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型是怎么一回事?
人性化的設計無非就是基于用戶的心理/行為。比用戶提前一步預知用戶接下來的行為,從而提供最合適的服務,這樣的邏輯就能和流暢的體驗設計聯系起來。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設計才能滿足用戶這樣的需求?
一、什么是心智模型?
什么是心智模型?心智模型、心智模式、心理模式等等這幾個名詞大家可能有時候可能會見到,我認為雖然叫法不同,但基本上是一個意思,比較相似的還有我們在互聯網領域可能會提到的“用戶心理模型”,是心智模式這個屬于心理學范疇內的詞匯在互聯網具體領域的稱呼。
心智模型我認為是約等于“思維習慣”,思維習慣類似于是心智模型的通俗叫法和日常表現,但心智模式又沒有那么簡單。至于很多人可能理解的“心智模型”就是“思維定勢”,我是不太認同的,我認為這就把心智模型的范圍給變窄和曲解了。
心智是人類全部的精神活動,包括情感、意志、感受、知覺、記憶、思維等,“心智模式”就是隱藏在你一切行為方式、思考方式背后的那些形式和規律。心智模型是認識事物的方法和習慣,心智模型的理論是基于一個試圖對某事做出合理解釋的個人對發展可行的方法的假設,在有限的領域知識和有限的信息處理能力上,產生合理的解釋。心智模型之所以對我們的所作所為具有巨大影響力是因為它影響我們如何認知周遭世界,并影響我們如何采取行動。
對于互聯網領域的心智模型的概念,就是將心理學的概念運用到了產品設計中,常常利用用戶的心智模型去幫助我們更加了解用戶,也幫助我們開發、調整和研究產品。
1、心智模型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是先由訊息刺激,然后經由個人運用或觀察得到進一步的訊息回饋,若自己主觀認為是好的回饋,就會保留下來成為心智模型,不好的回饋就會放棄。心智模型不斷地接收新訊息的刺激,這種刺激的過程可分為“強化”或“調整”。
2、心智模型的來源
剛才我們提到是心智模型的形成通過訊息刺激,那么訊息刺激是從哪里來的呢?
約翰遜萊爾德(Johnson-Laird,1989)確定了心智模型的三個不同來源:
- 學習者從來自于有關世界的知識的一組基本成分
- 來自于學習者擁有的類比模型中,以歸納的方式建構模型的能力
- 對外部世界的日常觀察;其他人的解釋。
3、心智模型都做了什么?或者說心智模型都能做什么?
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主要有三種,即心智模式通過三種途徑影響個體的觀察、思考和行動,具體包括:
①認知框架:心智模式為人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認知框架,如同一個“濾鏡”,會影響人們所“看見”的事物,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觀察同一事物時,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或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認知框架的不同,導致每個人從相同事物中得到的認識卻未必統一。
②思想路線:人的認識并不是一個簡單被動地反映客觀事實的過程,同時也具有主動創造的過程,我們基于從外部世界獲取信息,然后對其進行解讀,做出合理的假設、想像,同時按照特定規則或邏輯進行推論,從而做出判斷和決策。簡單來說,就是意識來源于物質,又反作用于物質,認識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
③行動導向:心智模式不僅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而且決定我們如何采取行動。因為在人們在成長和發展心智模式的過程中,會逐漸總結規律、發現模式,形成一些對世界的概括性的看法,即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和行為。
二、實現模型、表現模型、心智模型
清楚了心智模型的概念、來源、形成、機理及功用后,我們算是對于心智模型有了一個大體上的理解,那么現在我們引入兩個新的概念,共同探討用戶體驗的設計。
1、實現模型:
實現模型,是產品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它是技術解決方案、產品內在運行邏輯等等。
在互聯網產品領域,我們可以理解為實現產品功能的方法。“實現模型”是開發工程師們常常建立和關注的模型,可以利用實現模型來分解產品要實現的目標的方式,從而將其簡化為一個個的功能點去著手實現。對于一款產品,實現模型更像是產品的各個功能器官的一個組合,它規定了每個模塊的工作機制和原理,是產品的最原始的驅動力。
2、表現模型:
表現模型又可以被稱為“設計模型”,是產品外在表現邏輯。
