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文章,卻解決不了具體問題?
如果你從事一項系統的工作,或者為了說服他人依從你的觀點,你就需要表述清楚你的觀點或理論,而完成這一步之前你首先要理清的是他們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一個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往往決定了他的自身價值和競爭力。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弱,往往來自于他是否具備的邏輯性的思考和表達能力。這類能力的提升不在于你讀了多少書,經歷了多少事,而是能否合理的發現它們之間的關聯。
現實的情況是,每天面對復雜的不成體系的觀點、理論、事件,大多數人往往缺乏科學的思考步驟,難以迅速的從中找出他們的聯系。
那么,存在一種幫助思考和表達的“科學邏輯方式”嗎?
毋庸置疑,它確實存在,并且有悠久的歷史。
邏輯學凌駕于物理、生物、化學等自然科學以及數學、修辭學、神學等人文科學之上,數千年前就被很多西歐國家列為第一科學。中國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很多也都是邏輯分析的高手。
既然存在這種科學,那么我們可以學習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在學習借鑒這些方法之前,你需要知道,雖然很多人明確地意識到自己缺乏科學的邏輯,也針對性的學習了相關知識,但并沒有因此就提高了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為什么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沒有提高?
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大致有三點:
沒興趣:與短期目標關聯不直接
相比與對短期目標不直接關聯的事情,人們更喜歡這樣直接但缺乏邏輯的溝通方式:
假如有個人提出,“哥們兒,我知道一件很掙錢的事,咱們一起干吧”。
大多數人會產生的問題不是這件事合理嗎,如何去做,邏輯是什么,存在哪些障礙,而是依賴直覺發問:“掙得多嗎?快嗎?簡單易行嗎”?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思考方式對實現目標沒有任何幫助。
邏輯學在很多情況下,不會告訴你直接的結果,因此絕大多數的人在第一時間就會對它失去興趣。
認知閉合需求:理論過于抽象
首先,抽象很多時候意味著枯燥乏味,直覺上會優先排斥。人們更喜歡看電視劇,而不是看小說。相比于看小說,人們更不喜歡看學術文章。
其次,人們都有急于給自己的疑問尋找歸宿的需求。
當你面對一些難題時,比如:
“我走內容創業這條路,為什么行不通”?
這時,冒出一個觀點,“內容創業紅利期已過”。你就會毫不猶豫的相信,因為它閉合了你的認知。
當有人提出,“你沒有做好是因為,沒有運用科學的邏輯解決實際問題,沒有有邏輯地建立產品與用戶的紐帶,這其中1,2,3….”時。你也許根本不會聽得進去,因為你的認知已經閉合,直覺的反饋是“反正紅利期已過了,你說什么也沒用”。
很多人不是因為骨子里就迷信,而是由于他們都有“認知閉合”的需求。比如:古代人看到潮漲潮落,會簡單地歸因為龍王或是風神在施法。如果有人告訴他們,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所發生的海水周期性漲退現象。就相當于強行Open他們已經閉攏的認知。
無法有效應用
一種情況是,我知道學習的理論很有用,但短期內我找不到可以應用的地方。這時候大多數人就會選擇放棄應用,只是把對它們的研究當作個人愛好。
另一種情況是,即使我在用科學的邏輯分析解決問題,但周圍沒有和你一樣使用它們的人,你也得不到相應反饋,你也會回歸群體屬性。
正因為在人們學習邏輯學,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時可能會存在這些障礙,所以就需要讓邏輯學有趣、具象、并且指導應用,這也正是此文的目的所在。
在正式開始心路歷程之前,你要知道,培養自己的邏輯能力,你需要一個體系,而絕非僅僅是被啟發(做足心理準備)。
我們都知道,一般人說話的方式都是一維的,就是一句接一句的說,可能不在同一個層次上,彼此沒有關聯。如果你在說話或寫文章時只是簡單的羅列,那么除非你的聽眾擁有超凡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否則就可能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兩個案例
研究顯示,人在同一時間,最多能記住7個以內的羅列的雜亂信息。而如果這些信息出現在現實的場景中,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有可能被迅速遺忘。
舉個例子:
假定你出門去遛彎,你對妻子說:“我要出去,有什么需要我帶回來的嗎?”
