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是一個加班方式
最近因為對接阿里系客戶的緣故,公司上下開始普及用釘釘,然而這款號稱阿里挑戰(zhàn)微信的強大產品,在實際使用后的體驗卻并不盡如人意,其構建的“讓工作回歸工作,生活回歸生活”的場景真的存在嗎?這句聽起來似乎很美好的宣言,總讓人覺得哪里有點不對。
?一個構筑在錯誤前提下的用戶場景
首先,釘釘所說的“讓工作回歸工作,生活回歸生活”是指用戶可以通過釘釘保證自己在工作時的專注度來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結束下班之后仍無生活的局面,為了放大產品的這一核心理念,釘釘甚至不惜在推廣時拋出這么一個噱頭“工作時用X信被各種八卦瑣事分神,所以你一直在加班”來暗示受眾快來用釘釘吧,用了釘釘就不用加班了。但是,難道有了釘釘大家就不會在上班時候刷朋友圈了?有了釘釘老板就不會無休止的下工作任務了?
這樣的推薦模式顯然非常的有失偏頗,作為一款協(xié)作工具釘釘始終只是一個輔助的角色,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釘釘確實可以緩解加班的問題,但并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對于一些工作任務本來就非常繁重的公司來說,它的出現(xiàn)最終可能會演化成“釘釘,是一個加班方式?!?/p>
?微信已經改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釘釘應該顛覆還是順應?
微信的出現(xiàn)讓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變得模糊,釘釘某種程度上忽略了一個需要工作和生活產生交集的區(qū)域——工作關系維護。不管是什么行業(yè),都必定會有工作關系維護的需求。假設微信真的成為一個純粹的聊天工具,無關工作,再無客戶、同事、領導摻雜其中。大家還有機會在微信運動點贊刷存在感么,大家還能分分秒秒透過這些工作伙伴的朋友圈了解到今天客戶or領導的心理情緒制定溝通方案么,銷售們還能如此便捷的找到理由噓寒問暖么?
盡管這種場景在最初誕生的時候,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上司或是下屬,乃至同事之間,基于對個人空間保護的本能,或許都是拒絕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已經開始逐步接受了這樣的溝通模式。人們一邊鄙夷著微信的過度捆綁,同時又離不開微信帶來的裨益,這樣的用戶習慣不可小覷。某些時候了解工作伙伴的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盡管釘釘也有開放社區(qū)功能,但由于“工作方式”的這個標簽,注定限制了釘釘?shù)纳鐓^(qū)內容和微信朋友圈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在這樣的情況下,釘釘或許有機會引導用戶同時使用微信和釘釘來分別進行不同內容的交流,但其并未在這場拉鋸戰(zhàn)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也無法消除用戶在上班時間開微信的行為。
?核心功能和產品理念的沖突
可能會有觀點認為,釘釘這個產品的核心點并不在工作關系維護上,而是強調“信息必達”,它的叮一下功能有效督促了用戶及時接收并回復自己看到的信息,讓工作中的投機取巧者無處可藏。聽起來確實是那么回事,但真相呢?真相是釘釘只保障了工作中“強勢”一方對“弱勢”一方下達的指令可被迅速反饋,而“弱勢”的一方卻沒有辦法去叮“強勢”的一方,我們不妨設想以下那么幾個場景。
- 你發(fā)給領導的消息顯示未讀,你會不會啟用未讀電話提醒功能去叮他一下?
- 你發(fā)給領導的消息顯示已讀,但領導沒有回復,你要不要叮他一下?
- 同上,把領導這個關鍵詞替換成客戶,你到底要不要叮一下?
- 再退一步想,把這個叮一下的對象換成同事,你要不要叮一下?
萬一領導/客戶是有什么事情在處理呢?萬一他們對你這種叮一下視為過分騷擾而反感呢?雖然釘釘有屏蔽叮一下的功能,但是萬一他們一時大意沒開呢?
