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寧“識人五層次”說陌生人社交
作者學習了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從中認識到“人和產品的五個層次”,就此與陌生人社交的過程,分析五個層次如何層層遞進。
梁寧在《產品思維30講》的第2講中說到了一個她朋友做結婚教練的事,其中有一個“人和產品的五個層次”,也是這一節梁寧主要講的內容。
我聽了有些感觸,有一些關于這五層次與陌生人社交的思考,在這里和大家聊聊。
梁寧的“識人五層次”中,主要是從外到內的順序講的。
第一層:感知層
“一個產品,你拿到它,它設計的美不美,質感怎么樣。一個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這個人的身材、相貌,說話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這個就是外層的感知層?!?/p>
這是講的是我們的外部觀感了。
具體到陌生人社交場景中,如果是線上,則是頭像、昵稱、性別等外在的信息。做產品的都喜歡“偷窺”,曾經不止一次看到朋友要到一個姑娘的微信,第一件事就是點開頭像看看,如果是真人照片,還會放大看上幾秒鐘。
線下的場景就更加不用說了,我們接觸到一個人的第一眼就是這個人的相貌,男生看姑娘漂不漂亮,女生看男生帥不帥。如果比較合眼緣,還會忍不住多看一眼;真的特別合眼緣,膽子稍大的就上去要微信了。
那么,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得到什么東西呢?
我覺得,從建立第一觀感,引起對方興趣的角度來說。想要讓一個陌生人對你有興趣,頭像+昵稱的組合是及其重要的。
你想想,你是一個男生,你收到一條推送,是“@甜美小姐姐 成為了你的粉絲”更能吸引你點進去呢?還是“@老李 成為了你的粉絲”更能吸引你點進去?
點進去之后,是一個甜美的真人頭像讓你更有深入了解的欲望,還是一張藍天白云的頭像讓你更有了解的欲望呢?
那么怎么更加深入地吸引對方呢?這就涉及后面的幾個層次了。
第二層:角色框架層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馴化。”
第二層也是表面的東西,梁寧在這里主要講怎么去看一個人,從角色框架層來說,我們是有一定定式思維的。
我們的行為、能力、知識、所談論的東西,是一定程度受到角色影響的。比如說一個教師,他和你聊的話題也許十句話就會扯到學校、學生、教學、教育等等比較有角色特征的話題上。你總不能指望一個工廠上班的藍領天天和你聊如何教育學生,如何寫教案,如何看待青少年教育這些話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講如何和陌生人社交。其實當你開始沒有話題聊的時候,你想想對方的角色,想想對方的角色經常會接觸到哪些的話題,然后開放式地問對方如何看待,這大概率是可以聊很長時間的。
第三層:資源結構層
“它可能會包括了一個人的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精神資源,每個人其實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人生的歷程,其實大概在很多時刻,很多人都會處在同一個角色里。比如說我們都曾經是學生,或者是說畢業剛工作的時候,我們都是小職員。但是接下來,因為每個人的資源不一樣,大家的精神資源不一樣,出身背景、家庭的人脈資源不一樣等等,資源結構會推動一個人。我們可能都曾經是在某一個角色,但接著未來會進入到不同系統的不同角色。”
第三層就到了對一個人比較深入一層的認知了,因為這層信息,你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其實,我們和大部分陌生人交流,相互之間,只是觸及到了第二層。只有從第二層到第三層突破了,兩個陌生人才有可能持續交流下去。
人的資源結構相對來說是個更加隱私的東西,不經過一定時間的交流和溝通,你是無法了解透徹的。但是這一層的信息,你是可以通過別人嘴巴獲得的,這些信息在一個人的熟人圈子里面,你是可以打聽到的。
所以,假如你在追一個女孩,她的談吐氣質讓你很感興趣,鼓起勇氣去要到微信了。同時,基于她的社會角色,你們也有挺多的話聊,但就是遲遲不得突破,你找她的時候,你們有很多話題;你不找她呢,她也很少找你。
這時候,不妨從她身邊的熟人找到突破點,深入了解一下她的精神資源等。不然怎么說追女孩,閨蜜這一關是必過的呢。
第四層:能力圈
能力圈是個什么東西呢?
從梁寧的介紹中,我的理解是一個人的外在能力,大概就是有什么樣的能力可以完成什么樣的事情。
了解一個人的能力,這就不是一點點時間能了解的了。比如說你判斷一個人的溝通能力,一定是在和他有比較多的交流后才會有個初步結論的。你判斷一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一定是在和他近距離一起面對一些糟糕的事情時才能有所了解的。一般來說,了解一個人的能力三五天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我們去了解一個人,不妨耐心一點,花更長時間來深入了解他。這也許就是存在大量社交恐懼的原因,我們都很忙,忙到沒有那么多時間和耐心去了解一個人。
第五層:對自己存在感的定義
“也就是說,他對自己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狀態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什么時候他的存在感就極度讓他不爽,讓他煩躁。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動物一樣,是觸發情緒和推動行動的開關。”
我是十分認同這個觀點的,我們生來就說要解決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其中,要回答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是很簡單的。我是誰,可以基于我的社會關系定位,也就是我們第二層聊的角色,是誰的兒子,是哪所學校的老師,是誰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個相對的角色定位就可以回答我是誰的問題。
我從哪里來那就更簡單了,我們是無法決定我們的過去的,那都是既成事實。
唯一困難的是我要到哪里去,在夜深人靜時,相信你也不只一次問自己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比較泛化,有很多“兄弟姐妹”問題,就像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之類相似的問題,都是些靈魂之問。
雖然你可能覺得這些問題從來沒有答案,但是相信我,你一定是有的,只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你現在過的生活就是你的答案,你的現狀一定是基于你過往的選擇的,而在面臨選擇時,左還是右,很大程度是由你對于你自己存在感的定義決定的。
另外,人對于自己存在感的定義是會有所改變的。就像你年輕時候的想法是上哪所985學校,你一旦堅定了,你就會去做,去擴充自己的能力,去實現你的想法,滿足自己對于自己存在感的定義。當然了,你一旦達成,遲遲沒有重新定義的話,那就會裹足不前,躺在這個舒適圈里面,動彈不得。
回到我們聊的存在感和陌生人關系來說,這時候已經算不得陌生人關系了。當你觸碰到一個人的存在感的時候,你們已經是密友了,已經是相交甚篤的階段了。如果你還認同他對于他自己存在感的定義,他也很認同你對于你自己存在感的定義,你們很可能已經是一輩子的交情了。
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五層關系,兩人從陌生到看到表層引起興趣,基于角色有話題,相互了解對方的資源再到深入了解對方的能力,甚至了解到對方對自己存在感的認知,進而成為一生的密友。
能夠走到第五層的,屈指可數,如果有,切記一定要珍惜。
本文由 @安安安強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打卡 非常不錯
您好,可以申請轉載您的文章嗎
哈哈,標明出處??梢赞D
我在得到app上也聽過,講的還不錯
19年,反反復復,不知道聽了多少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