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板產品運營之間多一點相互理解
本文是一篇老板產品運營都在想些什么的問題羅列。大家都不容易,看看對方都在想什么。
任何產品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想法,然后從框線圖-功能細節-需求文檔-一行行代碼-一個個頁面-完整的APP-測試人員進行測試-推入市場進行驗證-接受市場反饋并及時進行調整-可行后開始大力度推廣-不斷優化完善功能和修正BUG-受到市場的持續歡迎或者摒棄。
這是對于一個APP生命周期的最簡單的描述。
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但是在這之前,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考慮:
當老板或者說創業者決定做這個產品的那一刻開始,就意味著會面臨各種不確定、不被理解和各種挑戰。
這時候你一個人是干不了的,因為你并非全能你需要團隊,那么人從哪里來?是找身邊人還是找優秀的人?
如何說服別人和你一起干?找什么樣的人能夠相對容易拿到融資?
錢從哪里來,是自己有的還是身邊的人湊的還是投資人給的?如果不是自己的錢那如何說服投資人如何說服家人或者朋友?
找到錢以后如何找什么樣的地方創業?招聘什么樣的員工是合適的,員工的工資和期權應該怎么給?公司的氛圍和文化應該是什么樣的?規章制度如何制定?
——這是創業者前期就需要考慮的。
產品經理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從一個想法到一個APP,在每個關卡都有無數的細節,每個產品功能背后的細節以及細節背后代表的心理分析。
那么,今天我就說說一個產品生命周期我能想到的所有需要考慮的問題吧。
首先,我們先有了一個想法,但是很多時候想法只是想法,更多時候只是拍腦袋決定的,你以為是個需求但其實只是你一個人的自嗨而已。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驗證我們的想法是否可行,以及是否是真的需求。為了避免遭受巨大損失,我們需要前期進行調研。
那么調研些什么呢?調研我們的目標用戶可能是什么樣的,他們是否真的需要?
這就涉及用戶畫像和使用場景。
舉個例子:
我想要年輕人和老人之間能夠更好地互相理解,那么首先我就要先了解一個產品的用戶群體是哪些人,這在行業中的專業用語叫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本質上就是對產品服務的主要群體進行貼標簽,什么年紀、什么愛好、什么家庭狀況、什么消費水平、什么心理訴求。
在這里,用戶群體就是老年人和年輕人,我們需要通過我們的方式使得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相互理解。
比如,95后他們崇尚自由,不愿意被束縛,追求新潮、叛逆,這就是一個貼標簽的行為。雖然不是所有的95后都這樣,但是這樣的話會讓其他群體的人對他們產生一個大概的印象,這也是一種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確定之后,我們就需要明確用戶在什么樣的狀況下會使用這個產品,也就是上面所說的使用場景。
比如,jellow的使用場景:在工作疲勞或者休閑的時候能有個氛圍不錯、人員素質高的地方可以交流,說說平時不太好說的話,可以交交高質量的朋友或者學習一個新的愛好。
那么使用場景確定之后,我們需要開始明確產品的性質。是社交軟件?通訊軟件?資訊軟件還是工具軟件?
產品的定位是什么樣的?是想要滿足兩性親密關系需求還是興趣交友需求還是樹洞還是什么?我們的宣傳點是什么呢?
這些都確定以后,我們需要考慮功能細節。
我們需要做什么樣的功能頁面?
- 引導頁面(如何登錄、如何注冊、如何使用APP);
- 瀏覽頁面(新聞、視頻、商品、用戶內容);
- 操作交易頁面(如何從一個接口跳到下單頁面);
- 補充頁面和反饋或者退出入口(和其他產品的合作入口、用戶的反饋通道、退出、個人的種種設置)。
引導頁面
啟動頁:啟動頁應該向用戶傳遞什么,是用上我們的logo來強化品牌還是說直接放上廣告,呈現方式是什么,還是說用戶可以設計自己專屬的啟動頁?