以上這幾種情況,好像都不太好叮一下。
對于位置高于自己的對象,叮一下的強勢姿態(tài)很顯然讓弱勢者無所適從。
而對于位置跟自己相同的對象,叮一下也有不禮貌之嫌,一個原本就勤懇工作的人,如無特殊原因都會即時回復你的信息,而一個有心偷懶的人,則總是有無數(shù)理由來掩飾自己的回避,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你都沒有辦法理直氣壯的使用這個“叮一下”。
客觀來說,釘釘也并不是一無可取,免費的商務電話,先進的簽到系統(tǒng),和便捷的群聊模式都為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有其自身獨有的優(yōu)勢。而叮一下作為釘釘充滿爭議性的核心功能,既是亮點也是死穴。釘釘?shù)膭?chuàng)始人陳航曾經說道“釘釘三大升級,把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各種傳感器、無線設備、LBS技術融合在一起,每個員工都可以擁有符合自己崗位、職責、狀態(tài)的考勤方式,對企業(yè)而言,可以保證員工在放松狀態(tài)下解放創(chuàng)造力,這才是以人為本的工作方式?!边@個出發(fā)點本沒有錯,但是像釘釘這種從一開始就自上而下推廣的產品,其實并沒有給員工話語權,員工可以擁有什么永遠由老板決定。如果真的要營造放松無壓力的工作狀態(tài),“叮一下”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釘釘?shù)娜笔У降资鞘裁矗?/h3>
基于上述的種種,筆者認為釘釘?shù)漠a品研發(fā)者必須脫離阿里文化的限制,來了解當前的企業(yè)溝通模式和文化背景。大部分企業(yè)內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地位差異依然懸殊,而釘釘想要依靠當前的功能去實現(xiàn)高效協(xié)同,平等交流的目標,顯然是構筑在企業(yè)內部已然建立了平等關系的前提下再去設立的,這里面存在著因果倒置的誤區(qū)。
在這個倡導自由開放的年代,員工對于企業(yè)文化的建設已經成為了決定性的因素,平等尊重是維系員工和企業(yè)良好關系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釘釘所應該做的,是根據(jù)當前地位不對等的交流狀態(tài)去努力營造出平等尊重的局面,而這種明顯側重于“強勢”一方的功能設置顯然難以達成這個目的,甚至會造成上下級乃至甲乙方關系的惡化。這款產品到底是為員工而生還是為領導而生,陳航似乎并沒有想得太清楚,否則不會有文章開頭的slogan出現(xiàn)。
以上觀點僅為個人看法,對于釘釘未來是否能在企業(yè)協(xié)同應用的大戰(zhàn)中脫穎而出,我們拭目以待吧。
#專欄作家#
溫小臺,微信公眾號:wxyy1024,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譯鳴傳播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作為一名深度移互端發(fā)燒友,對一切相關的產品設計、運營推廣問題秉持探索挖掘精神進行多重分析,現(xiàn)專注于手游推廣領域。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知道為何人人社區(qū)里對貼子只有贊同,沒有不認同的功能,而且也不能像“知乎”一樣進行話題tag分類,對于這篇文章,既沒有數(shù)據(jù)佐證,也沒有第三方數(shù)據(jù)調研,感覺只是個人工作場景的一個反映,問問目前還有多少企業(yè)還在用QQ在進行溝通? ??
雖然沒用過,但分析力很強!~~
使用“ ‘釘釘 ’數(shù)以百計、千計的年薪近40w+的工程師們,產品們統(tǒng)統(tǒng)是吃白飯的嗎”這種觀點的,不知道“微軟放棄投資百億美元芯片業(yè)務”這條新聞有沒有抽臉呢
看評論那么多懟作者的,其實大可不必,個人觀點,角度不一。
最近剛好也在企業(yè)級項目里,從大的思路上講,我對產品的定位是偏向直接消費者的,也就是老板高層這些管理者。但是不代表放棄員工這個角色的感情和體驗。
其實做什么產品,一定要先設定好不同用戶角色之間遵守的產品規(guī)則。老板爽,不代表一定要讓員工不爽。沒有一款產品能兼顧滿足所有可能存在的用戶類型需求。再好笑的笑話也會在一個笑點極高的人面前成為垃圾。但是如果是笑話本身沒那么好笑,就不能怪聽眾笑點高了。
目前沒有數(shù)據(jù),不下定論,姑且先看“笑話”
一款工作軟件讓人人都爽,確實是比較天方夜譚了,因為“工作”本身就不是件特別爽的事,但在做這類產品的時候里面應該有一個尺度,就是盡量讓大家都不會那么不爽的情況下,最大化的提高工作效率。
剛才試用了一下。。發(fā)現(xiàn)可以作為自動的morning call 給女友。。。睡覺前設定好就行了。。
愛就是要主動和強勢
1.員工只是釘釘?shù)氖褂萌巳?,老板(是否使用的決策者)才是釘釘?shù)哪繕擞脩簦瑔T工用的不爽,只要不是致命性的缺點,釘釘不care。(同理可見各種公司、高校的內部管理系統(tǒng),UI、UX之丑令人發(fā)指,依然大行其道)
2.追魂奪命釘雖然恐怖,但是并不會因為有了釘功能,就無限制的使用釘。釘?shù)墓δ苁褂眠€是滿足在用戶緊急聯(lián)系的需求之上的,既然是緊急聯(lián)系,即便沒有釘釘,就不會打電話了么?
