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產品經理如何華麗轉身?

1 評論 6610 瀏覽 38 收藏 14 分鐘

在產品經理群體中,即有專心供職于一家公司的,也有專注于當外包產品經理的。那么這兩種類型的產品經理在工作內容與能力要求上有何差異呢?作為外包產品經理又該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呢?

這得從一個故事說起:

歷經5年的時間,朋友的外包項目終于黃了。

甲方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F在要糾正錯誤。

對于乙方公司來說,這很正常,可惜的是后續這塊業務收入沒了,但之前也是掙到錢了的,并沒有很大的損失。

但對于朋友來說,在這種項目里面浪費了這么長時間。夾在甲方和開發中間,心力交瘁,能力卻沒有提升,想跳槽也不好找工作。

80%的外包產品經理都有的迷茫三問:

  1. 我還要繼續在這里待下去嗎?
  2. 我跳槽去常規的互聯網公司人家要嗎?
  3. 外包產品經理如何縮短差距,華麗轉身?

想要上岸,先來找找兩者的不同:

一、工作內容對比

我們對比下產品經理在這兩者中的工作任務和流程:

在外包項目中,產品經理的工作重點:接收甲方需求,根據甲方要求完成產品設計,和甲方確認功能,再交由技術進行開發。如果遇到技術實現不了的問題,再和甲方溝通修改方案。主動權都掌握在甲方手中,由他說了算。所以產品經理會覺得很憋屈:我就是一個工具。

從外包公司層面來說,定位可能就不一樣,有的崗位都不叫產品經理,而叫業務需求分析師。那首要任務就是做好甲方和開發的連接,有點文秘的感覺。

在常規的互聯網公司,產品設計的主動權掌握在產品經理手中。先去調研用戶,收集到最真實的需求,再進行篩選、分析,決定需求的優先級。然后才進行產品設計,設計完后進行產品經理內部的評審,以及團隊所有人參與的大評審,之后才能進行開發。

看似外包項目中,產品經理很輕松,不用動腦子,甲方怎么說就怎么做好了。但產品經理的價值和刺激點,恰恰是外包項目中缺失的調研和互懟環節。一個有志向的產品經理,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和雄心的,不甘心只當一個工具。

由于年少不懂事,一不小心入了外包的坑,幾年下來,發現能力上差距就拉開了。

二、能力要求對比

這是騰訊資深產品的能力要求模型,涉及了20個方面。

我們挑一些比較重要的點來做對比,因為有些點:比如說營銷與推廣策略,常規互聯網公司的基礎產品經理也是用不到的。(能力的要求按照0-5來打分,5為最高分)

從兩者能力要求的對比來看,常規產品經理對行業的認知、用戶調研、產品規劃、運營數據的能力要求是遠高于外包產品經理的。在學習、用戶需求理解、產品設計和技術理解的能力上,要求也更加高一點。

當然值得肯定的是,外包產品經理的溝通能力、執行能力等基礎素質是毫不遜色的。

在外包項目中待的時間越久,這種能力的差距可能就越大。

三、能力提升建議

既然知道了能力的差距,我們就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做重點的提升和改善。

1. 提升行業認知

對行業的認知,不僅包括宏觀環境下,行業的發展路程、現況問題、未來預期,也包括這個行業從事者的行為特征,以及相關行業之間的聯動關系。

如果說行業處于飛速成長期,功能就要快速迭代,還要培養操作者的使用習慣;如果行業處于成熟期,功能就要做細做精,盡量符合操作者的已有習慣。

比如說電商行業,從2003年至今,已經處于高峰時期了,這套體系已經相當完善了,不同電商平臺之間的功能也做的大同小異。于是有的開始了新概念,比如新零售;有的開始了側重冷門品類,有的開始集合物流、供應商等上下游產業。

如果產品經理能對行業有個比較好的認知,在做產品時可以減少偏離的風險。這方面的認知主要來源于兩部分:網上資料和親身經驗。所以外包產品經理,可以多去查查外包項目的行業情況,多向甲方請教下相關知識。

2. 增強用戶調研

如果甲方就是直接用戶,這就好辦多了。在接收甲方需求的時候,多問一個為什么。讓甲方和你描述下他的現實場景,遇到的問題,給他出出主意,增強他的信任感。

如果甲方不是直接用戶,你又沒機會去直接接觸用戶,那么多對甲方提出的需求提點質疑。甲方的需求是怎么來的?是基于用戶來的,還是自己想的。

比如說甲方要做一個美團,是不是手機里下了一堆類似的APP:大眾點評,口碑,餓了么…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眾app。每個打開,一個個點,看見好的,不管是功能,還是UI樣式,就拿過來給你看,我要這個,給我做個一樣的。

當然質疑甲方不是為了說服他聽你的,只是增加了解用戶的機會。當你提出的質疑很有道理時,甲方也會去反思這個需求是不是合理。

3. 增強需求分析

當我們通過上面一步,能收集到一些比較有用的用戶需求時,就要增強對它的分析。這些需求的優先級是什么?為什么這么來定?