登錄頁面:是不是可以通過采集指紋,是不是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直接的登錄?那么這背后需要那些程序?我們的界面需要加入排斥機器人的驗證嗎?登錄的方式有哪些?如果密碼忘記的話怎么找回?登錄和注冊需要明確分開嗎?我們需要和其他平臺接入接口嗎?
瀏覽頁面
我們的菜單欄怎樣設計?我們的產品有哪些板塊?我們的板塊設計需要跟市面上的一樣嗎?我們要違背用戶的使用習慣嗎?如果我們調整了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內容板塊需要根據手機的規格而適當調整嗎?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需要一樣還是有明顯區別?
瀏覽頁面涉及內容的產生和內容的來源,內容的產生和內容的來源是從哪里來的?是APP內部生產UGC還是說需要從其他信息源得到內容?內容的篩選應該是怎樣的?需要進行分類嗎?如何進行算法的推薦和分發?要不要做優質內容的推薦?
操作交易頁面
購物車要不要加,要加在哪里?時間提示的東西要不要加,加在哪里?其他人的付費資訊需要顯示嗎,在哪里顯示,顯示的頻率是怎樣的,跳轉到付費頁面的話付費頁面需要怎樣進行設計?商品或者服務的展示頁面應該是什么樣的?設計的依據是什么?從心理學角度是擊中了用戶的什么需求或者說弱點?
補充頁面或者反饋頁面
通常都是和其他公司的各類合作入口,這里需要考慮到放置的順序是怎樣的?
這主要是APP結構上的,我們都知道如果是做社區的產品,社區的氛圍其實是決定一個產品是否能夠受到歡迎的最關鍵的因素。
那么,接下來就講講提升用戶體驗和社區氛圍的一些功能細節點。
功能細節點
要不要做即時的點贊、評論和回復,這是產品的重心嗎?這些互動是顯示在一級頁面還是二級頁面還是有提示的嗎,點贊是對用戶內容的認同,但是現在的點贊還是認同嗎?我們需要給用戶一些模板樣子的點贊和評論嗎?我們的產品是不是要回歸到人本身的互動呢?
要不要加入卡通或者說可愛元素,比如頁面奔潰的時要加入一些小可愛的文字或者卡哇伊的圖片來緩解用戶的焦躁?追溯到QQ的發展史和現代都市寵物熱以及女兒控,還有市面上大熱的卡通人物線上塑造,可以很清楚察覺到,現代壓力巨大的人們非常喜歡簡單可愛的東西;老年人更加,空巢狀況下老人常常會把寵物當作自己的孩子。所以,可愛或者讓人放松的東西一定會有人喜歡。
要不要讓用戶自定義個人信息和個人空間,定義個人信息的程度在哪里?性別?年紀?哪個大學(是不是可以選擇顯示還是不顯示)?感情狀況?性取向?身高?體重(體重是為了什么呢,如果不是減肥軟件和營養軟件或者相親軟件就真的沒有必要)?個人照片?
要不要讓用戶參與APP的個性化設置,比如背景圖片(背景圖片是系統自帶還是可以訪問相冊或者是自己拍照),比如音樂(音樂的話是系統自帶的音樂還是說我們跟外鏈進行合作),比如簽名(閾值是否需要設置比如簽名的字符是多長,超過這個字符有什么樣的提示,提示的方式是什么?是可愛風格的提示還是冷冰冰的直接提示?冷冰冰的提示是可以的嗎?)。
要不要做排名?這其實是為了滿足用戶的炫耀和虛榮感當然也會有人因為比較而產生壓迫感,當然也可以給用戶自由選擇要不要參與排名競爭。
要不要做勛章系統?比如你的答題多少得到一個學識淵博的勛章,比如知乎的知無不言、表示贊同、樂于交流,類似于打怪升級。這在現代的APP中都是非常常見的,即時的反饋對于用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們真的有必要做這類的勛章系統嗎?
要不要加入系統的即時互動?比如閱讀半個小時提醒你休息。
要不要上線未成年人提醒功能?要不要和家人或者朋友綁定然后加入提醒誰誰誰上線的功能?要不要加入對其隱身或者隱身可見或者單純的可見?
