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從業者的思考筆記:關于產品&運營的關系

4 評論 10022 瀏覽 57 收藏 13 分鐘

對于很多剛工作的運營or產品的萌新們,其實心里一直會有一個問題,產品到底是怎么去工作的?運營又是怎么工作的?運營思維和產品思維分別是什么?在這里將會為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經歷,并做一些解答。

一、產品&運營的關系

互聯網的下半場,界定真的比較模糊了。區別上來說,現在界定逐漸模糊,因為互聯網產品趨于同質化,大體功能和設計基本固定化,用戶增長紅利期已經過了,所以很多時候產品兼運營,或者運營兼帶部門產品工作,因此我們應該去區分產品和運營實際是怎么開始工作的。

二、工作流程的差異

1. 產品工作流程

產品工作是一個需要思考和溝通的工作,從一開始的對用戶的思考,業務流程的思考,商業模式,需要和用戶溝溝通,老板溝通,開發溝通,上線后使用的跟進及溝通等。是一個很細的工作,從用戶需求的挖掘開始,完成功能的設計,到原型的輸出,PRD文檔的輸出,產品開發評審會,到開發最終上線測試。

如果沒有思考的詳細,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思維邏輯不夠透清晰,最終產品必然是會存在問題的。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分為主動的和被動的。

  • 主動的:就是自己主動根據自己觀察,產品使用數據反饋,能夠給公司帶來用戶或營收增長的前提下做的需求挖掘,例如一個運營需要一個分享工具,分享便于活動傳播;
  • 被動的:老板給需求,需要什么功能,說產品做一下功能。

需求分析的開始就是,基于用戶的角色–位置–關系下,在某些規則下的一系列流程。首先需要清楚用戶是誰?商業模式是什么?

①做商業畫圖,用戶畫像,了解整個公司業務和用戶

②做競品分析,了解競爭對手,和對方的產品

③用戶訪談,了解用戶習慣,用戶體驗等

④需求評審,大抵在這里需要一份BRD/MRD,甚至部分公司需要PRD

(2)原型設計

原型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未來產品基本功能的展示。

  1. 從功能結構圖——信息結構圖——產品結構圖展開,思考整個功能的需求和路徑,做最優解;
  2. 完善操作流程路徑,并以此完成原型框架;
  3. 畫原型,制作低保真原型;
  4. 內部需求評審,產品、UI、開發參與,確定功能的技術實現;
  5. 如果未通過,修改優化知直到通過。

(3)交互及視覺界面

在這里交互及視覺界面設計,部分產品不需要去做,只需要把設計要求交給UI和UX,最終成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跟進,最終形成高保證原型;內容包含頁面風格、布局、文字、色調等。

(3)產品開發評審會

將最終成型的高保真原型設計在最后會議過會,將高保證切圖、邏輯等給到開發。

確定開發時間后進行排期,然后進行跟進。

(4)開發跟進

日常和開發溝通一些細節問題,并且跟進開發進度,需要讓產品按照排期完成。

(5)測試及上線后工作

  1. 功能開發出來后,在測試環境,按照原型進行流程——操作——數據維度進行基礎測試,反饋BUG給到開發;
  2. 跟進專業測試的其他維度的測試;
  3. BUG處理完善,最終實現功能后,按照約定上線時間進行正常更新和上線;
  4. 在正式環境進行測試,并反饋BUG,跟進BUG處理;
  5. 發布時,最好出相關的手冊,后續跟蹤用戶操作數據和反饋,以便不斷迭代和優化。

【我的產品工作SOP-部分】

2. 運營工作流程

運營工作的開始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全局分析,公司內資源盤點,設立指標等&獎懲機制,沒有目標和獎懲的運營就是耍流氓,沒有資源投入的運營,就是低效的壓榨。在有一些偏線下的公司,那運營就是猶如行兵打仗,不做計劃,那怎么把公司虧沒了都不知道?!具@篇文章不涉及過于具體的內容】

(1)運營戰略

對整個行業做全局視角的分析,包含且不僅限于行業融資動向,公司內部復盤,競爭對手數據和動向,行業所處階段(初期、紅利期、成熟期、),重大事件等等。

一系列信息的掌控和分析,能夠輔助企業在一開始就做合理的決策,燒不燒錢?擴張哪些地盤?投入預算和相匹配的目標等。一般這些工作由運營總監或COO來做,也許直接推翻已有業務模式都有可能。

