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認知的U型曲線:帶你學會產品分析
對產品經理來說,做產品分析是一件家常便飯的事了,不過你有思考過產品分析到底是在分析什么嗎?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本文將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01
這要先從一道問題聊起:
到底怎么做產品分析或者競品分析?
也就是說,在分析一款產品時,到底要關注哪些東西?有哪些思考的角度?
這道問題很有現實背景,不但在產品經理面試時經常會被問到,而且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去做競品調研。
在面試時,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
請分析一款你最喜歡/印象最深刻/最近經常用的一款產品。
不管問法是什么,換湯不換藥,本質都是對一款產品的觀察與思考。
而在工作中,往大了說,需要關注競爭對手,了解和分析競品的變化,往小了說,在做一個功能之前,會先看看市面上的產品都是怎么做的,覺得做得好的話,常常會直接“抄”過來,或者是加以改進后用到自己的產品中。
所以,怎樣分析一款產品就變成產品經理經常遇到的問題了。
如果看看市面上大多數的競品分析文章,比如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就會發現,大多都是用的《用戶體驗五要素》的方法論:把一款產品分為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
- 戰略層:公司的戰略目標,需要分析市場,包括市場發展歷程、現有格局、未來發展趨勢,還有競爭者分析以及目標用戶分析。
- 范圍層:要做哪些業務,哪些功能,要滿足用戶哪些需求。
- 結構層:指產品的結構,功能的組織方式。
- 框架層:這一層就已經到頁面布局和信息設計。
- 表現層:也就是最終的視覺效果。
看起來這一套理論非常有用,在分析一款產品時拆分得非常清晰。
但很多產品經理只是盲目套用這一套理論,導致最后輸出的產品分析報告或者競品分析報告變成了“八股文”,大而全,分析得非常淺,因此沒有任何用處,不會對產品和實際業務有任何改變或增益。
我在剛入行時也常常聽人說,要多做過產品分析報告,培養自己的產品分析能力。
然后自己開始堅持每天分析一款產品,輸出產品分析報告,但做了一段時間就停了,因為我發現按照用戶體驗五要素的這種套路分析產品,做多了之后,對自己根本提升不大,因為思考得太淺層,輸出的東西只是根據框架填充和拼湊出來的“垃圾”而已。
比如分析市場時,就去看相關的行業報告,把市場發展趨勢圖和用戶畫像直接照搬過來;分析產品架構時,就畫一個產品架構圖,把功能都羅列出來;分析交互設計時,就把自己覺得很炫酷或者“有用”的交互效果分析一通;最后的建議部分,常常只是一些按鈕、布局之類交互層面的建議。
唯一的益處可能就是知道了更多的行業趨勢和表層交互。
這也正是產品新人的誤區。
新人產品經理常常會誤入兩個歧途:
一是過于關注行業趨勢,只是經常看一些行業新聞或者行業解讀,就覺得自己了解了很多行業,喜歡聊行業大勢,夸夸其談。
沒有親身進入一個行業去得到一手信息,那么自己的行業見解其實都是臆測,既不準確,也沒有任何細節。
二是過于追逐方法論,當自己看了一些關于產品經理的書或者教程,常常只會直接套用。
即不懂其方法論的內核,也不懂實際使用時進行變通,然后還有一種自己已經具備了產品能力和思維的錯覺,就比如分析產品時的用戶體驗五要素方法論。
02
那到底怎么分析一款產品呢?
當我發現我自己用一種套路做產品分析訓練提升很小時,我就問了我的第一位leader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
自己首先會看這個產品能不能盈利、能不能靠自己活下來。
因為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偽需求,而用戶們會用腳投票。
什么是偽需求?
拿有段時間非?;鸬臒o人貨架舉例:
無人貨架就是一些簡易貨架,放上零食等商品,貼上二維碼,購買者憑自覺付款。
主要的場景是寫字樓,目標人群是辦公一族的白領們。
因為不同于自動售貨機,沒有高昂的設備成本,只需要按時供貨即可,再加上白領的素質整體較高,可以控制商品的損耗率,所以整體成本較低,而且具備快速擴張性。
還看到一個行業分析報告,說這是個千億市場,寫字樓的自動售貨機或便利店滲透率還非常低,完全可以用無人貨架來補充。
因此,在當時的我看來,這確實是一門好生意。
但是拿那位leader的方法來分析,不能只是聽這個行業的創業者們講故事,關鍵是能不能盈利?財務模型到底怎么樣?