要不要做簽到或者集卡?簽到作為一個即時反饋的贊揚讓用戶產生努力看到了效果的感覺,會產生成就感,而且給了用戶養成系參與的感覺。但是如果是產品本身沒有吸引力,那簽到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信念也很難去做。
要不要在APP中加入一些緩解用戶的因素?比如網易云的捏泡泡和看螞蟻爬,幫助用戶解壓或者放松心情?,F代人的心理壓力已經夠大了,我們的產品能不能在功能上就能幫助用戶放松以及緩解壓力的同時,還能夠學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
要不要加入成果展示?這其實也是滿足用戶的成就感,比如恭喜你登錄多少天,恭喜你學習多長時間,恭喜你看書多長時間還提醒你可以轉發分享。
要不要忽視時間的作用?對內容全屏而讓用戶看不到時間的流逝?還是說我們要刻意的打出時間,提醒用戶去生活別把太多的時間用于網絡?我們需要做這樣人性化的提醒嗎?比如做老年人產品要考慮,我們需要上線和家人綁定功能,然后根據和家人溝通的時間來增加家人之間的互動嗎?我們需要通過老人回憶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來讓他們的子女理解他們嗎?我們需要通過我們的努力來讓家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彼此更能互相理解嗎?
要不要做游戲互動?比如種菜,養個動物。動物和植物養成的游戲都會給人帶來幸福感,就像前段時間很火的小青蛙的養成游戲。不管是捏自己的形象也好,還是線上寵物養成游戲也好,都是給了用戶一種掌控感和參與感。
我們的產品每個功能的細節是不是需要增加用戶的參與感,比如票選優先級排序中除了對產品使用產生很大影響的產品,其他的產品功能再由用戶進行票選?
要不要專屬的一個鏈接?比如點亮字母,比如一起種樹,比如一起線上做一件事,互動就能贊積分,攢的積分可以用來兌換和其他企業合作的東西,比如支付寶積分和愛奇藝會員和優酷會員合作以及購買一些周邊產品,比如網易云的積分可以購買周邊產品,是不是要做積分的事,是不是要和其他企業對接合作,入口選在哪里,放在哪個頁面時合適的?
社區或者社群要不要有一個專屬的稱呼,比如豆友、souler、吧友、即友、狐友、云村等等,稱呼上給用戶一種歸屬感?
用戶的數量應該怎么記錄?是需要通過編碼來做嗎?那我們選擇的編碼的方式應該是什么樣的?比如第一個用戶是00001第二個是00002第三個是00003,以此類推還是說a/b/c這種形式,還是說用食物比如油條代表1鴨子代表2山脈代表3,音符發代表4,然后具有相同數字的人作為與生俱來的緣分來組隊進行線上活動沉淀關系鏈??或者直接幾個進制,我們最后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給用戶進行編號?
要不要做卡片滑動或者翻頁的功能,這其實給用戶一種翻書以及自主權的體驗,我們需要給用戶自主權給用戶自我創造的快感嗎?
要不要加入根據個人信息的推薦,通過用戶提供自己的個人信息,并通過六度人脈的理論來給用戶推薦來拓展人脈資源建立聯系當然這也是幫助用戶來沉淀關系鏈增加用戶體驗的方式之一,但是也有些用戶很怕碰到熟人,所以這里是不是需要給用戶選擇權或者說提醒用戶是不是要屏蔽通訊錄或者微信之類的?比如抖音通過微信接入就讀取了微信的用戶數量所以能夠給用戶推薦,這也是沉淀關系鏈中的一種?那我們目前的技術能夠實現這些嗎?實現這些需要多大的精力需要多少代碼需要多少人協力?
要不要加入基于個人喜好的算法推薦,推薦的個數是多少?要不要在注冊的開始就讓用戶選擇個人喜好?如果做用戶選擇的話那可選擇的喜好有那些方向?選擇個人喜好的個數和方向要不要限制?如果限制的話是多少?我們根據什么來選擇用戶喜好的選擇?這個數據依據來自于哪里?是用戶調研還是訪談還是自己先做一做A/B測試?
