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產品初體驗 | 寫給所有-1歲的產品經理

4 評論 12950 瀏覽 113 收藏 12 分鐘

你如何理解“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如何看待“產品經理改變世界”這個口號?現在的你是否在朝著產品經理這條路上努力著?每一個即將入行的產品經理可能都有這么一段時期,在不停的追問自己:“為什么要當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是干什么的?我可不可以?”此篇文章寫給所有-1歲的產品經理。他曾經思考的問題,正是現在你們所思考的。

《從0到1》這本書前段時間很火,讓大家都知道了從0到1的創造新產品很重要,也很困難。產品的從0到1如此,那么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從0到1 呢?今天我想針對這個問題說一說自己的經歷和淺薄的看法,這個問題曾經困擾我一段時間,也是各類產品群里被問得最多的問題:“產品小白,如何入門成為一名產品經理?”希望能借此形式,與所有-1歲的產品經理一起學習、進步。另外也想分享一下我這個產品新人入職網易到現在的一些小小體會。

?1.為什么要當產品經理?

為什么要當產品經理,什么時候開始決定入產品坑,關于我入坑的故事,源頭得回溯到大概初高中的時候,那時候互聯網大佬的傳記被我看了一個遍,蓋茨、jobs、馬云、丁磊、楊致遠、zuck、李開復、周鴻祎、陳天橋…一個個大佬的發家史我如數家珍。在我看來,互聯網像一個江湖,風起云涌,在這里,一群又一群的弄潮兒引領著這個時代的大浪潮。于是從此決定入坑互聯網。

到了大學里,大一也曾立志要當好一名程序員,每天給自己規定一定的代碼量,也曾入坑ACM無果。慢慢我發現,對于技術的實現細節,其實我不太感興趣,即使將來能碼代碼活下去,我也成為不了一名頂尖的程序員。

就這樣迷茫的過了一段時間,直到遇到了大學班主任也是系主任項老師的提點,慢慢開始了解到了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有趣,有創意,加上喬幫主偶像光輝的指引,遂決定入坑。對的,喜歡,就是這么簡單

2.產品經理是干什么的?怎么知道的?

一開始接觸到產品經理,只知道他大概是設計產品的,他會琢磨用戶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他會想一些很新奇、很酷的東西,高大上如喬幫主會站在“科學與人文的交叉路口”。因此為了從零開始了解產品經理,我混跡于各大PM論壇看看諸位前輩寫的文章,關注諸位大神的博客如kant,胖胡斐,也常駐知乎關注各大公司的PM不錯過他們的一條動態,同時每天要求至少20分鐘互聯網資訊閱讀以提升sense。

慢慢的,我發現,關于產品經理,眾說紛紜,有人說產品經理主要是溝通,有人說文筆要好,要寫文檔。

而大家推崇的《啟示錄》《用戶至上》《結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產品書籍中,關于產品的定義仿佛更加散,各有各的體系結構和說法,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

一段時間過去了,我發現看的東西越來越多,但對于產品這個職位的理解,我仍然處于一個混沌、混亂、離散的狀態,那么,產品經理,到底是干什么的?? ? “

站在岸上是永遠學不會游泳的”,在這句話的指引下,我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家公司實習。也是在這里實習的三個月間,我逐漸認識到了做產品的樂趣,也慢慢認識到,產品經理的工作都是圍繞“

可行性,可用性,價值”這三個點來展開的。同時,在實習期間,我承擔了一些產品開發前期的籌備工作如用戶調研,需求分析,競品分析,事后也根據分析制作了產品原型。

面對面的與多位目標用戶進行訪談,了解到他們日常工作中的痛點,聽他們抱怨,聽他們吐槽,聽到他們的希冀,那時候我覺得作為一個產品實習生我是幸福的,我多次忍住了自己即將脫口而出的“放心,這個問題,我們來幫你解決”。對,能解決用戶的痛點,是一個PM的幸福。同時我發現,其實用戶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們只會判斷擺在自己面前的這個東西好還是不好,自己喜歡不喜歡。而產品經理的職責之一,就是找出用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像喬幫主一樣,市場調研顯示不看好觸屏手機,但是喬布斯就是知道用戶肯定會喜歡iPhone,我就是要把東西做出來給你,你用了之后就喜歡了。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挺實誠的,說的是不是這個理?