然后看下甲方是怎么考慮的,為什么站在他的角度上,他要這樣做。找出這2者差異點的關鍵原因,你會發現后面你在考慮問題時,會考慮得更加的全面。

比如說,你覺得診療系統中,需求優先級最高的應該是醫生,但甲方先去重點做財務報表,因為他的用戶用不用,取決于財務批不批,他要先讓決策者滿意。

在B端產品中,往往需要考量多方的利益。

4. 練習產品規劃

這個和增強需求分析的方法類似:自己根據現有對行業的認知、產品的認知,來規劃下產品的未來。然后和甲方的規劃做個對比,看差別在哪里。

也可以和甲方探討下,畢竟站的角度不同,能開拓下視野。

5. 跟蹤運營數據

很少會有外包產品經理去關心運營數據,即使可以在后臺看到一些數據。但運營數據是對產品好壞的一個比較直觀的檢測。

我有一個朋友做外包,做完后過段時間就會打電話去問問甲方,目前用的怎么樣,然后給他們一些建議。當然,他的目的很簡單,對方用起來了,才可能找他們做二期。產品經理關心的目的也很明確,要分析這些數據,對現有產品進行優化。所以不妨和甲方多溝通。

另一方面,如果外包項目在多家復制,對產品經理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可以了解下用的好的公司,然后把一些經驗分享給剛開始用的。因為在做自己的產品時,這也是需要的,有時候產品要給運營一些建議,還要給客戶一些建議。

6. 提高學習總結能力

外包產品經理的產品設計能力、對技術的理解能力其實并不弱,如果說和常規產品經理還有些差距的話,主要會源于學習和總結能力的偏弱一點。

因為外包產品經理主要是被動的接收信息,甲方來一個需求,就處理好一個。很少會做一個全面的復盤和總結:遇到的產品設計、產品規劃、技術難點,以及最后的解決方案…也很少會對一個功能做長期的跟蹤。這就導致知識結構比較零散,可能在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還是不能處理好。

關于如何復盤,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B端產品經理快速提升法——復盤》。

四、跳槽方向建議

決定要跳出這個坑了,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去往何方了。給你提供4點思路。

1. 去甲方

有的甲方有自己的技術團隊,和乙方的對接也主要由他們來負責。比如說銀行,會把部分的項目外包出去。如果你覺得甲方的發展空間還不錯,可以關注下他們的招聘公告。

另外,如果想往甲方發展,平時要多注意和他們溝通,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他們在有空位時,會先想到你,給你offer,畢竟你相較于外面面試的人,對他們的業務更為熟悉,他們的成本會更低。我有一些朋友就本來是乙方,后來被甲方挖走了。

2. 選同行業過渡

如果你覺得甲方技術含量太低,想去有挑戰性一點的公司,可以考慮選擇同行業過渡。比如說你本來是給銀行做手機銀行的,熟悉他們的基金、理財、支付、對賬等業務,那么可以選擇金融領域,這樣成功率更高。

3. 從產品助理做起

如果你覺得這個行業沒有發展前途,想跨行業,但是對那個行業所知甚少,不妨放下身段,從產品助理開始做起,做好重新開始的準備。

但因為你之前是有基礎的,所以即使從助理做起,也能快速提升能力,一段時間就能做回常規的產品經理。

四、總結

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做外包產品經理,覺得處處受限制,想要獨立自主,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因為當你做常規產品經理的時候,會發現依舊有那么多甲方逼著你。

所以不要把自己能力的不足歸罪于甲方,不管是做哪一種產品經理,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有利資源,把目標聚焦于自身的提升才是根本。當你發現自身不足的方面時,總能想到很多的解決辦法,畢竟方法總比困難多。

最后,想對所有產品經理說,要有既來之,則安之的淡定,又要有沖破重圍的激情。

 

作者:司馬特小隊,丁香園高級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司馬特小分隊

本文由 @司馬特小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受教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