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 | 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會讓你走的更遠

3 評論 13324 瀏覽 69 收藏 31 分鐘

前言:很多人認為,內心強大是自動生成的。在困境中掙扎,挺過來的人自然就強大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826123906277406384

普遍性地回答是,它表現為面對困難的勇氣。

而要收獲勇氣,多經歷磨難挫折是必要的。

一個人能否有成就,在于他吃了多少苦,扛過了多少困境。

相反,一個沒吃過什么苦的人,就不會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625121323220116308

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為數眾多的人,把這句話當作信仰,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就會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困苦是上天對我的試煉”,正因為我是承大任者,所以磨難也比一般人多。

因此,主觀的認為:“我之所以還沒取得什么成就,是因為磨礪還不夠,還要多多接受磨難”。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老一輩革命者的人生信條。

如果這個的觀點成立,那么那些出身偏遠地區,通過自己奮斗在城市立足的人們,就該比那些出身優越的人們擁有更可期的成長值。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上世紀70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研究室曾做過這樣一項社會行為研究。

針對1000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3~6歲兒童,跟蹤他們的行為;

目的是收集他們成長經歷受挫的概率和頻次。

跟蹤過程長達25年,直到他們成家生子。

最終發現,相較于出身中產和高產階層,那些出身底層的孩子,孩提遇到的挫折更多。

但在他們成年后,這些遭受挫折更多的孩子,當面臨危機和他人不信任時,更容易怨天尤人,隨后忍辱負重,最后自暴自棄。

只有他們中的少數,從開始就專注危機本身,總能找到妥善的辦法克服障礙。

而那些早期經歷挫折較少的孩子,處理危機的成功率要高出前者70個百分點。

478495036254842082

許多人認為,忍耐力強就是內心強大。

625121323220116308

那些從物質匱乏時期走過來的人,會自動的認為,“我們吃的苦比你們年輕人多太多了,所以你們永遠趕不上我們的強大”。

如果這種簡單的思維成立,那么年輕一代是不是也該去“上山下鄉”呢?

很多經歷過生死考驗的人,聲稱自己不再畏懼死亡。

可不畏懼死亡,就代表他們徹底明確如何更好的活著嗎?

事實上,內心是否強大并不取決于對困境和傷痛的忍耐力多強,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合理的應對它們。

306151909419130841

經歷磨難,只會促使我們構建水潑不進的心理防線。

由自我防線構筑起的所謂強大,也許更多的來源于內在的脆弱,它往往會將人引向偏執的境地。

一旦防線崩潰,就會陷入絕望。

實際上,真正擁有強大內心的人,是不需要防線的。

伊卜生看來,內心強大,不是勇氣和忍耐力構成的。

它更像是一門“思維課題”。

因為,要獲得獲取應對困境的能力,我們的思維首先要明確,什么造就了困境?

868180771135008724

大多數的行為,依靠的是直覺的指揮。這就是我們的思維盲區。

思維盲區

wxid_t4d6i7cj2vkc21_1462887726316_37

如圖:我們在可視區里會有意識的支配行為。

比如: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為什么要靠大學,所以要在自己的弱科上多下些工夫。

我們意識到今天晚上想吃海鮮,所以一下班就開車去海鮮城。

但更多時候,我們的言行都是靠無意識的直覺支配。

比如:你很厭煩一個頻繁出鏡的明星,有人問你為什么那么反感她,你可能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看見她我就腦袋疼”。

你直覺上反感一個人,就自然不會對她所做的事不會關注,正因為不能充分的了解,所以對其看法也就很難更改。

情緒反應通常是即刻的,在我們深思熟慮之前就已經表現出來了。神經通路的捷徑是將從眼睛和耳朵那里收集到的信息傳送到腦區的感覺交換臺(丘腦),并且下傳至它的情緒控制中心(杏仁核體),而這些過程都發生在與思維活動有關的皮層以任何形式的介入之前。

557092117990106221

簡單的喜歡、不喜歡并不涉及分析過程。盡管我們的直覺反應有時不符合邏輯規則,但是從適應角度講它們可能還是非常有效的。

想一下,面對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是不是通常會忽略他們的成就,無論他們有多么杰出。而當關于他們的負面言論出現時,我們反而顯得異常興奮:“我說什么來著,這人就不地道”。

