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經理角度,和你聊聊區塊鏈
本文作者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分享了他對區塊鏈的認知,希望對想要理解區塊鏈的同學有些幫助。
一、前言
我在《紅利已過?我為什么還要寫公眾號》文章有提到,身邊有很多朋友,特別是沒有認真了解過區塊鏈的朋友,在與我聊到區塊鏈時,印象幾乎都是負面的,對區塊鏈的認識也比較片面。
說到區塊鏈必然會想到比特幣,畢竟區塊鏈是為了滿足比特幣獨特的需求而被創造出來的,這也是為什么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比特幣就是區塊鏈。
事實上,比特幣≠區塊鏈。
比特幣和區塊鏈的誕生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這個“人”很有趣,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下)的密碼學極客在“密碼朋克” metzdowd.com網站的郵件列表中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人稱“比特幣白皮書”。論文中,中本聰陳述了他基于P2P網絡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比特幣就此面世。
也就是說,中本聰在基于區塊鏈技術上創建了比特幣。
所以,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而比特幣則是作為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但,并不意味著區塊鏈只能應用到比特幣上。
二、區塊鏈究竟是什么
1. 什么是區塊鏈?
自區塊鏈2008年誕生至今,業界內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我個人認為目前比較權威且準確定義的,應該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區塊鏈白皮書(2019)》中描述的: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賬技術,也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
從學術角度來解釋,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通俗的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可信的,分布在全球各地,能夠協同運轉的數據庫存儲系統。
(圖片來源:36Kr-區塊鏈行業研究報告)
上面提到了幾個技術概念,做個簡單解釋:
- 分布式數據存儲:一種數據存儲技術,簡單的理解就是把數據切割后存放在不同的電腦或服務器里。
- 點對點傳輸:一種網絡新技術,在點對點網絡中,每個用戶既是數據存儲空間的提供者,又是網絡數據的使用者。
- 共識機制:就是某類群體確定達成某種共識和維護共識的方式。
- 加密算法:簡單而言就是通過一種算法將明文信息或數據轉化成一串不可讀的密文代碼信息。
具體的技術細節,就不一一展開講了,畢竟這方面也不是我所擅長的,大家知道個大概就行了。
我們來聊聊上面說的區塊鏈去中心化和可信的特點。
2. 什么是去中心化?
要了解去中心化,首先得知道中心化的概念。
先說「中心化」,通俗的說就是中央集權,所有的東西都掌握在一個人或某個組織手中,他可以控制他下屬鏈條的一切。
就類比如支付寶,在忽略外部(法律等)因素下,支付寶公司是可以控制所有用戶的賬戶信息,擁有一切處置權。
再說「去中心化」,我們先來看看百度百科上的定義:
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是不是看了之后還是不明白什么是去中心化?嗯,是有點繞。
通俗的來說,相對于「中心化」概念,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每一個參與者(或者說節點)都是平等且自由的關系,沒有誰依賴誰,誰也掌控不了誰。
舉個交易流程的例子來理解「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假設你想在淘寶買一個手機,但是由于人與人之間是難以信任的,也沒有一個可信任的機制來確保雙方的交易,你不可能之間把錢轉錢給商家,商家也不可能直接先發貨給你,這個時候就只能借助于比較權威的第三方中介支付寶來作為信任背書,擔保交易。
通過上面的交易流程案例,我們來看看支付寶作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區別。
中心化(支付寶作為中心節點):
- 你下單購買一個手機,并把你的錢打給支付寶;
- 支付寶收到款后,通知商家發貨;
- 商家收到支付寶通知后,安排發貨;
- 你收到手機后,確認收貨;
- 支付寶收到你的確認收貨信息后,打款給商家;
假設這個時候作為唯一中心化的支付寶出問題了,因不可抗力的其他原因造成系統崩潰或服務器毀了,就會導致這筆交易失敗。支付寶完全可以找理由不承認這筆交易,你也只能自認倒霉了(當然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
去中心化(支付寶基于區塊鏈技術,作為中心節點之一):
- 你下單買手機,并直接打錢給商家;
- 你把打錢轉賬的信息記錄到自己的賬本上,并將這條信息廣播出去;
- 商家、支付寶及其他節點收到你的廣播信息后,分別在自己的賬本上記錄;
