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義“成長模型”,做好“自己”的產品

4 評論 13373 瀏覽 44 收藏 13 分鐘

人一輩子,其實就是一種產品設計,好產品需要成長模型,我們要對結果負責。

本文的初衷是希望“你”不論進入哪一個行業都能正視自己,不要慫,死磕自己,尋找屬于自己的成長模型。

產品經理需要定義一套屬于自己的成長模型,就如同一個企業有中臺系統一樣,定義自己能力方向,沉淀、靈活搭配。

成長模型:拆解、組合、進階、沉淀

執行前拆解思考

1)拆解至最小單元

拆無可拆:每一件事、每一個情景、每一個人、每一句話、一組詞、一個字……遇見事情條件反射進行拆解還原至認知極限,極限即思考的邊界線,以這條線為起點不斷擴充,便可鍛煉發散性思維。

os:每個人的思維能力都不弱,只是沒有發覺,沒有激活,僅此而已。

2)思考顆粒度的掌控

細思極恐:不限空間、不限認知、多維度思考,不斷深究,思維延展到恐怖的程度。

os:在面試過程中,面對一個提問,通過思維在前,言語在后的模式,多維思考;直接、間接、抽象不同維度的情景都應在腦中模擬、具象化。

3)探究背后的含義

追溯原始:找尋藏在一切問題背后的那個始點,一件事不是可能存在多個維度的發問,而是一定有多個維度可以讓你思考的,挖掘是思維自由的破冰者。

os:比如我媽媽給我打電話,第一句問你在哪呢?我基本斷定這是有事情,且不方便別人聽……類似例子很多,請自行體會,這不是習慣,而是分析之后,數據為基礎來判定的。

調用能力組合技

1)能力數據庫檢索

經歷、認知、沉淀、能力:這四個階段一層層下鉆,實現了個人能力數據庫中的每一個元素的養成(如不豐富,請拼了命的加載新的能力)。

2)場景即組合邊界

解決問題,一定是可以有多維度解決方案的,只因有一個場景的界定,所以這個解決方案便局限了一種/幾種。

os:解決方案是一樣,每個實現這個解決方案的能力,未必是一樣。

3)追本溯源皆是效率

如果用一個詞來定義互聯網思維,那么它是“高率的實現需求的一種思維方式”,如果用一個詞來定義好產品,那么它是“效率”,解決所有與用戶鏈接的直接、間接需求,必然是高效的。

持續進階方法論

1)消除對方法論的恐懼

對于新人給一些意見,方法論不是多么高大尚且不可觸及的東西,方法論是什么?

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是可以通過不斷的經驗積累延伸出自己的方法論,未必一定要符合當下某些標準,是可以融入自己的理論的(集合邊界、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

2)方法論不是唯一的

這不是唯一的,復雜的、精密的未必是最優的。

抽象一下,想想吃飯習慣的問題,為什么有刀叉?筷子?甚至手抓飯?

這個行為習慣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對于印度人可能某些時候上手吃飯就是最簡單的“方法論”。

3)調優方法論形成的矩陣

第2點說了方法論并不唯一,把很多的方法論自組成矩陣,應對所有問題都可以調整矩陣的模型。同樣,方法論也是多維度的,同一方法論應用在不同場景下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方法論的組合也就更加需要“取長補短”(思維要靈活,不局限于規則)。

os:不同方法論進行組合,就需要切換視角去看事物,抽象抽取共性;比如說你去看一場電影,這個電影一定會事先告訴你它的世界觀(簡介)。

視角(這里的視角是指不同的觀影形式/方法)

1)上帝視角

電影只是針對于某一個社會階段、某一個人群、某一個角色詮釋一個故事,想告訴人們這個電影演的是什么?你得到一個什么樣的道理?這是以“宏觀→微觀”的方式展示的。

2)用戶視角

你是身處這個角色去看電影的,角色代入感,基于角色延伸出故事,這是以“點→線→面”的方式展示的。

什么電影是部好電影?

要么引導人們進入那個世界觀中,要么同理心,讓你去共情(不只兩點,不完全包含)!