比如:

82歲的楊振寧28歲的翁帆結合,讓擁抱傳統婚戀觀念的你對他沒什么好感。你可能忽略了他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也就不會太關注他學術領域的成就。而當李政道反斥他學術造假時,你對其的看法得到了驗證,也許會得出結論:“你看,我就說這人品質低劣吧”。

293125634573659257

很多時候我們的已經做出了選擇和行為,卻并不是依靠理性分析的指導,而是無意識下做出的應激反應。

而這種應激反應,往往造成我們評判自我和其他人和事情上的偏差。

而且很多困境的出現,正是拜這種偏差種植出的思維盲區所賜。

781622743831691791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思想王國的的國王,你的疆域里,你說了算。一但你開疆拓土,就有可能遇到抵抗,于是退縮回來。

所以,如果我們只關注自己的領土,就會看不清形勢,認為我所擁有的就是一切。

但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片疆土與你的領地完全重合。

前幾天,名嘴白巖松在自己新書的簽售會上,遭遇這樣一個問題:“社交工具這么發達的現代,你和兒子用微信都聊些什么?他發的朋友圈你怎么回復”

白巖松的回答是:如果我了解我的兒子還需要通過他的朋友圈,那就要反思我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了”。

“知子莫若父”,這樣的回答反應了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

即:

自己養大的孩子,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他們。

可事實是,輪到我們去看待自己的父母時,都會發現,其實他們根本不懂我們。

任何人的性格都具有多面性,在特定的場景下表露出的很可能只是其中一面,而在社交網絡上,人們往往會展現出生活中不常見的性格特征。 而父母通常都不太關心孩子在其他場景下展現的性格。

wxid_t4d6i7cj2vkc21_1462887703333_45

同理,你以為你很懂的一個人,透徹了解的一件事,這會增強你的控制感,其實那只不過是在你自己的邊界之內足夠了解。然而在自己王國領地之外,根本談不上有認知。

這也是形成思維的盲區的一個誘因。

而思維盲區往往造成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那些盲點很多的人,總是表現的無比自信,可一旦涉足盲區,就總會不知所措。這類人內心就會很脆弱。

另一個極端是,那些擅于將盲區轉化為可視范圍的人,清楚地認識到,盲區的無限,反而會表現得更為謙遜。即便是在比自己資歷輕的人面前。

有意識的認知和轉換盲區,規避直覺決定行為和思維帶來的風險。就會提升自我強大。

那么,內心強大的程度由什么決定呢?

答案是:

118085073038660707

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它與自我能力感是同義的。一般來說,成功經驗會增強自我能力感,反復的失敗會降低自我能力感。

心理學上,把這種能力感定義為自我效率能力(簡稱: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特定的時空維度內,人們在做一件事之前,通常會對這件事的發展和結果,有一個模糊的預判。簡單事件,只會對結果進行預估。

比如,考試之前,你對試題的難度和自己的成績會進行預估。

預估與實際結果落差越小,能力感就越強,也比較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強大。

然而,我們所經歷的大多數的事件,比起預估考試成績要復雜的多,它們可能會牽扯很多環節,人們會對過程中的關鍵點進行預估。

行為心理學把這些關鍵點統稱為“控制點”。

進入實操階段,人們會對每個控制點和實際狀況進行比較。一旦實際情況明顯低于心理預期的控制點,人們的心理就會形成落差。

而且,心理落差會造成嚴重的不適感,讓我們的內心變得脆弱易折。

相反,控制點與實際狀況越趨于接近或重合,落差就會越小,當實際情況超越預期判斷,人們往往會更認可自己或自己的團隊,也會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強大。

266559391523421482

因此,對將要發生事物,預估與實際結果落差越小,首先可以讓人們感覺到心理舒適。

人們常用的縮小心理落差的方法分為兩類,其一是降低預期,其二是提高預判精準度。

應對落差

降低預期

前段時間,有個做運營的朋友,告訴我他推送了自己寫的一篇文章,希望我幫他參謀一下。

出于對朋友信任的感激,伊卜生很認真地閱讀了他的文章。給我的感覺是,文章反映了他一定程度的深入思考,而且排版簡潔,對剛開始運營公號的人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

