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運營/設計,轉崗產品經理難不難呢?
轉崗產品經理,第一點需要評估的就是抗壓能力是否足夠強,其次才是是否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決策能力、溝通和協調能力。
我經常會被問到:
- 設計師轉做產品經理難不難?
- 運營轉產品可以嗎?
- 程序員是不是可以轉產品?
我周圍的產品經理也確實有設計師、運營、程序員轉做產品的,相當一部分也做得特別好。原先的崗位經驗也對產品工作有頗多益處,比如原來是設計師的,審美特別好,做的產品會比較美觀;比如原來是開發的,與開發交流的時候,省卻不少麻煩。
老實說,產品經理基礎的技能點很好學,在網上看下技能樹,系統了解一下、學習一下,問題其實并不大。后續的進階,需要在實操中,不斷累積經驗,不斷進步。
這個成長路徑,不僅產品經理是這樣,所有的崗位都是這樣。
所以,設計師、運營、程序員轉做產品經理,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際上,都是可行的。可行是可行,但是要不要轉呢?
首先還是得評估下自己和這個崗位的匹配度。
具體來說,是指評估你個人和這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特質是不是匹配。如果匹配,整個過程或許會稍微輕松點;如果不匹配,可能會有些痛苦。
那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特質呢?
一、抗壓能力
產品經理的壓力是一個系統性的壓力,來自各個方面。
設計師面臨的壓力是設計任務的壓力,這個頁面的完成情況,是否符合產品的需求,界面是否符合用戶體驗。在一定的時間內,經過修改,需要交付一個令人滿意的設計作品。
程序員面臨的壓力可能是工程壓力,程序是否完善,代碼是否優美,邏輯是否完整。
運營面臨的壓力可能是產品的拉新、促活、留存、轉化等數據上的壓力。
互聯網,每一個崗位都壓力巨大。
而產品經理面臨的壓力差不多是這些的總和。
產品上線前,我們要對交付負責;產品上線后,要對數據負責。
首先是需求階段,需求的收集、整理、判斷、決策,需求文檔的書寫,需求的評審等,需要對接的是用戶、上級、相關的同事等。
這個階段面臨的壓力是質疑。無論是需求的判斷和決策,還是具體的需求的評審,你將面臨各方的質疑。這個階段也需要較強的心理素質,扛得住這些質疑,并且要通過市場/數據/用戶需求/用戶體驗/用戶場景這些角度,把質疑聲一一消滅。
其次是設計階段,這個階段不僅僅是設計師的事情。前期產品經理需要把需求和期望的風格給設計師說清楚,設計中也要多次溝通,爭取設計完一個頁面,就評審一個頁面。不要全部都設計完了,才給設計師說不行。
和設計師溝通的時候,也要掌握技巧,要說明,為什么要改,怎么修改,而不是直接說丑。如果面對經驗比較老到或者性格比較好的設計師,其實算不上挑戰。關鍵是,有的設計師水平不好,脾氣還不怎么樣的時候,得充分發揮產品經理的說話水平,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暴制暴。有些時候任務時間緊,這很考驗人的耐心。
開發階段,前期需求討論的時候就得把開發拉上,不僅要讓開發知道,我們需要什么,也要讓開發知道,為什么開發。
開發過程出現問題,要能及時處理。如果需求變更,也要和設計師及程序員做及時的溝通。同樣的,不能總期望一直遇到遇到脾氣好、業務理解能力好、技術又好的開發人員。
遇到問題,要找到好的方式溝通。
產品關注的點是這個功能,而開發關注的點是實現方式。所以產品在表達的時候,盡量表達功能,而不是實現方式,實現方式交給開發來決定。
之前,我們做一個產品的時候,需要在首頁展示相冊的圖片,但是我們又怕用戶沒有圖片,所以打算內置幾張demo圖。
開始的時候,我的表達是“把demo圖內置在相冊”,開發說,沒有辦法內置,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獲取到用戶的相冊權限。而且用戶相冊里面無緣無故被塞進去了圖片,也會很奇怪。
這個時候,我發現,是我表達方式的問題:我的關注點是功能,但是我用的詞卻是實現方式,所以開發被我說的實現方式給絆住了。
我改變了我的用詞,我說,我需要幾張demo圖展示在這里。這樣開發就知道怎么做了,不用內置在用戶相冊,而只是放置到首頁這個位置。
所以有些時候,要注意說法的方式,盡量表達出你的需求,而不是表達你想象中的實現方式。我們畢竟不是開發,我們只需要把需求和意圖說清楚,實現方式可以交給開發做決定。
測試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僅僅交給測試人員就了事,也要隨時跟蹤。如果發現了BUG,開發相互推諉,產品經理就要站出來,推動解決這個事情。
是不是,到這個地方,就覺得有些心累了?
產品最后上線了,但是這遠遠不是結束。產品上線后的,拉新、促活、留存、轉化,也不完全是運營人員的事情。你要督促,要看數據、要做測試、要做決策,要想辦法;因為你的KPI不僅僅是上線,而是產品的數據和用戶體驗。
發現沒有?