這背后需要數據庫嗎?需要多少代碼能夠呈現?研發需要多少費用?
要不要顯示多少人在沒在線?人多的話可以給到用戶暗示自己并不是孤單的,有多少人在?是不是要給用戶營造一種親情感?
要不要做評論系統,給提供優質內容的大v進行激勵,比如達到多少個勛章有什么樣的特權,系統的代碼涉及到多少?
要不要分時段進行內容推薦?內容統計好篇長和時間,用戶可以自行選擇看長篇還是短篇,目前自己有多少碎片化時間,可以看多少內容,都可以給用戶一個直觀的感受,白天的話可能沒有大塊的時間所以內容以短篇為主,用戶可以自由切換?旁邊需要有隨時記錄的功能嗎?記錄的功能可不可以語音記錄?如果是語音記錄會增加多少成本?
要不要對用戶的內容做一個評價,比如keep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運營在評論打氣加油,需要通過這樣的互動來營造被重視的感覺增加用戶體驗嗎?那產品中是不是可以設定自動評價的功能?這部分功能由機器人來擔當?在對內容進行篩選之前
要不要讓用戶在APP的權力隨著等級提升而提升(等級是根據什么來決定的,是付費水平還是什么水平)
要不要加入聲音元素、視頻元素、配對元素(聲音對人的暗示等等)充分的調動人的感官?
要不要做一些提醒,比如評論的時候不能重復評論、一些不文明的詞語會被替換或者會被禁止、評論之前會有一下善意的提醒。
要不要加入群聊興趣群,群聊的設計是怎樣的?一個群聊用戶上線是多少,上線的基礎理論是什么,要不要提醒退出要不要提醒退出人員的發言是不是需要保留;留存的和退出的頁面狀態有什么樣的不同;要不要即時聊天,如果需要即時聊天的時間是多長,是不是真的能夠保證私密性?
分享的方式是怎樣的,通過網址分享還是通過跳轉鏈接分享還是通過截圖分享,截圖分享的頁面是怎樣的,截圖分享的借口是不是要和其他的APP進行接口 的接入,如分享到微信、知乎、豆瓣、短信、qq等其他,那么需要人員和其他APP的相關人員進行對接。
增加信息和喜好要快放棄減少信息和喜好的選擇要慢,這個時候要給用戶后悔的時間沒比如我們刪除好友的時候會提示是否需要刪除,但是添加好友或者關注的時候卻沒有這一步操作。
讓用戶進行交互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思維習慣,不要和用戶的思維習慣作對。
在信息上是否需要尊重用戶的自主權是不是要讓用戶自己做選擇,比如實名制是否是強制性的。
是不是要和其他人組隊或者參與,要不要抽獎,比如微信讀書的各種組隊贏取閱讀天數。
要不要加上已讀、閱后即焚,加上這個功能需要多少代碼多長時間去實現?
是左滑刪除右滑刪除還是上滑刪除下滑刪除,是不是應該順應用戶的使用習慣?
菜單欄的菜單需要如何排布,需要根據用戶的習慣最多不 超過7個方向嗎?什么樣的字體比較合適,顏色上呢?
系統跳轉從一個頁面跳轉到另一個頁面怎么做(在跳轉中需要多長時間,如果跳轉發現崩潰的時候顯示的文字是怎樣的,是需要加入可愛的還是說這部分的文字內容也是用戶可以自行編輯的?
最后的下單的流程是怎樣的,需要加入朋友幫忙付款的功能嗎,可以預售嗎?可以七天到貨不滿意退貨嗎?