- 商家發貨,并把發貨的信息記錄到自己的賬本上,同時將這條信息廣播出去;
- 你、支付寶以及其他節點收到商家廣播信息后,分別在自己的賬本上記錄;
- 最后你收到手機,交易結束;
在去中心化的交易中,因為你、商家、支付寶等所有節點的賬本上都有著完全一樣的交易記錄。同樣因不可抗力的其他原因造成系統崩潰或服務器毀了,支付寶想不承認交易,對不起,商家的賬本還存在,你的賬本還存在,其他節點賬本同樣存在,想不認賬也不可能。
3. 為什么是可信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區塊鏈的本質就是解決一個信任問題。
因其通過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傳統交易模式中,數據在系統內流轉過程中的造假行為,從而構建可信交易環境,打造價值可信社會。
區塊鏈比較引人關注之處也在于此,能夠在網絡中建立點對點之間的可靠信任,使得價值在傳遞過程中,去除了第三方中介的干擾。既公開了信息又保護了隱私,既共同決策又保護個體權益,這種機制提高了價值交互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因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是不需要任何類似支付寶的中心化平臺,而是依賴多人協作的方式記錄交易信息,做到“全網參與”“全網認證”,確保信息透明公正有效,且無法輕易被篡改。
而「分布式」與「不可篡改」的特性,又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這也是區塊鏈能夠創造信任的基礎。
三、區塊鏈的分類
區塊鏈根據應用場景和設計體系不同,可分為三類: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
1. 公有鏈
公有鏈,簡稱公鏈。世界上任何個體或組織團體都可以發送交易,且能夠獲得該區塊的有效確認,任何人都可以作為其中一個節點,參與其共識過程。
公鏈是目前最早且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區塊鏈。它的特征是訪問門檻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加入和退出,具有保護用戶免受開發者的影響、訪問門檻低、所有數據默認公開等。
公鏈通常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所有數據公開透明,沒有任何個人或者機構可以控制或篡改其中數據的讀寫。
公鏈的應用較為廣泛,目前比較成熟的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山寨幣、區塊鏈游戲、溯源等等。
2. 聯盟鏈
聯盟鏈,只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的成員和有限的第三方開放,由這個特定群體內部指定多個預選的節點作為記賬人,每個區塊的生成由所有的預選節點共同決定。
其他接入節點可以交易,但不過問記賬過程,其他人可以通過該區塊鏈開放的API進行數據查詢。聯盟鏈需要聯盟成員授權才能加入和退出。
聯盟鏈的數據只允許系統內的參與者進行讀寫和發送交易,并且共同來記錄交易數據,具有低成本運行和維護、高交易速度、良好的擴展性等特點,是半公開化、半去中心化的鏈。
目前,聯盟鏈得到普遍認可的是R3CEVCorda平臺,即R3區塊鏈聯盟。R3CEV是一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區塊鏈創業公司,由其發起的R3區塊鏈聯盟,至今已吸引了幾十家巨頭銀行的參與。
3. 私有鏈
私有鏈,簡稱私鏈。僅使用區塊鏈的總賬技術進行記賬,組織團體或個人獨享該區塊鏈的讀寫權限。
參與節點的資格都會被嚴格限制(也就是說鏈上的數據讀寫并不對所有人開放,是需要得到授權的),所以私鏈也是半公開化的、半去中心化的。
私鏈的特點是交易速度快,數據不會公開、隱私保護強、交易成本更低、不容易被惡意攻擊等。
私鏈是應用范圍最小的鏈。由于它的特性是不開放,而且私密,所以它的場景一般是在個體型組織或企業內部應用。
從用戶體驗的角度看,無論是公鏈、私鏈還是聯盟鏈,都因為去中心或弱中心化的特性,目前的交易速度及其他體驗相對于中心化的系統來說都差太多,這也是區塊鏈未來需要攻克的難點之一。
四、區塊鏈的發展趨勢
區塊鏈1.0時代
區塊鏈1.0時代,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應用。主要具備的是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和支付平臺的功能。包括它的支付、流通,和創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公開透明的交易記錄總賬。
在區塊鏈1.0時代,人們參與區塊鏈的主要方式,是點對點交易,通過操作買入賣出數字貨幣來實現「投資回報率」,以回報率為王,很少有人關注數字貨幣的「應用價值」,更多的關注點在于「投資價值」。
區塊鏈2.0時代
如果區塊鏈1.0是為了解決貨幣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那么區塊鏈2.0就是更宏觀的對整個市場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2.0時代,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加入了智能合約等一系列的見證協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可編程化區塊鏈。