- 其他人都只需要和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打交道,產品經理需要的是和一群人打交道;
- 別人可能只用完成其中一個步驟,產品經理需要的是跟進所有的步驟;
- 別人的業績壓力,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的交付,而產品經理面臨的壓力是整個過程和最后的結果。
所以產品經理,需要的抗壓能力超過了其余所有的崗位。這個崗位適合一個心臟剛強且有韌性的人,需要擁有強大的抗壓能力。
二、好奇心和學習力
產品經理需要對新事物抱有極大的好奇心。
不得不承認,創新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特別是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去觀察別人的創新,去洞察里面的原理,去學習其中的精妙。
這并不是鼓勵抄襲,特別是像素級抄襲。而是,我們從生活中、不同類的產品中、同類競品中,去發現里面值得學習的地方,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思考,把這些思考應用到產品中。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怎么判斷,哪些是好的;這些好的,怎么去學習,不要學到皮毛;而是要學到精髓,其實也是一種不簡單的能力。
總之,多看多觀察,保持好奇,學習的能力也能提升。
三、決策能力
古語有“房謀杜斷”,這句話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比如說,有的人就擅長決斷,決斷是產品經理不可或缺的能力。
快速決斷有可能是一個人的性格,但是在職場里面,更是來自于一個人的決斷信心。而決策信心不是憑空而來,是從經驗中來,從掌握的規則中來,從不斷的判斷學習中來的。
比如按鈕怎么擺放,我們了解到費茨定律,可能會據此調整按鈕的大小和按鈕的位置。
費茨定律是人機交互和人體工程學中人類活動的模型,它預測了從任意位置快速移動到一個目標位置所需的時間由2個位置的距離(D)和目標大?。⊿)有關。
比如哪個設計稿更好,我們可能會根據一些數據報告來判斷。
哪些交互方式更好,我們可以多去看看大廠的交互方式。畢竟這些交互方式,已經得到市場的檢驗了。
所以,決策能力也并不是單一的能力,而是一個學習、歸納、總結,并判斷的綜合能力。
最后,你不僅是要自己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也要告訴別人,這也需要你有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
四、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
我上面講抗壓能力時候,列舉了我們需要和哪些人打交道。
上級
上級有更高維度的話語權,們很多時候說一百句,可能被領導一句話就頂回來了。所以我們要研究和領導怎么溝通交流。他們關注的點是什么,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出發。
設計師
水平高的設計師,都可能比較自我。最極端的情況是,遇到那種水平又不高,還極端自我的設計師。
面對這樣桀驁不馴的設計師,我們也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
不要說一些太主觀的話,而是要從理論上和數據上去引導他們做出你想要的改變。僅僅說“我覺得不行”“我覺得很丑”“用戶體驗不好”這樣的虛詞和大詞,是很無效的溝通。
換成:“2019淘寶發布的雙11洞察報告里面,單色背景的創意呈現平均而言獲取了更高的點擊率,簡約氛圍在提升商品和品牌質感的同時,也更易清晰突出商品本身的特點。我們可以用XX色或者XX色來試一試,你看好嗎?”,這樣可能會好點。
開發
開發的鄙視鏈里面,底層可能就是產品經理了吧。如何和開發進行有效的溝通,也是產品經理很頭疼的一點。
不懂技術的產品經理要怎么和開發溝通呢?
其實沒有什么技巧,相互尊重,培養一種信任感。產品經理出色的能力,就是判斷決策能力,當這種能力在產品數據上發揮作用的時候,信任感會提升,雙方也會更好溝通。但是在前期沒有這樣的條件下,也可以通過多溝通,講清楚需求的前因后果,來慢慢培養信任感。
五、小結
如果你想轉行做產品經理,我想第一點需要評估的就是你的抗壓能力是否足夠強,其次才是是否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決策能力、溝通和協調能力。
如果以上評估都沒有問題,我想你適合做產品經理。但是這只是說你比較適合。
接下來,你還需要解決其他的問題,比如:
- 相比目前的崗位,產品經理是否是一個更好的崗位呢?不要僅僅看到外表的光鮮,哪個崗位沒點心酸呢?
- 轉崗也是有很大成本的。平時要花費時間去學習去了解、不一定好找工作、找到了工作可能前期工資不高、放棄之前的職業也是機會成本,這些都要要考慮。
- 原來的崗位和職業能帶來優勢,也會有一些思維慣性,要克服這些,過程中也需要一定的心力成本。
這些都仔細評估之后,如果都覺得沒有問題,就立馬開始行動吧。
作者:熊不知;公眾號:熊不知(ID:xiongbuzhia)關注我,一起聊產品吧。
本文由 @熊不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感謝作者大大的分享,讀到這篇文章的您,
如果想具備系統產品知識技能,
有一套體系化的個人項目作品,
想工作和求職,都更加的順暢!
那體系化的學習訓練就很有必要,
點這里,先看看公開課: http://996.pm/7GVQ4
作者:熊不知;公眾號:熊不知(ID:xiongbuzhia)關注我,一起聊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