妻子在你走向鞋柜時說:“太好了,我現在特別想吃葡萄,也許你可以再買袋牛奶。”
你從衣架上拿下外衣,妻子走進廚房?!拔铱丛蹅兗业耐炼箾]有了。對了,我想起來了,咱們也沒有雞蛋了。”
你穿上外衣向門口走去。“再買些胡蘿卜,也可以買些橘子?!?/p>
你打開房門。“還有咸鴨蛋”。
你開始按電梯?!疤O果”。
你走進電梯“再買點酸奶”。
“還有嗎”?
“沒有了,就這些了”。
如果不梳理出清晰的結構,大多數男人回家時可能只買了葡萄和牛奶。
聽到類似的指令,一般人很容易遺漏其中的組成因素,造成不可扭轉的糟糕結果。而邏輯強的人可以迅速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系。
在他們的大腦中,會構想這樣的邏輯圖:
現實情境中,很少有人會這么做。
可如果你從事一項系統的工作,或者為了說服他人依從你的觀點,你就需要表述清楚你的觀點或理論,而完成這一步之前你首先要理清的是他們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有時它們的關系并不那么顯而易見。因此就需要有針對性的梳理結構。
想一想,你能通過下邊這張圖得出什么結論呢?
第一直覺:這枚蛋是這只雞下的。
第二直覺:這只雞是從這枚蛋里孵出來的。
假設他們之間有關系:通常關聯事物之間只存在縱向和橫向兩種關系。
縱向關系
雞生蛋,或蛋生雞
橫向關系
一只雞一窩生了很多蛋,每顆蛋彼此都是橫向的關系。
梳理橫向和縱向關系的作用是什么?
絕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看清楚,而是為了協助自己推理出強有力的結論。
推理分析的方式有:
- 演繹推理
- 歸納推理
演繹推理
知道全世界的母雞只分為黑母雞、白母雞和黃母雞,而它們都會下蛋。
A:所有母雞都會下蛋
B:伊麗莎白是一只黑母雞
伊麗莎白和其他母雞構成了所有母雞,所以,伊麗莎白和其他母雞是并列關系。
C:因此,伊麗莎白會下蛋
主語:所有母雞,謂語:會下蛋
第二句話是對第一句的主語或謂語的描述
第三句話是A+B(二者不構成因果關系)同時存在時的結果(A+B=C)
歸納推理
A:黑母雞在雞窩A里下了一顆蛋
B:白母雞在雞窩A里下了一顆蛋
C:黃母雞在雞窩A里下了一顆蛋
你可以很容易識別他們的共同點(即,都在雞窩A里下了一顆蛋)
不同的主語做了相同的動作
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雞窩A里有雞下蛋”。
同一主語動作:
A:伊麗莎白在雞窩A下了一顆蛋
B:伊麗莎白在雞窩B下了一顆蛋
C:伊麗莎白在雞窩C下了一顆蛋
那么這幾句話就有相同的主語
你可以依此得出結論:“伊麗莎白下了三顆蛋”。
問題來了,難道費盡心思的研究推理方式,只是為了分析雞會下蛋或是蛋是哪只雞下的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概括只是方便我們理解,實際上邏輯推理的這兩種模型可以解決現實中的很多復雜問題。
那么,演繹和歸納推理的邏輯是怎么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呢?