當時這個行業中的創業者們都在瘋狂燒錢補貼搶市場,但短短幾個月風向馬上就變了,資本寒冬來了,他們又開始收縮戰線,但大部分創業公司根本不可能盈利也沒有錢活下去,于是就倒掉了一大批。
現在這個細分行業基本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是“新零售”,無人貨架也只是新零售巨頭們的形態之一。
所以,后來當我再去分析一款產品時,會先看它的盈利模式,是否能靠自己正的現金流活下來,而不只是靠融資燒錢。
這種“產品盈利觀”改變了以往自己只會去分析市場、功能、交互的模式,讓我從一個表層分析能夠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一個產品和公司的內核,并且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去落地。
03
產品盈利觀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分析角度,但問題是,在分析產品時依舊不夠系統、不成體系。
到底怎么分析一款產品這個問題就一直縈繞在自己心頭,沒有一個更優的答案。
等到自己積累了更多的產品經驗后,又碰到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產品經理,我們平時會經常探討各種產品問題,給了我非常多的思考和啟發。于是,當我將要離開公司時,我問他的最后一個產品問題就是這個:
到底怎么分析一款產品?
但他并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反問我:
你的目標是什么?因為什么要去分析一款產品呢?
我一下子就愣住了,突然發現自己確實沒有注意過這個本質問題,陷入了為分析產品而分析這個枷鎖里,無法跳出來看待這個問題,因而導致了一直得不到答案。
解決方案不確定時,一定是目標不明確。
然后他給出了回答:位置和資源決定了分析一款產品時的思考層級。
分析一款產品時大體可以分為戰略層、業務層、實現層。
- 戰略層思考的是生態系統、品牌,以及決定要做什么業務。
- 業務層則思考的是怎么去做這個業務、業務的發展方向,以及產品的形態。
- 實現層就是實際的落地了,更偏向于執行層,包括產品的具體功能、交互設計等。
不同的位置,或者說不同的職位、職級,決定了需要思考的層級:
- 戰略層是由一個公司的高層組成的,也就是各種O——CEO、COO、CTO等;
- 業務層則是由部門老大們負責,比如產品總監和幾個產品專家骨干;
- 實現層就是普通產品經理們的工作了。
并不是說下一層不能思考上一層的東西,比如普通的一線產品經理就不能思考業務層和戰略層的內容,主要問題是——即使思考了,覺得自己有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但也無法去改變,沒有資源可以去推動。
更關鍵是,這個想法也常常不是對的,因為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自己所處的位置導致自己所接觸到的信息,并不能到達上一層的高度和全面性,那么得到的結論也常常是有偏差的。
這就是不同的位置決定了不同的思考層級,因為不同的位置擁有不同的資源,不僅是可執行的資源,也包括信息資源。
那么在分析一款產品時,不同位置的人也會更關注不同層級的東西。
也就是說,自己若是一個一線的產品經理,那么在做產品調研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 核心應該關注實現層的內容,更多從功能、交互去分析;
- 業務層是其次,但也要充分理解,因為實現層直接承接了業務層,是業務層的具象化;
- 而對于戰略層,就只需要清楚方向即可。
尤其對于一個剛入門的產品新人,就應該去做功能點調研,比如簽到功能、發帖功能、排行榜功能等等,真正等到把實現層的東西都熟悉后,再去考慮業務層和戰略層,自己的產品動作才不會跑偏。
業務層的產品經理,更多是關注產品架構和業務架構,向下需要把控實現層,保證其不偏離整體框架和業務方向,向上則需要將一線業務情況反饋至戰略層,可對戰略產生修正作用。
對于一個有3到5年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來說,就是要重點考慮怎么深入業務,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產品規劃能力,因此做產品調研時,要更關注業務流程、供給側。
但到了戰略層就不一樣了,很難說是“產品經理”了,而是一個公司的管理者。
就比如張小龍,雖然他一直說自己是產品經理,但他真實的title是騰訊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的一把手,這意味著他所擁有的資源和得到的信息已經不是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所能獲得的了,他所做的工作也不在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范圍內,只不過他還會用產品思維去思考問題。
但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每當微信這款產品有什么變動時,很多媒體或者產品經理都會進行解讀,覺得是張小龍自己想法的體現。
要知道張小龍所處的位置,基本不會再親自操刀實現層的東西了,只是一層層地向下傳導,然后由一線產品經理去貫徹他的意志和價值觀。
我們在看一款產品時,是從外向內、從下往上的,一層層向上推測其意圖,但是真正做產品時,是從內到外、從上往下的,這時就會存在非常大的偏差。
因此很多時候是過度解讀或錯誤分析。
而分析者還常常覺得自己很有道理,分析得很深刻,沉浸在自己的邏輯自洽中而無法自拔。
典型的就是微信,很多人各種分析和解讀微信應該做什么業務、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么樣的,這就像張小龍在一次公開課上說的:全國每天都有5億人在吐槽微信,還有1億人教我做產品。
實際情況是,99%的人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們對微信的解讀和理解有著根本性的偏差。
絕大多數人對微信的理解僅限于實現層,也就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微信形態,但是再向上,到了業務層和戰略層,他們的解讀就和微信的高管們和產品骨干們所考慮的完全不同了,無非是自己的一套自洽的邏輯而已。