3.至于釘釘懟微信的“讓生活回歸生活”,只是為了懟微信而已,別當真了。
+1
對于問題1:文章討論的并不是釘釘care不care的問題,而是討論對于一款企業(yè)協(xié)同應用來說,這種側重于老板用得爽的評判標準是否適用,畢竟一款企業(yè)協(xié)同應用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誰用得爽,而是為了提升公司的效益,而提升公司的效益是一個涉及員工和老板的全局問題,二者這間如果沒有一個平衡的渠道會很容易降低企業(yè)協(xié)同應用的效率。(這也是為什么各公司和高校的內部管理系統(tǒng)近年來一直不斷進行優(yōu)化的原因,目的也是為了讓這些系統(tǒng)可以不斷提高效率)
對于問題2:當有渠道A和B完成同一個目的的時候,如果A渠道比B渠道更容易實現(xiàn)目標,人們會如何選擇?一般來說會去選擇A。使用釘釘也是,釘釘強勢追逐信息接收者進行反饋的形式會比打電話要容易實現(xiàn)得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助長上級使用“叮一下”的功能。而釘釘本身無法幫助用戶定義什么是“緊急”,所以下屬無法避免被“偽緊急”事件干擾。
對于問題3:釘釘針對微信“提出讓生活回歸生活,工作回歸工作”的系列傳播不必當真,為什么不必當真呢?BAT巨頭的推廣策略,通常是產品部+公關部+營銷部共同敲定的,不僅必須和產品功能相符,同時也必須和品牌理念及受眾需求相符,任何一句的宣傳語都必須是建立在有理可依的基礎上進行設定的,否則結局只會是落人笑柄,或被競品利用進行打擊。如果不必當真,那所有產品的推廣策略豈不都可以天馬行空,率性而為?那么對于被誤導的公眾,被誤解的產品誰來負責?
你現(xiàn)在的樣子就是釘釘?shù)臉幼?/p>
眾口難調。釘釘現(xiàn)在還是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的。我也不去妄自揣測樓主是否要說企業(yè)微信的回執(zhí)功能更人性?格局,眼界。然而還是那句話,you can you up。億級用戶的產品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與法則。
市場份額或用戶數(shù)量都是評判產品好壞的標準之一,但不是全部標準。所以本人也不會從員工體驗差這一點得出釘釘必完的結論。
我們拋開阿里系,騰訊系觀點不談。首先我先假設一個概念,如果題主的觀點有可取之處的話,那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樣的觀點的確是有可取之處的,但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你我皆知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句話也只是一個美好的向往,僅此而已;那么如果這句話尚且不嚴謹?shù)脑?,題主作為一名市場推廣人員(個人簡介),單單從個人主觀的“體驗”去妄自“揣測”一款已經具有相當市場份額的產品,是不是顯得不嚴謹了呢?
難道說 “釘釘 ”數(shù)以百計、千計的年薪近40w+的工程師們,產品們統(tǒng)統(tǒng)是吃白飯的嗎?這點實在是讓人難以茍同。 ?
1、數(shù)以百計、千計的年薪近40w+的工程師們是否等于“必然能出好產品”
2、或者您也可以看看業(yè)內對釘釘“叮一下”的風評如何
3、也可以談談您對“叮一下”這個功能的看法
4、每款產品必定有其不足之處,我并不否認釘釘有其自身優(yōu)勢
+1
釘釘它是一個開放平臺,比如說我給你一把槍,你可以去殺人,也可以去保護人,釘釘在做的不過是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而不是僅僅面對企業(yè)高層,你所謂的風評我不清楚具體數(shù)據(jù)是哪里來的,但是你可以了解以下風評差的這些人的年齡層次,他們是否真的在認真工作?還是因為釘釘?shù)拇嬖冢嵘怂麄兊墓ぷ餍?,觸碰了他們曾經的那塊蛋糕呢?回到產品本身它只是一個工具,至于你怎么用這個關乎到企業(yè)文化的本身,就算沒有釘釘老板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釘釘?shù)某霈F(xiàn)只不過幫助管理者更好的落實他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