分別舉一個例子:
演繹推理實例:
事件描述:
某互聯網公司羅列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 我們專業開發團隊人手不夠
- 我們公司的生存面臨很大威脅
- 我們現有的運營團隊不專業
- 我們的人力資源部門不能及時應對人才需求
- 團隊結構需要進行補強和篩選
- 我們沒有明確的發展規劃
從這些簡單羅列的信息當中,你很難明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就很難得到解決核心問題的答案?這時候就需要對進行邏輯歸納梳理。
梳理結構:
- 不專業,人手不夠(1,3)
- 招不上人(4,6)
- 需要借助外部力量(2,5)
- 聘請第三方公司
經過梳理,所有問題的結構變得清晰多了,我們也就順理成章的找到解決方案了。
解決方案1:
“我們需要加大人才招募的力度,必要情況下篩選權威的第三方公司并開展合作”。
在尋求解決方案時,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分析過程中可能存在被我們忽略的隱藏原因:
- 公司的結構存在巨大問題。(1、3、4)
- 人才市場供應不足。(隱藏的原因)
- 需要借助外部力量。(2、5、6)
- 進行人才戰略合作,共享資源。
這種隱藏的原因可能導致我們提供方案時的偏差,人才供應不足并非只是加大招募力度就可以解決的,這里邊可能有市場人才供小于求的問題。
資源短缺,我們再怎么加大力度都可能無濟于事。這時就需要另一種解決路徑了。
解決方案2:
“與某公司進行人才戰略合作,并且收購它們一部分股份”。
通過上面的例子你可以看到,邏輯演繹推理,可以幫助任何人迅速理清諸多問題間的因果關系,找到問題的根源。
它的結構模型是這樣的:
歸納推理實例:
事件描述:
一家互聯網公司CEO羅列近期的工作重點:
- 我們需要組成洞察力更強的運營團隊。
- 我們需要組成更有針對性的技術團隊。
- 我們需要合理安排團隊成員的工作量。
- 我們需要獲取更精準的競爭信息,并對其監控。
從這些簡單羅列的信息當中,你很難發現發言者想表達的觀點到底是什么?這時候就需要對進行邏輯歸納梳理。
梳理結構:
因為所有語句中的主語都相同,所以在梳理的時候,就可以把主語刪除掉,合并同類項。
- 運營洞察力
- 技術針對
- 工作量合理
- 競爭信息精準
想象一下,如果這四點中任一單獨點沒做到,會造成什么影響?他們之間有哪些共性?
- 如果運營沒有洞察力,會導致運營方向偏差,增加額外成本。
- 如果技術不針對,不能各司其職,一個智能崗位上人員臃腫,就是企業成本的負擔。
- 如果工作量安排的不合理,比如存在過多沒有意義的加班。很明顯也是成本的負擔。
- 如果輿情信息獲取不精準,就會誤導決策,南轅北轍,成本上的損失就大了。(放在戰爭年代,也許意味著戰局的扭轉)
梳理之后就會很容易發現,這四個思想的共性,也就是這位CEO想表達的核心思想:
“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在明確了對方想要表達的主旨是什么之后,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歸納,并找尋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節約成本的目標,我們需要在兩個方面做出轉變,即節約人員成本和信息成本。
全面解決方案:
一些情形下,通過歸納我們發現,在針對某一問題提出的解決策略并不充分。
在節約人員成本和信息-決策成本之外,可能還存在其他需要節約的方面,比如產品開發成本,辦公室成本等等。
有效的歸納分析有助于我們找出思考不周的因素,全面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問題點在哪?
以上舉得兩個例子是基于你和對方站在同一立場分析解決方案。但很多時候,在隨機的溝通過程中,我們往往與自己的聽眾在最開始就沒有相同的維度。
有時候,通過科學分析,即便我們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卻不能通過你直白的表達就讓我們的聽眾完全理解。
大多數溝通的無效,是由于在我們給出答案之前就假定受眾已經知道了我們所處的環境,他們和我們存有一樣的問題。
比如,很多團隊領導總喜歡指責,員工執行力差。
其實,很多情況下,并非是由于下屬沒有聽懂你的指令,或是他們缺乏能力,不知如何去做。
而是在你發出指令之前,缺少必要的鋪墊,讓他們去思考并產生就眼下問題的疑問。
傳遞思想不是簡單的給對方答案或指令就可以的,要想吸引其他人并讓你的受眾理解,必須先得讓他產生疑問。
因此,你需要遵循一些敘事的法則,保證受眾和你是就一個問題在思考。
首先,既然需要引發疑問,那么你所說的內容一定是對方不知道的。可如果你上來就說一件人家不知道的事,超出對方的知識范疇,也不會引起興趣。(用戶認知基模:能不能跟過去的記憶聯系起來?)
那到底應該怎樣做呢?
