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用時間表來提醒自己了——“鏟平經理”必備的“去污粉”
去年今時,做完舊選股寶1.0,開了個人公眾號,寫了一篇《沒經驗的小菜鳥PM,歷經九曲十八彎后,也能寫項目總結了》,當時記錄了自己做的不好的點點list。今年今時,做完新選股寶1.0,也想寫一篇總結,這個給自己最大感(ji)觸(tang)的點,與君共勉。(原來我都開始寫雞湯了啊艾瑪)
“是時候”用時間表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意識到時間表是重要的。你可能在文章里讀到這個觀點,也可能在一些交流會上聽別人說這個觀點,你會覺得很對,但是,看看、聽聽過后,轉眼就不記得了。
但是,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每天都需要”鏟平”圍繞產品的各方人員的意見、建議、需求、需要的資源協調等等,同時還要去研究什么對用戶好,什么對產品好。
崗位性質決定了你并不能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在你身邊,全是“各種污”,等著你去“鏟平”。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每天都很忙,但是一周、一月后,你未必會回答得出自己都干了什么。
這次,讓我意識到時間表的重要性的,有兩個時刻:
1、上周,也就是1.0版本上線前的最后一周,我們還在設計Logo、下載落地頁、App的歡迎頁和開屏頁。
這些東西其實并不是臨時才想到要做的,而是一早就在計劃中,只是,并沒有把它嚴格的放在時間表里。同時也沒有很好的預估難度以及預估設計的時長和一些其他變量因素,這點會放在下一個部分中進行詳細描述。
2、又一次做版本1.0,整體看,做事比從前條理一些,心態比從前淡定一些,而不會像一年前,整天都亂悠悠。但是今天在回想這一整個月的經過,發現自己居然不能很好的列出來自己到底做了什么,這個讓我感覺到恐慌。
所以,真的是時候去好好列時間表來“適當”規范自己啦~
用什么“時間表”呢
要去用,也要知道如何用、用哪些。
在講鏟平經理的時間表之前,我想描述一個類似層級關系的例子來總體感受下先,那就是現在很盛行的OKR制度:
- 公司年目標是什么?
- 細分的Q1、Q2、Q3、Q4的季度目標分別是什么?
- 圍繞公司的季度目標,每個部門的季度目標是什么?
- 圍繞部分的季度目標,每個人的季度目標是什么?
- 圍繞自己的季度目標,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只是大概借用層級,其他制度細節并不做具體展開)
那其實鏟平經理一般會用到的幾張時間表,從大到小,差不多也是醬嬸兒的:
1、產品線的生命周期表:
說實話,這個實在是太高端了,至少沒個6、7年經驗,是搞不定的。
這個我就不詳細說惹,反正就算說了,也是YY,并不是什么實戰經驗,等我4年后再來填這個坑,哈哈哈。
2、產品一段時間內的需求時間表(優化的需求池):
今天反省了一下去年總體的一個工作方式,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
會管理一個簡單的需求池,但是并不會深入的管理需求池。
什么意思呢?一個好的”需求池”,應該有以下一些行為:
- 把可能OK的需求放進來;
- 給所有的需求列個大概的優先級,并隨時根據情況調整;
- 不斷踢掉不再可能OK的需求;
甄別需求、甄別需求的優先級。
管理好”需求池“,自然就會有一個需求時間表啦。有關于需求池的管理問題,看來日后經驗豐富一些闊以總結一下,啊哈。
3、單個項目進度表
根據需求池里的需求優先級,確認好該版本要做哪些內容后,就開始開發了。
一般的互聯網公司貌似是么有項目經理的,根據不同的管理方法,要么是產品經理、要么是技術總負責人或者兩人同時進行管理。
項目進度表有幾個好處,大家應該都知道:
- 成員之間對項目的各個時間有概念,總體來說不會有項目遙遙無期的無力感;
- 每個人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做不完會有啥后果,可能會有個群體鞭策力吧;比如:設計師不能按時完成設計稿/后端不按時完成接口->前端和移動端可能會延遲?->測試會可能延遲?-> 項目會延遲…
- ?每個人知道別人每天要干什么,這樣比較方便配合。
- 鏟平經理會對某個功能需要多少人配合、要做多久慢慢積累概念,慢慢就“雖然我不會碼代碼,但是我知道大概原理和時間惹”的“經驗”。這種積累多了,應該也能體現在產品設計上,總之有好處咯。