04
再回到怎么分析一款產品這個問題上,剛說的三個層級其實和用戶體驗五要素非常類似,可以說是用戶體驗五要素的簡化版。
其實,用戶體驗五要素這套方法論沒有問題,但是只是缺少了后半段,也就是該怎么在實際工作中去使用的問題。
大多數人只是盲目套用,導致產品調研的結果空洞無物,沒有重點。
此時,自己應該再結合位置和資源,決定自己應該重點從哪一層級去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
沒有人可以面面俱到,能夠對多個層級都進行非常深入的拆解,關鍵是即使去分析了,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即使是張小龍,也是從戰略層思考問題,而業務層和實現層的事情,交給相應層級的產品經理去做就行了。
這也就是:在其位,謀其政。
跨層級做事,不只會導致管理混亂,也會導致自己沒有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聚焦,反而做不好自己層級上應該做的事。
對于怎么分析產品這個問題,其實產品經理對產品的認知非常符合U型曲線。
在開始時,新人沒有感受到什么資源限制,覺得自己啥都能做,自己學了一堆產品方法論,準備摩拳擦掌大干一番。所以產品新人輸出的產品調研,常常是包含了用戶體驗要素的五層,對市場和公司戰略夸夸而談,對產品本身的理解流于表面,此時就是在U型曲線的左側高點。
到了后來,隨著自己開始做一些項目,接觸到實際業務問題,就逐漸發現了產品經理的局限,也就是自己資源的局限,輸出的產品調研也就越來越聚焦,更多會考慮單點的問題,此時產品認知所處的位置是U型曲線左側逐漸向下,一直到了某個最低點。
再到后來,隨著自己產品經驗的增加和手中資源的增多,自己可以做的事越來越多了,認知層次就又得到了提高,在做產品調研時,會加入更多對業務和行業的理解,也就是U型曲線右側逐漸向上,一直到最高點,也就是到了業務層和戰略層的位置。
05
有了產品認知的U型曲線這個模型,對應自己所處的位置和資源,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事了,也知道怎么去分析一款產品了。
觀察我對這個問題的整個思考過程,從一開始的簡單套用方法論,到一個經驗性的思考角度,再到一個成體系的模型,會發現中間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
- 自己主動去思考這個問題;
- 自己和不同的產品經理進行交流,然后獲得了啟發。
每個人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自己的任何思考其實都基于自己能夠得到的信息,認知一定會存在局限。
讀書當然也是一種很好的獲取信息的方式,門檻低,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但是依舊比不上與他人的直接交流。
因為讀書是單向地獲取信息,依舊是在自己封閉系統內進行思考,而與他人對話式的交流,是信息的雙向互換,不僅有輸入,還有輸出,同時可以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反饋,然后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反思和修正。
有一句俗話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讀書、旅行、與人交流,三者沒有絕對的高低,應該是互為補充的作用。
當沒有條件走出去或遇到優秀的人時,讀書就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有機會和優秀的人一起共事時,就要珍惜這個時機了。
謹以此文感謝我一路走來遇到的所有人,尤其是文中提到的兩位優秀的產品經理:磊哥和13。
#專欄作家#
岳小魚,微信公眾號:岳小魚,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金融科技領域,做過基金、互聯網保險等業務,熱愛讀書與寫作,持續輸出產品思考與職場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感謝作者,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迷茫和困惑。
很實用。關注公眾號了
在其位,謀其政,之前一直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現在回頭想想,不明覺厲
可以多多相互交流哦,一起進步成長,更多產品思考,可以看下我的個性簽名找到我
用戶五要素很直觀
贊一個,入門半年的產品新人表示很受用
可以多多相互交流哦,一起進步成長,更多產品思考,可以看下我的個性簽名找到我
很警醒的一篇文,給了小白產品非常大的啟發。背后延伸出來很多信息,適合反復看反復思考
確實,不同時期看都有不同的收獲,應該時刻找準主要矛盾= =
寫的超級受用,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疑惑。非常感謝?。?/p>
從都到尾讀下來收獲很多,解決了之前一直存在的誤區與疑惑,十分感謝作者?。。。?/p>
感謝閱讀,更多產品思考,可以看我的個性簽名找到我
寫的真是既實在又好,非常感謝作者!
感謝閱讀,更多產品思考,可以看我的個性簽名哦
已經迷失在浩如煙海的產品訊息里的品小白看得很有啟發????????
感謝閱讀,更多產品思考,可以看我的個性簽名哦
從產品是否能盈利的角度出發!這句話僅僅只是一個入門,也引出了無限的思考。
另外吐槽下張小龍,一億人告訴他怎么做都不聽。把微信做的那么爛。
哈哈哈,在其位,謀其政,站在張小龍的位置,他肯定考慮的是戰略層的東西了,像微信的生態系統之類的,不可否認,已經做得確實挺好的
高階產品經理就是思考怎么能出對于業務有推進的產品方案。而不是考慮這個按鈕放哪,那個放哪的問題了。
是的,業務能力和產品規劃能力,是高階產品的兩大核心
?? 贊!
真的贊,這篇是我看了這么久社區里寫的最好的一篇文章了,收獲蠻多,感謝。
謝謝,多多交流哈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不光是產品人,我們在理解很多事情,幾乎都是經歷這個過程
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