除此之外,我發現了一點小瑕疵,就是標題有些不太切題,而且是個多重復句。

于是我對他說:“也許這個標題還可以再精細化一點”。

幾乎同時,他回復我:“其實我只是想表達具體一些,并沒想那么多”,“呃,其實我是下班后寫的文章,沒那么多時間修改”。

本來伊卜生是打算直接給他幾條結果性的建議,而且我預計溝通時間不會超過半分鐘,但得到這樣的回復,我也只能作罷。

其實,很多事情只要多提高一點預期,可以做得更好,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蔀榱吮苊膺^高預期與實際結果過大的落差,拒絕了讓自己吸收經驗的捷徑。

生活中,我們習慣了太多沒有結果的溝通,不再奢求有效的結果。

比如,我們偶然看了號稱“干貨”的文章,它并沒有對我們的工作生活提升起到指導作用??墒俏覀円呀浟晳T了,往往看過之后,就沒有后續的結果了,在泛閱讀上花費大量的時間。于是對自媒體的內容,不再那么感冒,對自己獲取有價值內容的信心也就沒那么強了,即使某天看到足夠震撼的文章,也很難區分它和其他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這種狀態就是行為心理學上所說的“習得性無助”

心理學家做了一項實驗,把狗關在籠子里,并且每天固定時間電擊它。一開始,這只狗會強烈的反抗,并且試圖逃出牢籠。時間長了,狗意識到無論自己怎么反抗都逃不過電擊,于是放棄了反抗和試圖逃脫。接著,實驗者打開籠門,狗可以隨時跑出去,可它已經完全放棄了,依然習慣性的等待每天準時而來的電擊。

457628659774290292

這就是“習得性無助”,在人類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為過往努力試圖擺脫糟糕的局面,但當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人們就會退縮:“即使不那么努力,最終的結果也會和努力后一樣”。

于是,部分人會選擇,在做一件事之前,就降低對結果的預判標準?;蛘吒静粚Y果有預判。

與其等待結果與預期大幅度落差,引發內心強烈不適,不如不去奢望,這樣無論結果怎樣,都是可以接受的,就是所謂的“榮辱不驚”。

很顯然,降低預期的策略并不能助我們形成強大的內心,反而印證了我們內心的脆弱。

而真正幫助強大的手段,是提高預判的精準度。

一、提高預判精準度

預判失準的影響因素要想提高預判事物的精準度,必須先知道哪些因素干擾了預判,引發失準。

1.自我認知偏差?

很多人都會察覺到這樣一種現象:

“我們評價他人的時候,往往比他們對自我的評價,更客觀、更準確。”

但我們的意見,似乎根本無法影響到他們的認知,他們依然我請我素。

前幾天,一位創業者問了我個問題,“我覺得自己是個思維縝密的人,可卻怎么總是分析不出自己項目的問題”?

大多數時間,思維縝密等同于分析能力強,那一個很長時間都分析不出核心問題的人,憑什么說自己思維縝密呢?

于是我反問他:“你怎么證明自己有縝密的思維”?

他的回答是:“我自己一直這樣覺著,而且一些朋友、同事也這么說”。

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往往先來源于內在的察覺和判斷,直覺上引導人們尋找與自我一致的觀點,從而印證這種認知。

這個過程里,也許會出現很多相悖的意見、觀點。但人的大腦會自動屏蔽掉它們,即使那些反對的聲音比認可的更猛烈。

這種情況下,人對自我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當事實被證明并不是自己認為的那樣,就會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降低自我效能。

2.控制錯覺賭徒通常都有控制思維的偏差。

他們在輸掉一局牌后,總會感覺差一點就成了,而贏一局時又會有權力加強感,認為一切盡在掌控。不少創業者都堅信自己的控制力,好像他們的個別行為比一個有效率的市場做得還要好。

