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思維模型拆解——需求篇
產品的設計就是產品思維的一種體現,通過場景化的需求分析方式??梢宰屇銖拿妫骄€,到點,去逐個做好每一塊分組的功能。每一個分組里面,考慮會有哪些東西,為什么會有這些東西,然后再考慮,每一個功能事件,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應該給用戶怎樣的一個反饋。
一、產品經理是個啥?
一句話:在平衡商業目標與用戶體驗的情況下,解決某些用戶,某些場景下的某些需求的人。
再簡單點說,產品經理就是解決問題的人。
二、一款產品的立足點是什么?
換句話說:你的產品核心到底做的是什么東西,當用戶提出你的名字的時候,應該會給用戶一個具象化的概念。
舉幾個栗子:
- 微信就是滿足用戶聊天需求的(微信到底是啥,這個里面不做討論,只是說用戶第一印象),它沒有了朋友圈,你可能還是會用它,但是如果它沒有了發送信息一系列的功能,那么它就會變得雞肋。
- 支付寶就是用來花錢的
- 淘寶就是用來購物的
- 美團就是用來團購的
- 去哪兒就是用來買機票的
盡管他們都有相應的衍生品,但是一個產品你到底是做什么的,要給用戶怎么樣一個具象化的概念,這個一定要在最開始就明確。
在把這個功能做到極致的情況下,再去考慮其他的衍生功能。先有核心,再有衍生,而不是一開始給用戶看來,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東西的產品。因為只有在你可以很好的滿足用戶核心需求的情況下,才會有一席之地。
你不會因為一個電話有刮胡刀功能就去買它。你也不會因為一個刮胡刀有吹風機功能就去買它。而有可能是在這個電話的基本功能都非常不錯的情況下,它附帶了一個刮胡刀功能,使它在同類產品當中更有競爭力。
三、場景化需求分析
這幾年一直傳的很火的一個說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導致了現在任何一個崗位的同學,都認為自己是專業的產品經理,和你大談設計,大談體驗,大談戰略。
以吾之愚見,斯以為,術業有專攻,探討可以。但是切記不要用“我認為、我以為、我覺得、我也是用戶”等措辭,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他人。
而通常,討論需求的方式,我更傾向于以下兩種
- 拿數據說話
- 拿場景說話
通常來講,大公司有自己的數據部門,小公司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數據系統可能并不完善,而這個時候,如果你想去做需求的時候,你只能拿場景說話,而拿場景說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想清楚。
想清楚包括,你這個需求:
- 用戶是哪些用戶
- 用戶會在什么場景下使用(用戶會怎么去使用?)
- 滿足了用戶哪些心理(or生理??)上的需求
當你闡述需求的時候,你要想清楚,也要闡述清楚,你做的是什么東西,為什么要這么做,它會有哪些用戶,而這些用戶,分別都會在什么情況下去使用它,使用它是為了去做什么,怎么去進行解決。
而思考的過程也不外乎就是如此
隨便拿團購,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四、為什么要做場景化需求分析?
產品的設計就是產品思維的一種體現,通過場景化的需求分析方式。
可以讓你從面,到線,到點,去逐個做好每一塊分組的功能。每一個分組里面,考慮會有哪些東西,為什么會有這些東西,然后再考慮,每一個功能事件,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應該給用戶怎樣的一個反饋。而不是一開始就把著眼點放在,這個頁面的輪播圖是應該放在中間呢,還是應該放在上面呢。
從宏觀的角度去設計產品,然后再逐步去細化細節,才是產品應該去干的事兒。
五、結尾
曾經有人問我,如果沒有別人,產品經理能做什么,事實就是,產品經理確實自己做不了什么。Ta可以去學習寫代碼,可以去學習PS,但是一家公司它在招產品經理的時候,它更看重的應該是這個人的產品能力,在此基礎上,才去考慮,這個人有沒有其他的加分點。所以一切又繞回了任何一個產品都應該滿足核心需求這一塊。
作者:劉澤希(微信 11361272 / 微博@lZeXl ),現新浪微博產品經理。曾參與創業,做過3款app,并從3k做到30w用戶。
本文系起點學院北京150412期優秀學員@劉澤希 原創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受益,謝謝作者!
好文,舉的例子很不錯,受用了,感謝作者。
說得很好,先從產品大局著手,后從細節著手,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
受教了
有點道理
寫的非常好 學習了
深以為同,需求場景化,操作流程化。這是產品人在處理用戶需求的關鍵。
每一個分組里面,考慮會有哪些東西,為什么會有這些東西,然后再考慮,每一個功能事件,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應該給用戶怎樣的一個反饋。而不是一開始就把著眼點放在,這個頁面的輪播圖是應該放在中間呢,還是應該放在上面呢。
從宏觀的角度去設計產品,然后再逐步去細化細節,才是產品應該去干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