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13 評論 19107 瀏覽 86 收藏 13 分鐘

正好本周團隊里大家也討論到了關于產品經理技能樹的問題,對于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能,自己也有一些愚見,就當拋個磚,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先上結論——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是在對業務模型和商業模式擁有足夠洞察的基礎上,如何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實現收益最大化的能力。

這里涉及3個關鍵詞,我會按照結論里的3個論點逐個來講——業務模型和商業模式(洞察與抽象能力)、有效利用資源(規劃與調度執行能力)、收益最大化(目標與決策能力)。

一、產品經理核心競爭力的焦慮

畢業2年半,一直在在線教育公司從事營銷產品工作,混跡脈脈和知乎,發現絕大部分焦慮自己不知道或者沒有產品核心技能的人,都集中在從業3-5年經驗的產品人。而這樣的人和1-3年經驗、5-10年以上經驗的人有何區別?

1-3年經驗:這樣的人才剛剛入行,3年的時間光是學習如何畫原型、寫文檔、邏輯思考、溝通表達、數據分析、需求分析等這些產品的基本功就足夠消耗大部分精力的了,這個時候的人更多是讓自己像一塊海綿瘋狂吸水,學習各種能力,根本沒有動力和能力去思考“核心競爭力”這種偏向底層方法論的東西。

5-10年以上經驗:這樣的人基本上在某個領域已經積累了很多年的經驗和方法論,這個時候的產品人如果還靠著產品技能吃飯是很吃虧的,更多是管理、洞察、方法論這樣的增值能力。這樣的人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就算你不愿意去規劃,中年危機、35歲裁員的壓力都會逼著你去做的),他們熟知自己的長短板,知道如何揚長避短。

二、洞察力:熟悉業務模型和商業模式

這里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大前提,那就是產品經理的需求來源,主要來源無外乎老板型需求、業務方提出的需求、產品基于用戶反饋自發產生的需求。而這些需求的源頭本質上依然是團隊的業務模型和商業模式是什么?前者決定了產品流程,后者決定了產品目標和規劃。

這意味著:優秀的產品經理一定有超強的洞察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熟悉業務并抽離出業務的核心模型和盈利模式。

我相信但凡有過產品面試經歷的人,都會遇到面試官的靈魂拷問——“你為什么要做這個需求/項目?”在我看來,這里面核心考察的就是產品經理基于業務背景抽象業務模型,進而抽離產品需求并將其落地的能力。

這個能力,可上可下,往上通過業務現狀理解公司戰略規劃的決策邏輯,順勢而為規劃產品架構,乃至為未來中臺化提供可行性的基礎;往下充分理解業務并抽離產品需求,多做四兩撥千斤的需求,而不是火急火燎機械的轉述業務需求在業務層設計方案,而不是在產品層設計方案。

這里分享一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剛入行時,因為團隊規模小,商品購買詳情頁是產品提交設計需求,設計完成詳情頁內容后交由前端同學開發寫出的H5頁面。當時遇到很頭痛的一個問題就是業務方經常提需求要求更改詳情頁的內容,這導致產品和研發一直在為網頁修改圖片文字這樣的低效任務耗費精力。

起初幾次改頁面還好,次數多了以后我就按耐不住了,抓住業務方刨根問底為什么頻繁改頁面?

——“為什么這次又要改內容?”

——“因為這個詳情頁放到線上用戶下單率并沒有得到提升。”

——“為什么下單率沒有提升?”

——“因為詳情頁的營銷賣點對用戶的吸引力不足?!?/p>

——“為什么吸引力不足?”

——“因為我們不知道訪問詳情頁的用戶到底愿意為什么營銷賣點買單”

OK,到這里問題基本上已經清楚了,無法準確獲知訪客的下單意愿,導致業務無法“對癥下藥”設計出精準的商品詳情頁,只能“摸石頭過河”逐個賣點測試。

產品沒有提供詳情頁的可配置工具導致業務測試失敗后又頻繁提需求要求換詳情頁;商品詳情頁可配+分渠道分析用戶路徑和賣點轉化數據+分渠道做營銷和用戶運營,產品規劃“商品詳情頁可配置、分渠道展示不同詳情頁、網頁熱力追蹤”。

一步到位解決問題——業務-產品-研發各自歡喜。

上圖中整理的產品技能樹,我覺得很能說明各個階段產品的能力要求。

  • 對產品而言——懂業務是產品經理的底線,懂戰略是產品經理的高線。
  • 對運營而言——懂產品是運營的底線,懂商業是運營的高線。

熟悉業務模型和商業模式,看問題能一針見血,是洞察力的最直觀體現,只有具備合格的洞察力,才有挖掘業務存量增長空間、發現增量機會點的可能。

三、執行力-有效利用資源

能夠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將事情做成的人,到哪兒都能有機會。領導力不是憑空而來的,在于你能靠自己的信任調度多少人為你做事