注:列項目進度不是最最重要的,一定要先要確定清楚什么事由誰做。上文提到的最后一禮拜還在做宣傳圖,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一開始是給一個設計師做,因此順著這個設計師完成功能稿之后的時間去安排。只是后來因為一些原因,把那些宣傳圖給了另一個設計師去做,那另一位設計師的時間就非常緊惹,當然跟我本身文案功底差,需要一直改文案也有關系,吐血三升。
4、個人成長階段時間(目標)表【雞湯!雞湯!雞湯!】
我自己就有這個毛病,不喜歡短期目標,總喜歡在有激情的時候,給自己立個大目標。然后呢?堅持了幾天,就沒有然后了。
如果經常這樣的話,心情不穩定的時候,就容易很負面,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會。
醬紫,其實是很不健康的,不管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
第一次無意識嘗試、然后發現短期目標的可操作性,是跑10km。
第一次跑10km的時候,前6公里我還ok的,到了6公里之后,開始覺得自己跑不動了,不想跑了,但是又給自己10km的目標,不想慫,就又跑,但是跑不動怎么辦呢?我就盯著馬路的燈看,跑過這個燈,就盯下一個燈,跑過這個燈,就盯下一個燈,盯著盯著就感覺身心沒有其他,只有一盞盞燈了,然后就到了10km。
盯著燈的時候,就覺得我離它很近,只需要幾步就好,一個個幾步就到了跑完后面的4k咯。
喜歡立大目標的人,都比較心急,比如我,但是心急真的是吃不了熱豆腐的。選個小目標,踏踏實實沉下心來走,走走走,再選個小目標,走走走…
某天回頭看的時候,會發現,你就這樣走過了曾經雄心壯志設定的但總也完不成大目標。
(描述好像很不錯的樣紙,but瑤紙童鞋正在努力甩掉急躁的心,嘗試建立小目標…)
5、日工作時間表
這個就是用來搞清楚自己每天要干什么、在干什么的表啦。不管是用來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還是用來回溯自己一天的工作,都是極好的。不然,就會出現我上文不知道自己一個月干嘛了的怨念感。
這個其實很像花錢這件事。每個人每天都在花錢,你可能記得一筆錢花哪兒去了,但你記得一天的花銷、一周的花銷、一月的花銷是多少、花哪兒去了咩?應該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
從大學開始我就記賬,到現在5年了吧。最初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覺得每個月沒錢的莫名其妙。記了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的消費習慣了,就開始計劃每個月的預算計劃,雖然到現在還是不能好好執行,但是至少并不會像時間一樣,花哪兒去都不知道。
時間比錢更寶貴,更要知道花哪兒去了,是不是…
經常提醒自己時間表的存在好嗎
定了時間表但不去執行,不但浪費制定表的時間,還打擊了自己的小心臟。
辣么,怎么堅持做呢?
這點我做的非常不好啦,不過在慢慢改善中。
工具暫時推薦桌面日歷+桌面便簽,日歷用來記錄每天要做的事情,便簽用來記錄一段時間要做的事情或者其他備忘都闊以…
一定盡量鋪滿屏幕!因為太顯眼了!假裝看不到都不行!
然后加個學習互助微信群或者qq群什么的,在群里說明自己的目標,然后每天打卡根據完成度打卡。
自我監督力量不夠的時候,求助于旁人,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啊哈。
好惹,有關于這部分的總結就醬紫吧…
最后,有關于項目進度表我再簡單說一下:項目進度表并不只是為了那張表,而是:
1、各成員在評估自己時間的時候,會去回顧要做的需求、怎么做、大概用時多久,這給了程序猿們一個再一次理解需求、思考需求的時間;
2、各成員能夠信息一致,協同一致;
遇到過這種情況的:技術團隊按照功能模塊進行安排時間,然而設計師按照頁面邏輯流程進行安排時間,這樣對導致一個問題,就是設計師做的圖,開發暫時用不上,開發需要的圖,設計師暫時給不了,這就坑爹了。
3、項目需要有容錯時間;
可能誰生病請假啦,或者突然遇到某個問題比較大,或者公司沒網絡啦等等總是有可能的。沒有進度表,怎么去定容錯后的deadline呢。
4、項目進度表需要被監督和執行;
早會啊,每天說下自己昨天干了啥,今天要干啥,需要什么支持,每人可能最多就是1-2分鐘的事情。
這個之后闊以再單開一篇文章寫寫,啊哈~
#專欄作家#
killifer,微信公眾號:killifer。華爾街見聞產品經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腦洞大、笑點低、間歇性“有毛病”的理工科實力逗比少女。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