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的路有沒有捷徑——產品 (或人生)設計
本文是作者繼《N型思維——所有卓越背后的秘密》和?《產品人員,如何在逆境中反手》與讀者分享的又一篇文章。通過深度N型思考,在從0到1的路上, 設計好自己的產品優勢 (乃至人生規劃)。
今天的你也許對目前的生活現狀嚴重不滿:
- 想改行,這些年來我遇到很多從做產品想轉到銷售的, 想從運營轉到產品, 或從公務員轉到自媒體;或從其他行業想轉到互聯網的;
- 想創業,想創造自己的產品, 想最大限度地運用自己的潛力
- 想創造出那種完全新的產品設計,比如喬布斯創造第一代智能手機, 而不是整天改善已經是第X代的手機;
- ……
但是轉行,創業,從0到1的產品,被別人認可是一條什么性質的路呢?
01
我們來看在所有從0到1的路上,不管是產品設計,還是人生規劃,都會遇到一個巨大的障礙——“credibility”(可信心)。
別人為什么就會相信你呢??別人為什么就會選擇你呢?
如果你想從運營轉為產品?那么多已經有產品經驗的產品經理,在我這排隊找工作,為什么會比你差呢?我為什么會選上你呢?
我們看谷歌如何在法國招聘?
一般有工作經驗的人就免談了,因為他們一般只招應屆生,那怎么找應屆生呢?只在幾個重點大學應屆生里招,那究竟是為什么呢?
在谷歌工作過的人透露過一個秘密:
其實谷歌自己后來發現,那種用嚴格的谷歌式的測試方法選出來的人,好像工作中的表現也不見得與招聘測出的結果有任何相關性;Google現在為了圖方便,只在幾個重點大學應屆生里招。
如果你想創業,天天夢想著輪到自己被天使投資,那么在現實中,天使們到底是怎么投資的?
在法國的創業圈內(我想國內也應該一樣),法國的幾個著名投資人,包括法國FREE電訊公司創始人NIEL除了看產品的市場潛力,還有一項他們看的是:創始人是不是出自幾個他們青睞的名校,比如HEC、EMlyon等等。
如果問他們原因,具體也說不出,反正投資是個有風險的事,就像股票;那么是名校出來的肯定更有保障——更聰明,更有人員,或更什么的……
如果我們順著N型思維繼續思考這里面的原因,那種有規律性的原因,我們會首先換個角度,把自己放在選擇另一邊。
我們就會問:“如果我想轉行,怎么別人就會看中我呢?我的優勢是什么呢?”
“如果我想創業尋找天使投資,投資人又不認識我,怎么就會對我就會有信任感呢,畢竟他要花的是他自己的錢啊?”
“如果我想創造出新一代的社交網絡平臺,人家不是已經有了微信,他們怎么會好端端現在要用我的產品?”
但歷史以來,微信、共享單車、谷歌……都是幾十年(甚至幾年前)都還不存在的怪物;都有自己0的開始?為什么當時的投資人就相信了他們?
是啊,看起來這么艱難的路,從0到1的路,但確實是讓極少數的人做到了。
很多人,試著從剛剛我舉的幾個例子里找到規律原因,說“這是名校效應啊?!?/p>
這些幸運的人都讀了名校,所有人們都相信他們。
讓我們看前面的兩個例子里,比如名校,看來似乎確實很重要,不光是找工作、晉升,連自己創業都起關鍵作用,名校里出來的人一定比別人才能多么?
答案是:肯定不會一定。
否則比爾蓋茲和扎克伯格 也不會執意從哈佛退學;馬云好像也不是什么名校畢業的,考普通大學還考了幾次;在我昨天看的最新統計數據里,全球有35%的億萬富翁沒有念完大學,沒有學位。
那為什么名校里的人并不見得才華一定就比普通大學(或甚至沒讀大學)里的一些優秀分子高,我們還是這么著迷名校?
我們看,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選擇的另一邊,是我們自己選擇別人時,在我們選擇的模式里:
不管是天使投資,還是招聘,我們以為選擇會沿著嚴謹科學的方法。
但其實我們大多數時候做選擇的時候,圖兩件事:
- 圖選擇的方便,不要太花時間,反正這事也吃不太準;
- 為了逃避風險,要讓自己放心,晚上睡得安心。
選擇名校是方便,讓自己(無論是招聘者,天使投資人)少傷點神,又有一般統計規律下的質量保障。
那我們再看,在其他的領域里:
編輯怎么選作者?導演怎么選劇本?
