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生命周期中,我們究竟該做什么?

7 評論 28556 瀏覽 219 收藏 18 分鐘

產品經理們在處理來自不同地方的需求時,有著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分類管理、定期維護等不一而足。那么,對于需求的整個生命周期來說,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下面是我的經驗。

一.?獲取階段

需求的來源有很多。業務越復雜,需求就越雜。一個淘寶,產品需求就可以拆分成分類、檢索、排序、商品展示、營銷活動、支付、配送、售后等等。

你的職級越高,也代表著身邊人提需求的可能性越大。初入行的產品專員或助理,主要是得到被安排的任務;初級產品經理,需求來源主要是用戶和上級;產品負責人,需求來源就要增加老板和其他相關部門; 而作為老板,誰都可能跟他提產品需求。

所以在獲取到需求這一時刻,就必須做一個判斷,并且記錄。如果不做判斷堆在那里,等做的時候根本沒辦法梳理出頭緒,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疲于折騰需求清單。記錄當然是為了方便回溯。獲取到的再小的需求也記下來,不要指望你隨時能想起來每天聽過的每個需求。

做判斷的內容具體是什么呢?

第一,判斷需求本身的重要性

同樣是頁面寫錯了一個字,把「登錄」寫成「登陸」,和把「獎勵 15 元」寫成「獎勵 50 元」,重要性不言而喻吧。有個大致的預估。

第二,考慮需求來源

需求來源會表明一些事情,要慎重思考。比如老板提到的,未必是目前你能理解的,但他認為特別重要,就暫且把這個當成特別重要的,這是政治任務。再比如是用戶提到的,但細想他并不是目標用戶,他的需求就不必太關注。

第三,簡要得到需求背景

我自己工作中有三類需求絕對不記:沒說清楚原因的,不記(你做個 XX 出來,別管那么多);不說清邏輯的,不記(啊,這里我也沒搞懂,你先看看);不是實際遇到的,不記(哎,我覺得可能有人會這樣用)。

需求背景沒搞清楚,完全是浪費時間。有一句話的記錄,但不說背景,也是浪費時間。記的時候,我會確保格式是問題 + 方案,「XXX 在用我們的 XX 功能時,感覺 XXX,我們可以嘗試 XXX 這樣的方案」。

最后,依據這三個因素,判斷屬于大致哪個類別的。一般的需求管理都會分 P0-P3 或者 P1-P4,總之先打個標簽。這里的技巧是盡量標記為比估計的更重要一層的需求,就是你感覺是 P2 的,暫且先標為 P1。這樣以防錯漏,低優先級的標成高的沒關系,但高優先級的標低了會出現麻煩。這時候的預估往往不準確,但沒關系,等后面第二步再說。

比如這樣:

640

二. 討論 / 設計階段

隔一段時間,我們會開需求討論會,整理需求池,也就是記錄所有獲取到需求的表單。

我們會詳細討論每個需求的情況,確認幾個事項:

1.?需求的優先級

之前的判斷是粗估,這里的判斷就要精細了。一般需求的重要程度很難量化,尤其來源復雜的情況下。營銷部門著急要我們配合做活動,不做就少賺好多錢,業務部門著急要我們配合做一套自動化結賬工具,做了能節省很多成本… 有時抉擇很痛苦。

這里還是用最常用的判斷方法,緊急重要四象限法則(請自行百度「四象限法則」)。重要程度大致按這種排序:

  • 不做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和惡劣的影響的
  • 做了會產生巨大好處和極佳效果的
  • 跟重要合作對象或投資人有關的
  • 跟核心用戶利益有關的
  • 跟大部分用戶權益有關的
  • 跟效率或成本有關的
  • 跟用戶體驗有關的

緊急程度按這個排序:

  • 不做錯誤會持續發生,造成嚴重影響
  • 在一定時間內可控,但長期會有糟糕的影響
  • 做了立刻能解決很多問題、產生正面的影響
  • 做了在一段時間后可以有良好的效果

