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思維轉變的3個階段

3 評論 9168 瀏覽 42 收藏 8 分鐘

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成長的過程,這之中,除了必備產品知識和技能得到提高以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產品思維的3個轉變。今天想從3個階段經驗教訓和同行交流學習。

我是一個司齡3年的產品經理,畢業后就一頭扎入產品經理的不歸路上,跌跌撞撞,卻越走越遠。

回想起剛畢業的我,完全是一枚實習經歷為0產品小白!自從業的那一天,我就開啟了努力向產品大??拷某ブ罚m無法望其項背,但也逐漸在學習過程中咂摸到一些做產品的思路和感悟。

階段一:追求功能打磨

畢業剛入司,為了盡快適應產品經理角色,我開始負責一些小型產品,緊張怕出錯就是我每日狀態。

當時在做一款網盤類產品,我同時承擔業務需求角色和產品經理的角色。為了使產品基于文檔的功能更強大,在整理業務需求的時候,我納入了前期調研的所有功能點并要求項目組全部實現。

結果產品開發進度因為功能點太多整體延遲1個多月,且部分重要功能點因無足夠時間測試而導致上線后仍有缺陷,然而花了很久事件做的非重要功能點實際使用率又很低。

這個階段的經驗教訓是:分析產品核心目標,抓大放小,給產品做減法。

如實在無法決定砍掉哪些功能,參考迭代優化法,將功能按優先級分成三步驟:

  • 第一步實現最痛點功能(判斷痛點可以按產品核心目標,比如網盤類最重要的是文檔的上傳下載共享功能);
  • 第二步實現爽點功能(例如在網盤上可自行創建工作團隊,團隊成員均可在線維護文檔);
  • 第三步實現增值功能(錦上添花的功能,沒有這些功能也完全不影響產品使用,比如定時同步文件)。

階段二:追求體驗極致

隨著入司年齡增長,手里的項目也比原來多了。在注重功能實現的前提下,開始逐漸認識到用戶體驗的問題。

盡管在產品設計之初,我也盡可能的考慮UI界面、交互、功能邊界等可能給用戶帶來疑問的地方,但由于前期需求分析和經驗不足問題,很多細節都沒有考慮到,導致產品上線后依舊問題百出,用戶因體驗差轉而使用其他同質類產品。

這個階段的經驗教訓是:模擬不同用戶場景,預演產品的邊界,保證產品友好度。

預演的過程中可關注的要素有:UI界面、交互習慣、即時反饋。

  1. UI界面:現在的互聯網產品已經培養出一批成熟的用戶習慣,用戶看到1個icon后第一反應這個icon應該代表的意思,就是用戶的使用習慣。切勿在設計UI界面時為了創新而創新,保留現有用戶使用習慣的基礎上,可以使用戶學習成本最低;
  2. 交互習慣:當用戶點擊某個功能的時候,心里會有個預期,符合用戶心里預期的交互,就會讓用戶有“掌控感”、“爽感”、“安全感”。仍舊以網盤類產品為例,當用戶未選中任何文件的時候,此時功能按鈕面板中不應該出現“刪除”按鈕。如果此時出現“刪除”按鈕,用戶會感到疑惑和不可控感“是不是點擊刪除,就會把全部文檔都刪除掉?”盡可能不讓用戶感到困惑;
  3. 即時反饋:當產品因網絡、服務或用戶不當操作需用戶等待或取消操作時,第一時間反饋用戶?!癳rror 404”等此類的錯誤提示一定要杜絕,錯誤或提示類的信息要講人話,讓用戶第一時間知道發生了什么問題,得到及時的提醒和反饋,保證用戶的“掌控感”和“安全感”

階段三:尋求價值最大化

當產品做到第3個年頭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不會做產品了。

因為工作內容和角色定位的轉變,原來負責具體產品那種單打獨斗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除了考慮自身產品規劃的同時,需要考慮多產品之間的合作共贏模式。

單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我們往往更注重它自身的功能、用戶體驗及自身價值。當從頂層設計者視角來審視未來產品整體規劃的時候,產品未來定位及價值、與第三方的合作模式變得尤為重要。

還是以網盤為例,我們在網盤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嘗試突破網盤的自身限制,加入社交化元素,如增加文檔評論和團隊成員動態的功能。

實際運行一段時間后,發現此功能的使用情況寥寥無幾,經過后續產品和運營分析,將此功能下線但轉而與社交類APP合作用戶分享文檔的場景。既有效為網盤類產品增加用戶轉化,又補救了社交類APP文檔管理功能弱勢,一舉兩得。

這個階段的經驗教訓是:清晰界定自身定位和價值,與第三方形成雙贏工作模式。

產品本身的定位一定要清晰。增值功能不能替代核心功能,例如網盤類產品如果一定要去做社交,事倍功半,也失去了網盤產品的意義。

第三方共贏模式是衡量產品是否可以跨越自身局限,發揮更大價值的依據。

例如網盤不適合做社交,但社交場合可能涉及到文件傳輸儲存,網盤則可承擔底層文檔傳輸工作,不同用戶在社交平臺發同一文檔,只需傳輸鏈接即可,無需實體文件來回傳輸。

這對社交類產品來說減少了資源占和性能消耗,對網盤來說,增加一個高粘性用戶場景。

最后

產品思維如同產品一樣,會在實踐中不斷打磨,不斷優化迭代,好事多磨,好產品也如此,希望每個產品經理都能在做產品的過程中發現樂趣,獲得成長。

 

本文由 @鬼臉嘟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空洞

    來自北京 回復
    1. 泛泛而談,持續優化

      回復
  2. 祝愿自己如愿以償走上產品道路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