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產品經理如何入門?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策略是什么東西。
策略是什么
1. 商品貨架
- Q1:我喜歡喝蒙牛酸奶,貨架上偏偏沒有,這涉及到什么策略?
- A1:選品策略
- Q2:貨架中間有一個兩瓶十元的標簽,為什么不是3瓶10元,這涉及到什么策略?
- A2:促銷策略
- Q3:為啥促銷商品放在第二層,不放第三層,這涉及到什么策略?
- A3:擺放策略
我們發現,即使是一個小小的便利店貨架,上上下下也有幾種策略來滿足用戶體驗和商業目的。
2. 今日頭條首頁
- 今日頭條通過人工智能推薦新聞,興趣匹配、千人千面——推薦策略;
- 每天新聞有不同來源:央視新聞、人民網、阿里巴巴——抓取策略;
- 圖片最上方還有一個搜索框——搜索策略
- feed流展示形式有:純文字、左文右圖,上文下圖——展現策略。
一個小小的頁面,背后也有多種或簡單、或復雜的策略在發揮著作用。
策略的特點
策略可以服務于任何一個行業、產品、形態,甚至只是一個目的。
策略是生活中無處不在解決問題的手段。
初識策略
策略與功能、文案、活動一樣,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作為一種常見和有效的手段,時刻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策略的四要素
- 待解決的問題
- 輸入:影響解決方案的因素
- 計算邏輯:將輸入轉換成輸出的規則
- 輸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我們回到剛剛商品貨架的例子,選取其中的促銷策略,看看這一策略的四要素分別是什么?
1)待解決的問題
制定怎樣的促銷策略才能使當日銷售額最大。
2)輸入
- 多少人來買(當日各時段人流量,不同折扣下的轉化率);
- 什么價格買。
3)計算邏輯(主要由策略RD開發給出)
4)輸出
在幾點開始設置幾折優惠可以使毛利最大。
再識策略
存在某類問題,該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會受多個因素的影響,不是恒定不變的??梢猿掷m收集這些因素的變化,并根據變化隨時調整解決方案,這種手段即為策略
策略的誕生
kindle屏幕閱讀體驗的解決方案
- 無——>背光開關:通過實體產品解決;
- 開關——>手動調節亮度:通過軟件的一個功能解決;
- 手動調節——>自動調節:通過背光自動調節策略解決。
新聞獲得的解決方案
- 無——>報紙:通過實體產品解決;
- 報紙——>門戶網站:通過軟件產品的功能解決;
- 門戶網站——>推薦引擎:通過推薦策略解決。
我們還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
軟件相對于硬件是更低成本的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策略相對于功能是更低成本的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
小結
策略是產品持續進化的產物。
在各類消費升級中,人們希望更好更個性化的服務,策略是降低成本實現個性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策略產品經理的通用方法論
策略產品工作的通用方法論
1)發現問題
- 定義理想態;
- 拆解未達理想態的情況。
2)解決問題
- 提出解決方案;
- 驗證是否解決。
通用工作流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
產品經理的基本工作流程
- 發現問題;
- 撰寫需求、發起項目;
- 跟進開發評估;
- 上線效果回歸&新的產品循環。
策略是一種面向更復雜多變問題的解決手段,工作流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著與功能產品經理的差異
1)發現問題環節
功能:一個人相對聚焦的需求(抽象聚焦,虛數)。
策略:一群人更多樣和更有統計意義的需求(宏觀構想每一類人)。
2)撰寫需求、發起項目
功能:收斂的解決方案:通過流程和原型表達產品實現效果。
策略:發散的解決方案:通過邏輯描述和效果示例表達產品實現效果。
3)跟進開發評估
功能:更關注結果:面懟開發結果驗收的性質,更關注呈現效果、而非實現過程。
策略:更多參與過程:通過多輪評估深入參與開發過程,與策略RD一起發現各要素中的問題。
4)上線效果回歸&新的產品循環
功能:更快達到理想態:面對明確單一問題,通??梢愿斓倪_到較好效果,close該feature的產品循環。
策略:可能永無止境的產品循環:復雜且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問題,需要多個產品循環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聊聊搜索策略
我們以百度搜索為例。
1. 定義理想態
用戶以最低成本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核心指標:什么情況下用戶確實得到的滿足,以什么指標衡量?
- 用戶沒有點擊行為,通過摘要滿足了它的需求,無后續變更搜索詞或切換tab;
- 用戶點擊了1條可以滿足需求的搜索結果,無后續行為。
2. 拆解未達到理想態的情況
用戶未點擊、點擊一條不滿足:
- 提示無結果——query解析太差、未收錄;
- 相關性太差——query解析太差。
點擊多條結果才滿足:
- 最佳結果未rank到第一位。
變更query重新搜索:
- query解析有問題、原query下的需求擴展不夠。
更改了其他產品線tab:
- 需求識別未包含該需求。
3. 提出解決方案
4. 驗證是否解決收集
步驟1當中定義的指標,看是否達成理想態,來判斷終止產品循環or進行下一輪的策略優化。
其實,搜索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策略,難以通過一個單一的可量化的指標去衡量問題是否被完全解決。且一個query對應的用戶需求在不斷變化,通常需要不斷進行階段性調研、抽樣分析,來不斷的優化策略。
寫在最后
方法論雖好,可不要貪學。
認知不足時,我們的實踐成本就會大大增加;實踐不足時,我們的認知就會容易產生偏差。
所謂方法論,實際上是對一類問題解決方案的抽象化總結,具有普適意義。但我們實際工作中,往往面臨的是特定場景下的實際問題。
通過實戰,把方法論、技巧內化為我們自己的能力,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作者:PM韭菜;公眾號:PM韭菜
本文由 @PM 韭菜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是不是要數學好頭腦好才適合做策略產品???
非常詳盡,贊贊贊
寫在最后的東西寫的好棒,學到了
有價值的搬運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