊天方式來進行的,在進行的過程中,要做好記錄,可以通過錄音的方式(記憶力強大的,就用心記住吧)。這種用戶調研,可以找身邊的好朋友來做。

      來自廣東 回復
  7. 寫得好,謝謝分享 ??

    來自廣東 回復
  8.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