大家把能考慮到的因素想全,會標上 P1 – P4 的優先級。

2.?方案的方向

需求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我們會討論清楚到底用哪種解決。比如我們發現有刷單現象,可以事前提醒,告知用戶目前地理位置或訂單信息有嫌疑;可以事中限制,必須到達指定地點、拍攝當地照片等等操作來限制用戶;可以事后懲戒,提供給客服或者業務部門疑似刷單的名單和證據,罰款或者封號。這幾項到底做哪個?還是做其中哪幾個?優劣在哪?需要好好討論。

有時會有大概的方向,再去跟相關部門和需求相關的同事確認。這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暫且不提。

3.?指定負責人

我之前經歷過兩種需求分配制度。一種是每個人負責的需求范圍有清晰的邊界,那需求對應哪個模塊,就直接分配即可;另一種是團隊作戰,每次指定或者認領,誰都有可能接手任意需求。

前一種的好處在,模塊清晰,負責人可以對自己負責的部分足夠熟悉,但缺點是,工作量很可能不平衡,有的同事一直在忙,有的可能就比較閑,因為需求不是平均按模塊分布的。

在我們需求分配時,大致還是按照模塊分配,但在出現工作量不平衡的情況時,會酌情調整一下,讓活少的同事予以配合。

不管怎么樣,一定一定要指定負責人,他需要對需求負責,一直到產品上線后,出了的問題他也要承擔責任。要保證運營良好的工作責任制。

4.?劃定時間節點

許多產品經理會疏漏這點,只是覺得盡快去做,但總是做不完。

時間節點至少也要包括方案完成的時間。就是這個需求,能夠完好提交給開發的時間。如果沒有這個時間,對需求的管理就沒有一點意義了。

另外,如果是要跟相關部門再確認、或者要跟用戶調研、或者要統計各種數據再作判斷的需求,那還要有調研 / 討論完成的時間。

這個時間節點的劃定,主要是按照方案的復雜程度,用經驗做個簡單判斷。最長的時間周期也不能超過一周,保證需求的推動進度,因為很難有復雜程度超過一周的產品需求。對于有嚴格上線時間的需求(經常會出現,比如很苛刻的老板需求、投資人需求、政府需求等),要倒推出最合理又富有余地的時間節點。

討論完剛剛入池的一批需求,我們會再整理和討論其它狀態(有方案或者調研結論)的需求。這樣會議結束,每條需求都會得到更新。

我們在這個時刻,一般會讓負責的產品經理,及時更新需求狀態給需求來源方。當然,來源方 95% 的情況下會對進度不滿意,這很正常,但除非來源方有確鑿的理由,我們不會輕易調整優先級和時間節點。

三. 待開發階段

有了確切方案,我們會盡快跟研發的同事做可行性評審。這一步必不可少。我感覺題主出現的「落不了地」和「頻繁更改」的問題,要著重在這個步驟里解決。

可行性評審上,完成的是對需求的大致評估,要做的有這么幾件事:

1.?方案本身的可行性

在技術方案上,是不是能夠完成?就是讓技術部門評估這個問題。

2.?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一定要跟技術部門灌輸清晰的需求背景,讓他們也想一些可行的方案。方案未必是完整、準確的,但他們提供的思路,一般是可行性較高的。

3.?涉及的產品和技術環節有哪些?

這個需要相關的同事仔細討論。尤其是很多公司產品線比較多,有可能存在牽一發動全身的情況,如果相關的產品同事和技術同事不知情,必然會延期,必然會扯皮,必然會造成麻煩,必然會有各種改動。即便是再小的產品,也要分前后端,讓技術的同事來判斷有哪些人需要知情和參與評估。

4.?方案的成本如何?

看方案需要多少人、多少資源、多少時間來完成,也要看方案在技術層面耗費的不太明顯的成本,比如服務器成本、帶寬成本,給用戶造成的流量成本等。

有了這樣的討論,會議輸出的,就是比較嚴謹的可執行方案(或草稿)了。

如果會上遇到各種問題,要確認解決問題的時間節點。

四. 開發階段

開發需求的次序,我們不是完全按照需求池里的需求優先級來的。剛才說到,在可行性評估會上,我們會核算大致的需求成本,那成本結合需求的優先級,就可以得出需求的性價比了。

我在 創業公司產品經理怎么做??提到過具體的方法,這里不再贅述。大概是用這樣的表格:

1.pic

提交開發之后,相當于關閉需求。原則上,本次迭代不再加入新的需求。

當然啦,如果什么事情都是原則上那樣… 就不會出現這么多扯皮的情況了。

在開發中,扯皮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三種:需求太多,沒按時做完;需求有改動,導致了額外工作量以及開發的不滿;有新的緊急需求,導致發布延期。

這三種問題,再抽象一下,導致的原因很多,大概有幾類,分別是:

1.?產品方案不完整

方案不完整往往是沒有考慮全面。這個跟需求管理本身沒關系,就是在出方案的途中,看能不能把事情想全。

之前我們經常出現,做的時候技術才發現臥槽這里有個邏輯沒想通啊。然后喊產品來一起討論的時候,大家發現需要加一些功能才能完善邏輯。最后結果就是周六加了個班,大家很不開心。

這種事情也不好追責,畢竟參與者很多,流程拖得很長。硬要說是負責需求的產品經理有問題倒也可以,但總是片面的:他也不一定知道技術上開發才發現的邏輯。

后來我們反思,各個流程中的環節都要做一些調整,才能確保最終產品方案的完整:

  • 分析需求時,先梳理邏輯再出方案。能畫流程圖的畫流程圖,能畫邏輯圖的畫邏輯圖,能畫腦圖的畫腦圖,窮舉整體的邏輯。
  • 討論方案時,所有產品經理參與小組討論,一起提出疑惑,發現問題。
  • 可行性評審時,技術從邏輯角度提出質疑,發現問題。

之后再出問題,會回溯原因。如果是前兩個環節出的問題,那就是產品經理的責任;如果是產品經理未知的邏輯,那就是可行性評審中,技術的同事的責任。

2.?需求方的主觀改動

這種情況基本都是需求方或者產品經理的問題:他們在提交方案前沒有完全想清楚。

有時候都開始開發了,業務部門來人說,哎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好像不存在了,大家不要做了。他們覺得無所謂,還減輕了開發負擔。但對技術部門的同事來說,就好像在說「你被耍了,哈哈哈」。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

產品經理在對接他們的需求時要做判斷,他們是不是完全想清楚了,是靈機一動的小點子,還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需求方跟產品經理對接時出了問題。表述有誤,并且方案沒有跟他們核對清楚,結果產品功能上線,才發現并沒有解決問題。

我們的做法剛才多少提到了一些:要在任何需求的屬性(內容、時間點)發生變化時,跟需求方同步。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情況,也獲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比如這是我們的需求同步流程:

2.pic

3.?無法預測的客觀原因

這種是唯一一種能夠接受的原因,不需要有誰承擔責任。

比如,本來要做一個功能狙擊對手,結果做了一半,競爭對手倒閉了,那這個功能就沒有意義了,確實要廢除。

還有一些業務上的確無法預測的各種原因,導致原本存在的問題不存在了,也無可厚非。

這種情況下,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安撫技術的同事,尤其是跟他們解釋清楚背景和詳細的原因,不要讓他們誤以為是剛才提到的前兩種理由。

五. 復盤階段

需求從獲取到上線,走完生命周期之后,還要有一個很重要的復盤階段,尤其是在需求管理出過故障和問題的時候。

略靠譜的團隊,都會有復盤的機制,主要是防止問題再次發生。解決問題很簡單,如何盡量規避下次再出問題很復雜。

大致就是,要搞清楚之前出現問題的所有邏輯和流程,再去看在哪些環節可以做點什么,去防止再次出現。這塊的內容說得多了又得寫一篇文,就不多講了。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僅供參考。沒有什么流程和機制是完美的,關鍵在于怎么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如果哪些思路給你了啟發,那就夠了。

#專欄作家#

劉飛,原嘟嘟美甲聯合創始人,錘子科技產品經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豆瓣《最好的時代:可能是最真誠的創業日記》作者。文能提筆抒情,武能切圖畫交互。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能文能武

    來自浙江 回復
  2. 可以可以 最近被需求問題搞得有點慌 學習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相當好的文章

    來自廣東 回復
  4. 超贊的好文章,收藏了

    來自北京 回復
  5. 寫得很好,贊一個

    來自北京 回復
  6. 相當贊的好文章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