「智能合約」是1995年代由尼克薩博提出的理念。當時,由于缺少可信的執行環境,智能合約并沒有被應用到實際產業中,自比特幣誕生后,人們認識到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天生可以為智能合約提供可信的執行環境。
在區塊鏈2.0時代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具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以太坊了,也可以說是以太坊掀起了區塊鏈2.0革命的浪潮。
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人稱V神),首先看到了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契合,2013年發布了白皮書《以太坊: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意味著基于智能合約的區塊鏈2.0正式誕生。
于是,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2.0,打破了過去區塊鏈平臺的疆界,讓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發幣,它提供了區塊鏈在更多的商業、非商業的應用場景可能,讓開發者可以更輕易地開發各種區塊鏈應用。
區塊鏈3.0時代
相比1.0和2.0,區塊鏈3.0目前尚在概念和摸索階段。它的核心目標是賦能各行業,提高整體系統的工作效率。
當下很多公鏈項目都是以“區塊鏈3.0”自居,有些人將EOS(柚子)包括它自己標榜為區塊鏈3.0。從3.0時代發展的目標來看,EOS是具備執行免費和高速處理的優點。但我個人認為E0S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完全「去中心化」,太過依賴于投票機制,僅在21個超級節點之間集中信息構成了一個「偽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而且菠菜項目多,安全隱患多。
區塊鏈3.0的發展需要系統性的創新,而不僅僅依靠共識算法的改變。截止目前,真正符合3.0時代需要實現大規模商用的公鏈,還沒有出現一條。
區塊鏈3.0將會賦予我們一個更大更寬闊的世界,是生態、多鏈融合構成的網絡。如何提高交易處理速度、如何完善現有共識機制、如何跨鏈通信、如何與現在的行業體系兼容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是現在所有區塊鏈項目需要攻克的難題,同時也是進入公鏈3.0時代的必經之路。
區塊鏈的發展之路,任重而遠道。
五、區塊鏈的應用領域
由于區塊鏈可以承載和傳遞價值,可以說是繼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后的一次新興技術浪潮,是人類從信息互聯網時代,向價值互聯網時代轉變的重要機遇,目前已有不少的應用案例落地。
從應用上看,區塊鏈從單純實現點對點的電子現金支付功能,發展到后來對于供應鏈金融、票據等傳統金融行業的支持,再發展到當前區塊鏈可對各實體行業的進行「區塊鏈+」的賦能應用探索。
目前「區塊鏈+」的應用領域范圍主要包括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商品溯源、社交、醫療、游戲、政務民生等。
“區塊鏈+“產業圖景(圖片來源:2019騰訊區塊鏈白皮書)
1. 區塊鏈+金融
金融領域應該是區塊鏈技術落地最為天然的應用領域,這得益于區塊鏈技術源于加密數字貨幣的底層金融屬性。憑借其分布式存儲、不可篡改、可信任的系統網絡結構,與金融行業的天然契合性,讓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發揮了極大的優勢與地位。
拋開以特比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不談,目前國內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區塊鏈+金融的應用,正式進入了試運營階段,主要涉及銀行、證券、保險、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資產管理等不同的細分領域。
以跨境支付為例:2018年12月,由中國銀行業協會、國家開發銀行等聯合發起的“中國貿易金融跨行交易區塊鏈平臺”已經正式上線運行,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也完成了首筆跨行國內信用證鏈上驗證。
2. 區塊鏈+商品溯源
近些年來,各類商品的“假貨“”食品安全“等等一系列問題頻繁爆出,如何保障商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成為了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而區塊鏈技術的信息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為商品溯源帶來了新的希望。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外相關企業發布了至少5起區塊鏈溯源項目白皮書。
以京東商品溯源項目為例:2018年8月,京東「智臻鏈」BaaS 正式上線,從商品原料的生產、加工、物流運輸、交易等數據都可以上鏈。