實際你需要切換視角去觀察,它的最頂端是什么?被無視的微小襯托是什么?把觀影過程中所展示的每一個環節都“顆粒化”。

在不同維度出現事件的解決方案不一樣,但是會基于一個標準拓展開來,這個標準就是不同視角下的方法論的根基。

考慮整個全局,你總這樣去思考,你的視角切換就很順暢。同樣不同視角下的方法論也是不同的,到此跳出角色的視角,回歸自我之后,總攬全局,重新洗牌組合。你的方法論矩陣就會形成,且不是唯一性,是可配置性的。

內核沉淀與優化

1)拆解能力

持續鍛煉拆解能力,最核心的就是不局限自己,打破規則去拆,不能因為限制而限制了自己延伸的可能性。

2)效率組合

任何能力組合在一起,一定是提高了某種意義上的效率,多個效率(方法、技巧等)的組合一定是1+1大于2才OK。

3)克制與誘惑

克制:要刻意去克制自身的懶惰與未知恐懼,不丟失前進的小目標,不懼怕所有的未知,因為目標是動力,未知是成長。

誘惑:學會“體驗接收到誘惑”與“控制/使用誘惑的方法”,不失陷自我,不沉迷于誘惑,懂得研究人性,嘗試控制人性(誘惑指讓你沉迷的產品,控制與使用則是學會產品設計者背后如何利用人性弱點的方法及拆解重組后成功納為己用)。

以上則是個人對于成長模型的定義,是否適用于所有人還需要自行斟酌。

模型的轉化應用

成長模型抽象轉化為思維方式,拆解、組合、進階、沉淀,如何運用。

一個小思考

如何看透背后的思維邏輯?來一起拆解。

來個靈魂拷問:如果回到家不玩手機,我們生活還有什么?

這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思維發散的問題~

回應(筆者):

深究一下背后的邏輯,手機融入生活,源于手機中的產品(APP),放不下手機是因為各式各樣的焦慮與孤獨,基于生理需求的衣食住行,滿足后的上升就是社交需求。某些APP的深度用戶(沉迷/UGC)會延伸出尊重層(他人的認可:關注、贊賞、鼓掌、點贊、收藏等),如果達到一定成就,會成為頭部,那就上升到了自我生產價值滿足了“自我實現”。

然而,各類產品解決了這些,但這些都是基于偏虛無縹緲的“意識”層面。如果一切回歸原點,其實所有的產品,只是人對于信息“接收快慢”的焦慮。

所以成就一切結果的都是鏈接,而手機解決了這一切。

從前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那么拋離手機,生活有什么?

還是生活里的紛紛擾擾,穿越回“車馬慢”的年代,只是時間很漫長而已。

手機只是一個媒介,但它是一種提高接收信息的效率。

請抽象理解,圖中模型的應用是可以抽象自身能力而轉化產品能力的;畢竟太“落地”會限制思維抽象的能力,所以具體描述筆者就不寫在里面了。

深挖模型.png

總結

說一下“斜杠青年與跨領域全才”(二八效應)。

斜杠青年: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愿意成為在所處領域中的頭部,奮力爭取百分之二十的成功,不甘百分之八十的平庸,持續優化自己,多方向發展自己。

跨領域全才:事實上,這百分之二十的人中還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愿意做多個偏愛領域中的頭部。

這樣一群人在所處領域中成功,同樣可以在每個偏愛領域都得到相應的成就。不是因為別的,因為這群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模型,方法、能力與思維可以運用在各行各業,不斷復用升級、復用升級、復用升級。

從前沒有互聯網,沒有高效的工具,那些歷史長河中的偉人、多領域強者,利用他人松懈的時間,不斷多維度優化自己,才會在各領域中脫穎而出。

而現在我們所在的互聯網時代,無法(非絕對)做到各領域5%的頂尖,但是完全可以達到“一行5%”、“多行20%”這個級別(相對的)。

當然,我們付出的努力必然是更多的,學會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選擇高效方案,縮減時間成本。

從少兒、青年、中年、老年,每一個大版本都是成長的迭代。人一輩子,其實就是一種產品設計,好產品需要成長模型,我們要對結果負責。

最后送給大家一段歌詞,如同歌中詮釋的一樣,產品路漫長,帶著勛章持續啟航:

像奧德休斯一樣朝著心中的方向

哪怕眾神會在彼岸阻擋

當我需要獨自站在

遠方的沙場

武器就是我緊握的夢想

而我受過的傷

都是我的成長

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長

我再次啟航

帶著我的勛章

—— 勛章

 

作者:Unique,微信公眾號:Unique先森說產品(ID:Unique_Mr_z)

本文由 @Uniqu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知所云還以為自己寫的挺好

    回復
    1. 您優秀。

      來自遼寧 回復
  2. 扯淡

    回復
  3. 其實有時候多了解一些泛泛的東西,抽象一些思考,還是不錯的,
    工作中遇見煩惱,要有理由的去請教,而不是一點方案都沒有,
    哪怕你總結了一下遇見問題的幾個卡點,這樣被請教的人也很舒服

    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請教者說了一篇話,結果被請教者聽不懂,只能在話語中找抽象整體框架和關鍵詞,這樣變相的分析了一個“需求” ?

    來自遼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