- 大部分編輯不會冒太大的風險去找剛新出的作者,新作者的才能還是留給那些不用在乎市場效應的極少數伯樂去慢慢識別吧;
- 大部分的導演不會冒太大的風險去拉一個不出名的劇本,有名的影星不大會在一個不出名的導演手下演出。
- 一般的觀眾不會冒太大的風險(甚至也就是10歐元),去看一部不知名導演或不知名影星的影片;
- 一般的顧客不會冒太大的風險(甚至也就是3歐元)去買一個他們不知道品牌的APP。
這個世界可真奇怪,看上去好像是一個個非常封閉的圈圈 (在各個領域):你出名了,別人都來找你;你出名前,才能不才能,沒人理你。
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創新開放,道理一大堆,但現實截然不同。但事實上,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運轉的:90%的人都在選擇品牌,不是能力。
因為品牌方便,省時間,不用自己做風險分析,也不用自己考慮或做什么判斷比較;否則這么多競爭的人里面,怎么有空慢慢選。
所以越出名的人就越出名,然后到了一個程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品牌好在哪里。
02
我們順著N型思維走下去,繼續探索所有不同現象下的簡單規律,我們會發現:
絕大多數的人是需要品牌效應的:因為品牌可以代替思考(“包你沒錯”的那種):不管是編輯、導演、投資人、招聘員、政治家,還是你的潛在客戶。
連普通的你我作為簡單的消費者,在超市的各種商品前,面對五顏六色的牌子,你都無從選起;大多數不想花時間和風險的人,一定選擇價格或品牌。
所以,為了成全他人的選擇便利,為了闖過競爭的關口,我們必須造就自己的品牌,因為品牌成為別人又省時又不費腦筋,也不會出什么風險的保障。
而這個品牌的樹立期,是一個從0到1的層次,從無到有,是我們人生里每每最難最關鍵的一段;你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這一段。
所以,如果你想改行做產品經理,你有沒有想過你有什么品牌效應? 在眾多的競爭者隊伍之中,你怎么能讓選擇權的那個人對你青睞?
記住:做選擇的人會圖選擇的方便,不想太花時間但同時又要讓自己放心。
你能不能說出:
- 你用比別人短一倍的時間完成了一個特別難的培訓,而且考出了一個特別難考的證書;
- 你自學能力特強,能比正規學校畢業的人編程速度還快;
- 你不僅會編程,還會用PHOTOBOX,比一般產品人員更能力齊全;
- 你能在課余時間里寫出一些有深度的產品管理和業態方面的文章。
如果你想被天使投資看中,你能不能說出一些有品牌或潛力品牌效應的東西:
- 你是XX名校畢業;
- 你的合伙人是XX名校畢業;
- 你在百度或XX工作過;
- 你打小就有領導能力,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班長。
如果以上一項沒有:
- 你在自媒體的廣告測試中,你的新產品廣告的點擊率是30%(100人看到,就有30人點在看,比平均同行業產品高出二倍);
- 而你的產品的轉換率高達60%(30人點在看的,就有18人注冊),說明產品非常有潛力;
- 你的產品還沒上線,就有1000人預訂(因為解決了目標市場的一個特別的痛點)。
我們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會是:
在這個從0從1的艱難途中,創造品牌的過程中,也就是累積和創造所有上列的這些戰略和競爭優勢的路上,到底有沒有捷徑?
捷徑有,答案有三個:
- 如果可能,盡可能先上個名校;
- 如果有運氣,最好能碰上個好伯樂,
-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你沒有上名校,也沒能碰上貴人伯樂,只能靠自己。
03
無論你想轉行還是創業,你還有一條路——這一條捷徑就是:跨領域創造。
這也是我在《N型思維——所有卓越背后的秘密》說到的N型思維的第三條。
因為跨領域創造會讓你最大限度地減少你競爭對手的數量,如果你沒有了那么多競爭對手,那你從0到1創造品牌的路上肯定會簡單和快速很多。
法國有一個很成功的寫烹飪博客的人——Mimi thorisson,現在幾乎成了很多名流雜志經常談到的人物;很多品牌請她做代言人,法國電視也請她做烹飪節目,你肯定會想這人肯定是一直就學烹飪的。
其實Mimi根本不是學烹飪的,她是在香港長大,在倫敦讀過大學,本來專業學財經的都市人。
在法國,寫烹飪博客的人到處都是,為什么MIMI在從0到1的路程中沒有受挫,非常快速地樹立了自己的品牌?