點贊上有沒有能夠有細節上的驚喜的,比如點贊的圖片可以換成各種各樣的圖形,不單單是樹起大拇指還有各種可愛的圖案;下拉到最后有沒有什么驚喜,比如大家喜歡的貓貓狗狗的卡哇伊圖案,沒有人會對可愛的東西有抵抗力;每一個細節處要不要放上善意比如第一次評論的時候需要緩沖時間,需要閱讀一個評論守則給到緩沖時間。
要不要做push,push是定時然后自動編輯還是人工后臺推送,話題的選擇是怎樣的?(社會問題、熱點問題、節日慶典、星座相關、兩性困惑、親情關系等等),用戶是否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接受push推送。
用戶流失后通過什么方式召回,比如soul,用戶流失后主頁背景變成灰層,當有人幫忙擦灰的時候用戶能夠接收到系統召回的通知;比如系統過段時間就會給用戶通過短信召回;比如探探也是通過說有多少人喜歡你激發你的好奇心召回。
用戶能不能自我表揚比如自我點贊,可不可以邀請其他人來給自己點贊留言評論,比如知乎的邀請機制。
需要做話題集或者說是同質內容圈嗎?微博的超話或者說即刻的圈子。
要不要做信息流,信息流的呈現方式是怎樣的,排版是在一級頁面二級頁面還是什么頁面?
要不要做外鏈分享,在什么情況下做外鏈分享/外鏈分享是什么樣子的,每個頁面的版面需要怎么排版?
想到一個新的創意,那就是用戶可以在啟動的時候直接用指紋來啟動嗎,可以用捏臉或者橡皮泥的感覺做成用戶自動創造的形式。
定位是不是要加,加了定位是可以用來更好的進行匹配嗎?用戶量的推薦是根據定位、個人喜好還是應該什么或者都有?
產品肯定要有自己的哲學,是盡量克制還是一股腦兒什么都想要加呢?
登錄界面設置是在左上角還是右上角還是重新新開一頁,要不要做游客模式和注冊用戶模式?
用戶修改的位置設置在哪里?用戶的背景是不是需要修改?
信息流的動態需要如何展示,作為沉淀關系鏈的一種方式,我們是否需要完整的展示用戶所有的操作過程,包括點贊了誰評論了誰關注了誰關注了什么問題?在了解到這些之后我們需要做關于有沒有同質的問題或者人也可以關注這樣的推薦嗎?
當我們把所有的細節功能都考慮了清楚以后,完整的APP差不多就出現了。然后,需要提交到蘋果或者安卓系統那邊去接受審查,審查過了之后才能在各大應用商店上架。
那么一個完整APP的出現了,就代表著這一定是一個優秀的成功的產品嗎?
并不是這樣,這只是產品從想法到落實,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產品有了,接下來我們就需要用戶了,那么用戶如何獲?。?/p>
如何獲取用戶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是運營的事,但是產品在產品的設計工程中就需要把運營的思路思考進去,其實后面很多運營要思考的問題在前期產品已經考慮進去了。
1. 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獲取種子用戶?
各平臺軟文合作推廣,合作推廣的人可以是哪些人?那些人在哪里?領英?微博?知乎?即刻?脈脈?如何篩選合適的推廣人?性價比誰的更高?價格、自身形象和品牌定位、粉絲數量、過往的流量效果?粉絲粘性?
社交媒體分享?社交媒體的分享內容應該怎么做?我們需要了解到我們現在的目標用戶需要什么喜歡什么以及什么東西讓他們感到新奇驚訝或者被情感擊中。
用戶口碑傳播?用戶在什么情況下才會自動傳播?(當產品的體驗超過他們本身的預期;當界面和功能讓他們持續的耳目一新;當該產品能夠讓他們更放松看到更大的世界更純凈更愛自己或者能夠得到不錯的物質或者心靈獎勵或者是對于失去優惠的恐懼感的時候,他們會自動的自發的去傳播。
我在使用soul的時候特意做個一個粗糙的調研,發現有一陣soul在微博和抖音做推廣的時候來自抖音的用戶比較多,但是沒有大力推廣的時候依然有一波波的用戶是通過朋友推薦使用的,說說不方便說的話看看有意思的日常。
2. 通過什么吸引種子用戶下載并使用?
現金、金幣、引起共情的文案、舒服的社區氛圍、精確擊中用戶需求的定位。
- 現金和金幣的預算是多少,我們預期的獲客成本是多少,不同平臺的獲客成本有多大的差別?在哪些方面設置贏取金幣,金幣和現金的兌換比例是怎樣的?