軟件如何工作的模型我們叫實現模型,用戶能接觸到的是表現模型,對Web、App等產品而言通常是可視化的界面,即產品的最終呈現給用戶的部分。
表現模型建立的過程包括交互設計模式,交互設計框架以及視覺模式以及背后一整套東西的建立,總之,一系列與軟件呈現有關的流程都可以歸納進來。
3、心智模型:
在互聯網領域我們更多稱為“用戶心智模型”、“用戶心理模型”、“用戶心理預設邏輯”等。產品呈現給用戶后,用戶認為軟件應該怎樣工作的心理模型(用戶期望領域),用戶的學習成本和記憶負擔,比如認為產品的哪個按鈕、哪個操作步驟實現什么樣的功能。心理模型是存在于用戶頭腦中的關于一個產品應該具有的概念和行為的知識。這種知識可能來源于用戶以前使用類似產品的經驗,或者是用戶根據使用該產品要達到的目標而對產品的概念和行為的一種期望。
4、三者的關系和用戶體驗好壞的評判
從以上的定義不難看出,心理模型中的概念和行為是完全屬于用戶的問題領域或任務領域的,而實現模型則位于技術解決方案領域。一般來說,這兩者有很大區別,并且越是復雜的產品,差別越大。因為是位于用戶問題或任務領域,心理模型是產品設計人員無法輕易改變的,而實現模型則依賴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在一定時期內也很難有大的變化,唯有表現模型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是產品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的。
回到第一個剎車例子中,可以看到為了剎車功能簡單易于理解,使駕駛員在開車時候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立即學會使用。設計師對這個功能的表現進行了設計,舍棄了在此功能運行過程中的細節,讓用戶通過踩踏這個動作完成目標的機制給自己一個簡單合理的解釋,從而迅速掌握了此功能,無需思考就就可以迅速正確使用了,這種把產品的功能展示給用戶的方式就是表現模型。我們可以認為表現模型總是分布于心理模型和實現模型這兩者之間的某一點。表現模型越是接近用戶心理模型,用戶需要學習和記憶產品如何使用的地方就越少,這是因為實際的產品和用戶期望的很接近,這樣的產品就很容易使用。
反之,如果表現模型接近實現模型,則用戶需要把期望中的一些概念和行為映射到表現模型中表現出來的一些界面元素和執行操作上,這種映射在認知心理學上就表現為一種記憶負擔,而正是記憶負擔使人們覺得產品難以使用。
5、結論
所以,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說明,我們能夠得到的結論便是:
實現模型以程序為中心,用戶心理模型以用戶為中心,表現模型在兩端之前浮動,決定了用戶體驗的好壞。表現模型越是偏向實現模型,那么對于用戶來說會嚴重削弱用戶學習和使用軟件的能力,自然越不易于理解、體驗感知越差;用戶接觸點應基于用戶心理模型設計,表現模型越是偏向用戶心理模型,用戶就越容易了解產品功能、容易與之交互,那么對于用戶來說會感覺到程序越容易使用和理解,自然體驗感知越好。
在理想狀態下,用戶心理模型與表現模型相吻合。但實際上,不同的用戶群體,他們的心理模型也不一樣,用戶和設計人員之間的交流只能通過系統本身來進行,產品人員必須保證產品的各個方面都與正確的概念模型保持一致。
在產品設計中,我們不僅要關注信息結構,還要關注表達,使表現模型與心理模型接近,盡可能地保證結果在人們預料范圍之內。在各種各樣需求無法滿足時,用不同的表現來解決問題,為了盡可能解決用戶理解的問題,設計師要直觀地表現操作意圖和實際操作之間的線索,并且讓用戶看出信息結構相互之間的關鍵差異和彼此之間的聯系。
所以人性化的設計無非就是基于用戶的心理/行為。比用戶提前一步預知用戶接下來的行為,從而提供最合適的服務,這樣的邏輯就能和流暢的體驗設計聯系起來。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設計才能滿足用戶這樣的需求,這就要從兩個維度去思考,產品任務分析和用戶習慣研究。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深度挖掘用戶的需求。真正做到為用戶設計。
#專欄作家#
Jackie Liang,微信公眾號:BingoLight,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坐標深圳,關注互聯網動態,專注新鮮好玩的產品,探尋生活方式的轉變?;臉屪甙?,土法煉鋼,搖搖晃晃前行在路上的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如你愿意,歡迎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別人的理論要注明出自XXX的
通過對心智模式的理解和應用作者將產品的設計分為了三種類型:
實現模型:對功能的堆積,邏輯的實現
用戶模型:符合用戶習慣和心智的表現模式
表現模型:對實現模型的優化包裝,產品經理對用戶心智了解的多少決定了表現模型是否符合用戶的期望,成為一款符合用戶的模型。