產品經理是業務、研發、老板三個角色的利益相關方,邏輯思考、溝通表達、資源協調是基礎能力,如何能快速組織業務、設計、研發、QA、數據各方,為某個需求實現而達成合作,是產品經理的工作日常,也是最能鍛煉產品經理溝通和協調能力的訓練場。

事實上,能真正深刻、完整地想清楚一個需求已經很不容易,能再把這個需求在最短時間內推進上線更不容易。

其實合理利用資源的背后是“項目管理”、“優先級管理”、“團隊管理”的鐵三角。這部分的能力更偏向務虛的部分,但是掌握之后能給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提供非常大的助力和加分。

產品經理進入任何業務和項目中,必然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混亂和不確定性的,而如何讓這些肉眼可見的混亂和不確定變成規范和確定性,考驗的是產品經理制定合理的流程、制定需求優先級、以及團隊分工合作的功力,在我看來這是很強的職場競爭力。

我相信無論互聯網行業如何風云變幻,產品經理的崗位勝任力如何變遷,能夠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將事情做成的人,到哪兒都能有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并推動大家達成共識,為同一個目標努力的能力訓練,極大程度上能幫助產品經理自己學會如何和別人溝通。溝通的目的是為了信息得到高效地處理,如此,才能倒逼產品經理修正自己的產品規劃,才有把整個業務盤活的可能。

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自己,而在于知道面對一個什么樣的人,面對一個什么樣的資源環境,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釋放自己的產品觀和價值觀!只有自己的產品觀和價值觀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支持,才有可能讓你的想法落地,才有可能在產品上有所成就,價值才有可能被釋放!

很多人郁郁不得志、擔心35歲中年危機的原因,大多都是沒能把自己手里的牌打出漂亮的局,這也是我自己也焦慮的地方。這一方面我也經驗有限,短時間無法抽離出方法和套路,還需努力沉淀學習,道阻且長。

四、決策力:收益最大化是做與不做的克制

產品經理這個行業,隨著互聯網泡沫式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水貨在魚目混珠,曾經借著移動互聯網時代換機潮的人口紅利,很多人能在大勢之下混得不錯,甚至能“套現離場”。

但是,如今的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你死我活,這也倒逼著我們這些從業者更加警惕自己的能力成長速度是否能跟上行業優勝劣汰的速度。

做當下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做事。

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發展到今天,無論是按用戶分的C端、B端產品,還是按領域分的后臺、策略、支付、商業化產品,走到最后核心不變的價值,依然是判斷和決策的能力。

選擇什么樣的行業、什么樣的公司、什么樣的工作是判斷和決策能力的體現。產品做哪些需求不做哪些需求,什么時候上什么版本,如何權衡用戶體驗和企業商業化增長的矛盾……都是判斷和決策能力的體現。

產品工具你可以學,效率工具無外乎那幾個;原型你可以抄,網上一大堆原型庫直接套用。然而判斷能力是你實打實的經驗累積,牛皮吹不來,套路也學不來。

我遇到很多厲害的產品前輩,常有一群人判斷能力很強,能很犀利地從你的表達中抓到問題的關鍵,并判斷出合理跟對錯,并講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這決定了你是否知道當下哪些事情需要做哪些不需要做,不會被競爭對手、行業趨勢帶跑,不會被團隊內部的質疑打倒。

五、結束語

回到主題,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是在對業務模型和商業模式擁有足夠洞察的基礎上,如何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實現收益最大化的能力。對于產品經理個人而言,這個能力的天花板高度意味著你的職業生涯能操多大的盤;對老板來說,這樣的人意味著他能為自己賺多少錢。

拋開創業自己當老板不談,對于絕大多數普通產品人來說,你的核心競爭力從財務指標來看,純粹是能為公司掙多少錢的能力,而這也是老板判斷和決策你是該被重用還是被裁撤的影響因子。

不要用戰術勤奮掩蓋戰略懶惰,2020年,你我共勉。

 

本文由 @螞蟻先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期待落地部分的后續文章,不敢相信你只有兩年工作經驗

    回復
  2. 難得一見的精品

    回復
  3. 產品新人學習中。。

    來自江蘇 回復
    1. 2020年是個逆風開局的一年,加油

      回復
  4. 很少寫評論,但看到對洞察力、執行力、決策能力這3點的分析,真實的戳中了自己的軟肋,腦子里竟能把這3個點和工作時遇到的場景一一對應,有種“找到了解讀”的驚喜~總結的特別精準,贊一個

    來自北京 回復
    1. 謝謝

      回復
  5. 提到點沒深入的感覺

    回復
    1. 如何落地的部分不太適合在這篇幅里一次講完,只能后續的文章再嘮。??

      回復
  6. 商業模型

    回復
  7. 受教了 感謝

    回復
    1. 互相交流學習

      回復
  8. 受教了,感謝

    來自美國 回復
    1. 交流學習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