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維到方法到執行,我是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的

14 評論 21073 瀏覽 278 收藏 10 分鐘

從傳統制造業轉行到移動互聯網行業,從產品小白轉變為一名創業者兼產品&項目經理,在差不多八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5個產品。這段轉型經歷多少印證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句話,產品經理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訓練習得的。按耐不住文筆的沖動,總結這段時間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交流。

雖然移動互聯網發展愈發成熟化,產品經理從“自然生長”往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有人認為成為產品經理的門檻越來越高。筆者卻認為這反而更有利于產品經理的培養,因為這正是一直分工細化的表現。但不論怎樣,要快速成為一名產品經理并勝任,這就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做好準備。

思維層:形成有效的思維框架

思維框架對于我們并不陌生,每天我們在踐行著自己習慣的思考方式和路徑。比如選擇地鐵出行的最佳線路,即使同樣出發地和目的地的人可能也會有不同的選擇,這種差異就是思維框架差異的反饋。

屏幕快照 2016-03-18 下午6.31.49

對問題的定義,對方法的選擇,經驗判斷等的不同,都會影響結果。每個人在自覺或不自覺的形成和使用自己的思維框架。如果從結果來判斷,并非所有的思維框架都是有效的。

思維框架有很多,可以發散收斂,可以聯想遷移等等。如果把產品能力的學習看做工程問題,而解開這個問題的過程就是我們的思維框架。

1. 準確定義問題

這里的問題就是目的,要拆分目的的不同屬性。比如選擇最佳線路,對于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少換乘就是好的;對于不趕時間的大媽來說,人少有座位的路線就是好的。當然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真實的產品工作中要考慮的問題和目的有很多維度屬性,不要為求快而忽視了對問題的深入剖析,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分解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魚骨圖,思維導圖,對比矩陣等等都可以找到。

2. 識別關鍵要素

通常問題都是復雜和關聯性的,拆分開有很多細節。這就需要識別關鍵要素,通常采用“20/80原則”。使用這個方法需要有一定量的數據統計,來做量化的排序。往往有些時候,問題是新的,缺乏現有的數據。沒關系,不能定量就用定性的方式,創建簡易的矩陣權重來定性賦值??傊?,要靈活變通地使用方法。

3. 制定有限變量的執行策略

確定關鍵因素之后,就要制定具體的執行策略,這里的方法就更多了。有一點需要關注,就是“控制變量和標準”。因為,我們要給自己的思維過程提供一個反饋機制,這樣才能獲得提升。如果變量太多,那么反饋就難以有效。我們研究問題不常用“控制變量法”么?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考慮操作步驟的優先級,這會影響執行效率。拿蓋房子做比方,一層一層蓋肯定不是最優選擇。通常是鋼筋混凝土框架先立好,然后外墻,再處理裝修內飾。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主題框架利好,后續細碎工作可以并行推進效率高;二是降低了后續執行方向出錯的概率。

4. 優化反饋鏈路

所謂“溫故而知新”,根據整個框架過程和執行結果的映射關系(y=f(x)),可以整個思維提升鏈條和執行過程的關系。分析它們,可以幫助提升思維能力和執行方法的選擇,這是真正形成有效經驗的過程所必要的。

方法層:快速學習方法和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關產品經理的工作方法和工具等介紹很多。有思維導圖的工具,原型設計的工具,文檔用的工具,能搜到不到關于工具孰好孰壞的討論甚至爭論。作為初入門者,可別看花了眼,也不必糾結于孰好孰壞,所謂“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工具好不好,真正用的人說了算。

1. 快速入手

最好的學習就是實戰,作為初入門的產品經理要有這份勇氣。與其花時間研究工具的好壞,還不如直接上手開始做。上了路,也就成功了一半。第一個原型是用ppt做的,是不是很low?當時用axure還不熟練,在時間緊迫的情形下,還是拿起來得心應手的ppt,三下五除二。結果還不錯,開發人員和設計人員都接受了。經過這個過程,給自己增添了信心,面對不熟悉的事情,也更有勇氣去挑戰。

2. 總結要點

使用”土方法“解決了新問題,并不說就不要掌握新方法新技術。?新工具肯定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而被推薦,自然是要掌握。與此同時,通過快速入手使用,達到快速接觸和掌握要點的目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里的要點包括:為什么要使用這個工具;使用這個工具要注意什么;與工具相配合需要的準備等等,要知”器之所用“、”器之長短“。就好比習武,光有招式沒有心法,那也只是個花架子。

3. 觸類旁通

要點掌握了,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嘗試去熟練掌握。在此基礎上,做到觸類旁通不是難事。這里的觸類旁通不僅是指掌握工具的技巧的遷移,比如掌握了axure再去用wireframe也不是什么難事,而是在學習新工具的方法論,也就是說怎樣去學習很掌握方法技能是高效的。

執行層:制定有效的成長計劃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個口號性的問題一直被我們使用,卻沒與認證回答過。反正有一點:鋼鐵不是一天練成的。再高的熱情也會被時間磨滅,而成為優秀產品經理的路又彎又長。關于堅持的方法有很多論調,像10000小時就能專家等等。我們往往喜歡口號,卻忽略了有效的方法。人性本來就是多變的,你不給自己一點好處,你的精神和身體都不會那么聽話。

1. 二十八天計劃

也許最好的克服惰性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根本停不下來”。28天可以培養一個習慣,適合自己的習慣就是好習慣。將產品經理能力的成長分解成可培養的習慣,然后分解成一個又一個28天習慣培養計劃,堅持28天不能養成的習慣就果斷拋棄。

2. 成長獎勵

了解自己的本性,是自我激勵還是外界激勵型。如果是自我激勵型,那就給自己設目標,一級一級往上提升難度,一定要記錄下來,越詳細越好,當最好拿著滿滿的成長記錄,自己都被感動了。如果是外界激勵型,那就不放過“炫耀”的機會,給人夸一夸,心里樂開花??傊枰鶕ふ易约菏苡玫募罘绞?,即使俗一點也沒關系。

結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為優秀產品經理的路很長。經驗和方法會受限于視野、經歷,因此,需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態,與外界保持溝通是十分必要的。這里的外界既包括人,也包括萬物,它們都有可能是思維和方法的素材。

最后,用一句話共勉: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作者:劉志(微信公眾號igoodpad),傳統行業跨界產品經理,上海西南某高校出身的草根創業者

本文由 @劉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還挺好的,就是里面好幾個錯別字強迫癥患者看了表示很難受。

    來自本機地址 回復
  2. 傳統行業轉互聯網很難啊

    來自上海 回復
    1. 是的,低頭吃飯抬頭看天,機會先降臨給又準備的人

      來自上海 回復
  3. 感覺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好

    來自上海 回復
    1. ? 哈哈,我也覺得是

      來自上海 回復
    2. :mrgreen: :mrgreen:

      來自上海 回復
    3. 且行且悟,邁開腿就有了往前的慣性

      來自上海 回復
  4. 第一次發文,通過微信有些朋友來交流,謝謝大家,感覺還不錯,fighting

    來自上海 回復
  5. 一看就是理工男寫的

    來自上海 回復
    1. ?? 理工男也有文藝小清新的時候

      來自上海 回復
  6. 作者思維很嚴密啊,是數學出身嗎?

    來自上海 回復
    1. 理工科

      來自上海 回復
  7. 期待第二篇 加油

    來自江蘇 回復
    1. 謝謝鼓勵,也歡迎提批判性意見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