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優先級總被懟,如何科學劃分需求優先級?

7 評論 23908 瀏覽 162 收藏 12 分鐘

需求的優先級是產品經理工作中常被提及的,那么在產品工作中,要如何去評估需求的優先級呢?

產品經理可以算作是需求管理工程師,跟進需求可能不算個難事,但是作為產品新人排優先級卻很可能是個頭疼的活,你如何評定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呢,是憑經驗憑直覺,還是群策群力,又或者看業務數據,還是聽老板的意愿?

其實排優先級是個很藝術的活,也是個很考驗人的活,小到業務細節的理解,大到產品戰略的安排,它是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好的產品是公司調度大局的樞紐寶藏,就算是個產品新人,也萬不可不動腦只聽領導的,或者只聽業務的,慢慢的你作為產品會越來越沒有話語權,所以今天來和大家討論一下最科學的評定需求優先級的標準

一、需求池管理

作為產品經理,最好針對負責的產品建立一個需求池,平時不管是來自業務的老板的需求,還是客戶需求觀察競品看到的機會都記錄進去,并對需求池進行滾動式管理。比如這樣:

有個需求池還不夠,我們還得根據自己的分析建立需求優先級坐標軸,每周的產品會上拿出來和大家討論(以前研究過產品會議上參會人對需求逐一打分的模式,這樣雖然看起來公平但是因為太費時費力被放棄了)。

需求收集方法論大概可以按兩種形式分類,一種是新舊論——現有功能優化和新功能增加,另一種是內外論,內部部門需求和外部用戶需求。下文的結構是以第二種形式進行討論的。

為什么要有后一種討論形式呢,因為第一討論形式下的新功能增加有時并不是個很重要的方面,現有功能優化常態化都是比增加新功能要更重要的,在我看來,不管負責的產品處于何種發展階段(是成長期或是成熟期),作為產品經理最應當關注的應該是必備需求和期望需求的的優化優化再優化。

90%的人打開支付寶就是為了付款,打開餓了么就是點外賣,將產品將用戶的一個需求的滿足做到登峰造極,何愁沒有用戶沒有增長呢。所以第一種切分也就顯得不科學了。

記得有句企業家的名言“永遠不要給我一個點子,而要告訴我現在的問題”。

的確,產品的工作以解決問題為主,以增光添彩為輔。為什么這么說呢?現有的問題一定是經過事實驗證待調整且必調整的, 而全新添加型的需求一來其必要性難以自證,是否符合當下的發展階段需要戰略性的俯瞰與討論,二來客群對標程度需要實驗,有大量的市場和用戶調研要填補,因此問題性需求遠比增加型需求更關鍵。

二、內部需求管理

來自內部的主要是公司各部門春筍般砸過來的需求,比如你是手淘的產品經理,閑魚的產品過來說小范啊我這要上個新活動你給我引流做個配合吧,比如商務過來說某個模塊的合作緊急停止了,你下版迭代把模塊給下線了吧,這些需求有些很緊急,有些令人懵逼,作為產品我要怎么有條理又有理有據地進行安排呢。

首先,要明確這些公司內部需求的優先級并清楚影響優先級的因素。

先給需求影響力定義一個公式;

提出方即是誰提出的這個需求?是老板是業務還是運營,或者是用戶反饋過來的。我們可以給不同來源方以不同的權重,比如我們是做pugc的,來自用戶的需求權重給0.9,來自KOL的需求給0.8,來自運營的需求給0.5,來自老板的需求給0.7。

困難時效即困難是短期沖突性壓力還是會長期存在的弊??? 這個參數以時間維度去量化。

提出頻次即同一個需求可能被不同部門或不同人或不同會議上反饋,一般來說一個需求提出的頻次越高,證明它的影響面越廣,越應該予以重視。

影響受眾即困難方,就是需求給誰造成阻礙了?此參數可以按影響受眾的數量*其重要性,一般來說可以按C端用戶,B端用戶,新用戶老用戶,普通用戶還是會員或者大客戶。

阻礙程度可以分為A完全無法使用 B很難使用 C可曲線解決但形成障礙 D稍影響體驗去打出分值。

綜上可以得出一個需求的影響力因子,并且在產品優先級的評級會議上闡述的有理有據。

三、外部需求管理:我想做,那用戶呢?哪些是用戶必須的?