如果我們看她的博客,照片,里面是讓人向往的夢,是一個讓都市女人(目標市場)向往鄉村和自然生活的夢。她在法國波爾多附近鄉村的一個小鎮MADOC買了一座房子,她的丈夫是專門的攝影師,我們來看幾張照片:
充滿孩子、狗和美味食物,有家庭情味的農舍,完美的設計和別致的臥床造就了她讀者的一個夢。
她把自己的食譜稱作《法國廚房:我的農舍里的烹飪年》,她對自己的居住地描述成:“這里的風景很原始,有風吹拂的海灘,狂野的森林,古老的村莊,數英畝的葡萄園和果園以及野花田野,就像是一場戲的背景?!?/p>
我們看MIMI與她的競爭對手比較的優勢:
- 全球型營銷和寫作能力(她的母語是英文和法文,博客是用英文原汁原味寫的,面向全球讀者);
- 攝影能力(丈夫是專業攝影師);
- 設計能力;
- ……
而她的競爭對手們,有這么多能力綜合一起的么?
原來道理就是如此簡單。
我們觀察一下中國鄉村做民宿成功的,有幾個是本土長大的?
盡管本土長大確是一個強勢,但是大部分的本土做民宿的,或者因為設計能力,或者因為營銷能力敗給外地來的人。
因為做民宿的,不光是給客人一個居住地,你最重要的任務是設計給客人一個夢想,一個他(她)在日常生活里實現不到的一個夢想。這個夢想需要你去精心設計,需要你綜合各方面的能力:房間的設計,花園,攝影出的照片,季節的變換,狗的慵懶,鄰居的熱情,土產品的誘人,自家做的醬,染的衣服——處處都是設計,處處都應該是夢。
然后你還得要有營銷能力,讓夢找到它的主人。
最好能國際化,最好能上電視臺,最好能在百度搜索中名排前頁。如果你不能利用不同方面領域的能力,你肯定弄不過競爭的個個殘酷關口。
是的,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殘酷,大部分的人(包括有權無權)選擇便利和品牌來進行快速選擇,你只能用盡你的全力來試著造就你的這個品牌,不管是為你的人生,還是你要創的業,寫的這本書,做的這個產品——這是個從0到1的路,是從無到有的艱辛過程。
在這從無到有的路上,你要想盡辦法,用盡全力來積累所有能貢獻給你品牌效應的東西。
- 名校;
- 難考的證書;
- 有XX公司的工作經驗;
- 寫過XX受歡迎的文章;
- 做過XX產品的最重要功能;
- 設計過XX;
- 做出的產品的點擊率、轉換率;
- 粉絲量;
- ……
除了上名校,除了等那個百年一遇的伯樂,你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仔細想想:如何減少你的競爭對手圈的大小,你的獨特性在哪里?你的綜合型在哪里?
- 如果你能像做產品那樣地做你的營銷;
- 如果你能像做營銷那樣地做你的產品;
- 如果你能用流利的英文向國外的市場演講你的產品;
- 如果你能用心理學的技巧來重新規劃你的客戶使用經驗;
- 如果你能用社會學的眼光來分析你的核心市場的需要;
- 如果你能用企業家的勇氣和獨立性來造就你在職場的升遷或轉行
- ……
沿著N型思維的幾個層次,我們從自己和別人的經歷,在一些簡單和復雜的現象下中思考,一層又一層,試著摸清這個世界的一些規律,試著拋出一些比一般路途更有效的戰略方法。
作者:林之唔,微信公眾號:熏衣談心(ID:xunyifaguo),用出人意料的思維方式, 分析和解決種種人生, 創業, 職場和產品問題。
本文由 @林之唔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很受用,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