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早期是帶交互設計團隊,近兩年負責產品團隊,對于“需求”的接受方和給予方角色都有過扮演,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需求的正確打開方式”。
每次探討相關問題,我都會以一個餐廳的試運營案例作為開頭。這個案例是借來的,發生在蘭桂坊。A餐 廳試運營,請了第一批客戶來試吃,之后收集反饋,用戶的評價中規中矩。相對之下,椅子不好坐的負面評價就顯得很刺眼,這讓老板很苦惱,因為這些椅子是內地 找原木材訂做的,老板個人很是喜歡。第二天,老板叫來了廚師長,把菜單換了,廚師長很不解。沒有客戶說菜不好吃呀?為什么不把椅子換掉,而要換菜單。廚師 長還是照做了,老板要求新菜單里的菜色,必須是其他店里沒有的。廚師長絞盡腦汁,終于拿出了些創意,比如“石板人參蝦”,滾燙的石板擺在客戶面前,里面擺 著紅色的大蝦,人參高湯澆下去,人參香味與滾燙石板的“嗞嗞”聲一同撲面而來,色香味各感官的一次集體盛宴。之后再收集反饋,倒也再沒有客戶抱怨椅子不好 坐了。
有沒有對錯,誰對誰錯,我不知道。
我的理解是,椅子不好坐是事實,但作為一家餐廳,核心問題是菜色。大家看下重慶的小面,好吃的店門口都是蹲著一排人在塑料小凳子上吃。所以老板換了菜單后,椅子不好坐也就沒有人抱怨了。
所以, 需求真實存在并不說明什么, 真正能把設計結果區分開的, 是如何理解表面需求背后的根本需求, 這里的理解其實是個創造的過程。
你可以拿到需求就做,你也可以拿到需求,先想一想,去廁所轉一圈,找尋一下不一樣的緯度和視角。拿到需求就做:把椅子換了。有的企業覺得自己特別尊重用戶,不但換了椅子,還換designer chair,夠逼格吧,體驗設計就是超越用戶預期?;蛘吣阋部梢阅玫叫枨?,先去廁所轉一圈:把菜單換了。是不是在另外一個緯度,可以把那些忙著比椅子的餐廳PK掉?
這里的“先去廁所轉一圈”,牽涉到一些設計思維的相關概念:
如何把默認的死問題重新理解為畸形問題,如何習慣畸形問題沒有正確答案,如何尊重畸形問題背后有更高層級的問題,如果利用更高層級問題的某個答案讓競爭者的努力變得無關。往這個方向寫,要抄的書很多,比較無趣。白話一點,拿到需求,先嘗試在他的上一個緯度去重新理解它。
拿我們團隊新推出的產品舉個例子:Qlippie-裝扮穿戴式攝像機。
年前正式量產發布后很受歡迎,第一批種子用戶拿到機器,各式各樣的需求建議就撲面而來,如何去辨別,如何去理解,特別是開發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如何能在短時間內給到用戶真正需要的。
“Qlippie能不能設置長曝光?這樣用戶就可以在夜間拍極光了?!边@個用戶需求,怎么看?
首先, 這個需求可能真實存在, 但重復一遍, 需求真實存在并不說明什么, 畢竟每個項目是在有限資源內推進。所以拿到這個需求, 有在夜間拍過照的同學先回憶一下個人經歷。我個人是用Canon6D+1.4的大光圈,可以在一些夜間的場景里拍出不錯的。索尼微單配上2.8的餅干頭就不行了。iPhone就更加不用提了。設置長曝光呢?用單反試過一兩次,長曝光需要帶腳架的,那次專門是去大東山拍云海。
那么問題來了, 會帶腳架出去的大多不是小白用戶, 大多會帶上單反, Qlippie設置長曝光和單反一起拍極光, 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再來看看“拍立得”,這類產品的主要賣點很清晰,就是拍立得三個字,它會不會去和單反比拍極光?這就像菜色吸引人了,是否坐得舒服也不是太重要。
這里拍極光的需求,可能實際反映的問題是用戶甚至是團隊, 并不清楚Qlippie的主要賣點和區分點. 多元化的視角和拍攝玩法, 社交性, 直播, 以上Qlippie的每一個特點, 都比長曝光等單反類需求要來得有意義。
之前我們舉辦的創意視頻大賽,最后的獲獎作品“喂貓”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只能用Qlippie拍,放個單反或者手機在貓的飯碗里,都拍不了貓進食的樣子。又比如之前蘋果新聞拍的評測視頻,潮人用Qlippie夾在廣告牌上拍攝“六度空間快閃”,警察來了即拿即跑。這也都是iPhone,單反拍不了的。這些善于挖掘Qlippie多元玩法的種子用戶,一定不會在意單反的那些高級設定需求。我們能再做些什么去承托他們的創意和熱情, 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總結:
有限的篇幅其實只討論了一點:
需求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先不急著解決,用同理心去理解體會,在這個表象需求背后,是否還有更根本的問題可以被塑造出來,由于這個問題是基于你的獨特理解,所以你有機會在更高的緯度得出答案,讓對手的努力變得無關。
?
原文來自:騰訊ISUX (https://isux.tencent.com/qlippie.html)
作者說的很到位,需求本身一定是要排位的,越是靠后越沒有價值,但有時確是用戶體驗的重要方面,這時候就需要權衡了,不知道作者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確實好文,直指企業核心價值。直面本質。在下諸振國。想與本文作者交個朋友。在下WX396554498.可否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