3. 區塊鏈+政務民生
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數據權責不清、難有質量、難共享、難開放等發展中的“痛點”。而作為我國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重點示范領域之一,政務民生領域的相關應用落地主要集中在2018 年,多地積極展開該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探索,目前有多個落地項目已成功運營。
以發票/票據為例:2018年8月,由深圳市稅務局主導、騰訊自研的區塊鏈電子發票”稅務鏈”項目上線。而后不久,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意味著全國電子發票在深圳試點成功,發票/票據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現階段,雖然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場景不斷拓展,從證券、銀行、保險、商品溯源、政務民生、醫療等等行業的深入和多元化探索。但是,區塊鏈的應用仍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除「區塊鏈+金融」行業相對成熟外,其他行業應用大部分還在處于探索階段?!竻^塊鏈+」賦能實體經濟仍在發展中演進,還需持續不斷的探索。
六、聊聊如何用區塊鏈思維做產品
作為一個在區塊鏈行業的產品經理,想和大家聊聊該如何利用區塊鏈思維來做產品。
什么是「區塊鏈思維」?我的理解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在進行區塊鏈產品設計前,產品經理需要清晰的了解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以及用戶的核心訴求和實際業務場景,才能更好的運用區塊鏈思維,結合區塊鏈技術特性給出解決方案。
在上面節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區塊鏈本質上是由多種技術構成的網絡體系,核心價值是解決信任問題。而實現區塊鏈核心價值的手段是去中心化、防篡改的數據存儲、可追溯數據、可信任的點對點傳輸等。
那么,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當前的戰略方向和業務需求,是否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滿足呢?
在規劃區塊鏈產品的時,我會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判斷。
1. 可行性分析
首先弄明白公司的目標和用戶訴求是什么?典型用戶群體畫像是怎樣的,當前行業現狀如何,市場分布如何。再根據實際業務場景,分析做區塊鏈產品的可行性。
2. 去中心化的必要性
是否有去中心化的需求?在企業整體目標或某個具體業務需求時,現在傳統的中心化方式能否滿足需求,有沒有局限性。如果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能不能帶來新的突破點或者機會。
在傳統中心化系統中,黑客對該中心節點進行攻擊便可摧毀整個系統。而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系統中,無中心節點可攻擊,因為所有的節點都是中心。
3. 防篡改的分布式存儲數據
是否有防篡改的分布式存儲數據需求?該業務的數據存儲,使用中心化數據庫存儲有沒有弊端,需不需要擔心數據被篡改。相比于傳統的中心化數據庫,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可實現上鏈數據的防篡改、可追溯,增加了對數據的信任,大大降低數據作假可能性。
4. 資產價值的可信流通
是否需要對某種價值進行可信流通?區塊鏈可完成實際價值與數字資產的錨定,也就是所謂的“Token經濟“。通過Token機制與價值激勵,能提高系統協作的參與動力,在區塊鏈構建的可信網絡系統中,使Token資產在多場景下的便利流通。
5. 構建信任體系的網絡環境
是否有建立可信任體系的業務需求?分布式存儲數據的防篡改構建了數據的可信,智能合約通過可編程的代碼,讓合約程序一經觸發便自動執行,構建了點對點交易的信任。
當然,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設計產品,需要考慮的方面肯定不止我說的這些,還是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其他因素綜合考量。
七、寫在最后
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5G還是其他等等,都只是其中為達成某種目的而采用的一種技術手段。
無論什么手段,最重要的還是挖掘用戶的核心需求,打造出一款對用戶、對企業有價值的產品。
以上,是我個人在區塊鏈行業這兩年的一些認知與思考。
作者:DEMO哥;公眾號:產品DEMO
本文由 @DEMO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強,看完思路清晰了很多
以我目前的理解,我認為區塊鏈是以時間和空間換取信任,它需要比中心化的方案更多的存儲空間、計算時間和數據傳輸次數,成本實在太高了,這是主要問題,難以商業化。
是的,手動點贊~這也是目前區塊鏈需要突破的難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