- 良好的社區氛圍如何打造?細節處的提醒?優質的高素質的用戶?及時并且嚴格的處理速度和方式?以及自動識別不友好的言論?需要加上拉黑或者舉報功能嗎?
- 精確的需求定位到底是什么?是錢是性滿足還是真正的痛點被解決還是其他的什么?
3. 成功得到種子用戶后如何了解用戶的反饋?
- 通過調研問卷得到用戶反饋嗎?調研問卷如何設計?調研問卷需要發放多少份?調研問卷的結果如何處理?如何進行需求的優先級排序?
- 各社交平臺媒體平臺的搜索?哪些社交平臺的用戶是相對客觀理性的哪些用戶是帶有情緒和盲目的?結果如何統計?參考性怎么來衡量?
在得到用戶反饋后,我們需要思考用戶潛藏的需求我們真的了解嗎?我們真的明白了用戶的本質需求嗎?哪些反饋是必須要解決的,哪些反饋是需要深挖需求再解決的?哪些反饋只是用戶的情緒和心血來潮的感受,哪些反饋是技術上不能實現的,哪些反饋是成本過高但是用戶體驗效果不好的?
4. 培養維護到后期推廣后的曝光再到用戶的增長該如何處理?
獲取種子用戶之后,功能如何一點點給驚喜,而不是一次性填鴨式的完美?
功能上哪些是需要先上的,哪些是后上的?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5. 日活月活每日新增如何拉新如何留存
什么樣的文案和產品定位能夠引起目標用戶的興趣和共情?吸引他們自發下載需要做些什么?我們做到什么可以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留存?
日活月活數據分析工具每日新增的數量通過什么途徑可以分析,競品的數據和功能細節呢?通過什么方式得到準確的數據(七麥、艾瑞咨詢、AppSo等)?
我們需要通過百度推廣引流嗎?需要通過aso和seo嗎?需要通過在代碼里就埋可以了解用戶瀏覽痕跡的程序嗎?
在自動傳播之外,渠道分析哪個性價比最高?獲客成本是多少,推廣渠道的選擇比較如何進行?
當我們開始推廣曝光得到一定的用戶量的時候,我們依然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我們能不能做得更好、有更多新的創新,能夠挖掘到更多的需求?
作為一個企業中的一個APP,不能只有服務,最終也要盈利。畢竟自己的錢和投資人的錢也不是天上掉的,所以好的商業模式是重要的。
那么我們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我們前期的所有的成本是多少,那么我們產品中盈利的點有哪些?是像百度一樣賣推廣排名,像Facebook、微信一樣賣廣告,像soul一樣賣用戶瀏覽和語音匹配,像脈脈一樣賣人際鏈接,像虎嗅正和島一樣賣優質內容,像知乎一樣做live,像得到或者混沌一樣賣課程,像愛奇藝優酷芒果臺一樣賣視頻的優先觀看權,像小紅書以及拼多多一樣賣推薦的產品,還是像網易云一樣賣歌曲的永久權,或者像即刻以及產品的周邊?如果是內容或者周邊又需要和供應商合作。
那么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付費的和非付費的區別是什么?用戶的體驗和產品的商業化必然是不可兼容的嗎?
然后,當我們的現金流沒有辦法支撐一個企業發展的時候,創業者需要去找投資人。但投資人的錢并不是白拿的,你需要讓他們看到產品的成長性,不僅僅是現在的成長還有未來的發展方向。投資人去哪里找?投資人最看重的數據指標是什么(用戶的增量以及增量的途徑以及日活和月活)?
總結
創業是艱難的事,一個產品從一個想法到一個成熟的產品到獲得市場認可也非常艱難。運營也好,產品也好,設計師也好,程序員也好,常常會因為互相不理解而發生很多矛盾。
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考慮的點,而作為員工也常常會對老板的決策很多時候并不理解,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彼此之間都能夠盡可能相互理解。
本文由@吳萬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