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考:為什么大家都做不好社交?
人是群體動物,社交是底層需求。這么多年以來,人類底層需求從來沒變過。產品經理看到了,想把社交這件事搬到互聯網上,但似乎大家都沒怎么做成。
社交為什么難做?
以終為始。我們來假想一下社交的終局是怎么樣的?我認為發展到最后都是多個永遠長不大的人群“圈子”。
這么多年來,無論時代怎么變,人群的社交模式都是類似的。就好像一大群人聚會,總會有幾個小圈子自己在玩。
巨頭很難做好社交,巨頭手上的資源是流量。巨頭的思維永遠是用大量的資源打出規模效應實現最大的ROI,不然這樣的項目在董事會是通不過的。巨頭的一大劣勢是評判項目的ROI定優先級。
小公司也很難做得好。小公司會因為要吸引更大的資本勢能而追求快速增長,在后文我會說到“增長”對社區有時候是有副作用的,可能漲著漲著,反而社區就沒了。
馬云用規模效應打通了商業這個賽道。張一鳴用算法突破了泛娛樂的天花板。但是社交這條賽道,總感覺缺失了一個生態。
巨頭是怎么做的?
社交就是人與人的連接?;ヂ摼W社交產品就是創造/承載社交的場景的產品。
做社交產品離不開兩個方法:
- 提供社交的效率工具。
- 把特定人群聚集自發形成社區。
這里舉陌陌的例子。陌陌一開始通過附近的人這個社交效率工具迅速在移動互聯網初期籠絡了大量人群,但陌陌也知道這種低頻工具場景是很難持續增長的。
陌陌也意識到了人群的重要性,通過群組來聚集特定的興趣人群,但還是偏流量的打發。人群特征不明顯使得群組根本就不可能做起來。人群之所以能形成特定的圈子社區文化,一定是社區具有顯著人群特征的。
種子用戶是最重要的。知乎一開始的定向邀請,小紅書第一版只做了iOS,B站的會員答題..etc。都是刻意地篩選人群。閃聊,頭條,聊天寶偏流量型打法,是怎么樣都做不好的。
既然群組的方式不行,陌陌希望通過做社交場景來做深業務。所以有了一系列的社交場景產品:聊天室,狼人殺,在線KTV等。但是依然是人群太泛,很難形成社交留存。我之前做過廣告業務,非常清楚知道精準人群的價值是遠遠大于流量的,社交這條道路是一樣的道理。
微信在其他人就沒有機會了?
很多人說微信壟斷了社交這個市場,所以其他人沒機會了。微信沒有特意去做社交,微信只是做了承載社交場景的工具。
想象一下微信如果沒有通訊功能,很多人可能就不用了。人類是極富創造性的。只要你給一個有空間彈性的工具,大家就會在這個上面創造出無數的場景。
我一直認為這種工具才是極為犀利的,還有的例子就是快手,通過一個富有彈性的工具創造出一個生態?;蛟S大家會覺得這個就是社交產品應該有的形態,如果是這樣思考,通訊工具天然的高遷移成本是沒有給大家留下任何的機會。
微信這種標準化的產品,是不可能針對一些社交場景去做特殊處理的,這就給其他社交產品留下了機會。
舉個例子,Snapchat就是一個針對社交場景創造的一個產品。Snapchat的成功,不是大家想象的閱后即焚的功能,它在當時給高中生創造了一個社交游戲場景:
高中生人群非常喜歡充滿荷爾蒙意味的惡作劇,Snapchat就是這么一個游戲,你傳一個惡搞略帶荷爾蒙的圖片給異性,它一會就消失了。就好像以前小時候男同學撩女生裙子的場景一樣,女生既害羞又生氣,打打鬧鬧就是一個完美的社交場景。
你玩他玩大家一起玩,很快這個“游戲”就在高中生圈中火起來了。后面正好這個游戲的載體是短信,這群用戶就留存了下來。
用產品力創造社交場景的機會還是很多,因為微信永遠不會針對性地做,所以你永遠有機會。
做社交用流量思維行不通,用人群思維或許還可以。
看過太多希望用流量做社交的例子,最后都以失敗告終。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瘋狂紅利讓我們認為流量為王,有流量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有一些業務是可以的,比如說泛娛樂,能夠通過算法達到流量的最大化利用。但是社交社區大概率是行不通的,所以無論BAT,TMD,羅永浩,用多大的流量都砸不出一個社交產品。
豆瓣,soul,知乎等可能一開始都是一個很不錯的社交社區產品,但是為了增長,只能不斷擴充品類和人群。結果發現平衡不了自己,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優勢。
社區要能做成一個社區一定是社區是有強烈特點的,這就限定了人群特征和數量。“個性化”和“增長“在社交這個領域下本身就是很難平衡的。
有人提出或許AI和算法能解決這個內容和人群分發分群的問題,或許是可以的,只要算法能足夠了解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了解除了點擊率等比如社區文化等抽象數據。
但是我很悲觀,算法是人設計的,一個人了解另一個人已經很難了。算法或許能超越人類的認知,但不在這個時代。而且收集大量數據的前提是社區先做起來,有蛋才會有雞,不然就是死循環。
做社交社區,流量一點都不重要,人群更重要。
社交這條道路非常難,大公司或許不一定有機會。但是因為難才有意思,才有機會。
以上是一些淺見。期待和大家交流。
#專欄作家#
Louis徐瑋,前facebook產品技術leader。有用戶增長產品,商業化產品,風控產品等相關經驗。中美互聯網行業的思考者。公眾號:Louis徐瑋 (ID:louisxuwei)
本文由 @Louis徐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大白話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做社交要小而精活躍度才會高,如果做的太“泛”,用戶在產品上尋找自己的定位是要花一定的功夫。人畢竟天生是一種尋找歸屬感的動物,只希望圈子中是和自己一樣的人群。做社交其實可以“泛”,但是要把握住圈子與圈子之間的共性,這樣平臺氛圍才會好。用戶粘性和活躍才會高
謝謝樓主的分享,做流量太難了https://www.thingjs.com/
大概率同意,打破產品邊界永遠是產品經過市場的驗證和大量核心用戶的擁簇后才是應該考慮的
有一定道理,但感覺過于偏激,流量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形成人氣,任何特定人群的社交都需要人氣支撐,特別是前期。我認為兩者都是必要不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