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文章敘事的玄機。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
1.首先,我會預測你知道的(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有些人價值比你高,掙錢比你多,發展比你順利”。
2.接著,我會預測你知道,但沒有認知想過或者沒有認真想過但沒結論的:
“很大程度上,決定個人價值的是解決問題、思考、表達的能力——即邏輯能力”。
3.然后,大多數人不知道的:
“邏輯學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并被稱為‘第一科學’”。
4.隨之,你可能會產生的疑問:
“我可以通過提升邏輯能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嗎”?
5.確切的回答:
“是的,可以”。
6.接下來你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疑問:
“應該怎么做呢”?
7.明確的告知:
“你需要掌握系統的邏輯學知識”。
8.但在學習時,你可能的不利局面:
“很少有人堅持下來”。
9.新的疑問:
“學習這些知識并應用的障礙是什么”?
- 沒興趣:看不到對短期結果有什么影響
- 認知閉合需求:太抽象不易理解
- 無法有效應用
10.于是我潛移默化的給出答案:
“閱讀文章的內容”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只有這樣逐層遞進,你的受眾才會明確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被你的語言吸引。因此,在給出明確的答案之前,我們必須做一些必要的鋪墊,而這種鋪墊通常運用SCQ模型。
這種鋪墊需要包含以下的步驟:
- 背景(Situation):表述事件發生的情境(希望的預期結果)
- 沖突(Complication):行為與期望相違背(非預期結果)
- 疑問(Question):怎么做才能獲得讓結果和預期重合?
- 答案(Answer):按照我說的方式(關鍵要點:1,2,3,4)
舉個例子:
電影《指環王》中,大法師甘道夫出場時,告訴弗羅多要一起完成一項任務:“摧毀魔戒”。如果僅僅是下達了這樣一個指令,沒有人會為了不知道意義的指令犧牲,而故事也是不成形的。因此就需要對為什么有這樣指令(答案)進行描述。
- 背景(S)我們都是愛好和平的種族,希望世界和平。(顯而易見的事實)
- 沖突(C)索倫復活了,并且在積聚罪惡力量、組織軍隊企圖統治世界,毀滅不服從他的生命。
- 疑問(Q)阻止這一切,我們需要怎么做?
- 答案(A)殺死索倫,銷毀魔戒。
有了這樣的敘述鋪墊,你才能理解主人公為什么做一件事。
如果一部影片只展現主人公打斗或做一項任務,不在開頭或其中交代背景,那么你一定會覺得它十分“無厘頭”。
當然很多時候在你給出階段性答案之后,可能又會出現新的沖突,之前的SQCA又構成后續沖突的背景。
- 背景(S)殺死索倫,銷毀魔戒
- 沖突(C)銷毀魔戒過程中可能遇到阻礙:軍隊的圍追堵截,灰袍法師的叛變、魔戒對擁有者的魅惑等等
- 疑問(Q)克服這些阻礙,需要怎么做?
- 答案(A)需要有忠實的追隨者(山姆),各種族(霍比特人、人類、精靈、侏儒)協同作戰,發揮所長。
SCQ模型的應用
通過舉例,你也許已經了解了,SCQ模型在我們描述觀點前能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但是你可能仍然無法有效應用。
為什么呢?
因為,在不同場景下,套用模型的方式存在不同的方式。
有時你希望通過自己的表達,發出一項指令,有時你希望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而有時,你需要寫一份項目建議書,讓上級比較各種方法,并且指出你的方案是最優選項。
因此,我們就需要針對什么情況采用哪種表達邏輯進行研究:
運用SCQ模型的四種情況:
A.發出指令時
B.請求支持時
C.解釋做法時
D.比較選擇時
A.發出指令時
- 背景(S):你要做X
- 沖突(C):必須按照Y方式
- 疑問(Q):什么是Y方式
- 回答(A):Y方式是…
實例:本篇文章
- 背景(S):你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 沖突(C):必須先提高邏輯能力
- 疑問(Q):什么是邏輯?
- 回答(A):邏輯是….
B.請求支持時
- 背景(S):我們遇到X問題
- 沖突(C):需要你們的支持
- 疑問(Q):我們應該支持嗎?或者,應該馬上支持嗎?