按上述方法得到每個需求的影響力因子。然而會議上可能還會有人質疑你!小范啊,這些都是以公司內部需求為視角進行的觀測,我們做產品的還是要有用戶思維??!

為避免被此種雞湯型綿里藏針的建議否定,我們在做優先級平定時還要參考用戶的反饋。用戶是什么?用戶是產品最有力的論據和武器,誰說誰感覺都不好使,用戶說用戶感覺就是王道!尤其是在新增功能和去掉某功能這種誰說都不好使的艱難時刻,這個必殺技必須拿出來獻禮。

那哪里去找用戶感覺呢?用戶問卷這種成本低簡單可行又方向鮮明有力的東西,作為雞賊的PM咱哪能放過它,但是怎么搞功能問卷呢。

第一步:組織問卷內容,形式如圖

第二步:發放問卷

可以線下和線上結合的,且以由內向外的圈層方法輻射向外:

  • 首先線上一是要放在自己的官網/公眾號/APP,面向自己的用戶、會員和關注者;
  • 二是找對標客群進行發放,去XX社群XX垂直論壇去找目標用戶,比如女性消費群體就找小紅書,甚至競品客群啊,觸達形式也多種多樣了按性價比去挑吧,郵件push短信站內信廣告banner彈屏等等;
  • 最后記得給些獎勵哦,亞馬遜問卷調查一般都是會送免費代金券的呢。

第三步:統計結果,拿結果建立坐標軸

我的坐標軸是按照功能滿意度和功能具備程度兩個維度去圈定的,沒有按市面上比較流通的那個按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為象限軸去劃分。

先來看一下市面上常用的分類方法:

要說明一下為什么沒有選擇市面上常用的以緊急程度作為坐標軸呢,有兩個考慮:

第一,最最緊急的線上問題往往會采取回滾、重新發版的形式,輪到我們記錄進需求池的需求大概率都不是啥火燒眉毛的需求;

第二,緊急程度、重要程度這兩個考量維度全部都難以量化啊有沒有,你說以什么為考核依據呢?業務著急就是緊急還是老板著急就是緊急?Emmmm至于客戶著急吧,重要的客戶的需求那不就是火燒眉毛的嗎,不重要的穩當隔需求池里按期迭代??所以我就采用下圖的方法對需求進行分類。

這個比對維度好就好在滿意度和具備程度這都是可量化的,滿意度就是上文問卷調查得出的用戶調研結果,可以拿過來直接用。

其實不管是問卷調查還是一對一的用戶走訪訪談,按反饋的結果統計就行。再者app內部的意見反饋、公眾號和appstore的用戶留言、高投訴率的客服內容這種現成的feedback你得收集起來?。@得你是個多么有同理心和用戶情懷的PM~)

OK通過坐標軸上的不同類別的需求線把需求按用戶心智統計起來!

優先級排序:

必備需求>期望需求>魅力需求>無所謂需求>反向需求

舉個例子拿微信來說:

  • 必備功能:沒有滿意度就降低,有的話滿意度不會提升。聊天功能
  • 期望功能:沒有滿意度會降低,有的話滿意度會提升。群聊功能,朋友圈功能
  • 魅力功能:沒有滿意度不會降低,有的畫滿意度會提升。微信公眾號的打賞功能
  • 無差異功能:沒有滿意度不降低,有滿意度不提升。比如看天氣功能

四、總結

需求影響力公式法需求坐標軸分類法這兩大法寶,就是我在做PM過程中總結的排需求優先級的殺手锏,當產品人內外兩個方面同時統籌來自公司內部需求和外部用戶的需求,并且每個需求的影響力因子和用戶視角用戶心智都能拿出明明白白的證據來時,誰還敢懟我大PM的需求不現實不得當不客觀不合理呢~

本文由 @Crystal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kano模型

    來自北京 回復
  2. 還缺少需求商業價值的考量。

    來自四川 回復
  3. 感覺內部需求管理的提出方考慮用戶不太合理呢?

    來自山西 回復
  4. 對于產品新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給出了解決之道

    來自北京 回復
  5. 很實用!

    來自河南 回復
  6. 來自浙江 回復
  7. 贊!分析得不錯

    來自山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