3.你適合當產品經理嗎?

引用某公司的招聘要求“我們希望你:撕得過開發,懂得了測試,評得了設計….”? ? ? 作為一個-1歲的產品新人來談什么樣的人適合做產品,我實在是不夠格。但是這里從各大公司的招聘要求以及我覺得自己學習的一些經歷來粗淺的說一說我的看法。

(1)要有產品感。

大家都說產品經理是一個“內門檻”很高的職業,看起來好像很多人都能做,但是入職后想要做好,做精,就得拼天賦,譬如喬布斯的做一個你就喜歡了,譬如張小龍、史玉柱對于人性的把握,這里我的看法太粗淺,希望各位拍磚指點。

(2)懂開發,懂設計,懂市場,懂一個互聯網產品從0到1,從1到100的所有流程。

第一次實習的第一次需求評審會,我就親眼目睹了因為各種原因,PM提出需求時,場下開發相互相視冷笑的場景,也目睹了產品與開發的相愛想殺。借用一位產品前輩的話“產品需要什么都懂一點,因為產品需要對接的人太多了”。

(3)思維要能散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來。

我曾頗以自己較為天馬行空,較為跳躍,頗愛開腦洞的思維為傲,覺得這樣的思維特別適合做產品經理,新的功能點,新的產品,不就是需要腦暴才能想得出來的嗎?直到一次騰訊的群面,題目為“設計一款比大白更受歡迎的機器人”,討論過程中我們針對現有的技術形式以及用戶的需求設計了很多功能,但是最后面試官問,“這樣一款產品,你們自己會買嗎?”這個問題點醒了我,PM的思維不僅僅需要發散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來,喬幫主以創新力max聞名,想必在他腦海里有無數創新產品的萌芽,但是回歸apple后,他砍掉了當時apple大部分的業務。思維發散出去了,也要能收得回來,不僅要能收得回來,還能把收回來的這些想法以一個完美的邏輯結構結合起來。

這其實也就是我們在腦暴之后需要思考的,哪些是用戶最迫切需要的,哪些是我們力所能及的。

在之后我發起的創業項目中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由于我在團隊中同時也承擔了產品策劃和設計的職能,我急于搭建一個大而全的平臺,太多思維散出去的內容舍不得收回來,導致后來在見投資人的階段被投資人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弊病所在,也給后面其他同學的開發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和困阻。

0_536894_3c1d1f96145054a

(4)談談群面有意義嗎?

曾經我對產品崗校招中存在的群面深惡痛絕,認為這個流程只是HR想出來為了節省面試人力,快速刷人的手段。因為它偶然性大,看起來跟產品毫無關系,當然也因為群面篩人比例大。

但是在隨后的經歷中我逐漸發現,群面與產品日常工作中的某些場景太像了,有leader提出框架與方向,大家腦暴按照腦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leader把握節奏和討論方向,極力力爭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idea,最后leader總結拍板;bingo,一個產品或者一個小的功能定型了。除了“無角色分配”這個預設帶來的心態細微變化,流程像極了產品的日常。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PM是一個團隊型角色,除了你邏輯嚴密,產品感爆棚,還需要你能與團隊良好協作,群面也因而顯得相當有意義。

4.我的產品初體驗

寫到這部分時,我發現我已經把我的許多體驗穿插在了前面部分??舆^開發,也坑過設計,和開發溝通時開發同學時不時蹦出的一兩個技術名詞心里的尷尬,對流程不熟悉導致延誤的經歷,種種種種,讓我深刻認識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希望我們踹過的絆腳石,都能在以后成為讓我們登上更高殿堂的墊腳石。

 

作者:democheng,網易杭研實習PM(微信公眾號:democheng)能夠解決用戶的需求是一個產品人的幸福。

 

本文由 @demoche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覺得很好,很有體會

    來自北京 回復
  2. 恰逢在產品路上和其它路上的交叉口

    來自廣東 回復
  3. 更多冒險經歷,面經,產品心得,請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democheng。希望能夠與大家一起交流、成長。

    來自浙江 回復
  4. 寫親身經歷的東西,很贊,,,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