(2)運營策略

在運營戰略制定下來了以后,那這時候就需要對未來的運營定下基調,指的就是運營策略,說白了這就是打法。在個人的理解里,運營策略其實就是對公司內外資源的整合之后,從哪些角度或者維度去切入想要開展的運營工作。切入角度和合理利用當地和公司資源協同開展,將會省很多錢,并且很可能效果翻倍。

例如:

  • case1,活動運營,定下2020年大基調,2-5月做新增用戶,并且伴隨對老用戶的喚醒,那活動設計上就應當是傾向于對新用戶花錢,花錢后的消費和二次留存等就將是非常關鍵和核心的指標,設計活動時就應當設計好推廣渠道、傳播機制,同時對老用戶給予優惠及刺激。
  • Case2,做全國新市場的開拓,比如人家在長三角根深蒂固,自家公司主要在珠三角,那如果要進入長三角市場,就需要選擇合適的策略,挖人-大新增獎勵同渠道收割用戶-活動預備,亦或者在他們好的城市-上海,搞一些事牽扯其經歷,然后快速擴張其他城市。

(3)運營計劃

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基礎管理者就需要參與其中給領導建議,比如目標是什么,考核的KPI是否合理的過會,需要準備的資源、協調的部門、準備的人員、財務預算、ROI的模型,最終形成運營計劃甘特圖,短則1個月,長則持續半年甚至一年的全部計劃。

PS:一定需要算好投入多少,產出多少新增用戶、銷售業績等,并且告訴老板,不然老板心里也很慌。

(5)執行計劃

日常工作SOP由運營總監及主管完成,然后按照定下來的時間點逐一完成,物料準備、費用申請、人員招募和配置、人員培訓等,最終效果如果一部分取決于團隊是否統一了思想,實際執行中效果如何和反饋調整,突發事件的處理(例如技術BUG)等。

例如,定下機制,每日會議匯報、溝通反饋機制、每周周會及下周計劃。

(6)運營復盤

復盤的時候是針對每一個運營管理層,如果團隊比較小,那就是需要每一個人輸出自己的結果,復盤可以優化和不足之處。

三、思維方式的差異

1. 產品維度

產品一開始絕對想到的是需求方是誰,然后需要什么功能,這個工程的流程是什么,會產生什么樣的數據?

產品思維里,不會一開始就去像運營一樣思考,這個月目標是什么,怎么拆解和執行。這就是最大化的差異;當產品驅動運營發展時,就是下面的思維路徑。

另外會思考產品能提供哪些剛需,或者以產品機制、游戲規則設立后,讓產品能夠自傳播,從產品的傳播誘因、實用價值(工具)、社交貨幣等方面。例如:增加個拼團分享工具、優化界面符合目標客戶群體、為了商戶提供他們剛需服務等……

2. 運營維度

運營一開始思考的是目標是什么,任務是什么,怎么拆解任務,然后需要做些什么(活動-策劃-執行-物料準備-預算等),自上而下的思考,從執行者的角色和角度去思考,而非從用戶開始,最終形成執行計劃。

還有在已有資源的情況下,最大化的利用公司資源(已有用戶池、已有合作資源)、投入資金等、人員等情況下,對用戶增長做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地推、擺攤,線上線下廣告,營銷活動,促活、挽回用戶等活動,并在這過程中監控數據,計算最終效果等。

3. 產品和運營的平衡

本身工作中有很多冰山之下的能力有共同之處,比如思維邏輯,業務流程理解等。因此最終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運營需要達到平衡點,那就是目標統一,朝著用戶增長&銷售增長&管理效率提高去努力,那大概率是錯不了的,因為你在想老板們想的事,恰如其分的從他們的視角去展開。

四、其他說明

筆者資深運營和產品,連續創業者,現任某公司產品負責人,筆者有過從0-1的產品&運營經歷,大型活動策劃,全國運營推廣,產品需求挖掘到上線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分析結果屬于筆者對這個領域的研究,歡迎各位交流~

 

本文由 @LS邋遢道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謝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
  2. 寫的實在太好了,完全寫出了我過去一年的心聲和總結啊。果然創業公司的狗子,都是要兼顧產品和運營的

    來自江蘇 回復
    1. ? 感謝認可哦,以前做了很多年運營,然后轉的產品,所以一些想法可能和純產品出身的有一些不一樣,并且在這過程中發現了,高階產品和運營的一些能力的共通性

      來自湖北 回復
    2. 嗯嗯。我在想要不要在簡歷中模糊做運營的經歷呢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