“出于直覺,人們都會低估風險。高估自己的控制力”。

前文提到,父母對孩子的判斷常帶有控制錯覺。

“東京審判”時,當遠東軍事法庭在供述戰犯罪行時,那些戰犯的父母根本不能相信,自己那個謙恭良順的孩子,就是眼前的這個殺人狂魔。

正是源于控制錯覺,對己出的孩子不能正確認知。,讓他們在這一刻,心底防線徹底崩潰。

這在互聯網創業領域得到了集中的體現。

對自己所屬的市場和運營的認知偏差,讓很做創業者更像是自娛自樂。

A—我能改變世界

這是最具代表性的認知邊界受限的表征。

伊卜生遇到許多創業者,聲稱自己的想法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希望能得到我的幫助。

對于這樣的人我基本會全部拒絕。

理由是,任何理論都有其適用的地方,也有它不適用的領域。

任何創新的方式也都有它適合的場景和不適用的場景。

如果這些人,先說他們的產品在哪些情況下不適用,伊卜生倒是覺得會中肯許多。

所以,那些聲稱能改變一切的人,正是由于他們自己的世界太小,盲點過多。

最終,不僅改變不了世界,連他們自己都改變不了。

還比如:

一些學習類的自媒體賬號,直到現在還局限于【排版怎么做,用戶怎么獲取、H5怎么玩、數字游戲(怎么從0到100w+粉絲)】等淺顯內容。

而且固執的認為,這就是用戶世界的全部。

實則那些只不過是他們自己世界的全部。

B—用戶認知偏差

很多創始人,自己連用戶都不是,妄圖掌控用戶。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初級用戶都比他更了解相關產品。

他們之所以,心思沒有花在研究用戶行為上,更多的是則是把用戶當作工具和數字,而非人來看待。

他們對用戶的理解存在普遍偏差(用戶無大腦、用戶是貪婪愚蠢的)。這很大程度上,妨礙了項目的發展。

很多創業公司,一個運營團隊維護著平均閱讀數不過百的自媒體賬號,用事業單位的發公告的方式推送自己的內容。

就是因為他們直覺上選擇躲避思維盲區,拒絕向盲區拓展。以為一切盡在掌控,實則早已失控。

3.控制點模糊大多數人只會判斷單一的結果,也就是設置一個模糊的目標點。

比如:某人想開個面包房,讓他做出決定的判斷是,在這里開間面包房,肯定賺錢。

“賺錢”就是一個模糊的目標點。

因為,通過開面包房,實現“賺錢”這個目的,需要很多的環節才能實現。

比如,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預估銷售數量,以免做多了賣不出去變質;如何構建物流;除了線下的交易,如何利用線上實現業務擴展?線上渠道有哪些,操作方式是怎樣?能否形成用戶粘性?如何面對競爭?掙多少錢能滿意等等。

如果這些環節不受控制,就很可能在還沒有達成“賺錢”這個目標之前,心理落差過大,中途放棄最初的目標。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創業者以失敗告終,往往會被歸結為“內心不強大”,所以沒有堅持下來。

當他們尋找原因的時候,又往往說不清楚是什么導致的失敗,只會把經歷當故事講出來。

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們只有模糊的控制點,他們創業只是為了掙錢或是為了改變現在的處境等等。卻沒有設置實現最終目的的精確控制點。

二、提高預判精準度的手段

1.多視角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大多數的人都只依靠自己有限的經歷積累的經驗,對眼前的事做出判斷。

但能力強的可以在別人的生命里存活,不斷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從別人的視角認知事物,以別人的視角看待自己。