- 回答(A):應該,因為…
實例:某家電公司申請開發線上銷售系統
背景(S):正如您所知,2002~2012十年間,我們在家電賣場行業一直是行業龍頭,并且銷售額每年平均增長20%左右。但近5年來很多廠商自己在線上獨立營銷,搶走了很多市場,我們因此行業龍頭地位,每年的銷售額都在遞減。
沖突(C):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線上銷售系統,以扭轉這種不利趨勢。
疑問(Q):應該馬上批準嗎?
回答(A):應該,原因是以下幾點:
- 解決該問題刻不容緩…
- 此方案是改革現狀的最佳方式…
- 我們還可以得到其他好處…
C.解釋做法時
- 背景(S):目前是按照X方式做這件事
- 沖突(C):X方式有問題,所以選擇Y
- 疑問(Q):Y方式有哪些好處?
- 答案(A):好處有1,2,3…
實例:某自媒體轉型方案
背景(S):目前,我們的自媒體是以平臺形式運作的,內容來源基本上是兩塊:
其一,我們會請一些業內知名的創業者或投資人分享,然后把他們分享的內容整理成文,推送出來。
其二是,我們以付費的方式,向一些媒體人約稿。
沖突(C):這種平臺式運作的問題有兩點:
第一,很難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原因是業內大咖首要目的是宣傳自己。他們喜歡講故事,受眾看不到本質。而那些高水準的內容創作者,不會因為一點小錢浪費自己的創作時間。
第二,品牌形象很難得到用戶認知,我們的內容涵蓋的范圍太廣,風格不固定。
綜合考慮,我們需要獨立生產原創內容。
疑問(Q):獨立生產內容有哪些好處?
回答(A):
- 可以幫助提高內容質量,在競爭中確立優勢。
- 可以形成獨立風格的內容,有助于用戶深度認知。
- 可以形成人格化的品牌形象,有助于用戶記憶。
D.比較選擇時
- 背景(S):我們希望做X
- 沖突(C):有不同方案做X
- 疑問(Q):哪一種最合理?
- 回答(A):C方案最合理,因為B方案優于A方案,C方案優于B方案。
實例:某互聯網公司開發方案
背景(S):正如您所知,我們目前急需開發一款軟件,以解決現有用戶的需求。
沖突(C):我們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三種:
- 招募項目組完成開發任務
- 全部外包給三方公司完成開發任務
- 采用半外包,半招募的方式協同完成開發任務
疑問(Q):哪一種最合理?
回答(A):采取半外包方式,最合理,原因如下:
A方案問題:招募開發團隊周期過長,很難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B優于A:全外包可以滿足時間要求,但不利于我們控制項目以及后期的維護、迭代。
C優于B:半包方式,既可以滿足時限要求,也有助于我們控制項目,培養團隊人才,保證日后維護和迭代工作的順利開展。
PS:在給你的聽眾確切答案意見(Key:關鍵要點)時,一定要注意所有要點的排列順序
1.按時間排序
各要點關系是先做某項才能進行下一項時,需要按時間先后排序。
優先進行—緊接著進行—最后進行
例:準備開發軟件以滿足現有用戶需求
- 6月15日日期篩選確定第三方公司
- 6月30日前確定1.0版本的開發排期
- 8月3日前完成1.0版本測試及適配
2.按結構排序
各關鍵要點關系是并列時,需要按結構排序。
項目A—項目B—項目C
例: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分析
成本支出
- 開發成本
- 運維成本
- 市場成本
- 其他成本
利潤來源
- C端增值服務
- B端增值服務
- 股權收益
3.按重要性排序
各關鍵要點影響最終目標的程度不同時,需要按重要性排序
最重要—比較重要—次要
本文在“解釋做法”的實例中
對于平臺發展來說:
- 最重要:確立競爭優勢最重要
- 重要:讓用戶深度認知
- 次要:方便用戶記憶
本文已在初探網版權登記,轉載請聯系kangjian0705,請勿抄襲,盜版必究。
本文由 @伊卜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感覺拿來可以裝X ??
還可以呀
沒看完,第一有點長,第二覺得邏輯上有些疑問,比如歸納推理的實例CEO想表達的核心思想:
“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這個所謂的CEO核心思想結論感覺不妥,為什么不可以認為CEO所列的幾個問題是為了拿出更好的產品,更有市場競爭力,更能產生利潤等等?如果連問題的定位都無法確認,那后續的討論就沒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