因此,前者即便多活幾百年,也難以趕上后者。

這也就是人與人最大的差距。

要想實現這一點,就要主動意識自己的行為,學會收集幫助自我認知的信息,特別是收集認知層級比你高的人的觀點。從他人的視角審視自己。

2.多維度分析

一個人決定做一件事之前,往往是先說服說服自己,這件事可行;然后找尋各種論據,驗證它的可行性,忽略可能存在的風險。

相反,杰出的人,在一開始就會分析,自己的項目在哪些場景下是不適用的。

馬云經常說,阿里巴巴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我們明年的處境會比今年還糟糕。

就是因為他清楚地認識到,既有模式的不確定性和其可能不適用的未來場景。

任何人類,再強大的自我,能改變的事物永遠有限。

如果說改變世界是有可能的,也要分清楚,你想改變的是哪一個維度場景里的世界。

3.多點控制那些能堅持執行最初決策的人,不是因為他們的承受能力強,而是因為擅于設置多個控制點。

舉個例子

一支NBA球隊,在賽季之初的目標是拿到總冠軍,這是一個模糊的目標點。

要實現這一點,必須先要打進季后賽,這是次級的控制點。

而要達成這一點,必須在常規賽排進前8,這是再次一級的控制點。

確保進入前8,大概需要贏下82場比賽中的50場,這又是一個更深層級的控制點。

接下來就是針對某一場比賽進行控制,哪些場次必須贏下,哪些可以戰略性放棄。

贏下比賽,就要在攻防兩端占據優勢。

進攻時,創造容易得分的機會,這就要把握兩點:

  • 其一,更接近籃筐。
  • 其二,創造沒有對抗的得分機會。

實現這兩點,可以通過擋拆,傳導球,吸引包夾,突破分球等戰術,形成局部的優勢,并逐步擴大這種優勢,

直到將球轉移到更接近籃筐,同時沒有對抗的人手里,形成得分。

相反,在防守中,盡量不給對方這樣的機會。贏下比賽的幾率就會大增。

只有通過這每個細分控制點上優勢的積累,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獲得總冠軍的可能。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實現一項宏偉的目標,需要將模糊的目標點分解出更精確的次級控制點,并把它們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

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AB分離的方式,構建兩條不同的路徑,并預想最佳的結果和最糟糕的結果。

明確在預估與實際重合之前,各控制點落差處于什么范圍內,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 就不會輕易放棄最初的決策,更高幾率得到較為理想結果,也就更可能表現出內心的強大。

小結:

多視角、多維度分析、多點控制的思維方式,是避免預判與結果不一致導致心理落差過大的手段。

它們有助于人們對思維盲區的把控。

強大內心是不斷認知自我和環境的修煉成果。

把控思維盲點,更多依靠有意識指揮自我行為,預判與實際狀況的落差就越小,應對危機的能力就會提升。

思維盲點越少,預判與實際狀況的落差就越小,更多依靠有意識指揮自我行為,應對危機的能力就會提升。

讓精準的判斷成為常態,真實的強大才能順利地表現給自我和外界。

伊卜生? ?總結1.有勇氣面對,忍耐力強,不意味心理就強大。2.內心強大通常被我們誤會為一項心理課題來研究,但它其實是一項思維進化的課題。

3.內心強大來源于更多有效結果的溝通。過多無結果的溝通導致失去溝通的意義。造成較大的心理落差。

4.為了避免落差太大,造成不適的內在感覺,大多數人直覺上會降低對控制點的預期。比如,人們會說,“我已不再奢望美好的愛情”,“不抱幻想,才是成熟,因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降低預期對塑造強大的內心沒有任何幫助。

5.單一且模糊的控制點,或是不設置控制點會引發經常性的心理落差感,只會讓人更容易受突發言論和事件的影響,放棄一開始決策設定的目標。

6.內心強大不是可以自動生成的,需要通過多視角的看待、分析得到精準的認知,引導精確的判斷,心理落差容易縮小或被抹平。較低的心理落差經歷長期建立過程,就會催化內心的強大。

7.創業功力需要修煉,但最需要修煉的恰恰不是產品或創業項目,而是我們的思維和內心。

部分資料來源:朱利安.羅特(J. Rotter)

《社會學習和臨床心理學》.Soci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54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認知過程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ognitive process.1972

 

本文已在初探網版權登記,轉載請聯系kangjian0705,如有抄襲,吐血也會追究。

發現隱形推動力伊卜生?—?微信 ID:Ibsen2020

本文由 @伊卜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難得的好文啊~從心理學角度構架產品的思維,解析人性。666666 希望能得到聯系方希誠意交流

    來自上海 回復
  2. ?? 贊

    來自北京 回復
    1. 難得的好文啊~從心理學角度構架產品的思維,解析人性。666666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